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桓觉得自己不再信仰火药了,改为信仰机械也不错!
“不过这弩有一个缺点。”李纲叹气的拍着床子床弩说道。
………………………………
第四百二十章 技术积累和试错
“其一,造价昂贵,不管是瞄具,还是精密的齿轮,亦或者是弩弦,或者说是弓身,无一不是花钱的大头,至少需要十数万贯才能造这么一台。”
“其二,金人也不是蠢货,第一个大将被杀之后,以后再想杀他们,难上艰难。必然会隐秘行事,必然会有所改变。”
“其三,此物精密,即使可以拆卸保养,依旧不适合大规模列装部队。”
“臣费尽心机,就做了这么一个验证臣想法的东西,看起来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所以臣觉得这长弩,建一架放在山海关,吓吓完颜家那群人就是。”
李纲指着巨大的机器,自曝其短的说了一大堆,说的赵桓都有点怀疑,李纲是不是在浪费国帑了。
李纲说完就苦笑起来,自己做了一个这么个武器,却是个样子货。
数十万两白银的造价,超高的运输成本和超高的保养成本,这武器,压根没有列装大军的可能。
自己做了个什么东西出来?
“李太宰不愧是李太宰啊,把此物的优点,缺点都说了出来,就不怕朕治你一个浪费国帑之罪吗?”赵桓摇了摇头,拍了拍巨大的机械床弩,看了一眼李纲。
曾经种师道告诉赵桓,要赵桓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赵桓倒是没有懈怠。
李纲居然也是从一而终的想当个道德圣人,换个人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大肆鼓吹机械床弩的威力,换点封赏?
等到大规模应用的时候,提出各种困难,让项目不了了之?
这才是常见的套路才对。
到了李纲这里,居然把可有可无的鸡肋,说的明明白白。
“不过朕以为,此物依旧有其存在的意义。”赵桓说道。
“此物的机械结构如此精巧,看来是李太宰学了一年机械的大成之作。花点钱就花点钱,这些结构的一些经验可以用到普通的床子弩和决胜战车上,这几十万贯,就没白花。”
“官家说的是。”李纲点头,的确这些机械结构,李纲也用到了改良床子弩上。
“此物的千里镜如此精巧,虽然刘少卿没有给朕讲解什么是鉴什么是影,但是此物到了战场眺望敌情,绝对没有用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好东西啊。”
“此物浑身是宝,李太宰自谦了。”赵桓肯定了李纲、李纲、苏携等人这一年的努力。
科研的目的是什么?本身就是技术积累加试错。
犯一些小错误,走上歪路,做一些歪瓜裂枣,甚至做一些样子货出来,并不可怕,只有不断探索正确的道路,不缺少这种精神,浪费点钱而已。
朕有的是钱啊。
赵桓可不愿意广备攻城作失去了他本来的作用,作为大宋最高科研单位,他们存在就是为了一头扎进制造的无尽的边界,做一把世间最锋利的锥子,戳破固有桎梏,闯进新的世界里。
“都有赏,都有赏。”赵桓乐呵呵的拍了拍机械床弩,说道:“刘少卿,改天给朕送一个千里镜进宫,让朕和孩子们玩玩。”
赵桓看着李纲问道:“还有其他什么吗?”
李纲的脸色变得有些犹豫的拿出了一本书,说道:“这是陈规陈少卿,写的一本关于蒺藜炮和火铳的书正在编纂,还未成书,但是已经有了草稿,多是他梦中奇思所作。”
“哦?”赵桓知道陈规现在在云中路,打完仗还有空写书,果然文人最大的浪漫就是著书立说啊!
赵桓拿过书籍看了看,书名就把赵桓雷的外焦里内。
“这是陈规写的?我怎么感觉行文风格,和他那本《德安守城录》、《攻守方略》的风格大有不同,确定不是代笔吗?”赵桓同样是哭笑不得的说着。
《火龙圣器神机》!
如果不是李纲告诉他,这一本书是一本写火器使用方式的话,赵桓还以为是志怪的话本。
【予少也,涉猎儒书,精研将略,遨游湖海,参访有道。一日游天台山上清玉平02
洞天,遇一道士,黄冠玄服,碧眼长髯,吟步松下。予前揖之,飘飘然真神仙丰02
度也……】
赵桓大概看了看这本书,开篇神神秘秘,陈规说自己遇到了一个道人,不知道他的姓名,然后他传下了这本火龙神书,用来辅佐明君。
然后道人将陈规送出武夷山真元化洞天时,一步二三十里地,回首瞻望,但见烟缥缈,林木掩映,不知其所知。
赵桓觉得当时陈规这本书的时候,绝对喝醉酒了。
前言不搭后语,一会儿天台山上清玉洞天,一会儿就是真元化洞天,果然是意识流的作品。
不过后面都是正经的兵法了。
赵桓大概翻了翻,大概分为三种内容。
一是总论火攻,火攻天时、火攻地利、火攻器制、火攻法药、火攻兵戒。
二是记述各类火器分为陆战、水战、埋伏、偷劫、守城、攻击火龙圣器等八种仙家修炼的法宝。
三是各种配药决,烂火、逆火、法药等等数种制作火药的方法。
赵桓看着看着就笑出了声,因为这里面的火器名称,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木人火马天雷炮、火兽卷地飞车、钻风神火流星炮、八面旋风吐雾轰雷炮、九矢钻心神毒火雷炮…”
“哈哈哈!”赵桓看着这些陆战炮的命名方法,想到了宗泽的决胜战车,觉得还是宗泽的命名更盛一筹。
感情大宋的这些发明家们,都是起名困难症重度患者?
不过陈规这本书写的倒是非常有趣,不当少卿去写书绝对饿不死。
赵桓笑的前俯后仰,把书交给了王禀看了看,王禀随意一翻,看到了四十九矢飞廉箭、飞空滑水神油罐、水底龙王炮、翻江混海飞波神甲沉默不语。
他想到了自己那件掉了叶片的步人甲,挠了挠头,感情自己的步人甲是仙人所制作的法宝翻江混海飞波神甲吗?
这本书最后回到了李纲手里。
赵桓笑着说道:“这些火器的想法,都很不错,对于火器运用的总结实属上乘中的佳作。但是要把这些怪力乱神和奇怪的名字改一改。”
“陈规也自知有些浮夸,但是他认为火器威力极大,乃是仙人所授才有此等威力。等到他习惯了火器的威力,估计就会平常心了吧。”李纲笑着将书籍放回了书箱上了锁。
他当初第一次看到机械结构的时候,不也认为仙人所授?
赵桓其实有点理解陈规有这么离谱的书籍,代笔当然不可能是代笔,赵桓可是看到过来自奉圣州的军报。
【势若飞龙,风猛而火烈,声若霹雳雷惊天,雄黄气如烈火,石黄气若浩日,砒黄气若烟龙,漫坡盘谷,金兵如坠阿鼻地狱。】
可见蒺藜炮的第一次炮响,给了奉圣州军卒们多么可怕的印象。
“火药都是陈规亲手盘出来的,他害怕个什么?要说仙人,那也是他自己。”赵桓看着书箱送进了广备攻城作的书房,放下心来,这本书里面的点子很多,但是还是涉及了机密之事。
还是锁起来的好,只有宋人会这种法宝的制作方法就行了。
赵桓带着诸位大臣犒劳慰问了依旧奋斗在第一线的诸多攻城作的工匠们,他们现在还没有年休,是大宋最忙碌的一批人了。
比如最新型的火药,按照陈规的猜想,青杨木爆炸性更强,苦杉木爆炸威力不强,但是更加稳定,他们正在做原料上的调配。
而且蒺藜炮的药包只添加了铁蒺藜,有些金人们在中了弹片之后,并没有死去,为此药包中的铁蒺藜做锈,撒金汁。
敌人逃跑的时候,依然活不下来。
做锈这道工艺,赵桓沉默,但愿金人有破伤风疫苗吧……
还有换掉铁蒺藜,用马胡姜、干姜研成粉末,掺和麻椒末,晒制成为的粉包,在爆炸之后产生漫天的烟雾。
赵桓看着陈规搞得的这些火器的创意,就不寒而栗。
特指烟雾弹!
当然陈规给它起的名字,叫飞砂神雾,中者立瞎双眼。
赵桓看了一圈,这些古人对于杀人的研发,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层次,看着火药的研发和应用已经走上了正轨,也让赵桓放下了心。
陈规的创意天马行空,其实多数无用,但是试错是研究的必备之路,赵桓也愿意给他们时间。
赵桓也没有多打扰工匠们工作,带着大臣和两只脚打摆子的完颜宗干,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军器监。
完颜宗干觉得自己估计有些问题,三到五年真的能撑得住吗?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岳飞剿匪深得朕心
赵桓的车驾继续向前走着,这次去的地方,是安魂山。
逢年过节的时候,赵桓都会来这里祭奠在陈留门中付出了生命的军民们。
安魂山就这样静静的卧在大雪之中,这里埋葬了四万人之多的尸首。
因为当时金人铁浮屠的践踏,很多尸骨都已经无法辨别。无数军民因为慌乱,造成了更多的人的死亡,甚至还有城中帮派趁机作乱。
户部在事后,已经竭尽所能的寻找牺牲的人的家眷,但是依然有七千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赵桓看着大雪中的安魂山,山上的树木依旧是不是很粗壮,甚至需要支架去支撑,它虽然瘦弱无比,但是在寒风和大雪中依旧挺直了身躯。
从安魂山的山脚下,到忠魂广场,有七千七百阶台阶,蜿蜿蜒蜒的上山。
这条路,就是王禀归京的时候,走的那条路。
赵桓停下了车驾,在山脚下,他们今天的主要行程就是这里。
上山的人络绎不绝,赵桓特意嘱咐了程褚,这里就没有做清场。
不做清场,不代表没有安保,赵桓无奈的看着周围数十个亲从官,这是为了他的安全。
赵桓能够理解。
他踏上了这七千七百台阶。
“你们大宋的官家要这样拾级而上?”完颜宗干望着蜿蜒的台阶问道,上次他们来的时候,可是骑马上去的。
“因为你们是归来的军卒,所以可以骑马上山,到了安魂山,没有人可以乘坐车轿,这是官家定下的规矩。”李纲笑着解释道。
随着官家上到了山顶,络绎不绝的上山人群中,大都是那四万义士的家眷,亲从官明黄色的铠甲,昭示着赵桓的身份。
行人纷纷驻足,等待着官家先行,站在旁侧的家眷们都是极为安静,山呼海喝在这里会打扰到安眠的将卒。
来到这里,赵桓甚至觉得连西风的凌厉都消退了几分。
赵桓一步步的踏上了安魂山的山顶,他看着那直冲云霄的石碑良久,才说道:“种少保、种太尉、岳校尉、刘都尉,他们在朕御驾亲征河东云中的时候,一直保护着朕。”
“这种保护,不仅仅是安全上的,朕不管到哪里,都看不到人间惨剧的尸体。他们,你们一直在努力的保护着朕,甚至连世间的残忍,都不愿意让朕目睹。”
赵桓似乎是在和王禀和李纲说话,又或者在自言自语。
“种太尉在太原城还把那些城里城外的尸首收拾过,种少保言城中多事,一直等到大同府彻底安静下来,朕才进入。”
“你们不愿意朕看到那些残忍,是怕朕变得不再仁善。朕知道。”
赵桓说了半天,无人回话。
李纲知道赵桓在说什么,种师道在前往河东路上,就曾经可以的安排过一些流民,让官家看到了一些民间惨剧。
路边冻死、饿死、被杀死的尸骨,大军前行的先锋,都进行过梳理,防止污了官家的眼睛。
其实更多的是不愿意长在深宫之中的赵桓,见识到那种惨烈,变得暴虐。
“但是朕怎么能不知道啊!那一双双满含着仇恨和不甘的眼神,他们的眼底充斥着人间惨剧的倒影。”赵桓将早就准备好的花束,放在了安魂山的忠魂铭碑之前,喃喃自语的说道。
赵桓喘着粗气,这一路的上山让他有些气喘吁吁。他将腰杆挺直,说道:“朕会好好干的,你们安心。”
赵桓祭祀了之后,才跟着大臣们下了山。
一切慷慨激昂的语言都是浮于表面,赵桓更希望自己可以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承诺。
赵桓坐在车驾上,看着蜿蜒的安魂山的山路,想到了心血管疾病的遗传病史,以后一个月来爬一趟山,也是不错。
【你可真是一个小机灵鬼,既能收拢人心,又能锻炼身体,但是你有空吗?】
系统恢复了他往日吐槽的风格,赵桓也懒得搭理它的吐槽。
【还不如多生孩子,敦伦作为消耗体能最大的活动,多生孩子有助于身体健康。】
闭嘴!
赵桓无奈的说道,这个系统升级之后,言辞越来越过分了,一言不合就开车。
不过主意倒是个好主意。
车驾向着宫中驶去,赵桓接过了黄彦节递过来的札子,走进了文德殿内。
黄彦节是一个小黄门,最近被赵英提拔上来,做了赵英的替班,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
而且这个黄彦节居然还是个历史小名人,赵桓在系统的人物简介里了解到,这本应该是是赵构的一个内侍。
而且还是赵构身边少有的一个敢直言犯上的人,当然他的结局无人可知,一个小内侍,没人关注。
朱熹对他夸赞有加。
宦官以承顺为事,忽犯颜而出,谁将你当事!而黄彦节是也。
赵桓对赵英的眼光给予了肯定。
他将札子打开,是岳飞递上来的贺表,汇报了他出征这三个月剿匪的事。
“这岳校尉果然是能征善战啊,这第一站在伏羲山打下了赫赫威名,一战定威,这又是收复了太行山曹成。”赵桓将札子看完,递给了李纲。
“曹成这个人朕有点印象,当初是刘錡手下的一个部将,刘錡欣赏其战功,封官行赏的军报里,有他的名字,你知道曹成推辞的时候,怎么说吗?”赵桓问道。
李纲茫然的摇头,刘錡是在太行山遇到了赵桓,他又没去,他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曹成说倾巢无完卵,保乡卫土乃俺分内之事。金兵已退,俺还有铁匠手艺做哩!就要回去打铁。”
“他在军中给军卒们打铁枪锻剑,还做过敢死营的营副,回家打铁,这后来之事,还是岳校尉帮朕给补上了。他回到老家就被孔彦舟逼反了,当了水贼,不知道怎么转战到了潼关外。”
“现在被岳校尉拿下了。”赵桓笑着坐到了撵上。
“这孔彦舟是做了多少孽啊。”李纲打开札子看了看,曹成前线奋战,回家老婆孩子满门被孔彦舟杀了,他曹成是被逼反的。
【飞嘱参将张宪,擒其酋,抚其众,慎勿枉杀,累主上保民之仁,皆为义士。】
李纲终于知道为何赵桓笑的这么开心,岳飞行军途中,还不忘记宣扬赵桓的保民之仁,又能打又能治军,还能变着法的不着痕迹的给官家面子。
这官家里子外子都得了,脸上不乐开花才怪呢。
“这岳校尉倒是会收拢人心,黄佐降了岳飞,这又被岳飞派去了太行山匪寨做奸细?黄佐感泣,誓以死报,里应外合破了太行山匪寨?”李纲拿着札子皱着眉头。
“臣推算了半天,不懂这仗怎么就这么轻易打赢了。”李纲最后无奈的说道。
赵桓哈哈大笑说道:“你不懂,朕也不懂,金翅大鹏岳鹏举打的仗,有几个人能看得懂。”
岳飞打仗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够真的看得明白。赵桓的笑声在文德殿上不断的回荡着。
“所以,王家彦啊,你现在在再估计一下,金人能撑多久呢?”赵桓笑着问道。
完颜宗干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宋的官家去送雪中送炭,要带着他了。
“快则一年,慢则两年,金人必危。”这是完颜宗干得到的结论。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宋的官家越来越像个皇帝了
大宋有着非常完善的民生体系,还有这完备的朝政,军器监的武器正在革新,大宋的军卒足够的骁勇善战。
之前,只是大宋的皇帝不行。
现在赵桓也不认为自己就多么的厉害,但是他还是在系统和朝臣的辅助下,走到了今天。
赵桓对大宋现在的局面非常满足。
“最主要的是金人已经没有能人了,完颜宗翰已经老迈了,完颜家也就一个完颜宗弼还能看,其他的,都已经不是大宋将军的一合之敌了。”完颜宗干叹气的说道。
这是他的心里话,大宋的武器装备在革新,军民上下一心,皇帝也并非亡国之君,金国拿什么赢?
赵桓想了想说道:“本来是过年,朕也希望你能过个好年,但是朕要提醒你,不要忘了宇文虚中是你们金国皇城司的察子,完颜晟活不久了。”
赵桓的这句善意的提醒,终于点醒了尚有些迷糊的完颜宗干。
大宋准备搅乱整个金国,最好的方式,就是杀掉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完颜晟。
让金国彻底陷入内乱之中!
让金太祖和太宗一系,打的天翻地覆,大宋好坐收渔翁之利。
完颜宗干沉默的看着赵桓,他知道皇帝的话根本没说完。
“朕计划在大同府西北三十里处建城,北古口北三十里建城,不知道王家彦你怎么看?”赵桓喝了一口热茶笑着说道。跑了一天,说不冷那是假的,一口热茶下肚,全身舒坦。
完颜宗干的脸色终于变得难看起来。
“你献出的策论里,有让大宋迁都,或者设立燕京为行在这一条,但是定都燕京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你却没有说。”
“燕京设为行在,就会减少大宋的战略纵深,势必要收缩云中路的防线,而山海关就成了国门,必须重兵才能把守。真的定都燕京,就会丧失两翼。完颜宗干,你这条献策,是真的毒啊。”
“朕说的没错吧。”赵桓信心十足的看着完颜宗干,笑着问道。
“没错。”完颜宗干终于什么都清楚了,愣愣的回答了一句。
“你作为金人献策,以我们看不到的角度,分析了局势,都很精妙,却想欺负朕年少不懂战略。朕是不懂啊,但是朕有一整个枢密院帮朕参详!”
“你的建议非常不错,虽然有圈套,但是朕吃下了这个圈套!热河、东胜两处建城,不知道王家彦你怎么看?”赵桓问道。
完颜宗干掏出了自己那种破旧不堪的堪舆图,看了看两处地理位置,俯首说道:“官家圣明。有此两处,可补全燕京两翼,保证燕京之安全。”
“这不是朕想的,是枢密院的参事想的,所以一个人的聪明,在大势之下,根本没有任何用。”
“朕不怕你看到我大宋的国力,也不怕你看到朕的军事装备,有多么的先进,其实朕不擅长玩阴谋,朕擅长阳谋。朕看在你救了王禀的面子上,饶你一命,你好生做个富家翁,享乐余生。”
“朕不愿杀你,是怕伤了王节度使的一片赤诚。你可明白?”赵桓继续说道。
“明白。”完颜宗干木讷的点了点头。
“金人没救了,你救不了他们的。”赵桓说道。
“知道了。”完颜宗干木然的点头,赵桓挥了挥手,让他们离开了文德殿。
赵桓不可能全盘接受完颜宗干的献策,在总参……枢密院的建议下,终于将燕京设立行在的战略补全。
赵桓带着完颜宗干雪中送炭的目的,并不害怕他把自己军备更新的计划泄露出去,即使泄露出去,金国能怎么样呢?
还不是看着自己带着大兵去砸场子?
次日的清晨,水运仪象台准时的报出了时辰,赵桓也从延福宫醒来。
今天他要进行一个他非常不愿意,但是又不得不去做的事,那就是去艮岳宫看望赵佶。
面子工程。
赵佶最近的日子过的还算惬意,观澜阁的收益还算不错,支撑着他奢侈的生活的同时,还有结余,甚至还了内帑不少钱。
一大早,赵佶就等在了宫门口,赵桓和朱琏的车驾到了的时候,赵佶目露喜色。
这个艮岳宫大半年没有个陌生的面孔,倒是邸报和晨报成了他唯一的消遣。
赵佶自知自己的身份极为特殊,赵桓没给他宫门用铁水浇筑,已经是赵桓心胸宽广了。
“拜见太上皇。”朱琏稍微欠了个身子,赵桓倒是不用行礼。他将车驾上的一包准备好的年礼,放到了赵佶的手中说道:“太上皇,这是朕的年礼。”
赵佶诚惶诚恐的结过了年礼,有些惊慌失措。
虽然皇帝很讨厌自己,但不管什么原因,赵桓还是过年来看了他。
“太上皇,亲王都归了京,朕让他们明日进宫来看看你。”赵桓露出了些许的笑容。
这个将大宋一手带入深渊,二十六年时间里,作恶多端的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