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昉作为辽国贵族,自然要尽忠,随着耶律大石打的童贯落荒而逃。

    有时候,忠诚这两个字就很奇怪,等到耶律延禧投降的时候,韩昉尽了最后一丝的忠诚,在金国开始了自己两面政治生涯。

    完颜宗干清楚的知道宇文虚中的身份,但是却依旧谨守弟子的礼仪,是因为当时大宋的孱弱,就算是有一个贵为金国太师的宇文虚中又能如何?

    完颜宗干却不知道韩昉也被宇文虚中给招纳了。

    金人也决计无法想到,这个贵为金国礼部尚书,高丽节度使的韩昉,背地里居然是个察子。

    “宇文少卿送来的札子说,让我好好教导金国的新皇帝程学。这个倒是极为有趣啊。”韩昉拿着札子笑出了声。

    他当察子,可不是想起了自己汉儿的身份,而是为了钱帛。

    为了钱财,才是大多数察子们的主要目的。

    “宇文虚中真的是越来越大方了,三十万贯!好多钱,就是选个学派而已,教司马学,教苏学都是教,程学也能教嘛。”韩昉烧了札子,看着城下赶路的百姓,叹了一口气。

    奚人、契丹人和汉儿在辽东郡过的很苦,他们甚至连个菜刀都没有。

    每天黄昏的时候,将准备好的菜和肉食,准备好,等待着金人经纪,把菜刀拿出来给他们切。

    当然最后还能剩下多少,就看这个金人的经纪里正的心有多黑了。

    完颜宗干是个聪明人,韩昉对此再清楚不过,但是这个聪明人,并非没有糊涂的时候。

    比如当初朝臣们大肆宣扬的收束兵戈安地方的政策,完颜宗干认为是个不错的主意。

    为了稳定刚刚开疆拓土拿下的契丹人的地盘,这个政令看起来没有什么错误。

    但是完颜宗干绝对想不到,金人把这条收束兵戈安地方的政策,玩出了如此高深的花活。

    将剥削贯彻到了每一顿饭之上。

    “老爷,黄龙府府尹将之前告发你的家奴,还了回来。要不要打死他?”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站在韩昉的背后问道。

    家奴告发他是宋国的察子,结果死活没有证据,黄龙府的府尹就是完颜亶,韩昉是完颜亶的老师,这新天子刚登基,就把那个家奴还回来,向他这个礼部尚书示好。

    “算了,也是个可怜人。奴告主有罪,就是为了求个良人的身份罢了,大宋的渤海奴做五年自动为良,金国的奴仆呢?可是要做一辈子的。”

    “也是个可怜人,没什么稀奇的。把他安排的远一点。”韩昉叹气的说道。

    他是一个性情仁厚,待人接物甚为宽容的人,这是他的本性,这一点他和宋人非常的像,所以他才才会登高,看着流亡的百姓感怀。

    这会的黄龙府,凡是不站队的都是奇人一个了。

    “老爷,真是宅心仁厚。仁善的大善人。”管家俯首说道。

    “你说的倒是不错,倒是听说大宋的官家是一等一的仁厚。我要是能立个功勋,你说大宋官家肯要我这个三姓家奴吗?”韩昉的脸色有些悲苦的说道。

    三姓家奴是一个极为难听的词汇,但是他现在的确是个三姓家奴。

    管家劝慰的说道:“老爷是个仁厚的人,现在也为宋国做事,按理说,大宋的皇帝,应该能给老爷个位子。”

    “我和宇文虚中不一样啊,他那不是投降,他那是归宋,我这是贰臣再叛,能信了我才怪。”

    “可是我能怎么办?宇文虚中是对的,金国真的要完了。你看太祖家和太宗家里的这二十多条狗,咬的多欢快!”韩昉嗤之以鼻的说道。

    韩昉不如完颜宗干聪明,但是他也看出来,金国要完了。

    “要不要听宇文虚中的话,把金国的小皇帝砍了呢?”韩昉喃喃的说道。

    宇文虚中的札子里,可不仅仅让他杀完颜晟,还有完颜亶。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军卒需要的自信(中秋节快乐!)

    赵桓的车驾走的很慢,因为岳飞还有事没忙完,那就是继续未尽的剿匪事宜。

    “也就是说,我们明日就可以进入燕京了吗?”赵桓愣愣的出神的问道,他以为还要好久,结果出发一个月,燕京城已经很近了,

    岳飞终于又带人把一出名为连云寨的地方给砸的稀巴烂。

    一群江湖流匪,早就望风而逃,在金翅大鹏的金爪填了几道划痕之后,岳飞也回到了赵桓的面前。

    “官家,臣回来了。”岳飞面色极为沉重的说道。

    赵桓看着岳飞的表情,一阵奇怪,剿匪归来应该是满心欢喜,又拯救了一方的黎民百姓才是。

    “岳鹏举啊,说说你为何这个样子。”赵桓将一盏茶放在了案上问道。

    岳飞摇了摇头说道:“那臣就说了。”

    “官家,臣在京畿路河北略河东路转战千里剿匪,接连平定了伏羲山七十二寨,太行三十六洞,和连云一百零八分舵。”

    “臣觉得今年关中、河东、京畿路河东路需要赈灾的粮食,可能用的不多。”岳飞的脸色有些痛苦。

    “为何?”赵桓问道。

    “官家,这些地方死了太多的人了。人少了,需要的口粮自然就少了,本就不是产粮大路,自然需要的粮草就少了。”

    “臣觉得我们现在用的这些粮草,如果没有金兵寇边,可能这些粮草就是他们的口粮。臣总觉得吃饭的时候,吃的就是他们的口粮!”岳飞的话如同一道惊雷让赵桓捧着茶杯的手都有点抖动。

    赵桓找了无数的理由灭金,但是最根深蒂固的还是报仇这两个字。

    “我们这些活人把他们的口粮吃了,帮他们把仇报了就是。”赵桓用力的拍了拍岳飞说道。

    “谨遵圣诲。”岳飞俯首说道,他的心情依旧沉重。

    户部的人并不是疯了。

    他们能拿出这么多的粮草,是今年河东路和河北路的人少了。

    “那岳鹏举,你来说说,要是你来统率所有大宋军卒,你会如何灭金?”赵桓问道。

    岳飞想了想说道:“分化金国,策反金地汉儿和契丹人,然后一步步的蚕食掉他们。”

    赵桓看着岳飞目光炯炯的说道:“哦?那岳校尉,朕问你,领永定军六万,河间飞军三万,其他军卒辅助,能否一战灭国?”

    “若官家有命,臣定当死战,为国尽忠!”岳飞斩钉截铁回答道。

    赵桓点头,岳飞果然是岳飞,连这场面话都说的这么的慷锵有力。

    他看着堪舆图,越看越美,自己这个计划,直接奔袭他们金人的会宁府,然后凿穿金人防线!

    杀死所有见到的金人,完美的斩首行动。

    他默默的规划了线路,觉得越来越合适。

    这个战略得到了岳飞的认可,更加深了他想要指挥大军北上的计划了!

    就这么着!

    【朱祁镇率领大明二十万精锐在土木堡被也先两万人灭了。】

    【你是想效仿机枪往前挪十米,还是想效仿驴车皇帝双股中箭?可怜朱琏皇后一个温润如水的大美人,守活寡哟。】

    系统的吐槽让赵桓皱眉,他看了一眼岳飞,自己的战略计划被岳飞赞同了。

    等等不太对。

    官家有命,必当尽忠,这话怎么看,都是岳飞准备带着军队,为了自己命令送死的节奏啊。

    赵桓擦了擦脑门的汗,没成想浓眉大眼的岳飞,都学会了拐着弯儿说话了,而且说得这么慷慨激昂。

    赵桓赶忙说道:“那岳校尉把你的想法,写成札子,让韩世忠、李彦仙、杨宗闵、王禀、种师中他们一起参详参详,北边还没解冻,咱们现在也没办法出关。”

    “至于朕刚才说的那个领一只精兵,直入金国腹地的说法,岳校尉就不必宣扬出去了。朕觉得朕的策略有失妥当。”赵桓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没什么,中账中只有自己、赵英和岳飞。只要岳飞不说出去,没什么大事。

    承认错误,在赵桓看来并不丢人,只有敢于承认错误,才能改正错误,才能获得进步。

    金国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甚至去年它们的兵锋直指大宋的国都,这样一个国家,赵桓想要一战灭国,显然有些赵佶了。(并非笔误。)

    “分化金人,金人并非金国的主要人丁,最主要的金国人丁还是汉儿。之后是契丹人,再往后是奚人,渤海人。”

    “分化他们的百姓,才能让金国彻底陷入动乱,金人打的再凶,只要这些百姓还在,他们就有资格翻盘。臣以为联袂会宁府附近的汉儿,是最好的选择。”

    岳飞指着赵桓的沙盘说道。

    只是他的眼神里都是些疑问,他指着那些黑色的土地问道:“官家,那是什么?”

    “黑土区。”赵桓平静的回答了一句。

    岳飞疑惑的追问了一句:“黑土区什么?”

    他隐隐的感觉到了不一般,但是却说不清楚,那是什么。

    “苦寒绝塞,漠漠大荒。荒凉而寒冷的地方,却藏着金人的崛起的秘密。”赵桓笑着拉了两张凳子说道。

    “这里有一座城,名为兀惹。而这座城可不简单,是金人一直死守的秘密。”

    “那里有几个金人的大姓,完颜氏就起源于那里。现在那里应该是李氏吧。这是当初宇文虚中在金国研究了数年,得到了结论。”

    “金人的皇帝的皇妃中,每一代都会有兀惹李氏,或者乌氏,亦或者裴满氏。”

    “这是金人隐晦最深的秘密,他们禁止一切异族进入那片土地,因为那里有整个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黑土。”

    “那里的兀惹人和那乃人是生活的极为痛苦的,他们用辛辛苦苦种植了一年的粮草和打猎攒下的皮毛,从金人的商人手中,换取一丁点的盐巴或者打猎用的铁器。”

    “金人常年驻扎在兀惹城,防止汉儿或者契丹人发现他们的秘密。甚至在金国中,都没有相关的任何的文字记载。但是它却真实的存在着。黑土区,世间最大的财富。”

    赵桓指着黑土区说了很多,岳飞听着连连摇头,说道:“这天下还有如此肥沃之地?”

    赵桓说道:“宇文虚中在他给朕的札子上,说到他随金太祖祭祖的时候,就到过一次兀惹城,朕不知道真的假的,这个你得问宇文虚中。”

    岳飞没有等第二天清晨再问,直接就跑到了宇文虚中的房间里,说起了黑土区之事。

    宇文虚中端坐着看着岳飞,摇头说道:“也就是官家宠着你。一个武官,问那么多营田之事干什么?”

    “营田、军备,两个加起来是什么?大唐的节度使!那是藩镇。”

    “你呀,莽莽撞撞的,差点犯了大宋的忌讳啊。你知道吗?”

    赵桓这个皇帝,就很奇怪。

    宇文虚中归朝已经数月,这个皇帝着实有趣。似乎不在乎武将们造反这个大忌讳。

    “那片土地是真实存在的,我给官家里的札子,所言非虚。”

    “只是金人对此把持甚为严苛,根本不给旁人接触的机会,我也是接触到了一些兀惹城商队和那乃人才了解到了那边土地的一些消息。”宇文虚中说道。

    “所以,金人手握着那片土地,哪怕整个辽东郡只剩下了他们金人,也不是很好拿下。所以,你的计划是对的,分化金国百姓,联袂汉儿,谋国啊,哪有那么简单。”宇文虚中连连摇头的说道。

    岳飞同样点了点头,金人是极为坚毅,这一点毫无疑问。再加上手里握着天下最肥沃的土地,看起来真的有点不好对付。

    不过岳飞抓了一下自己的笼手,不好对付又如何?只要官家敢战,肯战,他觉得凭借着自己的双手,足以将一切阻挡的敌人撕碎。

    他有这个自信。

    大宋也需要他这样的自信。

    一个军队丧失了自信心,那就太可怕了,岳飞攥了攥自己的笼手,笑着说道:“再厉害也是人,也会死,杀光就是。”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进京

    岳飞的信心是来源于他的军队,他的军队给了他足够的信心。

    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而此时的王禀一脚踹开了完颜宗干的房门,完颜宗干当然没有继续自杀,他只是来兴师问罪的。

    “你特还在这里睡!看看你特么干的好事!老子现在被官家调派到了山海关!”王禀愤怒到了极致的说道。

    完颜宗干睁开了带着朦胧的眼,掏出破败的堪舆图看了半天,摇头说道:“官家这是怕你继续出城卖命,给你个好差事干啊。”

    “在山海关,不是绝对优势,绝对有出城的作战命令,正需要你这样的防守能将啊。”

    “等到你出山海关的时候,就是宋金之战最大优势的时候,出击就是捞功勋的时候,你这样的命令还不满意,你还想咋样?”

    完颜宗干皱着眉头看着王禀,仿佛在看一个白痴一样。

    这是绝对大的恩宠!

    灭金过程中,绝对是最肥的差事,打最轻松的仗,躲在城里射箭就完事了,出击就是灭国之功,从节度使在往上蹦一级,就是封王。

    这王禀还有啥不满意的?

    “你懂个锤锤战略!”王禀气呼呼的坐在了凳子上。

    “这样老子怎么打金人?和韩世忠换防,韩世忠该开心了。妈的!都怪你!建议什么山海关换将之事,换来换去,没上李彦仙,我去了!”王禀闷闷不乐的说道。

    完颜宗干皱着眉头,转着王禀一圈又一圈的看着王禀,带着疑问问道:“你的官家,给你赐婚,赐宅子,让你儿子上军校,让你孙子住在汴京城里,让你带着老婆上前线。这都是为了让你卖命吗?”

    “你特么在太原城就死了一次,在黄龙府又死了一次。没死够吗?”

    王禀叹气的说道:“王家彦!我告诉你!谁不怕死啊,有办法,谁愿意死?谁不愿意过安泰日子?只是官家说,任何的和平都是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会换来。”

    “我憋屈啊!反正就是憋屈!”

    灭金之战,自己只能龟缩在山海关?这是何等的憋屈。

    “你得了便宜还卖乖,我看你就是来炫耀的!没错,就是这样!遇到这样的官家,你就糊涂着活着吧。”

    “我太难了。”完颜宗干拍了拍额头,倒头准备继续睡。

    韩世忠接到赵桓调动命令的时候,喜色颜开!终于从这个龟壳子里离开了!

    “等到官家到了燕京,你带着咱们的娃,去燕京的府邸住吧。战阵就不要去了。”韩世忠对着梁红玉说道。

    赵桓的军功爵均田征兵制里,可是有明确规定赏赐宅院,而韩世忠为将衔,自然有燕京的房产,现在燕京的一幢院子,太值钱了。

    韩世忠可买不起。

    梁红玉点了点头,抚摸了一下日益隆起的小腹,说道:“我倒是想随你一起征战,可是我这身子不是很方便,你在战阵的时候,一定记得不要冲动,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韩世忠用力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自己身上的那些毛病,尤其是梁红玉不在身边的时候,一定要主意这些事。

    赵桓的车驾终于来到了燕京城的城门,这座高三丈的城墙,就这样静静的立在了平原之上。

    赵桓老远就看到了城池的轮廓,直到抵进的时候,他才看到了这座城池的恢弘。

    围七十四里的大城,就这样静静的站在了平原之上。

    当然赵桓清楚,这座大城也就外面光鲜,里面还是一大片的工地,甚至连内城都还没建好,只有主干道修好了。

    赵桓已经研究过了孙博提交上来的札子,这座城为什么建着建着就开始赚钱了?

    最后甚至拨款建皇宫的钱,都赚了出来?

    完全是因为炒房团的介入,当然在大宋他们还没有这个名称,赵桓给他们起的名字。

    赵桓兴建的燕京府,是正儿八经燕京路的首府,四通八达,在砸地基、燕京还在图纸上的时候,户部就将所有的土地,竞价扑买出去了。

    当然这种扑买是经过赵桓的同意,并且扑买七十年,也就是一代人之后,还要收回国有。

    而这种扑买出去的土地,多数都是临街的商铺。

    大兴土木的商户们,雇用工赈监的农夫建房,那肯定是要付钱,在经过了友好的协商之后,工赈监在建城的过程中,一并把宅子给修好了。

    炒房团要把房子建好,再扑买出去,即使留在手里,炒房团也不会认为自己有任何的损失。

    他们坚信赵桓会在灭金之战中取得一个良好的结果。

    商人的鼻子在灵敏不过了,燕京是一个绝对能发财的地方,他们怎么可能不先下手为强呢?

    这就是赵桓一年来的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军民商的高度认可。

    这才让燕京城还是图纸的时候,就被炒房团抢购一空。

    甚至有些地块,已经抄上了天价。

    比如赵桓规划的王府街附近,规划的三省办公场所两侧,还有皇宫御街两旁,赵桓看着那个价格都有点下不去手的样子。

    让赵桓都看着自己的钱袋子一阵沉默,实在是太贵了些。

    所有的炒房团签署的协议,几乎就是霸王条约,朝堂征用土地时,以原价赎回,而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这一点上,在扑买会上也做过反复的强调。

    按照户部侍郎柳成卿的说法,这些地皮平均翻了三倍的价格过的手,再扑买几次恐怕会价格继续翻涨。

    所以户部在里面发了一笔大财,虽然入的是国帑,但那都是政绩!

    而工赈监的工匠们也有活儿干,扑买制后的土地,需要建房,建房就需要砖瓦和新发明的水泥,砖瓦还好说,水泥都是御制,都在等皇城完工之后,才能用。

    这些都是制造了无数的工作岗位,同样给工赈监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利润。

    太原城也是如此模样,土地价位没有翻涨三倍,但是也有了两倍多的价格,而且看起来还会继续涨下去。

    赵明诚为何每天大手大脚的,甚至连樊楼都有钱去潇洒了?

    完全是李纲走了个户部的门路,给赵明诚原价批了三块地皮。

    这是赵桓特别批准的关系户,毕竟在赵桓眼里,李清照远比三块地皮值钱。

    赵明诚以三倍的价格转手了一处。剩下两处正在建,若是建成之后,那每年租金,就够他在汴京城潇洒快活了。

    而这场盛宴之后,是无尽的贪婪。

    李纲通过台谏就搞掉了在其中贪腐的三十多名官员,赵桓得知之后,更是严令皇城司彻查,又翻出三四个隐藏很深的蛀虫来,这贪腐之风才刹住了车。

    赵桓看着面前巍峨的城墙,躺在晨曦阳之中,这个新生的城池,蕴含着无尽的活力。而这种活力,其实是民间对赵桓执政的信心的体现。

    而阳光下的燕京城外,也有无数的马场在兴建,这是为了以后的军马场所兴建。

    青草刚刚吐出嫩芽,鲜花懒散的伸开了花瓣,清晨的露水从叶片上滑落,折射出了如梦如幻的光影。

    “进京吧。”赵桓对着赵英说道。

    “天子移驾燕京府!开城门!”赵英大声的喊道,城内的守将姚平仲打开了城门。

    铁链搅动的声音,哗啦啦作响,朱红色的城门缓缓打开,而护城河上的吊桥也缓缓放下。

    赵桓的车架缓缓启动,向着燕京府内驶去。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观+1

    燕京府内是一片又一片的工地,没有大卡车、水泥车和搅拌机的工地,是极为安静的。

    只有木香的味道在空气中淡淡的传开,比赵桓预想的极度恶劣的工地环境,相差甚远。

    毕竟没有噪音污染,没有空气污染和粉尘污染,天蓝的像个蓝宝石的燕京城,赵桓真的没有见过。

    风轻轻吹过了街面,御街依旧是汴京一个样式修建而成。

    而这条御街也是整个燕京府花销最高的地方,砖石地面的地砖都是来自苏州的金砖。

    而这种金砖,光滑细腻,还略带金黄色,敲起来铿锵有声,但是烧制起来是非常麻烦的,至少要二十多道工序。

    在户部的报备中,整个御街连带着赵桓修的皇宫,需要整整一亿一千万块这样的金砖铺地。

    而这样一块砖,从苏州运到燕京城,需要整整七百钱,大宋七百钱一贯,也就是说一块砖一贯钱。

    赵桓直接把户部侍郎柳成卿骂的狗血淋头!

    这是在浪费国帑和内帑!大宋富有,也没有富有到这种地步!

    赵桓劈头盖脸的骂了柳成卿后,陈冲及时的献出了金砖的制作工序,才算是把这件事平息下来。

    为此陈冲在朝堂上,留下了长袖善舞和八面玲珑的名头。

    这不是在骂陈冲,而是陈冲由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人,向着合格政客的转变。

    赵桓收到陈家的配方之后,也是一阵的心痛啊!

    这砖就是值这个价!

    运输一块砖算上折损费用,真的价值一贯一块!

    但是不算折损运输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