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时中自然不怕,第一他只是口头谏言,无任何纸质版的依据,史书更多的着墨于皇帝的抉择。
第二,他的立场,是社会高层的精英人士,哪里管什么百姓死活?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至理名言,在他那里,根本就不存在,因为他是臣,不是君,自然不用为天下人背书。
但是赵桓需要。
只是因为他是皇帝,坐在这个九五之尊的位置上,享受着天下人的敬仰,这份敬仰不是平白无故就给了他的!
天下哪里有什么免费的午饭!
赵桓拿起自己的全集认真的看着,全集笔锋犀利,各种例子看似尖酸刻薄,但是直指问题的本身。
一夜无事,赵桓在醒来的时候,看到了沈从等在门口,赵英一如既往的站在柱子旁,似乎一晚上没睡一样。
“什么事?这么早就过来了?”赵桓好奇的问道。大宋常朝五天一次,如若无事都是尚书省将需要皇帝批改的札子拿到文德殿批注,沈从这个上一指挥,都快成为小黄门,专门管通报的人一样了。
沈从低头小声说道:“陛下,金国使者宇文虚中和完颜宁吉在殿外候着,等待召见,还是来和谈的。”
沈从说着拿出一份札子说道:“这是金国使者的国书,请陛下过目。”
说话阴阳怪气的,吞吞吐吐,好像话里有话一样,赵桓打着哈欠坐在了龙椅上。
大早上连饭都不让吃,压榨皇帝!反了天了!
他打开了扎子,却看到除了国书之外,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蝇头小字:“宁吉欲带虚中家人北归,涉及宇文虚中之事,可让臣下应付。”
赵桓的睡意瞬间就没了,字越少,事越大啊!
自己知道宇文虚中有一老母亲,这像是筛子一样的北宋情报系统。
岂不是要让这位老母亲跟着宇文虚中一起受罪?
一切交给沈从?他安排好了吗?
赵桓左右看了看立侍左右的宫女,知道这里面可能有金国的奸细,只是沈从还不能确定是谁,否则也不用如此说话了。
“宣他们进殿吧。”赵桓对着沈从点了点头,这个沈从很能干啊!
就是让他写得抚恤札子,也不知道写好了没。自己这作业留了一天了,也没见他交。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完颜宁吉上来就是参加陛下,如果说在朝堂还口胡宋王,是为了逼迫谈判,现在第二次见面,这样的手段就落到下乘了。
完颜宁吉看着赵桓,他在太学求学的时候,还见过赵桓一面,当时的赵桓低着头毫无自信,一副怯懦的样子,哪里有现在这种意气风发?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模样?!
完颜宁吉上前说道:“吾皇欲与陛下结为亲家,永修同好。两国仿辽宋之旧历,以兄弟之国相称。”
信你了个邪!
金国第二次南下,就把北宋生吞活剥了,他可是知道的!
这一次南下还不是没带够攻城的军器,要是带够了,早就一举攻城了!
真的想和谈,先把太原的兵撤了呀!
不过赵桓看着完颜宁吉,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说道:“如果金国皇帝是这个意思,自然是好事,永修同好,永休刀兵,利国利民,自是好事。我可即日下诏,缔两国盟约。不知道金国皇帝的诏书你带来了没?”
政治不就是互相扯淡吗?
赵桓带着假笑,觉得自己对这一套已经稍微有些入门了。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是能说两句的。
“陛下,且听我言,以兄弟之义,赠长兄三镇之地如何?陛下知道,金国苦寒,无地产粮,去岁大雪,冻死了、饿死了多少人。今年大旱,陛下,救人一名胜造七级浮屠,这救活了大金百姓,岂不是人间称圣?望陛下恩准。”完颜宁吉这次不再是威逼恐吓,换成了口蜜腹剑了。
养活了大金百姓,大宋百姓就不要想有安稳日子过了
!赵桓觉得自己涵养的功夫实在是太差了,因为他已经脱下了一只鞋,准备扔出去,让这个完颜宁吉滚出去。
不过看到旁边脸色苍白的宇文虚中,赵桓选择了忍。
老子这是为了我大宋忠臣,要不能给你这面子?
“金使说笑了。朕当日在朝堂说的很清楚,大宋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此前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生生如此!至死方休!你忘记了吗?此事万万不能,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朕不能朝令夕改!”赵桓打着官腔说道。
而完颜宁吉歪着头看了一眼宇文虚中,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说道:“所赠之地,陛下不想给,那么有一样,我大金国师十分思念家人,在金国时候常常吟诗,怀念他的母亲,一首中秋觅酒,当时百转千愁。”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啊,陛下!将国师的老母亲接回金国,是宇文国师的夙愿,不知道陛下是否应允?”
“哦?宇文虚中作为大宋旧臣,今日居然有如此成就,居然已然位居国师要职,当真了得啊!大宋错失英才,可惜!可惜啊!”赵桓先假意感慨了一下,然后看着沈从问道:“上一指挥,你负责探事司、冰井务。可知宇文虚中近况?”
沈从给赵桓点了个赞,直接将解释权转给自己,可能遭到宁吉的怀疑,而这样夸赞,不知情的表情,还算有些演技。
还有宇文虚中这个大宋旧臣,变成金国国师那种天朝上国的鄙夷的感觉,都很到位。
贰臣不管是金国还是宋国都不招人待见。
他朗声说道:“回陛下,臣下确实负责刺探之事,宇文国师既然已经位列正一品大员,不日封王,还是我大宋旧臣,臣自然奋力调查了。不过,宇文虚中其母亲早已老迈,亡故已有半年有余了。”
宇文虚中脸色数变,从怀疑自己听错了,到皱眉分析是不是宋廷的推脱,再到脸上充斥着悲伤,俯下身子说道:“肯请陛下,准许旧臣扶柩北归!”
字字发自肺腑啊!
赵桓甚至怀疑宇文虚中真的不知道他母亲的情况!
这到底是自然流露出的感情,还是奥斯卡的影帝般的演技?
而沈从脸上挂着一丝坏笑说道:“不过臣还查出,宇文虚中有一妻子,他的妻子在宇文虚中出使金国之前,就已经有了身孕。”
“现在孩子已经七岁多了。现在就居住在汴京城内,一直等在街口,等待着丈夫归来,她估计也没想到她的丈夫,不仅没回来,还在敌…金国做了国师。倒是巧得很。”
沈从的眼中带着一丝仇视,是忠臣对贰臣的天然敌视。
这段表演各自将自己的情绪渲染的恰到好处,这一切都是为了哄骗这个完颜宁吉和宫女中的奸细。
宇文虚中明显清楚,而沈从显然也很清楚。赵桓更想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宇文虚中,不准备归国。
这让他怅然若失,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既然他能在金国坐到国师的位置,定然有定国安邦的才能。这还是在他是一个察子的基础上!
可想其才能,可惜,不知究竟是为什么,不愿回归故国。
“哦?这倒是有些难办了。宇文国师在金国也有妻儿,到时候宇文国师可千万别后院起火啊!哈哈!”完颜宁吉笑的很开心,他这次是接到了完颜宗望的秘密命令,让他带着宇文虚中的家人北归!
这个秘密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那这个妻儿可以带回去交差了!
………………………………
第四十六章 决胜战车再升级
宇文虚中如何得知只有两个人知晓的事?
情报来自完颜宗望在行军过程中,认领了个小姑娘只有五岁多一点,这个小姑娘笑的很甜,军营里的粗汉子们都喜欢她。
毕竟一个满是血腥的营地里,有个笑的很甜的小姑娘是一件很不常见的事。
事实上,完颜宗望部这次南下的主要目的,是劫掠。和朝堂大臣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掳掠人口和粮食,打秋风而已。
只是什么时候野心膨胀到了灭国?他也忘记了。
妇孺是他们主要的目标之一,汉贼军的主要作用,也是四处搜捕妇孺,管束他们,然后带回金国。
这是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在做的事,金人建国以后,也仿照游牧民族做的事,来掳掠人口。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个名为赵臣夫的小姑娘,居然识字。
完颜宗望完全对这个五岁的小姑娘没有防备,他写给金主完颜晟和西府大元帅完颜宗翰的行军文书的时候,压根没有避讳这个小姑娘。
一个五岁的小姑娘能识字?开什么玩笑。
当然完颜宗望对完颜希尹创的金国文字嗤之以鼻,不就是汉字去掉或者加上几画吗?他从来都没写过金文。
每次笑的很甜的赵臣夫都会给完颜宗望研墨。
也是在宇文虚中临行前,赵臣夫这个五岁的小姑娘在宇文虚中的袖子里,放了张纸条,他才知道原来完颜宗望准备安排他!
家人这事,其实早已经有了预案,明为父母皆亡,家中无近亲,但有一个妻子,还有一个七岁的儿子。
实际上,宇文虚中在宋国只有一个老母亲。
宇文虚中的表情无比的复杂,有一种家庭重聚的喜悦,还有心在故国再无挂念的痛苦,恰到其份的表情,以假乱真。
赵桓多少能猜到一点,这个妻子和儿子,多半是安排的。
沈从也不能真的将宇文虚中的妻儿交出去。
但是,他看着宇文虚中的表情,还以为这事都是真的。
假亦真时真亦假啊。
赵桓无不感慨,这帮人尖子,个顶个的聪明,临场反应,可比他强多了。
“准许宇文国师破镜重圆。让母子二人,随宇文国师北归吧,以显示我大宋议和的的诚意。”赵桓点了头,算是准了金国使者的请求。
“既然陛下诚意十足,我等北归之后,禀明吾皇,再由吾皇派出正使,正式议和。”完颜宁吉看到自己的目的达到,就不再多留,准备离去。
他昨晚接触了北宋的大臣,白时中、梁世成见了不少,可惜他们都做不了主。
做主的事皇位上的这个年轻人,而且这个年轻人很轴。
宇文虚中叩拜谢恩,赵桓目送了这位影帝的离开。
真的是国乱生妖孽啊,有白时中屁股歪的找不到北的妖孽,也有像宇文虚中这样的国士。
宇文虚中在亲从官的带领下,走到了城墙之上,坐在篮子下,被宋军放下了城。
当然,他还是收到了一堆的污言秽语,守城的军士总是冲击在第一线,对他这种乱臣贼子,总是有更多的仇视。
骂人的话很难听,宇文虚中已经将这种谩骂当成了夸奖,因为他手里有个金色的小章,章上刻着几个小字,皇城司监事,这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
一个之前没有任何官方背景背书的他,现在有了正式的官职。
品秩不高,但是也算是从自费用理想报国之人,变成了正式的编制内人员。
再不济,死的时候留下遗书,用这印章戳一下,好自证并非大宋贰臣。
还有一份大宋皇帝亲自写下的任命书,他看完之后,就付之一炬了,这东西太过危险了,要是被人看到,就是整个金国情报体系的崩坏。
他可是一个文人,他从来不过高的高看自己的节操,因此在金国的皇城司察子,有自己一整套的运营,防止出现高层被挖出,导致整个系统崩坏的机制。
当然,他还收获了一个老婆和孩子,老婆貌美如花,带着羞涩的表情看着他,还有对故土留恋的目光。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金国苦寒,这次过去,要受不少苦楚。”宇文虚中苦笑着说道。
自己这个老婆,可是早就准备好的,在见面之前,他也是只知道姓名而已。
柳叶眉下的眼眸里尽是柔弱的女子,搂住自己的尚且年幼的儿子。
她看着宇文虚中说道:“跟着夫君,再辛苦也是值得。”
儿子的眼中带着防备和好奇的看着宇文虚中,怯生的问道:“娘亲,这就是父亲吗?”
“嗯,这就是你的父亲。”女子看了一眼宇文虚中说道:“重儿,快喊父亲。”
“见过父亲。”宇文重作了个揖,又躲在了母亲的背后。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跨出了篮子,说道:“走吧。”
他在金国有妻儿,知道如何扮演一个严格的父亲。
而这名女子本来就只有乳名,待字闺中时,请村里的教书匠,取字华姑,嫁人生子,丈夫不幸离世,孩子三岁时,沈从找到了她。
她没得选,如果不同意沈从的建议,成为宇文虚中名义上的妻子,自己就得选择带着孩子,四处流浪,丈夫家财不厚,孩子三岁,也会长大,他没有信心能够自己把孩子带大。
再嫁人,孩子怎么办?
跟着自己再嫁根本没有可能,寄养于夫家亲戚?
她可没忘记丈夫死的时候,家里的米缸是怎么被搬走的。
所以,她同意了沈从的建议,成为了不认识的人的妻子,改名宇文陈氏,孩子也改名为宇文重。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她的生活有了着落,就多读了些书,还算可以识文断字,只是为了配得上那个曾经是进士第的丈夫。
她清楚知道自己现在这个名义上的丈夫在做怎样危险的事,这会让她和孩子陷入绝对危险之中,但是那也比自己流落青楼,让孩子成为在青楼里乱跑的牙子强多了。
至少孩子的父亲是个为国为民的进士第,全大宋最好的读书人。
宇文虚中有些怅然,在本来的计划中,他到了金国,自己这个名义的妻子见过金国皇帝之后,就会“病故”。
不管是送回宋国,还是死于金国。此后,这名女子与孩子都会变得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赵桓站在文华楼,眺望着城外,看到了白时中想要掘开的黄河堤坝,正如白时中所说,黄河的堤坝和汴京城内的双塔还要高一些。
掘开黄河口,破掉完颜宗望军,大宋西军开拔,成为压死太原入侵的完颜宗翰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起来十分完美的提议,只需要几千精兵,就可以做的事,这会儿是冬天,虽然那条大河都上冻了,但是冰层下面还有的是水。
现在黄河上游可没有那么多的调控用的大坝,来驯服这条猛龙,黄河冰冷的河水淹没完颜宗望部,完全没有问题,可是赵桓并不打算这么做。
他可不想做千古罪人,黄河已经十分狂躁了,就不要再触怒他了。掘开黄河堤坝的操作,完全是自毁长城,真的如此,怕是要贻害两淮之地千年之久了。
杜充做的,他做不得。
赵桓终于找到了自己做皇帝的优势,那就是大局观。
长在红旗下的教育,让他知道这个世界到底以怎么样的规律运行着,虽然很浅显,但是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官家,这里风大,小心风寒。披件大氅吧。”赵英将不知名的动物毛皮披在他的身上。
“这大好河山啊。”赵桓无不感慨,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民族如此神奇,他现在心态变成了皇帝了,依然觉得神奇。
朝堂腐朽不堪,朋党之争让民不知法,法不束民的大宋国。
居然还有如此多的义士为国而死,这些人活成了图腾,他们就代表了中华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在九百年后,依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脊梁!
赵桓看到了李纲踉跄着跑到文德殿前,和亲从官交谈了几句后,走向了文华楼。
“下去吧。”赵桓看到了李纲,就下了楼。
“官家!那本书,真的是太妙了!这是我又设计的一版关于决胜战车的图,用到了官家所说的失蜡法,真正的决胜战车啊!此车一出,拿下城外蛮夷,不在话下!”李纲顶着熊猫眼非常兴奋的说道。
这是昨天熬夜一整天的成果!是决胜的关键。
………………………………
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赵桓拿过图纸看了一眼,心中大喊卧槽,原谅他的词汇量,他实在是没忍住。
奈何读书读的少,一句卧槽走天下。
一个简易版的坦克。
以改良版的铁制齿轮传动的床子弩为攻击核心,配以装甲,还有步兵协同作战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还简单构建了几个战阵和应用方案。
“臣思虑不周,有可能有遗漏的地方。特别是战阵,臣不通战阵,还是要和种少保多加商量才是。不过臣保证,此车绝对配得上决胜二字。”李纲非常兴奋的说道。
赵桓心说,这不是废话吗?
坦克车都出来了,怎么可能配不上决胜二字?
这要是配个内燃机,岂不是直接可以开钢铁洪流模式了?
当然,他还没那么狂妄,内燃机的出现,需要的不是一星半点的科技技术。
在此之前,还有随时可能爆炸的蒸汽机一道坎儿呢。
终于在几位大臣和《机械理论》的支持下,出现了足以改变战局的发明。
赵桓心情瞬间好了很多。
他看了半天说道:“那天去作坊的时候,我看到了猛火油,是不是可以考虑火弹?”
床子弩的弹药还是有些简单了,虽然箭簇有好几种,但是哪里有火,或者爆炸来的实际?
水火无情啊,水不敢乱用,但是这个火,还是可以利用一下。
大宋是有炸药作坊,可是这种黑火药的质量不高,这次卫国之战,怕是用不到了。李纲眼睛瞬间明亮了一下,他只是忙昏了头,忘记这茬了而已。
他想到猛火油作坊被猛火油点燃的那种惨状,就感觉脊背发凉,猛火油为何叫做油?
源于其着火之后,水扑不灭。将人活活生生烧成白骨,才罢休。
他稍微想象了一下,上千辆决胜战车,千箭齐发,火油四溅的恐怖场景,就不寒而栗,绝对的人间炼狱。
“哦,对了,还有《机械原理》那本书里应该有木盘引信这一个单元模块吧,可以再木盘中刻出引火道,这样就不怕床子弩的高速度让火箭熄火了。”赵桓又想到了一个内容,继续说道。
木盘引信?李纲回忆了一圈。
好像没有这方面的内容,难道是自己看漏了?
不过这个原理如此简单,他一听就明白了。
只是他还是不太明白,赵桓想表达的意思。
赵桓看到李纲脸上的迷茫,他同样迷茫,应该怎么样跟李纲讲清楚“燃烧弹”的含义呢?在这个连火炮都没有的时代。
“大概就是决胜战车因为可能有接触战,所以不需要太远的射程,有个五百步足以,可以用竹筒盛放火油,木盘引信点燃火油,在空中炸开,用火消灭敌人。”赵桓觉得自己描述的很详细。
嗯,这个思路,叫做人工降火。或者来源于燃烧弹的思路,燃烧瓶的升级版。
“臣还是不太明白。”李纲不太明白皇帝的思路,对于大臣来说,连皇帝的心思都猜不到,这官差不多走到头了。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取点猛火油,取一个瓷瓶来。还有棉布过来。”赵桓来到了文德殿前的广场上等着。
赵英稍微猜到了点赵桓的心意,准备好了桌子和一应物品,李纲带着三个亲从官扛了一桶猛火油过来。
赵桓抓起瓷瓶就准备上去干活,被赵英拦了下来,赵英大喊使不得,把瓷瓶拿在手里,说道:“官家,不可啊!猛火油的火气伤人,还极容易着火,轻易不可靠近,官家天子之躯,怎么可以轻易涉险?还是让老臣来吧。”
赵桓想起了以前的事,自己特别喜欢闻汽油的味道,曾经追着摩托车满街跑,就为了闻那个味儿。
现在连靠近这种汽油柴油混合物的猛火油都不能了。
“将瓷瓶装满猛火油,然后点燃棉条,扔出去即可。”赵桓无奈的说道。
赵英到没有真的上前做这事,他好歹是入内内侍省都知,算是内廷的第一号人物,自然有旁的太监使唤,一个小太监麻溜的跑了过来。
“老祖宗,我来,我来。”小太监将瓷瓶装满,塞上了棉条,吹燃了火折子,点燃棉条。
“扔出去。”赵桓也是非常好奇结果,这简易版本的燃烧弹啊!
小太监将瓷瓶扔出去,瓷瓶应声而碎,猛地炸裂开来,碎了一地,猛火油猛烈的燃烧了起来。
“大概就是这样,用木盘引信点燃竹筒中的火油,具体怎么才能炸裂开来,怎么设计木盘引信,就是李少卿的事了。朕就不清楚了。”赵桓只讲理论,而李纲算是明白了赵桓的意思。
虽然原理简单,可是操作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他也觉得没多大的困难,因为他手下的军器监仅在汴京城里有近五千人的匠作,把任务分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