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太妃传-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哭笑不得的姜素敏,只好轻轻刮了刮儿子的小鼻尖来出气,“你真是个这小磨人精……”

    翌日,宫中的三大巨头齐聚一堂。

    就算怎么打起精神,姜素敏觉得自己的眼皮还是不停地直往下坠。困意不断来袭,她只能以袖掩面,小小地打个哈欠来缓解。不曾想,这哈欠一打,就仿佛是停不下来了。

    这样明显的动作,其余二位一下子就发现了姜素敏的困倦。

    秦淑妃的目光在对方眼下的青黑划过,忆起前些天太原王似乎生病了。她也是有孩子的人,最知道孩子生病的那种煎熬,语气里不禁带上了关切,“阿姜,你若是太困了,咱们封存好账册就回去歇着吧。”

    王德妃在脑子里转了转,同样也明白姜贤妃因何状态不佳。她既然打定主意想要示好,行事更是周全,处处显出了世家的体贴入微。

    王德妃直接表示,封存好账册后,姜贤妃就回去歇个晌。至于辞旧宴的事情,若果姜贤妃方便就再过来一同商议。若果不方面,就由她与秦淑妃来料理就好了。如果有什么难题,她们再遣人去请姜贤妃过来商议。

    姜素敏深吸一口气,压下不停上涌的困意,然后才笑着谢过二位的好意了。中午回去歇晌的好意,她就接下了。商议辞旧宴,是她的份内之事,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偷懒的。
………………………………

第89章

    庆和十六年,腊月二十五。

    也许因为辞旧宴的关系,就连老天爷都格外地赏脸,连续几日大雪后,今日终于放晴了。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凛冽的寒风也变得轻柔。久违的阳光,晒在身上暖融融的,让人不禁心生喜悦。

    天色尚早,镇西侯府已经在主母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了。

    姜端敏离开议事厅,回到房间重新梳洗打扮后,便领着青梅,前去给太婆婆请安问好。原本是不应该这么早去打扰老人家的,但是她作为晚辈,在出门前理应禀告家中的长辈并与之道别,这才是合乎孝道、合乎规矩的。

    她步态轻盈地踏入屋内,向着上座的太婆婆屈膝一礼,“孙媳给祖母请安,愿祖母福寿延绵。”

    镇西侯老夫人的细细地打量一番,只见孙媳妇一身按品大妆,发髻上钗环什么的,都还是礼部送过来的那套。没有像有些新婚小姑娘那样,嫌弃礼部打造的那些钗环粗笨,擅自作主选用里另外一些新奇精巧的。

    前些日,老夫人见她接过管家重任后,不过几天就把所有的事情,包括祭祖在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那时,她才开始满意这个孙媳妇。如今,见她如此知进退、守规矩,心里的欢喜就不禁多了几分。

    当初,她为什么不肯听孙子的,挑一个寒门姑娘作孙媳,反而执意要从侯门贵女中挑选呢?

    为的就是,“规矩”这两个字。

    老夫人不是歧视寒门,说他们没有规矩,而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

    如果娶了一个寒门姑娘进门,光是管家一项,就要花费大量的心机去教导。如果天资不错的,经过自己几年的摸爬滚打,自然就上手了。如果天资不好的呢,可能教到她这个老太婆闭眼的那天,指不定也教不出个什么。

    还有方才说的那个换钗环的事儿,就是某些嫁入侯门的寒门姑娘做下的。咋一富贵,那些姑娘的行事便带着一股轻佻。

    侯门出身的姑娘,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长大后更有母亲悉心教导。嫁进来后,就可以承担起主母的职责。而且,各府的人情往来什么的,只要稍稍教导即可。

    至于为什么选姜家的姑娘,除了魏国公府与皇室各方势力均没有牵扯外,老夫人更多的是冲着窦氏这位当家主母去的。她相信,有一个精明母亲的教导,即便女儿再愚笨,都会比普通人强些。

    况且,镇西侯府实则是个什么情况,她还不知道吗?完全是靠嫡长孙一人撑着的。

    老夫人这一生,中年的时候送走了丈夫,几近晚年的时候送走了长子,十年前还亲自把长孙送上了战场。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李景在战场上有个万一,镇西侯府就需要一个能够担得住事儿的主母,也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外援。这时候,有什么比重孙的外祖家更值得依靠呢?

    像是魏国公府那样的老牌勋贵之首,就非常合适了。他没有太多的权柄但却很有威望,有能力维护、扶持自己家的外孙子长大,也可以变相地隔绝有心人对这个爵位的窥伺。更重要的是,堂堂一个国公府,怎么也不会在背后使阴招,图谋镇西侯这个侯爵吧!

    老夫人之所以,一力促成魏国公世子的西疆历练,就是因为姻亲之间,讲究的就是这个相互扶持、你来我往。也许,以后镇西侯府就需要亲家的庇护呢。

    老夫人似乎想了很多,那不过脑子里念头一转的事儿。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孙媳的身上,忽然忆起孙媳今天是要进宫看望姐妹的。她看了看墙角的沙漏,而后笑吟吟地说:“阿姜进宫的时辰快到了吧,赶紧动身,免得让贤妃娘娘久等了。”

    “祖母,孙媳告退了。”姜端敏屈膝一礼后,才退出了屋子。

    老夫人盯着孙媳妇的背影,心里在盘算着别的事情。初初见面那时,孙媳看起来为人有些软。去了西疆历练了一年多后,人瞧着是坚毅了不少。美中不足的是,重孙子至今还没有影儿。

    哎,她在心里轻轻地叹一口气,像她这样的年纪,过一天少一天。只盼能够早早见到重孙,趁她现在还没有老糊涂时候,可以手把手教孙媳一些军中事务。

    不过嘛,前提是要孙媳能够担得住事儿。目前看来,孙媳还要历练一些日子啊。只希望她这把老骨头,能够等到那时候。

    ――――――――――――――――――――――

    大清早的,长泰宫就迎来了第一位访客。

    看见来人,姜素敏不禁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她的眼中满是真诚,久别重逢后,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句简单的问候。

    她的声音里仿佛带着喜悦的梗咽,“大姐姐,别来无恙?”

    姜端敏的这一年多里,心里经受的苦闷、挣扎太多。幸好,那些都已经算是过去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释然,“妾身都很好,”看向姜素敏的眼中同样带着关切,“那娘娘呢?”

    姜素敏重重地点了点头,一脸认真地回答,“本宫也很好。”

    然后,她的目光便落在姐姐的身上转了一圈。只见,大姐姐眉目舒展,面带笑意,显然已经不似那封旧信上写得那般抑郁。可见,“都很好”不是大姐姐的客套话,而是真心话了。她一直悬着的心,也算是可以落下了。

    姐妹二人忽然发现,她们的眼珠子都滴溜溜地在对方身上打转,便“噗嗤”一声,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收拾好表情,二人便开始东拉西扯地闲聊起来了。

    姜素敏想起那封信里,大姐姐说过她不大适应西疆的水土,便忙不迭地问她如今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姜端敏就有些苦恼。

    “就是无缘无故的咳疾,每到风沙一起的秋季,呛一口沙子,咳疾就范了。严重的时候,好似气都喘不上来了,憋得难受。那些大夫都说,在西疆待个几年没准就自己好了。可是……”

    姜素敏一听,在心里猛拍大腿,这不就是现代人说的那个过敏性哮喘吗?她的秀眉不禁微微收拢,这病……貌似不能根治的呢,就连医疗技术发达的现代,也好像是用激素来抑制的。

    她转念一想,这个时代的中医很发达,也许会有更好的办法呢?生病这种事情,除了医疗手段,有时候自己的意志也很重要的。

    “大姐姐,不如现在就找个太医,好好调养一下。也许,他们有什么良方呢。”姜素敏在心里琢磨了一下,时人都认为过年过节的时候找大夫很晦气,“大姐姐,不如就约在年后吧。”

    上辈子的时候,姜端敏吃太医开的药,吃了足足一辈子。如今再提起太医、开药什么,她的面上便不由带上了抗拒。

    姜素敏一看,就以为她是讳疾忌医,语气里不禁带了些诱劝,“大姐姐,你好好调理身子,以后的秋冬就不至于这么难受了。到时候有了身孕,若果咳疾总是犯的话,你是顾孩子,还是顾你自己呢?”

    果然不出她所料,大姐姐一听见“孩子”两个字,就立马缴械投降,点头答应让太医看看。

    姜素敏心想,如今的镇西侯府只有镇西侯一个男丁,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老夫人肯定是非常想要抱重孙的。大姐姐如今最大的压力,应该是来源于子嗣这一方面了。

    ―――――――――――――――――――

    这是距离西秋河几十里的一处谷地。

    三天前,修筑堤坝的山石即将告罄,却还没有找到同样的石头。宁王几次提笔准备写信给卢左侍郎,但是想来想去,实在是不甘心就这样把功劳让出去。他不顾其他人的劝阻,执意带着一队衙役和百姓,亲自搜寻山石。

    不知是因为老天眷顾,还是别的。

    昨晚天雪路滑,宁王一脚踩空后,便直接滚进了这个谷底。他的一条胳膊,狠狠地磕在了什么硬物上,立刻青紫一片,幸好没有伤筋动骨。

    也许,真的是祸乃福之所倚吧。

    宁王就发现了这个谷地里头,埋藏着一些质地坚硬的石头。于是,宁王使人记下地形,以便明日前来查看。

    宁王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着身前的石头,还时不时伸手轻触。卢左侍郎留下的图纸,被他安置在袖中。经过多日的寻找,他已经对那些备注已经倒背如流了。

    忽然,宁王的呼吸一滞,眼睛仿佛因为惊吓而睁得更大些。他拢在袖子里的手,不禁有些发抖。他只好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就从袖子里掏出图纸,再一次进行比对。

    石身粗糙,似有颗粒附着,质硬。表面斑驳,以赤、玄色斑点多见。

    宁王的眼睛仿陡然发亮,那些缺少的山石,终于被他找到了!不世之功,也终于到手了!他……距离储君之位,也更近一步了!

    宁王把图纸卷好放置回袖中,站起身来,扫视了一圈周围的衙役和百姓。然后,他踌躇满志地说:“各位,本王已经找到那种缺失的山石了,完全可以在开春之前修筑好河堤。”

    话音刚落,欢呼声便一浪盖过一浪。这些百姓们,都对宁王这位王爷赞不绝口。没有读过书、认过字的他们,词汇特别贫乏,翻来翻去地只有一句话――这是一位好王爷。

    不一会儿,百姓们就聚集在这片谷地上。在衙役的指挥下,他们通力合作,把石头一块一块地运往河堤那处。西秋河的堤坝,就在宁王的主持下一点、一点地落成了。

    经过此役,宁王的好名声,开始在底层百姓中口口相传。

    只可惜,如今的宁王已被“不世之功”彻底地蒙蔽了双眼。他完全没有想过,倘若这种石头可以在河堤近处,这么容易被找到。当初,卢左侍郎何必于数百里开外的大山上,开采那里的山石呢。

    祸患,就是这样被埋的。
………………………………

第90章

    也许因为提起了子嗣,姜端敏的心,没由来地涌上一顾无力感。她脸上的笑意也慢慢地褪去,时不时低下头,眼神有点飘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虽然已经对自己说过无数次,她要开始新的人生,千万不能再胡思乱想了。但是,每当她想起孩子,心里面既是期盼又是恐惧。一方面,她期盼孩子的到来。另一方面,她对命运充满了恐惧,害怕自己是命中注定无儿无女的人。

    “大姐姐……”姜素敏在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等了半晌,都没有听见大姐姐说话。她不禁略带狐疑地看过去,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有些后悔,明知道大姐姐是个多思的性子,就不应该哪壶不开提哪壶的。

    可是,她现在不说都说了,能怎么办呢?

    姜素敏心想,虽说劝服大姐姐给太医看诊,但是心里总是郁郁的话,就算是服用了仙丹,这功效只怕也是要减半的。

    她稍稍提高了声音,“大姐姐,姐大姐姐。”

    “嗯?”姜端敏的眼神里带着点茫然,不知道是因为从思绪中被唤醒,还是因为她自身的处境了。

    姜素敏拍拍身旁的座席,发出邀请,“姐姐过来,咱们姐妹靠在一起说些悄悄话。”待人落座后,她便牵过对方的手,低声地问了几句。

    什么叫一月几次,葵水前多,还是葵水后多?事后有没有清理身子?

    姜端敏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忍不住用手轻拍她一下,有些羞恼地嗔道,“二妹妹……”情急之下,从前姐妹间的称呼便脱口而出了。

    姜素敏丝毫都没有理会姐姐的羞涩,又再追问了一遍。

    在这个古代,传宗接代就是比天还大的事儿。虽然,纵使大姐姐真的生不出孩子,镇西侯府应该是不敢休妻的。但是,无论是庶子还是过继来的孩子,怎么都比不上自己亲生的贴心。等到年纪大了,却要看别人的脸色讨生活,这又何必呢。

    姜素敏就担心她傻乎乎地,学人家算什么最佳受孕日期,结果却算错了日子。她身边又没有一个有生育经验的嬷嬷跟着,算错了这些,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姜端敏眼神游移,贝齿轻咬着下唇。她现在的内心非常矛盾,仿佛有两个小人正在打架。

    其中一个小人面带嘲讽,你跟别人讨论这么,就已经够别扭的吧。而且,你对二妹妹做了什么,自己心里明白。你还要跟她讨论“前夫”房事,就不会觉得羞耻吗?

    另外一个小人却满脸希冀,我也知道……是我不好。但是,如果……如果真的是因为房事不对,所以才没有孩子呢。那请教二妹妹一次,我是不是就可以怀上孩子了。家中的婆婆已经很迫切了,不然以她的教养,怎么都不会话里话外,句句不离重孙子。

    姜素敏偏头看着她变幻莫测的神色,就知道这人又开始纠结了。既然这么难开口,她也没有再继续勉强。

    姜素敏先是捏了捏大姐姐的手,引起她的注意后,然后就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这个时间啊,最好是下一次葵水来前的十四天左右……结束以后,不要下地四处走动,更不要着急清理身子。还可以弄一个小枕头,垫在腰下……”

    说到最后,姜素敏瞥了大姐姐一眼,只见她面红耳赤,定是在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呢。

    她忽然想了什么,又忍不住凑到大姐姐的耳边,叮嘱了两句,“姐姐,侯爷那方面是不是很粗鲁啊。要是真的,姐姐也别害怕,千万别胡乱挣扎。女人怎么能跟男人比力气,放软了身子挨过去。事后,姐姐温言软语地,提点一下侯爷就好了。”

    听了这几句话,姜端敏只觉得脑子仿佛“哄”地一声,被炸开了。她忍不住把帕子盖在自己的脸上,然后用手紧紧地捂住。她真的、真的不知道,二妹妹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荤素不忌呢?!

    这时,姜素敏还对着她这位羞愤欲死、没脸见人的大姐姐,一本正经地说:“姐姐,那些话可都要记清楚,千万别弄混了。”

    这一瞬间,姜端敏只觉得脑子里绷着的那根弦,“啪”地一下就断了。她一把地掀开脸上的帕子,就伸出魔爪去挠那个没脸没皮的痒痒。她还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说,还敢不敢胡乱说话了,敢不敢……敢不敢……”

    被轻挠了两下,姜素敏就被制住了。她毫无抵抗之力,半瘫在主座上,一边笑着,一边小声地求饶,“哈哈哈……大姐姐,不敢说了……好姐姐……”

    笑闹过后,姜素敏轻轻抬手,把松散下来的发丝理到耳后。她握起大姐姐的手,看着她的眼睛真诚地说:“最重要的是,大姐姐要一直保持愉悦的心情。像方才那样,大笑一场比什么补品都好。人开心了,孩子自然就会来的。”

    二妹妹这是在换着法子劝慰她吧,姜端敏的眼睛慢慢变得湿润,这个妹妹从小就稳重、贴心,明明比自己小半岁,但却更像是姐姐,反倒是她……

    “二妹妹,我……”

    姜素敏看她,一副被感动得快要痛哭流涕的样子,便开玩笑地说:“大姐姐可别忙着掉金豆子啊,以后回报本宫的时候多着呢。况且,咱们是姐妹,是骨肉至亲,相互扶持、相互帮忙本就是应该的,不是吗?”

    闻言,姜端敏偏过头去用手轻揩眼泪。回过头来,她的脸上绽开一抹微笑,赞同地点点头,“对!是应该的。”

    然后,姜端敏便说起回京路上的见闻。说到宁王修筑堤坝的时候,她忽然想起了前世:雨灾的第四年,河堤溃决。没多久,陛下便山陵崩了。

    想到这里,姜端敏有些急切地牵起二妹妹的手,说:“不如咱们定一个盟约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方求援,另外的就一定要前去营救。纵使隔了千山万水,可好?”

    看着大姐姐那“无以为报,就要以身相许”的神情,姜素敏只觉得有些好笑。但她再看,大姐姐的眼神甚是复杂,有真诚、有期盼、还有不安。

    于是,姜素敏为了让她安心,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好哇。”

    “那咱们就需要一个信物了,只有咱们姐妹有的东西。”姜端敏眉头颦起,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到底选什么当信物呢。

    姜素敏闻言,眉峰轻轻一挑。她没有想到,大姐姐是要来真的,竟然还像小女孩儿一样,为了彼此的情谊约定好一件信物。惊讶过后,她也童心未泯地认真地思索起来。

    片刻后,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不如就用那三只陶瓷娃娃吧!”说完,二人不禁相视一笑。

    那三只陶瓷娃娃,头戴镶宝石金皇冠、身穿西方公主蓬蓬裙。在郑国里头,应该算是绝品了。无论是从意义而言,还是独特性来说,都算上一套合适的信物。

    姜端敏回想起从前,那时她们姐妹都还小,正是最多争执的时候。

    她的语气里,都是满满的怀念,“那时候啊,二妹妹就是最大方了。阿丽一跑到你跟前闹,说想要多一只娃娃。没几天,你便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把这么有趣的娃娃给送出去了。”

    她说到这里,似是有些不平地嘟了嘟嘴巴,“二妹妹这样,简直把我给衬得小气极了!”

    姜素敏也忍不住掩嘴轻笑,“那时候,大姐姐的那只娃娃,是被阿丽讹去的吧”

    “可不是!”提起这件事,姜端敏依旧有些愤愤不平,“那个小无赖一跑到我的跟前,就挨着我躺倒了在地上。刚好父亲路过,小无赖就在地上打滚哭闹,说我把她给推倒了,就要把娃娃赔给她。最后……最后,真的是被她得逞了!”

    每次提起,姜素敏都忍不住微笑,那是她在古代第一次看见碰瓷啊!

    面对这样的污蔑,那时候的小端敏心里委屈极了,已经打算撸起袖子、打上一场。可是,她刚上前两步,就看见母亲的身影,便放下了小拳头,立刻飞扑过去,抱着母亲的大腿,等着母亲为她做主。谁知道,母亲竟然发话,让她把娃娃送给那个小无赖!

    回到正院后,小端敏的心里委屈到了极点,这明明是三妹妹耍赖,是她的错啊。小端敏忍不住质问母亲,她是嫡,三妹妹是庶,为什么要她把娃娃送出去。

    那时,母亲说的那些话,姜端敏一直铭记在心。

    “阿丽耍无赖、打滚哭闹,母亲自然会罚她。但是,阿端,你身为家中的嫡长女,就应该给弟妹做好表率。你可以请教养姑姑,教育、责罚弟妹,但却不能不顾颜面地撸起袖子打架。所以,母亲就罚你把娃娃送出去。”

    小端敏眨巴着眼睛,“可是,女儿真的很喜欢那个娃娃啊。”

    “喜欢,就自己光明正大地夺回来。”

    从此,小端敏便时时提醒自己,一举一动都要不能坠了自己嫡长女的身份、颜面。可惜的是,小端敏想不到有什么光明正大的方法,可以夺回那只娃娃。年岁渐长,娃娃的事儿,便不了了之了。
………………………………

第91章

    不经意间,姜素敏的余光瞥到墙角处的沙漏,发现时辰已经不早了。她暗暗在心里喊糟,小磨人精肯定是醒来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闹起来而已。

    “来,大姐姐,咱们一起看看你的两个外甥吧,”姜素敏还牵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一番,仿佛在寻找些什么,“不过啊,大姐姐可不能舍不得见面礼啊!”

    “你以为谁都像三妹妹那样吝啬吗?”姜端敏失笑,“放心好啦,见面礼备得足足的!”

    二人刚刚整理好仪容,还没等出门呢。

    严格便进来通传,魏国公府的两位夫人都到了。

    最后,便四人结伴,一同前往东侧殿了。

    ―――――――――――――――――――

    小太原王伏在乳母的肩头,时不时扭头看向门口,可是,那个期盼着的身影却一直没有出现。他的小眉头紧得紧紧的,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