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炎四年,赵构给王家的是安化郡王!
是一品王爵!
而不是赵桓现在给的这个节度使。
而且赵构给的安化郡王是世袭的!终宋一朝,没人敢拿掉!就是蒙元的皇帝,忽必烈都曾经下诏,表彰王禀功绩,称赞他们家的忠贞之举。
自己给王禀建个节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大惊小怪!
文武对立的局面,必须有所改变!
只是文武对立该怎么改变呢?赵桓思考了良久,眼中一亮。
有了!
赵桓用力的咳嗽了两声,说道:“年休之后,安排大宋的官员去河间军参加军训,每轮十五天,每轮安排二十人,去军伍中,彻底感受一下军伍的艰难。最后在安排场演练,李太宰,定个章程,呈上来。”
“君子六艺,可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和御不能拉下,年后就开始进行,以后大宋所有的书院,在开学之际,都要军训。”
“君子六艺不可弃,就这么定了。”
朝臣们缓缓地抬起头,脸上表情,变得惊诧,你建个节,我们在心里埋怨两句也不行?
赵桓看着朝臣们,他们的脑袋上仿佛缓缓的出现了一个标点符号。
?
………………………………
第四百一十五章 赵桓三问
“李纲、王禀、林幼玉、宇文虚中、完颜宗干留下。其他人退朝吧,准备过年吧,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都歇着吧。”赵桓让朝臣们退朝。
本来都已经年休了,赵桓临时把人拉到一起,接了一波王禀,虽然有加班费,但估计朝臣们,早就在心里骂开了花吧。
骂就骂呗,朕害怕你们骂?
敢骂出声来,加班没工资!
赵桓让赵英搬着巨大的沙盘,放在文德殿的中央,而赵桓坐在北面,完颜宗干坐在了南面。
完颜宗干看着面前巨大的沙盘,就知道自己的考验来了。
他想活着,不想死,越聪明的人越惜命。
他一路上一直在显摆自己的聪明,其实是一种向大宋官家,不断展示自己能力的一段时间。
“朕听到你说朕在当太子的时候,吃羊肉被宫人们抓住了,然后吐掉的事。”
“朕现在明确告诉你,朕在当太子的七年时间里,一共被抓了十六次,每一次朕都咬牙切齿的想着当了皇帝,一定要天天吃羊肉。结果当了皇帝发现太忙了,顾不上了。”赵桓看着完颜宗干笑着说道。
完颜宗干瞬间秒懂了赵桓表达的含义,就是他的身边,会一直跟着大宋皇城司的人。
第二层含义,就是回答完颜宗干说的那句,皇帝说话都是放屁。
如果哪天他完颜宗干没用了,就死定了。
“官家请问,某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完颜宗干俯首说道。
“你对现在的金宋局势怎么看?”赵桓点着沙盘上的地图模型说道。
完颜宗干看着沙盘良久,说道:“官家,我有一言。迁都!”
“官家亲临燕京即可对金国展开征伐。”
“此地北为北古口,地势险要,一万精兵,即可固若金汤。东为山海关,迁都之后,山海关可为大宋国门,进可攻辽阳。东为居庸关云中路,可由云中到临潢攻打上京。”
完颜宗干说完看着赵桓,他当然不会蠢到分析金宋局势,官家心里跟个明镜一样,自己跟他打马虎眼,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继续说。”赵桓拿着赵英端过来的一盏热茶,慢慢的品道。
完颜宗干没有卖关子,指着巨大的沙盘说道:“有好处自然有坏处。定都燕京有可能导致南方失控。况且定都之事兹事体大,不可轻易涉险。”
“可先依然以汴京为都,弦控天下。定燕京为行在,再定临安为行在,把控南北之地。再翻修由洛阳到燕京的永济渠。修漕运兴商贸,国力自可与日俱强。”
“善!”赵桓将茶盏放下,这完颜宗干这么卖力的吗?
对于运河之事,赵桓有更多的想法。
从汴京黄河的北渡口,修一条铁路到燕京,还有水泥厂已经在建了,等到路线定好,就开始修桥铺路,运力还会再升一档。
“朕的第二问,大宋百年国运。”赵桓将自己的茶盏放下,看着完颜宗干问道。
大宋国运你问我个金人干什么!
完颜宗干看着赵桓咄咄逼人的眼神,坐在凳子上失神。
“官家知道某推演过大宋国运吗?”完颜宗干觉得自己也遇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赵桓点了点头,完颜宗干既然推演了金国的国运,若是没有对大宋进行推演,那才是可笑。
“官家我能问你个问题吗?”完颜宗干低头说道。
赵桓说道:“问吧。”
“官家的御案是官家登基的时候,新换的吧。”完颜宗干指着赵桓身后的御台说道。
赵桓这个还真不知道,他看了一眼赵英,这是入内内侍省的事。
“自然是官家登基之后换过的。”赵英如实回答道。
完颜宗干点了点头,坐下说道:“在黄龙府的时候,某对大宋的推演,自然是信心十足。”
“到了热河的时候,王禀和他的捷胜军,改变了我很多对宋人军卒的看法,我对我的推演开始怀疑。”
“到了榆关的时候,某和韩世忠将军称兄道弟,对宋人优待渤海人的种种举措略有疑问。我对我的推演进行了复盘,修修补补。”
“到了安魂山的时候,我看到了汴京的百姓,进京的时候,我看到了汴京的繁华盛景,到了文德殿,我看到了那张御案,我知道我的推演,完全是错的。”
赵桓回头看着自己的桌子,那张桌子自己都用一年了,这和自己问的大宋国运,有什么关系?
“为何?”宇文虚中赶紧问道,这是他的弟子,在官家面前,说话云里雾里,还想不想活了?!
“因为官家的御案有一处磨的极为光滑,想来那就是官家批复札子的地方。”完颜宗干指着御案上的一个角落说道。
赵桓回头一看,还别说,那地方还真是自己的平时批阅奏章的地方。
这眼睛也太毒了吧!
赵桓扭头看了一眼墙上的剑器,太聪明的人,活不长啊!
你知道杨修怎么死的吗?赵桓心中的杀意再起。
“官家问我国运,我发现我对大宋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怎么敢肆意胡说?”
“不过我认为大宋定会在官家手里,成为远迈唐汉之盛世!”完颜宗干高声说道。
赵桓摇摇头说道:“你这马匹拍的不错,可惜朕却知道你是为了活命所说。这一问,一年之后,在你了解了大宋之后,再回答朕就是。”
一个问题换一年的寿命,赵桓最后如此决定。
“朕还有第三问。”赵桓目光炯炯的说道:“金国的国运你怎么看?”
“三年到五年吧。”完颜宗干绝望的吐出一个词来,靠在椅子的靠背上,剧烈的喘气。
三年到五年?
赵桓自己都愣了,他还以为完颜宗干,会讲事实、摆道理的跟自己争论一番,金人坚韧,总能撑个十年八载的,结果呢?
就三年到五年吗?
“说说理由。”赵桓说道。
“完颜晟死的早,就是三年,完颜晟死的晚,就五年,前后差不了两年。”
完颜宗干失神的说道:“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都是太祖一系的人,他们已经实质性的建立了西朝,而完颜晟一家怎么可能放任大权旁落,必定打的肝脑涂地。此时大宋进兵,金人安有抵抗之力?”
“还是说大宋官家仁义无双,不会趁着金人内乱,趁机进兵?”
“还有理由吗?”赵桓问道。
完颜宗干的面色变得痛苦起来,他勉强撑直了身子,说道:“官家,你认为一个国家,什么最重要?”
“钱粮?军卒?朝堂清明?君主贤明?”赵桓给出了几个答案。
钱粮自己有的是,军卒的精神风貌也大有改观,新军在建,朝堂也还算清明,自己不算贤明,也算勤勉,大宋各方面看起来问题不大。
“官家谬矣。”完颜宗干脸色越来越悲苦。
他痛苦的悲鸣道:“官家,是人才啊!”
“不知道官家有没有看到,直到现在,大宋军的敌人,全都姓完颜吗?!”
“金国无人啊!”
赵桓愣住了,看着完颜宗干说不出话来,自己还真的没注意,自己好像面对的都是完颜姓氏的人,他说的极为有道理。
人才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赵桓数了数自己来到大宋见到的人,李纲、孙博、何栗、种师道、岳飞、刘錡、陈规、陈东、欧阳澈等等,都是人才。
而这些人才,怎么出现在自己面前的?
有的是科举考试,比如李纲、孙博等人,有的是国考考试而来,比如陈东、欧阳澈到现在还是太学的学生,有的是举荐而来,比如岳飞、陈规。
而金国,赵桓沉默,失去了完颜宗干的金国,甚至连科举制度都推行不了。
“完颜宗干,朕问你,你为何如此卖力的展示你的聪慧和才学?”赵桓问道。
完颜宗干拉开了长椅,缓缓的跪在了赵桓面前,说道:“若是官家答应我一个微不足道的建议。”
“我王佑定当为大宋皇帝肝脑涂地,尽忠效力!衔草结环以报答大宋官家之恩德!此生不背!若有违背,断子绝孙!天诛地灭!天地共谴!”
………………………………
第四百一十六章 顽固分子最好的归宿
“说说看。”赵桓没有立刻答应,他看着完颜宗干。
完颜宗干无疑是世间顶尖聪明的人,这样的人赵桓见过一次,那就是在岳飞身上。
当然岳飞通常表现出自己不太聪明的样子,比如每战必然身先士卒。
王禀是一个忠诚的汉子,是一个心怀天下,心怀大宋的铁血汉子,而且是个直肠子。
赵桓研究王禀的行军记录,发现王禀真的没打算从黄龙府回来,不管是粮草,撤退路线,都没有规划。
对如何到黄龙府,王禀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去规划,去安排。
但是如何从黄龙府回到大宋,王禀显然没有做任何的准备。
他以为深入敌人腹地,绝对没有生还的机会。
但是,完颜宗干短短接触到了大宋军卒的行军能力,利用黄龙府的封库仓,补给粮草,再利用他对金国的了解,就带着大宋军卒从黄龙府安然进入了大宋。
赵桓不认为完颜宗干在这一路上,没有任何逃跑的可能。
甚至赵桓能看出来,王禀从来没有过分限制过完颜宗干的行动,这厮可是骑着马从山海关一路走来。
更关键的是王禀真的很信任他。
如果利用王禀的信任逃跑,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但是他没有。
他一路走到了汴京,一路走到了赵桓的面前,一路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吸引着自己的目光。
终于换了这文德殿奏对。
他的目的是什么?赵桓同样有很大的好奇,留下完颜氏的血脉?应该不是,他被完颜家坑到这个地步,再求完颜血脉留存,就有点像不挨打不舒服斯基的哥德尔摩综合征了。
“我在黄龙府的时候,抱着自暴自弃的想法,放弃自己金人的身份,甚至给自己改名换姓,甚至为了报复完颜晟,让王禀捣毁了三处封库仓。”
完颜宗干抬起头来,两股清泪的说道:“可是之后,我发现我错了,我是一个金人。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我是父亲的长子,这根本没办法无法改变。我会为了金国的未来担忧,我会为金人的安危担忧。”
“这不是我能够决定,这不是我能够阻止,甚至我曾想过,要不要去见父亲。”
“即使完颜晟如此对我,我依旧止不住的想这些事。因为我是父亲最优秀的儿子。”
“我微不足道的建议就是,官家再灭掉金国的时候,给金人一条生路。”
“匈奴人可以向西逃窜,突厥人也可以向西逃窜,可是大宋的攻击方向,就在金国的西侧,金人逃无可逃。”
“只能奢求官家,能够放金人一条生路。”
“荒谬!”赵桓摇了摇头站了起来,指着完颜宗干说道:“昔日金人在我中原大地践踏之时!想过今日我大宋中兴!向尔等复仇吗!”
“朕饶过金人!大宋牺牲的军卒!大宋被金人屠掠的汉民!大宋死不瞑目的累累白骨的亲眷!能饶的了朕?!”
“朕珍惜你的才干!朕同情你的遭遇!但是你不要得寸进尺!”
赵桓没有生气,只是有些不能理解。
他以为完颜宗干是想要接来他的家人,赵桓还在犹豫要不要用完颜斜保,完颜宗翰的次子,换他完颜宗干的老婆孩子,结果完颜宗干的条件,赵桓完全不能接受!
完颜宗干满脸悲情的说道:“官家!错在完颜家!金国百姓没错啊!”
“他们没有参与屠掠,他们甚至未曾享受到一丝一毫金国贵族们屠掠带来的好处!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所有劫掠皆归贵族所有,而这最大的贵族就是完颜家!”
“可笑至极!”赵桓嗤笑,脸上带着轻蔑。
“金国是一个国家。金人的兵卒们的粮草,都是金人提供,金人的军卒都是从金人而来,你大言不惭,毫无关系?凭什么说没关系?!”
完颜宗干极为聪明,甚至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他在强词夺理!
“金人的百姓无错啊,金人的百姓无错啊……”完颜宗干最后的希望破灭,喃喃自语的说道。
他一路行来,就是为了用自己的才干,换来大宋官家留金人百姓一条活路,结果大宋的官家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强硬无比。
“官家消消气,气大伤身。”赵英一看赵桓的火气有些大,赶紧劝说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国家,跟朕在这里扯什么百姓无错。”赵桓气呼呼的说着。
宇文虚中突然站了出来,说道:“官家,可能金国和官家想的不一样,它并不是一个国家,或者官家认知的国家。”
“金人的成分驳杂,光我知道就有渤海人、奚人、契丹人、女真人等等族人,女真人中也是姓氏极多。臣在金国七年,完颜宗干所言,倒是有几分道理。”
“宇文少卿,你不要看着他是你的弟子,你就百般回护。”赵桓看着宇文虚中说道。
注意你的屁股啊!
宇文虚中笑着摇了摇头,他对大宋之忠诚,是经历了时间,以及磨难的考验。
他想了想说道:“这个官家没去过金国,可能不了解,不过也没什么。”
“臣没什么回护之意,臣在金国七年战战兢兢,自然深知血仇只有血报的道理,臣只是想说完颜宗干没有欺瞒官家而已。”
朝臣对于官家在燕云和云中路执行的战略,没有异议,宇文虚中只是在尝试保自己的弟子,他更多的是可惜完颜宗干的才华而已。
赵桓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说道:“你说金国不是一个国家,金人的百姓也遭到了欺压,甚至女真人也被欺压。对吧。”
“是。”完颜宗干点头,他看着赵桓不明所以。
“此事以后再议吧。”赵桓忽然说道,停止了此事的朝议。
完颜宗干愣愣的望着赵桓,不是很明白,不过他的脸色逐渐变得狂喜。
赵桓想到了自己那个羊吃人的羊毛计划,他其实也猜测到了现在金国的现状,灭国之战,可不仅仅是军队征伐那么简单,灭国不断其根基,反反复复,贻害无穷。
赵桓的羊吃人计划,目的是彻底打断金人百姓对完颜氏的幻想,让他们逃离或反叛完颜氏。
如果在天气变冷、金人内斗、大宋进兵、金人权贵为了钱帛财货进一步欺压百姓,这一系列的压迫下,能留在辽东的金人,大约都是顽固分子。
对于顽固分子的归宿,当然是进兵,枭首变成军功,物理超度最为合适。
但是对于逃到大宋境内的金人,赵桓可以网开一面,把他们化整为零,去大同府挖煤也好,在河北路填坑修路也罢,扔到岭南琼州(海南)建设大宋也未尝不可。
赵桓的口风其实只是稍微松动了一分,他只是想到了这个可能。
“王佑必将尽心竭力,为官家效犬马之劳!”完颜宗干俯首说道。
这是个极度聪明的人,他已经从赵桓稍有松动的口风里,想到了某种可能。
他擅长分析大势,也自觉凭借自己的智慧,能给金人留下一席之地!
至于完颜家?
在完颜宗干眼中,他们已经变了。
从当初那个带着金国百姓,反抗契丹人的血腥统治的完颜家,变成了现在贵族的他们,却没有履行贵族的使命的他们,死不足惜。
赵桓皱着眉,自己的灭国之战,难道要发展成拯救水深火热的金国百姓的解放金人运动?
不过赵桓很快的摇了摇头。
朝臣们其实一直不能理解的圣旨,就是官家对金人那种坚决到不可缓解的态度。
因为他们并没有去云中、燕京、河东路看过。
如果去过,深入到百姓中,就知道民间那种复仇的情绪,有多么的强烈。
赵桓摇头看着完颜宗干,他想做的事,注定无法实现。
即使自己放金人一马,诏从中出,边地百姓真的会执行吗?
别看他们对渤海人契丹人抱有同情,甚至对他们还不错。
但是真的涉及到金人的事,边地百姓会用何种态度对待金人和谕旨?
完颜宗干还是局限在了时代和身份之中,他并没有意识到,百姓,拥有多大的力量。
8)
………………………………
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济坊分糕点
这是一条注定了没有结果的路。即使是作为大宋皇帝的赵桓,都没有办法决定的事。
“你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懒散?怎么说也是一个皇…族啊,你这个样子,朕很为难啊!”赵桓看着车驾上的王禀、李纲无奈的说道。
赵桓想做的事,种师道都无法阻止,当初一直不让他推转椅,到最后还不是被他得手了?
完颜宗干肯定也无法阻止大宋官家的意志!
最后赵桓还是把王禀给拉到了自己车驾上。
连赵桓都正襟危坐的坐着讨论问题,完颜宗干躺在车驾上,一副老子就是牛,不服砍了我的样子。
赵桓刚才想说的不是皇族,而是皇帝。
完颜宗干,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登基称帝。
甚至摄政之后,尽心竭力的辅佐金太宗养子,太祖血脉的完颜亶。
完颜亶在位的时候,屡次加封完颜宗干,从最开始的梁宋王,到后面没办法加爵,就不停的给完颜宗干加特权。
入朝不拜,策杖上殿,仍以杖赐之,设坐奏事。
到后来完颜宗干有了脚疾,赐完颜宗干辇舆上殿,制诏不名。
比赵桓给种师道那三样还要离谱的五样特权!
即使如此,完颜宗干死后,完颜亶的大臣们都不让完颜亶哭丧。
完颜亶大怒,斥责群臣,君臣之义,骨肉之亲,岂可避之!
遂哭之恸,太过悲伤的完颜亶辍朝七日,然后被完颜宗干的儿子,完颜亮给杀了。
完颜亮给他爹完颜宗干从梁宋王升格成了皇帝,是为金德宗。
完颜宗干喜欢司马光,想让自己做金国的司马光,名垂青史。
显然他儿子也很喜欢司马家的司马昭,把他爹弄成了司马懿。
“朕问你个问题啊,司马懿你起来,不是,家彦啊,金人成年都要独自打一只老虎做成年礼吗?”赵桓让完颜宗干坐直了。
大家都在聊天,你一个人搞得自己跟个世外高人一样,不合适。
完颜宗干坐了起来,看着王禀和李纲好奇的目光,摇了摇头,说道:“真的是流言可畏啊。金人成年打一头老虎,那辽东大虫早就绝种了。”
“事实上,是部落把老虎打的半死,完颜氏要行成年礼的勋贵,手刃猛虎。亲手剥个虎皮做大氅而已。”完颜宗干无奈的解释道。
“那你的虎皮呢?”赵桓好奇的问道。
这个问题困扰他好久了,人手一只猛虎,太离谱了,他当然是不信的。
当初刚即位的时候,就有朝臣这么说,来衬托金人的勇猛。后来缴获了完颜宗望留在汴京旧营里的虎皮,给流言增加了几分可信度。
赵桓就一直怀疑,果然和赵桓想的一样。
“我的虎皮自然扯不起来了!在黄龙府呢!哪天你们把黄龙府占了,记得问完颜晟给我讨回来。那是我父亲赏给我的。”
完颜宗干的眼神里带着一丝落寞,不过很快就把落寞抛去,看着大宋顶尖三人组笑的很是开心。
完颜宗干指着堪舆图说道:“韩泼皮调到奉圣州,王铁柱去云中路,李彦仙驻守在山海关和北古口,可确保进退有据。”
“杨忻中、杨宗闵守成有余,进攻无力,杨家人善守不善攻。如此调度,可确保大宋在征伐金国中,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