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就是自己口中的危害辽金两国已久的皇城司察子的头头。贼喊捉贼,雕虫小技耳。
此次随军南下,完全是新帝完颜晟觉得他原为大宋官员,准备让其做使臣前往汴京劝降。
完颜宗望看着宇文虚中,有些揶揄的说道:“国师果然大才,不到片刻,就把事情梳理的如此清楚。”
不过他倒是没有怀疑宇文虚中的身份,此人在金国坏事做尽。做礼部尚书时,多次接待宋国使臣都是耀武扬威,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尖酸刻薄。
更是在宋赎回燕云十六州之时,作为使臣大肆要价,甚至将宋国的帝姬,以一个抵价二十贯的价格,弄了五个宋国公主,给金国皇帝完颜晟玩儿,可谓是坏事做尽。
他的揶揄只是在揶揄宇文虚中作为一个汉人,却勤于金事,对一个汉贼的揶揄而已。
“不敢不敢,哪里有魏王胸有韬略?我这也就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恰好先帝耳根子软,喜欢听我说好听话,就留了我一命,苟活至今日而已。魏王谬赞了。”宇文虚中更是一把一把的摸着汗。
“皇城司察子遍布整个大辽,就连金国也是遍地都是。当真是无孔不入,而且无所不用其极。为祸良久,但却无根治之法。”完颜宗望叹息。
这是第几个完颜氏宗亲被杀了?宗望已经记得这好像是第三个宗亲,遭皇城司察子刺杀的了。
而今天完颜阿骨打的嫡系血亲,被杀完全出乎了他的所料!
“国师为何一直汗流不止?”完颜宗望终于发现了宇文虚中的异常,心有疑虑的问道。
“魏王有所不知,臣也遭到了暗杀。凌晨时分,一女子着薄纱进大帐,说仰慕臣许久,相与臣下敦伦。”
“臣下觉得异常,留了个心眼,结果看到了凶器,辛亏当时臣机警,反手干掉了这个女子。这女子尸首还在臣下帐中。”
“今日本来就是渡河之日,我原以为是因我侍奉二主,遇到了激愤之人,挡不了金国大兵,拿我一个书生撒气。就不愿多招惹事端,直到吴王殿下遇害,我才醒过神来。原来是皇城司的察子。”
宇文虚中将话说完,头上的虚汗直冒,今日他的确受了伤,不过却是自己打伤的而已。
今日之刺杀乃是他一手策划所为。
他的背上,也有一个米粒大小的血洞,还在汩汩的留着鲜血,稍微有些寸进,或者稍微偏差一些,自然死的透彻,现在已然和完颜阇母一样,凉透了。
世上再无皇城司监事宇文虚中,而只有金国大国师宇文虚中遇刺身亡了。
苦肉计,三十六计之一。
完颜宗望心有戚戚,这大宋皇城司的手段着实狠厉,这伤口也就是稍微偏了点,再深入一点,死的就不能再死了。
完颜宗望查看了那名皇城司女察子的尸首,才发现这女子居然还有些面善,似乎在哪里见过。
仔细想过之后,完颜宗望才想起来,这女子是五年前进金宫的歌姬!谋划五年之久!只为今朝这一次刺杀!
“国师!我有一事不明!既然父王尊国师为先生,先生自有独到之处。”
“今日宋军悍不畏死,共计一千五百名死士入军营妄图袭扰辎重大营、东北大营、中心校营、中军大帐,意图烧我辎重、粮草、解救康王、杀掉主帅。千五死士无一生还!宋军不可谓不悍勇。”
“昔日西军种师道在横山山脉,杀数十万西夏军士,兵锋直至天都山,设西安州,种师道更是经营有方,仅三处盐池月产盐就达数十万钱,足以供给西军军资,更是在灭辽之战中,与耶律大石会猎云州,大败耶律大石。宋军大将可谓善战,贤明。”
“金国辽国汉人遗民自组皇城司察子,为祸辽国、金国已有百年!今日南下,大宋百姓更是步步抵抗,想要组建汉贼军,难上加难!而太原城门被叛徒打开,宗翰部五千余铁浮屠入城!被太原军民一心,处处反击甚至将宗翰部后续的数万精兵,赶出太原城,太原再现僵局。可谓民心可用。”
“但为何我部金兵所到之处,皆不堪一击,行三千里路,竟无一敌手!眼下已然逼近都城,尚无可一战之敌人,请先生教我!”
完颜宗望这个问题困扰在心里良久,他问过郭药师,可惜郭药师是个汉血辽人,降宋不久,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说出宋人富裕这种话来。
完颜宗望十分想知道,究竟为何这宋国和辽国差距如此之大。
………………………………
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
宇文虚中默然,他也想问问为什么。
其实他这个皇城司监事,乃是自封。
根本没拿过宋廷一毛钱的俸禄,这七年来,他自己在金国举步维艰,根本没得到过任何来自宋廷的任命和支持。
而他自己也仅仅凭借书信和皇城司上一指挥单线联系。
因为有这样的联系,也越来越多的皇城司察子投靠了他,说起来可笑,他甚至连对方叫什么都不知晓。
皇城司的提举大人,也根本不知道金国还有这么一号人在。
皇城司监事,乃是金国察子们这么叫他,时间久了,就连他自己都以为自己是皇城司监事。
他也很想问问自己这七年来,究竟为了什么活着。
这个已经全然忘记他的国度,他为何还在坚持。
开始时候,只是为了活命,那会儿出使被扣,宋廷为了海上之盟,联金灭辽大计,刻意的忽略了他的存在,完颜阿骨打喜欢他说书,觉得那汉末三国故事有趣,就让他天天说书。
说书人诶,读书人怎么能做这么低贱的事?
但是他做了,而且做得十分称职。因为他这样的废子,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后来完颜阿骨打时常问政于他,他倒是有真才实学,几次奏对都让完颜阿骨打收获颇丰,继而任为礼部尚书。
他忘记了自己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金国的皇城司察子,不过这皇城司察子的身份一干,就是七年。
他也成为了金国最大的碟子,刺探情报、暗杀宗亲贵族、诛杀叛宋逆贼,对金国也是无恶不作。
不过,即使如此,金国和辽国的皇城司察子,也是自发活动,直到某天他与宋廷皇城司的上一指挥书信开始了单线联系,这一联系就是三年。
狗屁的三年让老子从金国回来!三年又三年!这都七年了,都没让他回宋廷的意思!
自己的老母亲年事已高!膝下无子,老子想回宋廷啊!
自己到底何时才能回到宋廷?
宇文虚中其实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自己做的那些事,回到朝堂,会被那些文官们弹劾到生吞活剥。背个弃主卖国的名头,说不得老母亲都不愿意让他进门。
不过是问心无愧罢了!
不过是在滚滚大势中,他如同螳臂一样,只想稍微阻挡下宋廷之衰亡罢了。
仅此而已。
“燕云十六州被赎买回去,可曾补防?没有。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北禁军百年未战,武备不振,自然被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般收拾掉。”
“但是这大宋西军不同,魏王殿下还要万分小心才是。今日夜间袭营,就是如此。”
“魏王殿下之前从未曾与西军交手,西军悍勇不假,但更擅长用计。这一招直逼敌营中军大帐的打法,在西夏身上尤为好用,参将屡次被袭杀,偶尔还能杀掉中军主帅。西夏有三名驸马主帅就是被这么干掉的。”
“金辽夏,察子无数,大宋西军死士们,根据情报绕开巡逻岗哨,直扑中军大帐十次有七次可诛杀参将,战术执行依靠察子情报,悍不畏死宁肯全军覆没,也要达到目的。”宇文虚中给不了完颜宗望答案,他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坚持着什么。但是他能给一些建议。
“一报还一报,我金国也不是没有谍子在汴京,今夜必报此仇!”完颜宗望面色已经趋于平静,胜败乃是兵家常事。
不因一时长短得失而窃喜或失意,为将为帅的基本素养,他还是有的。
这让他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汴京恐怕非常难以拿下,不过只要自己这只精兵驻扎在城下,就能给大宋足够的压力,使其调兵遣将都非常麻烦。
金营逐渐恢复平静。
四壁守御使李纲与三衙步军司,军都指挥使——姚友仲,站在城头之上,长吁短叹。
今夜西军袭营之后要进城协防,如果此时金兵一拥而上,就会让事情变得麻烦。
但是也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在种师道的计划中,他更愿意金兵尾随西军入城!
衔尾追杀,听起来不错,但是现在在完颜宗望部,能够组织起来的士兵之后金兵精锐!如若衔尾追杀,只不过是提前决战罢了!
正中种师道的下怀!
只要敌人追过来,倍于敌军的大宋西军,与金兵硬碰硬之下,肯定能够大量杀伤金兵,即使大宋西军战败,也会消耗大量金兵的精锐部队。金兵再无力攻城!
只需要一战,就可以奠定汴京之战不败之地!
只要汴京不败,那其他两处的战场结果将会决定这次金兵南下的最后结果。
汴京不败,则战局不败。
可惜的是完颜宗望没有下令追击。让种师道可惜,也让李纲可惜。
他是四壁守御使,拱卫京城。
可是京师禁军糜烂不堪,真正能守城的也就七万余人,诺大的汴京城墙,遍地都是窟窿。他做了多少年的兵部侍郎?对京师禁军的战斗力很清楚。
能上城墙泼油的都是胆子比较大的了。
让这群废物守城?还不如让西军与金兵决战!
届时,攻城主力,将变成汉贼军,废物对上废物也是正好。
这种田忌赛马似的谋略,需要对方配合,可惜完颜宗望视所谓的“战机”而不见。
他已经能想到朝堂的大臣们的嘴脸,京师禁军久疏战阵,战斗力薄弱,让西军上城墙防御汴京,岂不美哉?!
阿呸!误国误民!
种师道已经接到了战报,手里握着战报,说不出的失落,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时日无多。
如若金兵选择衔尾追杀,西军与金兵决战,短时间内即可奠定京师不败,死亦可瞑目。
而且大宋西军入城的决策,实在是上册,如果在城外,金兵只要日夜骚扰,是西军疲惫不堪,几次拉扯士气就会降到极限,到时候,金兵铁浮屠一出,大宋西军很难抵挡。
但是西军入城,涉及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边军入城。自古边军入城都是腥风血雨,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让边军入城,特别是在禁军武备松弛的情况下。
但是新帝在庙算的时候,非常决绝的让大宋西军入城,保存实力!这一点魄力上,种师道也尤为佩服!
如果完颜宗望部能够追过来,依托城防的各种弩箭投石机、放火炮,种师道很有信心与敌人决战,进而避免必须入城驻扎。
可惜了。
“少保,金营察子说,我军死士全数阵亡,一千五百死士的结果,没有击毁对方核心的攻城器械,也未曾袭杀主帅,着实有些可惜。只杀死了敌方的一些参将,杀了不少的千户郡候。倒是察子们干掉了郭药师、刘彦宗、完颜阇母。将士死亦可瞑目了。击杀金兵精锐千余人。”沈从推着种师道往皇宫里走,汇报着察子们的情报。
这都是军务,既然种师道为总指挥使,这些消息,本应该知道。
当然这也是在赵桓的授意下,沈从才敢告知。
“官家万安。”种师道没有起身行礼,不是不想,是身体真的吃不消了,七十五的岁数,熬夜处理军务,燃烧了他本来就不多的寿数。
赵桓得知自己的第一个计划被执行,而且将不少汉贼军驱赶之后,他也是心气为之一振。
自己第二阶段西军入城,也被执行。他倒是知道边军入城的恐怖后果,不过能怎么办?
一如当初一样,他只能赌一下,种师道的忠诚了。
战报让人喜出望外!最主要的事破了金兵不可败的神话!
就说嘛!
都是碳基生物,大刀片子砍上去,都会掉肉。
猛火烈油扑上去,也会逃跑。
总不会金人有高达?
事实上,金人没有高达,甚至在包围西军死士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打出太过漂亮的战损比,1:1。5战损比。
还是在合围的情况下,赵桓完全能够接受这种强度。
“官家,接下来就是以逸待劳。等金兵攻城了。只不过,官家谨记,大宋西军要对阵的是金兵精锐,汉贼军交给禁军去处理,练练他们禁军的胆气。”
“太原被围,折家军,刘家军这两股精锐,无法勤王,官家您的精锐就只有这六万人,万万不可用在汉贼军这种军队上,凭白消耗了。”种师道慢慢的将自己的话说清楚,生怕新帝被猪油蒙了心。唯恐君臣生嫌。
把西军派上城墙守城,万一哪一门失手,城门洞开之时,哪来的精锐阻挡金人铁浮屠入城?
如若只有城外金兵,汴京城说固若金汤也不过分。
但是这最坚固的城池,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出几个叛徒打开城门,出几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大臣,城门洞开。
无兵可用的话,岂不是让金人直接进了皇宫?
………………………………
第二十四章 没有火药的战争是安静的
种师道虽然袭营成功,但是十分害怕自己坚持不到金兵退兵之时,朝堂之上如此强烈的议和之声,也怕这个新帝真的选择议和,金兵的目的绝不对不是些许银钱能够打发的。
“种少保放心,朕晓得轻重。即使朕不知道,也可以问沈从李纲等人。完全可以应付的了现在的局面。”赵桓回答了一声。
“陛下,金人欲遣使者进城谈判。来人乃是宇文虚中。”沈从说道。
对于宇文虚中,沈从的心情如此复杂,如果不是知道他潜在的身份,此人只有千刀万剐才能泄心头之恨。
可惜这个人已经和他单线联系长达三年之久,他清楚的知道宇文虚中的为人。
宇文虚中?又是自己不知道的历史名人?赵桓一愣。
【宇文虚中:原宋廷资政殿大学士,签枢密院事,七年前进金国商议海上之盟之事,被金廷扣留,因口才绝佳,说书讲书头头是道。被金太祖赏识,封为礼部尚书,此后在宋廷赎买燕云十六州之时,以五百金锭的价格购买了宋廷五位帝姬(公主),以供金主享乐。七年间曾诛杀宋廷使者十七名,放荡狂傲,臭名远扬。】
得,又一个叛贼……赵桓脑阔疼,这宋廷怎么经出些叛徒。
只不过没等赵桓感慨完,又出了一行小字,让他目瞪口呆!
【其隐藏身份为宋廷间谍,多次传递信息给宋廷,参与过十五次袭杀金国宗亲之事,多次诛杀宋廷叛将、臣。其诛杀的宋廷使者人人该死,其罪罄竹难书!自封皇城司监事,多行义事。】
无间道吗?感情这宇文虚中居然是间谍!赵桓兴致勃勃的看着宇文虚中的资料,偶尔也会皱眉。
宇文虚中在金廷的生涯,并不如表面上那么风光无限,两道通吃。
事实上,他已经多次被金廷怀疑其身份,只不过被宇文虚中巧妙的化解掉了。不过这种怀疑还是有愈演愈烈之势。
此次南下,他居然随军而行,返回宋廷,充当使者进大宋谈判。
金人的试探意味极为浓郁!
宇文虚中在金国有一妻一妾一子,如若真的是叛臣,这两个女人和孩子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容易啊!
赵桓无不感慨的想到。这间谍的生涯,远不是想想的那样,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宇文虚中乃是……”沈从左右看了看宫女和太监,选择避而不谈宇文虚中的真实身份。
沈从停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本是我大宋状元,太上皇对他多有恩宠,没想到他还没走到金国就大肆夸赞金国,到了金国就直接归降了金国,实乃国之罪人!其罪当诛!”
赵桓却是从宇文虚中的个人资料里看到了沈从的名字,知道宇文虚中乃是和这个上一指挥单线联系。
从沈从的反应上来看,这皇宫里,恐怕并不干净。
“朕与种少保和沈指挥有军国大事商量,你们暂且退下。”赵桓看到了沈从欲言又止的样子,让立侍左右的宫女太监洗漱退下,只留下了赵英在身边。
等到宫女等人退下,赵桓看着沈从说道:“宇文虚中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当真国之栋梁,背负如此污名行事,也是为难他了!”
沈从低着头,但是脸上满是疑惑,这宇文虚中与自己单线联系,难道是哪里出了岔子?
“宇文虚中,实乃忠臣!陛下,请赐皇城司监事一职与他。”沈从直接跪在了地上。
虽然不知道新帝如何知晓如此隐蔽人物,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已经知晓了宇文虚中此人。
那宇文虚中必要有的官爵,必须请领。这才对得起这些年宇文虚中在金国的努力。
“海上之盟之时,宇文虚中探查到了金国国主的底线,并且通传宋使,使宋使在谈判过程中游刃有余,仅此一条,便可封公。”沈从当然是有功可请。
“昨日午夜时分,更是策划一起对大宋叛臣郭药师、刘彦宗,金国宗亲完颜阇母、完颜希尹的刺杀。诛三人,伤一人。”
赵桓点头说道:“此等有功之臣自然要封赏,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就是。”
沈从摇了摇头,说道:“臣与宇文大学士多有书信往来,他别无所求,只求金国皇城司监事一职即可。做事即占有大义之名。”
“倒是臣有一请,陛下,宇文大学士有一老母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日子过得极为清贫。臣请陛下迁其母入京城之内,善待之,一则可照顾起居,二来可以牵扯宇文虚中。防止其东摇西摆。”
沈从这段话也是思虑了良久,找了个牵扯宇文虚中的理由,希望能得到新帝的恩准。而这个看似牵强的理由,却是沈从手中最大的权利。
察子多行风闻之事,难免有人会收买,掌控其家人,是控制察子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接宇文虚中的老母亲进京城,则完全是处于对朋友的照拂。
大宋朝廷没有赡养这个条目,想要在规则里找个理由,十分困难。
赵桓听到这个不情之请,也是感慨这忠臣就是好糊弄,照顾一名老人而已,还搞出个这么不上台面的理由。
他点点头说道:“一应支使,全部算到内帑即可。”
“谢陛下。”沈从兴奋的说道。自此以后这宇文虚中在金国行事,便不再是野狐禅,而是来自大宋朝堂的授意。
有无大义的名分,对宇文虚中来说,极为重要!方便宇文虚中行事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了结他的心愿。
“报!陛下,金兵调动云集,陈兵城下,辱没大宋!军都指挥使姚古仲请求出战杀敌!”一个亲从官跑到御前,呈上了一份战书。
【听闻宋廷换主,特来道喜,不知少主可敢出城一叙?必扫榻相迎。】
对不起,我不搞基。
还扫榻相迎,谁去谁是大傻子!赵桓吐槽这个战书,看起来更像是个文臣写得札子,而不是一个武将能说的话。
“官家,这等战书,还是回应一句好。”种师道突然说道,战阵之前,战书以回应,是自汉至今都有的流程,不宣而战视为偷袭。
当然这种战书宣战的方式,早已流于形式了,但是没有回应,却显得大宋小气了。
赵桓想了想说道:“赵英,拿笔来。”
【不敢】
他就写了两个字,没有谩骂,也没有多余的话,没有深意,就是表达了他内心的想法。
这原来宋钦宗的身体写字已经成为本能,书法功力深厚,字很好看。
沈从接过了赵桓批注过的战书,他想过赵桓各种反应,就是没想到就这俩字的回应,让他有点摸不清楚头脑。
种师道看了看,随手给了等待的亲从官,说道:“官家还要修改吗?不修改就发给完颜宗望吧。”
他之所以没有点评,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白扯,实力才是王道。
虽然夜袭之后,汉贼军已经散了不少,但是依然有数万人之多,只不过斥候没有将准确的消息传过来。
“陛下,四壁守御使李纲请求觐见。”又一名亲从官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脸色十分慌张。
“陛下,陈州门破了!”李纲没等召见,直接闯了进来,刚进来,就猛扑在地,俯身颤抖的说道。
赵桓猛的站了起来,种师道面如死灰,就连跪在地上的沈从都站了起来,对着趴在地上的亲从官说道:“现在马上护送陛下出城,前往应龙府!”
他的语速很快的继续说道:“立刻前往武库取甲上弦,携带少量辎重,带够半月干粮,还有日前寻到的替身,一并寻来!”
“陛下,请移驾应龙府以避免金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