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大明人眼里,除了大明之外,全部都是蛮夷之地,不值得占有的,这也是朱元璋设立不征之国的原因之一吧。

    对于无暇说的这些事情,多多少少绝海中津还是知道一些,而无暇昔日曾经为陈友谅大将的事情,也不是一个隐蔽的事情,而且在日本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一般功劳太大或者是失败将领,不想死,在日本只有出家一途,而足利义满现在就是僧人的身份,但丝毫不妨碍其影响日本国事。

    绝海中津为无暇大师能给自己说这么多而感到高兴,说明了自己获得了对方的信任,他不认为无暇给他说的是假话,因为他不认为有那个帝王能够放过昔日仇敌。甚至在以后的谈话中,还觉得无暇大师支持日本大内氏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过这条路选择的不是足利义满而已。

    无暇大师接着压低了声音说:“现在可怕的不是明朝的强大,而是皇帝毫不掩饰对外扩张的**,这样下去,不光是我琉球,就算是日本、高丽恐怕也不能幸免,这一点老衲倒是可以肯定的说。”

    绝海中津感慨地说:“国师正说到骨节上了。明朝人才济济,且地大物博,有着充足的资源和优势,很容易造就一个人的野心!”

    无暇接着说道:“我之所以选择大内氏,是因为你们将军对于明朝的恭顺,幕府现在号令日本,之前南北分裂时尚且不怕蒙古人的入侵,不知现在统一了,还要惧怕明朝的力量,实在让老衲有些失望。我琉球有充足的粮食,有着明军不敢轻易进犯的海防,只是缺乏对抗的力量而已。而你们日本什么都比琉球强,为何还要惧怕呢?”

    “老衲明白了。”点头沉思片刻,在日本,绝海中津最多只能算是足利义满个人的朋友,但是国事绝非他能过问的,对于足利义满对大明的态度,从内心来说,绝海和尚是赞同的。但此时听了琉球国师的判断,那颗心又开始犹豫起来。

    “如果有一天形势明朗,但愿你们的将军可以醒悟。”见正是好说话的机会,无暇就不再绕圈子,直说说道:“届时老衲在琉球可以鼎力相助!”

    “由此多谢大师了,我看大师今天有事而来,只管吩咐。何须吞吞吐吐?”绝海虽然比无暇年轻二十多岁,但也是老而弥坚的人物。看出了琉球国师的今日来意。

    “这是大事,就怕……。”

    绝海中津道:“莫非琉球是要依附我日本不成。那我们将军暂时可是不敢?”

    回报了一个倾怀的大笑。说:“那倒不至于。我只请求大师对于今日的谈话莫要外泄,如果老衲说的话,有一天真的成了现实,还请禅师能说服你们将军,对于大明,我们还是需要联合的。来,老衲给你介绍一个人。”

    “这又何难。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应下便是……。”答应下来之后,沉默了一会。两人都不吭声了。沉思了一会后,绝海中津试探着问道:“但不知国师给老衲介绍的是谁?能明说吗……?”

    绝海中津的话还未了,只听得门外有人说道:“师兄,找贫僧来所为何事!”

    接着,没有经过允许,就走进一个和绝海和尚差不多大的僧人。面白无须,而且没有什么表情,在当时的社会,和尚没有头发不奇怪。但是留胡须是一个惯例,而这人没有,而且那脸色苍白,这在海上岛国中是非常罕见的。无暇指着这人对绝海中津说:“这位是德阳禅师。是老衲的师弟”。

    接着他又转脸向德阳禅师说:“这位是日本相国寺的高僧。绝海中津。”

    “参见大师。”德阳双手合什一辑,并不多话。随即闪在一旁坐下,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老衲身为琉球国师。自然不能轻易外出。若是有一天老衲的话真的成了现实,那么我师弟会去找你。届时就会带给你们需要的东西……。”

    无暇大师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并没有去看绝海中津。而是将目光定格在那个叫德阳的老和尚身上,这一点,是大家都没有注意的。

    ……,……。

    就这样,在一个月前,这位德阳禅师带了无暇大师给绝海中津的信,以及一些必带的礼物,匆匆赶到日本。经绝海中津介绍后,面见足利义满,三个和尚在那里谈了几天几夜,于是,绝海中津便晓行夜宿地往高丽赶来。

    这是一件大事,这是在日渐显出强势的大明威压下,小国所要做出的自保措施。现在琉球孤悬海外,高丽被分裂,而日本也正在处于分裂之中,这一切和统一而又稳定的大明相比,几个国家显得是那么的无助与弱小,他们不联合起来,只有被消灭的命运了。

    因为德阳禅师给他们带来的礼物中,有一期新的《大明周报》,上面明确的写出,大明洪武皇帝,因为外藩出现天皇之说,引为朝廷之耻,国民应痛恨之,所以纷纷上奏请皇上撤除所封不征之国称号,并责令有关藩属限期做出解释。

    在大明皇帝亲笔诏书的后面,连绵着许多文人的跟随,声讨罪状有:外藩擅自称皇;权知国事变成了无钦封之王;还有高丽在辽东事件中扮演的那不光明的角色,还有关于倭寇纵横的灾难等等。矛头无疑对准了高丽和日本两国。

    谁也没有想到大明文人这次将足利幕府也笼罩在打击范围之内,更没有想到,这次引起东亚一片慌乱的,正是由于半年前徐达的南归之后,庞煌所作出的一系列暗地的动作。

    令庞煌无奈的是,姚广孝说的似乎是对的,只有挑起足够的战争,才能平息国内即将激发的矛盾,正好,庞煌借助这个机会,想让挑动起朱元璋足够的重视,重视什么呢?

    当然是重视在另外一个时空中,祸害大明几百年的倭寇之灾了,如果趁着开国的大军,此时一次性扫平了高丽和日本,顺便将琉球这个盛产硫磺和硝石的小小岛国也据为己有的话,那事情就比较完美了。

    庞煌相信,如果有足够的利益驱使,朱元璋是有野心的,在后世,大明的疆土终止在朱元璋开国之初的大小,原因是什么,是朱元璋没有开疆拓土的雄心了吗?

    绝对不是,那是因为朱元璋将精力全部都耗费在内杠上,在杀戮中,不仅仅损失了自己的精英团队,而且给了外藩以壮大的时间,这样的事情,庞煌绝对不会让他在自己的身边再次发生了。

    而这次,张定边终于出手了,他在福建闲的时间也足够时间长了,受到了两个新收徒弟的蛊惑,终于相信了庞煌的理论,不但悄然去南京见了庞煌一面,而且在见面中,谈了很多的细节,这也是庞煌为什么有一段时间经常在溧水的庄园之中盘桓的原因了。

    张定边已经厌倦了汉人之间的自相残杀,原来陈友谅和朱元璋也曾经是盟友,但是转眼间就厮杀的不可开交,这也正是当初他作为武将所想不透的,虽然现在是朱元璋做了天下,但是他依旧不想看到内部的纷争了。

    所以,他来到了琉球国内。(未完待续。。)
………………………………

296 对马宗氏

    无暇大师其实到了琉球已经半年之久了,利用自己僧人的身份,在日本、高丽和琉球之间穿梭,为三国联盟不遗余力的开始造势,经过这半年的造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件事看着简单,其实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三个国家都有些心悸于大明的强大,对于大明的敬畏之心特别的明显。

    特别是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不久,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一反前面几个朝代的作风,召令天下,设“永不征伐之国”,采取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态度,很容易就将高丽、安南这些小弟拉拢了过来,琉球此时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琉球国内此时是处于三国分裂的状态,三国都是使自己的政治地位更高,那么该怎么做呢?就在此时明朝皇帝发布诏令告知这三个国家,我大明国正式成立了,你们是不是都该来给我朝贡呢?

    三国当中的中山国国王察度看准这个机会,率先遣其弟泰期带贡品,渡海来中国进行朝贡,老朱见人家这么谦虚了,甚是满意;当即赏赐《大统历》及文绮、纱罗给使者,还不止如此呢,因为琉球当时的社会经济比较落后,朱元璋还是很大方的,也很愿意帮忙,你赏钱财之类的东西还好,现在还赏人了,大笔一挥把福建的一些人(主要是福州南公园河口附近的居民)赏赐了一些给琉球。

    这些人当中有善于驾船的人,因为当时琉球的航海技术落后,许多朝贡船只很小。在海上经常遇到风暴,所以往来明朝不是很方便。

    紧接着剩下的山南、山北也相继进见;与明朝建立关系。三国也开始向明朝开始派遣大批的朝贡队伍,显得对大明异常的恭顺。所以无暇大师在琉球国的开始并不是太顺利的。

    还有日本,由于受过蒙古人的攻伐,最后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对于有着广大纵深的大明,还是心有余悸的。

    更不要说高丽比不得日本和琉球,大明不但要靠水军,而且最后还要动用陆军。高丽还没有大明的一个中等府管辖的地方大。而且又有陆地接壤,大明一怒,自己就是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所以高丽没有必要,绝对不会和大明公然唱反调。

    所以说无暇大师的这次任务,是十分艰难的,但是也没有办法,如果不促成三国联盟,那么也根本引不起朱元璋的重视和怒火。

    在这个形式之下,幸亏无暇大师有个先天性的优势,那就是他僧人的身份,三个国家。不可避免的全部是崇尚佛教的国家,特别是日本这个心里对大明还有着敌意的国家,对于佛教更是痴迷,才让无暇大师有了这个机会。

    而且高丽的李成桂虽然对大明保持了恭顺。但是那个宦官崔莹,却是一直对于大明深为不满,李成桂有兵权。但是崔莹也有一定的兵力,更重要的是。崔莹是宦官,可以经常在高丽王的附近。所以一次貌合神离的联盟就这样成立了。

    大明还没有太大感觉的时候,高丽海峡的海面上此时已经是隐约可见硝烟弥漫,对马岛上更加是人心惶惶,只因为三国联盟形式虽然已经造成了,但是李成桂却是不傻,他的意图过于明显,不过李成桂对此早有预见,一个对马岛不算什么,他想把岛上的人都逼到日本本土去,那样他好有个进一步追击的借口,那样,他也可以尽量的置身于事外,他知道大明坚决不能得罪,而所谓的三国联盟只不过是笑话而已。

    对马岛没有济州岛大,但盘踞的倭寇却是最多,是因为对马岛在此时根本没有主权之说,高丽说对马岛属于他们,因为距离高丽近而距离日本远。日本根本否认这种说法,干脆派宗氏一族在此地据守经营。如此以来,反而没有主权分明的济州岛安静。

    李成桂这次筹谋着的对马岛曾经是让他成名的地方。洪武十三年,李成桂受命于高丽王,率兵征伐倭寇,就在对马岛上杀的血流成河,在那场战斗中,李成桂俘获倭寇六百余人,杀敌无数,使倭寇元气大伤,好长一段时间无力骚扰高丽边境。

    但是仍旧没有能够拿回对马岛的控制权,就是因为海盗需要盘踞其中,高丽当时要么把海盗全部消灭光,才能稳居对马岛,否则,肯定会遭受到其疯狂的反扑,那时高丽王朝正在风雨中飘摇,没有人能承担起那么大的损失,所以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不过从那以后,无论是倭寇还是海盗,基本上没有再侵犯过高丽半岛。

    近两年,高丽内有崔莹牵制,而日本大内氏和足利幕府挣的是你死我活。如此以来,正是给海盗们提供了一个盘踞的天堂,而在岛上以日本为主的宗氏家族,则做了海盗交易的中间人,和最大的销赃者,颇有一些财富。

    现在名誉上治理这个地方的人物,就是绰号“鬼刑部”的对马宗氏第五代家主宗经茂。

    关于宗经茂这个人,在洪武元年就向高丽王进献了礼物,从而加强了对马与高丽半岛的传统贸易关系。此后的岁月里,宗氏与高丽保持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对马正好处于日本的堺港、博多与高丽的蔚山、釜山、荠浦等贸易航路的中间,非常适合进行转口贸易。也非常容易销赃,经常把海盗掠夺之物通过航路买往这几处。

    宗氏是平安时代以来太宰府四等官人惟宗氏的一支。律令制度确立以后,日本朝廷任命国司支配各国,守护少贰氏委任阿比留氏治理对马。

    由于阿比留国时经常不服从太宰府的威势,太宰府便命令惟宗重尚讨伐阿比留国时,于是重尚便成了对马宗家的开山之祖。阿比留一族失去了领主资格。但是其家族还是延续了下来,现在的对马岛上。还有不少姓阿比留的。

    宗氏一族在取得了对马的控制权后即刻着手办了两件事:其一是大力开展同高丽半岛的海上贸易,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这是对外采取的政策;其二是加强了对领地的控制,强化家族集权。随着对高丽贸易的发展,对马领内志多贺、佐贺等港口城镇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了符合高丽以及大明境内单姓居多的称谓习惯,便于开展贸易活动,惟宗重尚将姓氏中“惟”字去掉,而改姓“宗”。所以才有了此时的对马宗氏。对马宗家一直是站在其传统主家少贰氏一方反对大内氏的。

    面对着即将来到的高丽水师压境,此时已经年过六十的宗经茂却是没有怎么担心,长子宗贞盛带着两个孪生的长孙宗盛国、宗盛世两兄弟来到了父亲的书房外,跪伏着要见父亲一面。

    宗经茂淡淡的望着已经四十多岁的儿子。和两个二十一岁的孙子,心里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初代宗氏家主宗助国曾经率领手下八十余骑冲向正在登陆的四万余蒙古高丽联军,在小茂田滨战死,第二代家主宗盛明又率军抵抗蒙古、高丽联军的进攻,多有战功。这是蒙元两次讨伐日本时宗氏家族所立下的赫赫战功。

    可是,随着日益积累的财富,宗氏家族的血性是越来越少了,他希望儿子是来向他请命前去迎战前来进犯的高丽水师。虽然他无意打仗。但是宗经茂失望了,儿子领着两个孙子,竟然是请命避难日本国土,至少也要退往壹岐岛。以保存宗氏血脉。

    看着这个懦弱的儿子,宗经茂边检讨着自己的教育问题,边挥手让两个孙子离开。他从孙子宗盛国、宗盛世两兄弟眼中。看出了其是被父亲硬拉过来的,心里才有些安慰。让孙子离开,是不想打击儿子接任家主之后的威信。但是这个儿子是该教训一下了。

    “李成桂此次为是为了避祸而来,不会和咱们真的打起来的,和他做戏一场又如何呢?”

    “父亲,孩儿认为李成桂窥视我对马岛很久,我们宗氏暂时不妨离去,待到李成桂拿岛上的那些人出了气,自然就走了,那时我们再回来也不迟,对马岛,还是我们的……。”

    宗贞盛有些心虚,偷眼望了一眼父亲,连忙又低下头去。他四十多岁了,由于宗经茂平时比较独断,所以他一直是从属地位,不过碍于他是家主继承人的身份,又不让他出去做事,所以有些懦弱。

    “你在开玩笑吧?!”宗经茂问道,然后不等回答,就继续说道:“如果真的是那样,以后谁还敢来对马岛,谁还敢和我们宗氏做生意。更何况……。”

    “更何况……。”宗经茂犹豫了一下,说了两句更何况,一咬牙,还是将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此时他觉得,身为下一代家主的宗贞盛有必要知道一些内情。

    “更何况,你是在怕什么呢?我已经说过了,李成桂不是真打,咱们也不用真打,只用敷衍一下就好了,他李成桂只是害怕大明的威压而已,咱们对马岛基本上是自成一国,同样处在面向大明的最前沿,同样要为自己的利益想想,就算是帮李成桂一次又如何?”

    刚才听父亲说高丽是为了避祸而来,还以为是父亲做个假设,如今宗经茂再重复一次,宗贞盛这才重视起来,不由口吃起来,有些不敢相信似得望着父亲,问道:“当年蒙古人协同新罗贼一起进犯,孩儿有些不相信他们只是为了避祸,而对我岛屿没有窥视之心。”

    接着又问了一句:“父亲为何如此肯定?”

    摇摇头,宗经茂有些痛苦起来,道:“主家已经来信了,此事确实,现在国内,将军已经和大内氏握手言和,全面动员,准备迎击外辱……。”

    宗氏原来是少贰氏的家臣,所以一直以“主家”称呼少贰氏。简为“武藤”苗字。属藤原一族中人,乃日本最大的望族之一,由其提供的消息当然非常可信。

    看着父亲凝重的神色,已经信了的宗贞盛心里不由有些慌乱。这就证明着,真的和传言中所说一样。日本和高丽、琉球已经联合,准备对抗大明了。但是那样怎么可能,大明的水师虽然没有表现出强大,但是光是拼国力,三国加一起也不是大明的对手啊,难道这三国的国主都是傻子吗。

    “那我们怎么办?”心里知道不应该问这个问题,但还是脱口而出,不禁有些后悔。

    宗经茂取出一封写好的信,又拿过内部已被事先挖出了一个空洞的腊球。大约两手合抱大小,把密函塞入空洞之中。再次以腊封住洞口之后,然后将腊球交给了宗贞盛。

    “就按照你说的,让盛国、盛世两兄弟把这个东西送到大宰府去。交给主家后,暂时不用回来了,不论明军是否真的无缝可击。我们一族也会保留一些血脉,但是记住,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他们兄弟离去。”

    从父亲手中接过腊球之后,宗贞盛不是笨人,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向父亲说自己也去。那样估计以后对马岛就算没有事,父亲也不会饶了自己,下一代家主只能让自己弟弟继承了。

    将腊球隐藏至身下,再次和父亲商量下步的对策。难道就这样束手待毙,要不然就是学他们的第一代家主宗助国一样,率领手下八十余骑冲向登陆的明军。做一个极为sb的人物?至少宗贞盛觉得那种行为是极为愚蠢的。

    “我们忍吧!”宗经茂淡淡的说了一句,仿佛说的是别人一般。看着惊讶的儿子。冷笑道:“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上次李成桂来。我们不是已经投降一次了吗?”

    “近段时间,被高丽逼迫而来的海盗在岛上还有近千人青壮,或许我们联合在一起,还有一拼之力……!!”

    “如果能拼,他们就不会逃到这里了。你没有看见他们说起高丽李成桂的名字那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吗?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自己。”

    “那逃上岛的海匪众多,知道我们要做戏,将来恐怕会成为麻烦。”

    “那就把他们给灭了。”宗经茂冷冷地下了指示。

    “让他们活着半点用处都没有。万一让李成桂抓到话柄,我等一族之命运就要改变了。”

    “男女老幼加起来一共有三千多名,全都要灭。”

    “三千也好五千也罢。做到那样的程度,李成桂才会相信我宗氏一族,而且有人头才有战功,杀了之后把人头给李成桂送去。那样宗氏才不会面临灭亡。反正那些海匪每个人身上都有血债,高丽李成桂也不会放过他们,他们也无路可走,还不如死了干净,为其牺牲简直愚昧至极。”

    “确实如此。父亲说的对!!”

    “失败者毫无同情之必要可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取得胜利者之信赖。”

    宗经茂立即拟定计划。对马岛之内以他们一族最具有压倒径之名望与实力,没有任何胆敢违抗他们之人,就算那些海匪,如果不联合,他们也丝毫不惧。宗经茂不怕对方起而反抗,就怕其察觉到什么信息后,纷纷驾船逃窜,那样的话则万事体矣。

    宗氏一族想要演戏,就要显示出自己的诚意,万一海盗乱逃,李成桂肯定以他是岛主,通风报信为名加罪于宗氏。要投降,就要有投降的觉悟。

    这天下午,对马岛岛主府上大摆宴席,好不热闹。全岛从各处聚集来的海盗,都被请来赴宴。他们都为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而来:共同商议如何面对这次李成桂的强势,还有共同的岛上防务事宜。既是大家荣辱与共,岛主又愿意联合起来共同度过难关,所以众人可以忽略了不让带任何武器的规定,谁都不曾疑心,也是因为大家都是岛上的常客,一个个都是空着手兴致勃勃而来的。

    平常不太露面的宗氏家主宗经茂亲自迎宾,给足了大家的脸面。他那笑容可掬的脸膛之上,一对白眉下的双眼,充满着抑郁之气,可和谐气氛中的人不会在意。只当那是作为岛主的威严。他们根部不疑心有什么蹊跷,大家都是有靠山的,不是日本家族。就是高丽士族,没有一点斤两谁敢在这岛国的夹缝中讨一口饭吃。

    再说了。高丽一直是这个样子,明明把对马岛当做是海盗大本营。你宗家也脱不了干系,有着这层依仗,大家再宴会上尽情的享受剩下的余生,酒席上各抒起见,对于现在的形式作出不同的判断。

    宴席同平常一般无二,只是排场大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