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赌徒的心理,也是神棍的心理。也是智光有在三年内能获得太子太子朱标完全信任的信心。而这一点是朱元璋最不想看到的。这一点也是最难解释的,因为智光赌赢了,尤其是在这个只看重结果,而不在乎过程的时代。如果朱元璋不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太子朱标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父皇伤害自己的师傅的。

    朱元璋这次召见,就是为了搞明白这一点,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方孝孺,方孝孺在此次的二皇子秦王朱樉涉及走私一案中,虽然不是主谋,但是他的学生们也扮演了一个不好的角色,至于和方孝孺有没有直接关系,朱元璋不想知道,但是却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就是方孝孺这一方之所以有这种行为,和眼前的这个和尚咄咄逼人是分不开的,他不想看到一个方正耿直的大臣做出什么错事,以至于晚节不保。唯一能让方孝孺从容应对自己的下一步策略的方法,那就是替他解决面前的这个难题。

    这样想着,朱元璋等着智光和尚的回答。

    七月底,智光和尚陛辞建文皇帝之后,回到鸡鸣寺,收拾了一下行装,对寺中的僧侣说要去杭州灵隐寺云游,鸡鸣寺本是他呆过的地方,所以虽然法难长老失踪,也不影响寺内僧侣对他的尊重。

    其实他并未去杭州,而是乘舟顺长江至芜湖过濡须水入巢湖,向合肥驶去。在离开鸡鸣寺之前,吩咐寺中僧侣,如果皇上召见,就照实禀报,千万要保留实力,不要让皇上趁机怪罪于鸡鸣寺。

    巢湖水面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在丽日下浮光耀金,姥山如一颗苍螺浮卧水中,高耸的银屏山一片黛绿,嵌在蔚蓝色的天际。此地青山碧水,烟波浩淼,真是一幅藏龙卧虎之地啊。

    觉显站在船头迎着略带腥湿的湖风,心里回想着自己和皇帝见面时的情景,无意中,他窥探到皇帝的眼光,那是一种嘲弄,至少在智光的眼里是一种嘲弄。

    从那一刻起,他的心就释然了,因为智光知道,无论他怎么回答,此时的皇帝都不会怪罪于他,因为谁也不会怪罪于一个将要死去的人。他虽然是一个和尚,但也听说过那个猫捉老鼠的游戏,皇帝这是在榨取他最后一滴坚持。

    想到这里,智光摇摇头,这个皇帝依旧是爱名之人,世人皆为声名所累,原来作为皇帝也不例外,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王者,本来可以轻易的一句话就让自己化为烟尘,可是皇帝舍本逐末,非要打击自己这个年幼就出家的僧侣之信仰呢?

    对于这种从精神上侵占的行为,皇上倒是和佛教差不多,就是不但让你口服,还要让你心服。当然,并没有在意的朱元璋也没有从智光的嘴里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除了医道之外,智光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三缄其口,不多说一个字。

    倒是智光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那就是皇帝对他说,朝廷准备启动一次佛道置辩,大约时间定在明年,希望智光能把握好这次机会。

    皇上的态度很和蔼,似乎是在为佛教担心一般,但是智光却是没有一点这种感觉,他从皇上的神情中感到了疲惫,皇上这只猫已经不想再玩下去了,想结束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466 所谓捣乱

    尽管朱元璋对其保证了明年佛道置辩的公正性,但智光对于佛教的前景仍旧不看好,而且这一点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智光并没有打算在洪武年间开始佛道的正面对抗,他的眼光很远,甚至想到了自己如果熬不住的话,也不会轻易开启战端,哪怕留给自己的弟子们去做。

    因为他知道政治干预宗教的后果,特别是在大明日渐稳固的情况下,朝廷插手宗教,那还不是让谁灭亡谁就灭亡吗?

    皇帝也会编神话骗人,智光从之前的皇帝之前的政策中看到,在当今圣上执政期间,佛教根本没有丝毫胜利的希望,历史上的每次佛道争端,不都是在政治的干预下收场,朝廷倾向于那个教派,那个教派就能获胜,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如同在两百多年前的那次佛道争辩一样,说一句实话,智光和尚也不得不暗自承认,在二百多年前的那次佛道争辩,也就是有蒙哥发起,忽必烈主持的那次争辩。

    其实也不是真正的佛道置辩,应该是藏传佛教对道教的争宠之战,但是蒙哥和忽必烈的上师,又都是藏传佛教的传人,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全真道教参加的这场辩论会,是必定要输的。

    藏传佛教现在已经凋落,除了乌思藏地区之外,在别处基本绝迹了,由此可以看出它的脆弱,但就是这样一个脆弱的宗教,在当权者的干涉下依旧取得了胜利。

    何况现在道教已经压制着佛教发展了近二十年,更不要说在敦煌出土的《老子化胡经》了,在这样的优势下,加上朝廷的偏袒,佛道置辩不发起则已,一发起,佛教估计会遭受灭顶之灾。

    “不能让明年的佛道置辩开始!!”智光和尚回到舱内想道:“那只是自取灭亡而已,有什么办法可以延迟皇上已经决定的事情呢?”

    船缓缓地由巢湖折入南淝河,再有一个多时辰使可抵达合肥古城了。智光放下窗帘。盘膝默坐。

    在合肥九狮桥附近,有一个寺院叫做明教寺,又名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废。唐朝时在废墟中掘得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上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为“明教院”。在洪武年间改称“明教寺”。

    在九狮桥附近的有一个逍遥津客栈,最近住进来几个商贩模样的人,说是商贩,但是却不见其上街置办货物,每日都在客栈内。并不出门,这天,一个俊俏书生模样的人,戴学士巾,穿青布衫,足登粉底鞋,手拿着折扇。一副风liu潇洒的气势,慢慢的走进客栈。

    在一楼的角落里独自喝了一会茶,看见没有人注意,就慢慢站起绕过照壁,顺着回廊,踏上楼梯,走到那几个商贩住的客房。

    这是一座建造得很精巧的两层小楼,回廊上的栏杆均有雕饰。油漆一新。却又见许多僧人上上下下,出出进进。敲门进屋坐下后,问道:“客店里咋来这许多和尚?”

    显然这书生的身份极高,虽没有介绍,但是那几个商贩依旧对他十分恭敬,听见问话,忙回道:“听说店老板今日为老娘做法事。所以请了明教寺的和尚。圣母……。”

    这个俊俏书生正是已经失踪了很久的唐赛儿,喝了一阵茶,其中一人叹息说:“唉,我们到合肥已有十天。也不知智光法师在京师的情形怎样?还能不能按时赴约。”

    “我看没有指望!”另一人说:“靠人不如靠自己。依我看,咱不如回山东,把大旗立起来,凭着圣母的名声,肯定是从者如云……。”

    唐赛儿连忙朝外瞧瞧,幸好未见有人,这才严肃地切责道:“高羊儿,你这么高声大叫,让人听到了有多危险!你怎么就改不了这毛躁脾气?”

    被称作高羊儿的人不服,站起来说:“砍头不过碗大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样像耗子一样整日东藏西躲多窝囊!”

    唐赛儿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坐下,耐心地开导:“高羊儿,你胆大勇武大家都知道。可是你想过没有,咱这么多时日这么多苦难都捱过来了,如果猛浪行事,出个差错,仇报不成,反而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咱们这点人,还不够那些官兵塞牙缝呢,这样白白送死又有什么意义?”

    见高羊儿不言语,又说:“智光师傅不是派人一再交待,他去京师看看风向,作了妥善安排之后再来合肥通知,嘱咐咱耐心等待,不要轻易露面。万一被那锦衣卫认出,难免不出事情!”

    “毬!”高羊儿啐道:“遇到锦衣卫,看我不扭断他们的脖子。”

    旁边有人插话说:“高羊儿,圣母说的在理。不是大家说你,你也太沉不住气了。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这才多久,你就如此急躁,真要坏事的。”

    高羊儿摸摸后脑勺,笑道:“好,好,一个人说不过你们这么多张嘴,俺听你们的。”

    唐赛儿见时辰不早,招呼其中一个往明教寺去看看智光和尚回来没有。

    那人刚刚下楼踏上回廊,便见照壁那边站了七八个人。一眼瞥见锦衣卫那显眼的飞鱼服来,吃了一惊,连忙转身回去,大家看到他回来,问道:“智光法师来了吗?要不你怎么回来了?”

    那人压低声音说:“楼下有锦衣卫。”

    高羊儿立即说:“怕他作甚!”

    这时,就听照壁那边的说话声传过来:“军爷,我们客栈里哪来的钦犯?住客都有路引!”

    “军爷没说他们一准住在这里,但是循例我们进去要进去看看。”

    唐赛儿不再去听那边议论,心里稍微有些紧张,对方查的是钦犯,跟着他的几个人虽然不是善类,但和钦犯无缘,唯一可能就是来找自己的,而这里也只有自己被画影图形的通缉,难道是智光和尚遭遇了不测。还是谁走漏了风声呢?

    要真的是冲着自己过来。怎么办?唐赛儿在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猛然间才想起自己穿的是男装,索性就赌一把。于是顺着回廊悠然的又走了出去。

    客栈之内有些忙乱,可能是很少经历这么大的阵仗,唐赛儿刚跨上回廊,那边锦衣卫便上楼来了。商贩们虽然有些不安,但是也算是沉着。偷着往外看,瞧见锦衣卫打扮的人正向每间客房探头探脑,圣母与他们擦肩而过,竟未引起他们的注意。

    半个时辰以后,唐赛儿一副书生模样赶到明教寺,刚坐下一会。便有一个小僧走来,说:“智光禅师回来了,请公子到法堂相见。”

    这时白羊儿和另外一人由于不放心,也赶了过来,会面后,三人加快脚步,转过古屋上井。匆匆忙忙来到法堂。

    “弟子拜见法师。”唐赛儿双掌合什,行了一礼。既然归了佛教,就要暂时遵守佛教的礼节,而白羊儿和另外一人却没有反应。

    “罢了,”智光和尚盘膝坐在一只宽大的紫檀矮几上,一路劳顿,他依然神采奕奕。唐赛儿施礼之后,他微微笑道。同时指了指对面的几只矮凳,叫他们坐下。

    “事不宜迟,你们准备开始吧!”智光单刀直入,接着把这次进京的感受说了一遍,特别是皇帝要召开佛道置辩之事,他想让唐赛儿他们扰乱一下。最后说道:“老衲已经无计可施,要仰仗你们的锋芒了……。”

    “噢。”唐赛儿欠身问道:“请问法师,我们该如何做,法师不会以为凭着我们数千人就可以对抗朝廷吧?而且还要这么急,我们也需要准备啊。”

    “老衲在京师数日。略知京中情形,”智光法师手捻佛珠,眯着双目,将他陛见皇上和在鸡鸣寺的见闻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末了,他抿了一口茶,提高嗓门说:

    “老衲也知道,此事无论对于谁都是十分困难,但是现在佛门要遭受大劫,作为信徒,为我佛牺牲,来生也必然有个好的结果,但是老衲却也不会让你们牺牲的,这次老衲看出了皇帝的决心,他已经决心将我佛门铲除,大家唯有以死相搏,方有一线生机的产生。”

    “大师教诲甚是,不过,弟子想求教该如何去做。”唐赛儿不动声色的问道。

    智光略微招手示意叫她过来,然后说道:“不错,老衲正是为此而来,你们的根基,随着漳王朱志均的被废,已经消失殆尽,有些心诚的,也都去了山东,也可以说,山东现在是你们白莲宗的根基所在,但是山东的军力也是颇为雄厚,不可力敌。老衲突然想起了,孔府合宗之后,在山东曲阜倒也十分安稳,那里的防备并不严密,孔府乃是天下儒家的圣地,你们如果骚扰孔府,肯定能让皇帝陷于被动。”

    “那我们就趁他不备,去曲阜杀他个片甲不留!!”在一旁的白羊儿插口说道:“那样才痛快,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你那不是痛快,是胡闹。”智光和尚仍然眯眼垂眉道:“你真的把孔家的人杀完,恐怕天下之大,也再无你的容身之地了,可以骚扰,也可以找一些恶人杀了,对于孔家之人,还需慎重,给朝廷压力就行,就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了。”

    “那如果朝廷派遣军队追着我们打呢?他们有火器,还有武卫局的人,不好对付,我们的人太少了,就算是骚扰了,也跑不掉。”唐赛儿想了一下,说:“法师点化严谨,思虑周密。但是我们可用之人真的不多啊。”

    智光点点头,睁开双眼,说:“圣母这话说到了关节。老衲正要告诉你们,此事的关键在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孔府原来分为南北二宗吗?”

    他知道唐赛儿等人也说不出来究竟,所以自己接着说了下去,道:“孔府分成南北二宗四百余年,是在太子殿下的努力下合并的,这其中就代表着孔府之事,太子要比皇上操心的多,更何况太子身边近臣方孝孺,乃是公认的儒林领袖,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所以只要孔府受难,太子必会插手,待今日一过,老衲就以准备佛道置辩为名回到北平,届时,自然会劝说太子承揽维护孔府之事,那么军镇肯定要受到太子节制。只要到了那时,相信你么也就好过的多了!!!”

    唐赛儿忍不住插话:“但是我们害怕等不到那一天,区区数千人,在朝廷军镇的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智光眯眼笑道:“圣母光看见自己的困难,但是也要看见朝廷的困难。军镇兵权虽然在总督手里,但是总督不受布政使节制,反而要受到远在京师的皇帝和兵部节制,,没有皇帝下旨和兵部行文,总督也无权调遣超过五千的兵马,这五千兵马虽然也不是你么能抵挡的。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老衲又不是让你们力敌,你们根本不用和官军交战!”

    “这话如何去说!”

    “只要骚扰了孔府之后,你们牢记几句话,那就是尽量抢马,快速转移,你们可听说原来蒙古人势力不强时,怎么作战吗?那就是不停的运动,在一个地方不可超过三天即走。所到之处,除了招募弟子之外,那就是最大限度的抢劫马匹,加强自己的机动性,那样凭着区区五千官兵,根本跟不上你们的脚步,要拖延过几个月十分容易。这几个月功夫,可能你们不好过,但是朝廷更不好过,大明太大了。所要办之事手续繁琐,正是可乘之机,而且最近十数年中原未遭兵祸,官军早就麻痹了。”

    “嗯。”唐赛儿点了点头。盘算了一下,智光说的也是个道理,骤然想到一个问题,马上开口说道:“法师睿智灼见,为晚辈指点迷津。但是此番举动障雾重重,如履刀丛,法师的教诲我听明白了,但是弟子想知道,这样做必不是长久之计,请问法师,何时是尽头呢。”

    “俺却听不明白,”白羊儿嗡声嗡气地说道:“法师说了半天,无非是让我们去卖命,你们享受,如果事情成了,我们是叛贼,不成功,我们还是叛贼,坏事是我们做,好事是你们领,俺怎么没有看出俺们有什么好处呢?”

    “现在要是还分彼此,那么佛门沦丧也是必然,你们白莲宗既然皈依佛门,成为我佛白莲一宗,当然要为佛门尽力,山东的佛门弟子,肯定也会帮助你们举事,何况,老衲在北平一定会设法说服太子,让太子暗中支持你们白莲宗,只要你们不过分,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所以你们记得,一定要约束手下,万万不可妄开杀戒!!”

    智光严峻地提高声音说:“此事至关重要,你们随机应变。所谓心无备虑,不可以应猝,以明防前,以智虑后,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老衲也赠你们几句签言,曰谨慎、曰心细、曰果敢、曰应变。”

    当天晚上,唐赛儿一行三人悄悄走出明教寺,出了大东门,在东门大河边搭上一条小船人不知鬼不觉地启程往山东方向驶去。

    三个月后,沿袭着另一个时空的失败宿命,唐赛儿依然如此,不过这次比另一个时空败的更加彻底,败得更加不堪。

    庞煌曾经生活的那个历史中,是由于当时的永乐大帝朱棣迁都,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大修宫殿。为了供养京师官员及军队,又组织南粮北调,修浚运河,开凿会通河,大量征调民夫,山东百姓首当其冲。

    祸不单行的是,那几年山东又连续发生水旱灾害。百姓吃树皮、草根、苟延生存,但仍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百姓陷入绝境。唐赛儿的父亲被抓服劳役,她和丈夫林三冲进宫府讨粮,林三被杀害。她父亲悲愤而死,母亲也重病身亡。她忍无可忍,才决心率众起义。

    那时唐赛儿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千家万户与她遭遇相同的百姓,有着很多活不下去的人,还有朝廷逼迫出来的民怨。虽然依旧是靠着白莲教妖言惑众,聚拢人心,但在一定程度上,勉强算是正义之师。

    在如今可不同,首先要说的是,朱元璋并未迁都,而且朱元璋登基以来,尽量的减轻百姓负担,根本就没有大的民怨,大家就算是闲了的茶余饭后,也是议论下见过的西洋人的长长短短,谁有那个心情造反啊。

    更何况,高丽半岛和日本四岛归入大明的版图后,四个藩王要建设自己的藩属,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就算是有一些闲散的劳动力,也被他们请走做工,或者出海做了水手、行商。每个人都赚得口袋鼓鼓的,谁造反就是和自己的钱袋过不去了。

    不要说山东的百姓,就连唐赛儿辛苦经营的根据地也是如此,卸石棚寨是白莲教最后的根本,那里虽然十分团结,但为了隐藏形迹,还是以村落的形式出现,按时的向官府缴纳税赋,享受着朝廷的各种优惠,久而久之,人的思想已经软化了。(未完待续。。。)
………………………………

467 所谓造反不成

    唐赛儿回到卸石棚寨后,召集四寨的首领和白莲教的骨干商议配合智光和尚的计划时,就已经感到了阻力,她曾经劝说了很久,除了当年白莲教的老底子之外,新一代的年轻人,除了一些好勇斗狠的,都不是太情愿参加。。。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唐赛儿看到这个情景,知道如果不发动这次起义的话,那么以后白莲教估计就完全没落了,所以不顾众人的劝说,勉强筹备了一千五百余人,分散开来,昼伏夜出的向曲阜方向汇集。

    袭击孔府的行动十分成功,甚至只动用了不到五百人就完全控制了局势,二十多岁,刚刚承袭衍圣公的孔彦缙被吓的几乎失了魂,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唐赛儿听从智光的劝诫,并没有胡乱杀戮,只是抢掠了一番,让属下寻找附近的村民,看有没有受过孔府冤屈的,也正好孔府平ri在曲阜一带气焰熏天,平时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现在让其指认出来,胡乱杀了几个孔氏的旁支子弟作为示威之用。

    随后就离开曲阜,高调回转青州,一路上泗水、新泰、莱芜、蒙yin、临朐等地不论大小府县,都以惩办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借口进行抢掠,除了金银财物之外,那就是以马匹为主,造成了一千五百人上曲阜打土豪,回转之时,每个人除了腰间鼓胀,还基本上抢了近两千匹马。

    机动xing大大的增强了,本来如果按照智光的建议。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回卸石棚寨,只是在外面游击。那样的话,估计智光的预算是对的,济南军镇虽然拥兵甚重,但是没有朝廷的谕旨兵符,也很难寻到这一千余人的踪迹。

    但是乌合之众毕竟是乌合之众,看着从曲阜等地抢来的财物,每个人再也没有心情东奔西跑了,有几个年轻的首领。甚至还偷偷藏了抢来的民女在队伍中,被唐赛儿发现之后,很很的教训了一顿,要不是情况危急,正是用人之际,恐怕唐赛儿会大开杀戒。

    但是受到教训的这些人和部分无心恋战的白莲教徒可就找到了借口,以官军人数众多。且ri渐防卫森严为借口,要求分头行事,或者大家一起回转卸石棚寨,据险死守,要不然他们不会就这样白白送死的。

    唐赛儿在此时也感到了事态不妙,因为所谓起事。并没有像是智光说的那样从者如云,不但响应者寥寥无几,所到之处,就连同情的也没有几个,他们被逼得只能再山中躲避、穿行。在夜间才会选定目标下手。

    这样的情况。和打家劫舍的强盗有什么分别,唐赛儿为自己的这种结果感到悲哀。又拖延了近一个月。终于坚持不住了,唐赛儿和白羊儿等首领商议了一下,觉得这样不是办法,还是要分散回转卸石棚寨,可能那里还没有暴露,只要撤退得法,应该还可以拖延一阵子,那就等待北平的消息了。

    放弃马匹,遁入山林,兵分数路的朝卸石棚寨行进,如果大家都是万众一心的话,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