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面,原先他猜测肯定有布政司的人参与,但是没有想到是刘忠。

    这可能也就是所谓的惯xing思维,怎么办?

    庞煌也的确成熟了不少,穿越五六年,至少对于现在朝野之间的局势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对不是原先的那个小白层次的人了。

    他知道处理刘忠这样的官员,自己肯定是不行,因为自己毕竟不是言官,也就说他不是御史大夫,也不是给事中,并没有风闻言事的权力,下官告上司,那叫弹劾,肯定要走中书省的路线。

    但是自己一走中书省的路线进行弹劾,刘忠这边估计马上就要展开灭口行动,到时候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朱元璋也不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轻易动封疆大吏,就算是朱元璋怀疑,那也就是对刘忠本人的升迁肯定会持有否定态度,但是会不会动,那就要看自己的证据了。

    让牛云雷集中所有人手,全面监视竹林附近的动静,顺便把所谓的李老爷、刘佑、毕勒哥等人的府邸全部监测到位,并派遣读书多的捕快,记录在这几个地方出现每一个人的动向,以留作备案。

    同时,褒奖小三子,也就是郭蒙,对于此案结束之后,会将其送到清华义学内学习半年,之后直接被府衙录取留用,期间,还是要靠小三子与其二姑联系,并争取随时了解其中的一切动向。

    牛云雷刚要领命而去,庞煌将其喊着,继续分析如果刘忠真的是这样的人,估计马娇儿之死,也和他有关,不妨先从这一点入手,再次对府衙,特别是北平府衙监狱的人再进行一次彻查,有了针对xing,就不怕查不出来什么。

    布置完这一切之后,庞煌觉得是该去拜访一下按察使李潜的时候了,至少和李潜之间,他们有着同一种默契,经过自己提醒,再有李潜说出来,估计在朱元璋哪里,效果要比自己说好得多。

    而且,按察司和布政司,两个怎么也算是平级的机构,虽然按察使比布政使的品级要低一些,但是两者互不统属,自己毕竟是归布政使管,下属查上司,名誉上也不太好听,不如看看李潜会怎么处理。

    第二天,庞煌正准备去按察司衙门拜见李潜,牛云雷那边又有了新的进展,果然有了针对xing的查勘,做起事情来也是事半功倍,在府衙监狱内,有一个姓王的牢头,被纳入视线,牛云雷来请示知府大人,到底抓不抓?
………………………………

150 剧烈扇动的蝴蝶翅膀

    ()  翌ri,北平按察司按察使李潜回到北平,前些ri子,他一直在真定府附近巡查,关于伪钞案,现在已经向南方扩展,现在主要是要搞清楚,到底这个伪钞,是由北向南,还是由南往北蔓延开的。

    “大人,前几ri北平知府庞大人前来拜见,言有事相商。”刚一进府邸,便听到管家李玉前来禀报道。

    “你拿本官的名帖去,邀庞大人过府一叙!”

    “遵命,大人!”管家李玉应诺。

    然后顾不得风尘仆仆的劳顿,更没心思与妻儿家小欢聚畅叙,李潜沐浴更衣之后,便钻进书房,命随行真定府的仆人将厚厚一摞文书摆到册案,泡上一杯碧螺chun茶,就在那里仔细回忆整个案件的情况。

    这位被一直不显山露水的按察使李潜,其实是杨宪一脉的检校出身,在江南地区侦破审案很多起,以致极受皇帝朱元璋倚重,因为检校的身份,一直曝不得光,所以很少人知道,朱元璋将其派遣到北平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为了漂白李潜的身份,让他有个正经的仕途生涯。

    但是长达近十年的检校生涯,造成了李潜的沉默寡言,喜观察,不善言辞,这是他最大的特点,有时候是优点,但有时候也会构成一种缺陷。

    “这次伪钞一事,必须彻查,否则对于皇上的大计肯定会有所阻碍,但是怎么查,查来查去,却查到了胡丞相的嫡系身上,不知道是不是有些可笑呢?”

    “可笑?!”李潜愣愣地自语,端起碧螺chun茶啜了一口,继续翻阅案上的卷案,一张伪钞崭新的夹在其中,这张假钞是真定知府给他的,言语中偷着一种诡异。

    难道布政使刘忠真的牵涉其中?他的手按在这张假钞上像是被烧红的铁块炙了一般,想道:真定知府也算是自己的旧ri同僚,和他说过,纸张并不是江南所造的纸张,他找工匠看过,就是山东一代所产的桑皮纸,虽然不如朝廷的厚实,但手感却是有些差不多。

    “老爷,北平知府庞大人求见!”

    管家李玉敲进书房禀报,打断了李潜的思索,一听说庞煌来到,立刻吩咐:

    “快清王庞大人书房相见。”

    见礼之后,将朝中大事,南京要闻,北平最近伪钞案的进展简要作了介绍。忽然,庞煌凑近李潜问道:

    “大人按察北平,可曾听说毕勒哥这个名字?”

    李潜一愣,难道庞煌查到了什么?见驸马爷诡谲地转动着双目,漫不经心地反问道:

    “你说的这个毕勒哥,可是畏兀儿人的那个毕勒哥?”

    “正是此人。”

    “他怎么了?”

    庞煌摇摇头。取出一叠卷宗放在了桌子上,李潜瞄了一眼,榜文上盖的是北平府大印,内容与自己所查,真定知府所言大同小异,不过又多了毕勒哥的资料。庞煌见李潜沉默不语;又加上一句:

    “听说这个毕勒哥在布政使大人门下参赞,这事下官也不好再查下去了。。。。。。。。”

    “噢?怎么说?!”

    “下官只是觉得不知从何查起,还望大人见谅,最害怕的就是下官的职权不够,万一打草惊蛇,恐怕以后再也难以查出来了!”

    李潜倒吸了一口凉气,更感到此案棘手。也幸亏庞煌先和自己商量,没有冲动,万一惊动了刘忠,自己所查的,也就全部白费了功夫,先下手为强。。。。。。。。

    “庞大人,”李潜沉吟片刻,对庞煌说:“此中隐有关节,一言难尽。那竹林印刷作坊,暂且不要动了,例行公事查查,驸马还是专心八月的入京事宜。这件事情,估计不是短短数天就能解决的,说不定――”

    李潜忽然探身压低声音对庞煌说:“牵涉到南京的有些人也不一定,驸马身份尴尬,有些事情还是让我来。”

    “噢!”

    “你回去之后,立即召集十几个忠诚可靠的心腹,叫他们身着便衣,ri夜在毕勒哥宅邸四面暗中逡巡,加以监视和控制。注意,行动要灵活、机密、果决,千万不可暴露!”

    “下官遵命!”庞煌说道,心里却是舒了一口气,原本以为自己是孤身一人作战,今ri看李潜的动静,估计知道的比自己还要多一些,这件事,由李潜去管,是最好不过的结果了。

    按照李潜的意思,就是不要打草惊蛇,毕勒哥暂时不能动,不管是出于证据上的不足,还是为了维持北平政局的稳定,都不要乱动。

    毕竟现在辽东都司那边,正打的如火如荼,在战事没有明朗之前,后方是不能乱的,庞煌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初牛云雷请示他是否开始抓人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现在若是不能动,就要做到丝毫不动,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容易被人察觉到,若要动,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所有的事情,让对手喘不过来气,那么他们也就会少犯一些错误。

    庞煌是这样想的,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纳哈出今年不比往年那么安宁,非要疯狂的sāo扰辽东呢?

    这是一个谜,但是庞煌万万的想不到,纳哈出的这次疯狂,却是和上次的热气球试验有关。

    千不该,万不该,在和林上空投掷了那两枚临时合成的炸药包,一枚在和林的上空爆炸,没有来得及落到地面上,只是造成了一定的震荡和恐慌,让蒙古人惊慌失措一下。

    但是还有一枚,却yin差阳错的落到了脱古思帖木儿的府邸之中,将正在及时行乐的脱古思帖木儿炸成重伤,五天之后就伤重不治而死了。

    也就是这颗看似无意的合成炸药包,成为了庞煌穿越后,蝴蝶翅膀扇动最剧烈的一次,直接将历史彻底炸离了原有的轨迹,从而变得无从琢磨起来。

    脱古思帖木儿,乃是此时蒙元伪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亲弟弟,也是现在蒙古人黄金家族的唯一希望,如果没有庞煌的这次偶然投掷炸弹,在两年后,脱古思帖木儿将会继承蒙元的皇位,开始他长达十年的蒙元统治。

    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怎么能让一些对于黄金家族抱有希翼的人感到绝望呢?

    现在黄金家族人丁本来就比较单薄,而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生xing文弱,从小就不被很多蒙古人所看重,在蒙古人眼里,所谓的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这个宣光皇帝,已经被汉人污染了,不喜欢骑马打仗,反而喜欢吟诗作画,根本就不像是一个男人,至少不像是一个蒙古的男儿。

    在历史中,就曾经出现不少蒙元大臣,想要把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彻底赶出继承蒙元大统的序列之外,将他逼得要逃到王保保羽翼下生存的先例。

    要不是黄金家族没有合适的成员继承皇位,估计宣光皇帝根本就不会被承认,就算是那样,一个被汉化的蒙古人,在很多蒙古人眼里,都只是过渡xing的人物而已,大多数人都将希望寄托在脱古思帖木儿身上。

    而宣光皇帝的儿子买的里八剌。在洪武三年,在应昌被大明将士俘获,虽然在洪武八年被朱元璋好心的送到了北方,送到了其父的手里,但是一个曾经当过俘虏的黄金家族成员,还能算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吗?

    所以脱古思帖木儿,暂时成了蒙古人的希望,如果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一直活着,再活几十年,而且有了更强力的子嗣,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但是自从他们逃到和林后,随着王保保的重伤死去,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已经失去了一个皇帝的尊严,每天都是活在纸醉金迷的幻想之中,也不能说蒙古人对黄金家族的失望,所以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脱古思帖木儿的身上。

    但是脱古思帖木儿却是死了,死在一颗从天而降的铁疙瘩上面,这也不能不说是蒙古人的悲哀,也不能不让稍微有些雄心壮志的蒙古人感到绝望。

    纳哈出就是那个感到绝望的人之一,他已经和脱古思帖木儿私下的达成了共识,对于宣光皇帝一直留恋于和林,大家都感到十分的不满,曾经在王保保活着的时候,本来说好了,金山部和皇廷暂时并作一处,但是王保保走到半路上却死了。

    所谓的宣光皇帝,从王保保死了之后说话就开始不算话,可能是害怕被纳哈出控制,所以迟迟逗留在和林,将纳哈出孤零零的抛在金山一带为他守护着最前沿的阵线。

    纳哈出感到愤怒,但是有人却是沾沾自喜,比如说买的里八剌,这个宣光皇帝的长子,其叔叔脱古思帖木儿死了之后,就感到没有人再给他竞争了。

    还不到二十岁的他,在几个部落酋长的怂恿下,开始了慢慢收拢手中的力量,力图继承父亲的位置。

    在关键时刻,他不介意逼宫,让父亲退位,这种事情,在蒙古人中间时常发生,他的父亲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就曾经干过,只是没有成功而已,而买的里八剌,却是一定要成功的。
………………………………

151 翅膀扇动的结果之一

    ()  买的里八剌,洪武三年五月在应昌成为大明的俘虏,被囚五年,封其为崇礼侯,赐给宅第,希望能够教化蛮夷,让其学习礼仪。

    被俘的那年,他才九岁,就算大明皇帝朱元璋开恩,将其送还元廷,招谕修好那年,他也不过才十四而已,洪武十年,他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按照道理说,应该还什么也不懂,但是蒙古人特有的成熟,加上他回到北方两年的倍受冷落,让这个还是少年的王子,ri渐的老成起来。

    回北方两年了,没有人拿他当皇子看待,就连自己的父亲宣光皇帝,也对自己不理不睬,在蒙古,受到这种待遇的人代表着什么,毫无疑问,代表着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买的里八剌不想死,甚至开始怀念他曾经成长的江南起来。

    因为事情比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回到北方见到父皇之后,自己就可以做皇太子,然后继承成吉思汗的荣光,让蒙古各部族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然后厉兵秣马,再杀回江南,夺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温和天气。

    这些都是他幻想的,事实是回到漠北之后,就见到父皇一次,然后就被发配到双泉海,即撒里怯儿之地。这里是当年太祖成吉思汗的发祥地,曾建造的有一座萨里哈老徒行宫,就在克鲁伦河上游右岸喀老台湖附近,名誉上以皇子的身份镇守太祖之地,但是任何一个蒙古人,都知道买的里八剌是被宣光皇帝放逐了。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双泉海,买的里八剌却意外的被两个渐渐兴起的部族看中了其中的潜力,阿速特部和斡亦剌惕部族,其中阿速特部的少壮人物阿鲁台,今年刚刚二十出头,正是冲劲十足的年纪,他们阿速特部的族内的元老们,也看清楚了此事蒙古的尴尬局面,苦于找不到一个拥戴者,此事宣光皇帝将自己的儿子放逐在双泉海,正给了阿速特部一个天大的机遇。

    暗中让和买的里八剌年纪差不多的阿鲁台出面,和黄金家族拉上关系,那是计划之内的事情。

    另外,斡亦剌惕部族在一百多年前,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有世婚关系,在蒙古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地位。借着这层关系,部族的野心人物,未来的族长马哈木将自己的女人嫁给了买的里八剌,两家结盟。

    可能买的里八剌的身份,在纳哈出等老一辈的蒙古人眼里算是一种耻辱,但是他毕竟是黄金家族的成员,对于蛰伏已久的阿速特部和斡亦剌惕部族来说,这个身份,简直就是一张南下的通行证。

    随着和林的一声巨响,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和林、漠北和辽东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纳哈出和和林之间的联系,被双泉海一线的两个中小部族阿速特部、斡亦剌惕部族生生的切断。

    纳哈出的金山部,被孤立了起来,在每年只有几个月好时光的辽东,人口增长缓慢,牛羊减少飞快的这个地方,纳哈出成了没有名分的一支孤军。

    因为金山部不比其他两个地方,无论是和林,还是双泉海,都有黄金家族成员的存在,而纳哈出所期望的脱古思帖木儿,却被意外的炸死了。

    但是这个时候,纳哈出正应该是保存实力的时候,但是为什么还要拼命的向南进攻,对大明进行sāo扰呢?

    金山部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全部都在老族长的积威之下,本能的服从着命令,拼尽全力的去完成纳哈出所给的每一项任务。

    短时间内,竟然将本来兵力就不多的辽东都司,几乎是压在城里打,人都出不了城池,否则就会遭到蒙古骑兵的疯狂围攻。

    辽东都司才建立不到两年,原来的定辽都卫还是属于山东行省的管辖范围,刚刚脱离出来,兵力本来就不算多,经过纳哈出这么疯狂的反扑,一时间真的有些吃不消,只好向最近的北平都司求援,所以才有了蓝玉出征这回事。

    殊不知,纳哈出接连派了近百名信使,分别往漠北各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请求,请求各地的蒙元部落协助他进攻大同、万全、归化、榆林、肃州、宁夏等地,牵制大明的兵力,自己发誓一定要光复大都,恢复成吉思汗时期的荣光。

    那个架势是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看上去一场全面的战争就要爆发了。

    有不理会纳哈出号召的,但是也有应付一下了事,派遣些许兵力sāo扰一下边陲之地,反正夏季正是打草谷的季节,就算没有纳哈出的号召,都要去边界之上捞一把油水,更何况有纳哈出那个冤大头在辽东冲来撞去,为什么不趁着大明的注意力都在辽东,在自己附近的边境之地干一票呢?

    还没有等多数人反应过来,大明长达几千里的边境线上,战火迭起,有吃亏后,向所在都司告急的,有顽强守卫的,但是需要战略物资的。

    很多人开始手忙脚乱,一份份奏折被快马送到南京,也引起了中书省和五军都督府的一场动荡,但是奏折到了皇帝那儿,却是都渺无音讯了。

    皇帝看上去很淡定,期间还出巡了一番,命群臣自今大小政事皆启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临行前他对太子朱标说:“人君治天下,ri有万机。一事之得,天下蒙其利;一事之失,天下受其害。自古以来,创业之君,历涉勤事,达于人情、周于物理。所以处事之际,很少失误。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ri练达,临政之时,很难避免失误。因此,我特命你每天听断诸司启事,以便练习国政。要记住,惟仁则不失于躁暴,惟明则不惑于邪佞,惟勤则不溺于安逸,惟断则不牵于文法。凡此皆以一心为之权度。我自有天下以来,未赏暇逸,惟恐处事稍有不当,以负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这些你都亲自看见,若能体而行之,乃为天下之福。”

    同时令儒臣为皇太子讲《大学衍义》。然后就摆驾去了中都临濠,面对着纷纷扬扬的工地沉思了良久,据李善长揣测,可能是皇帝对建都临濠的心思有些动摇了,确定后,马上遣人往南京告知胡惟庸,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

    在中都算是省亲,也可以算是锦衣还乡,在边关连番告急的情况下,朱元璋甚至在临濠微服私访了一番,据随行的侍卫声称,皇上和皇后二人,在濠州的街道上闲逛,在一个烧饼摊上徘徊了很长时间,好像是在追忆着往事,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记录在起居注里面,随着民间的传说淡淡的随风而逝了。

    在临濠呆了几天,然后又经过定远去合肥,入巢湖过濡须水至芜湖,然后乘舟顺长江返回南京,这趟出行偷着一股莫名其妙,像是省亲,又像是怀旧,但是入了长江之后,就有几艘军船前来护航。

    为首的将领前往龙船之上觐见,却是徐达、傅友德等一些北方老将。马皇后自行去后舱休息,朱元璋就在龙船之上,召见了一众十来位将领。

    处处透着诡异,估计除了徐达之外,谁也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但是能惊动正在修建所谓停机场的魏国公,自然不是小事。

    汤和首先称颂,言道:“皇上大喜,卫国公邓愈携右将军沐英,出征吐蕃,大胜而归!”

    朱元璋显然经过这一圈的巡视,心情大好,面对着旧ri的伙伴,笑道:“这不算是大喜,让众位卿家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众人不解,为徐达微笑不语,这般出风头的事情,自然要留给皇上去说。

    “纳哈出要降了!”朱元璋沉吟了一下,直接说了出来,道:“关于辽东,朕有很多想法,但是这纳哈出猛然一降,朕真的有些措手不及,那么大片的土地,金山部诸多人口,该怎么去安置,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纳哈出要降了?”

    “纳哈出要降了?”

    几个人莫名其妙,最近邸报中所说,最近南京城内的纷纷扬扬,还有中书省和五军都督府的那么多的告急文书,无一不显示出北方以纳哈出为首,正在疯狂的向大明展开进攻,怎么皇上就说他要降了呢?

    徐达得到朱元璋的允许后,解释道:“现在金山部成了无根浮萍,这一点纳哈出十分清楚明白,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为了给自己降了大明之后,找一些筹码而已。”

    “纳哈出的想法很简单,想打个胜仗之后,再向大明投诚,可是皇上肯定不会让他如愿的,今天皇上召见我们,可能就是这件事!”

    听着徐达的解释,朱元璋微笑不语,他南征北战数十年,赤手空拳打下了江山,纳哈出那一点伎俩怎么能瞒得过他,从第一份急报他就感觉出来有什么事情在后面发生,随着在蒙古内部的细作,将情报传到南京的越来越多,朱元璋就肯定了这件事情,现在,他已经正在权衡怎么收尾比较好了。

    【估计大家不想看蒙元历史的一些猜测,说句实话,害虫写着也很辛苦,要查证很多资料,既然大家不愿意看,那害虫也就简略的说一下,尽量不详细,再过不久,就是庞煌进入朝堂的ri子,大家喜欢看权谋,那害虫就把jing力尽量的集中一下,但是还是很遗憾,有很多猜测不能说出来,其实大纲中有很多猜测,但是可能要省略一些,可能现在的人,包括害虫,都没有很大的耐心,快五十万字了,希望大家支持害虫!!】
………………………………

152 南北双方的筹谋

    ()  纳哈出要向大明投诚,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肯定会有惊天动地的效果,暂时没有明朗之前,朱元璋也不想大肆张扬,毕竟表面上看,纳哈出还正在凶悍的攻击着大明的边境。

    “臣不敢质疑陛下的判断,但是既然纳哈出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