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心远-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此处,这位名捕大宗师忽然住了口,也凝视着烛光,忽然叹息一声:“你是要在与五采气的对抗中,磨炼自己”

    陈远微笑:“五采气再神妙,终是外物,不足以恃。”

    无情看着这少年微笑的脸庞,想到他正无时无刻在和五采气对抗,一剑剑刺出,毫无懈怠,竟还能有如此笑容,不禁叹息着,瞧向青公主,道:“你是对的。”

    洛青绫淡淡的,懒懒的,只轻轻笑了笑,道:“你要怎样开始施政”

    陈远说了三个字:“先吃饱。”

    洛青绫点点头,又摇摇头,站起身来,口中笑道:“你们两个久别重逢,想必有很多话要说。我们在楼上等你。”

    一边说着,一边推动无情轮椅,慢慢的合上门,出去了。

    方才还尽是高手宗师的石室内,转眼只剩下了二人。

    秋心散了幻容,二人凝视,陈远上前一步,拥住佳人。

    秋心反手环住,依在怀里。

    两个人甚么也没说,只是沉默着,默契着,相恋着,依偎着,快乐着,幸福着

    这时光虽然短暂,却足以令人忍受绝大多时候苦闷的人生。

    毕竟,人活着,还是快乐些好。

    倾听着恋人的心跳,少女喃喃道:“洛洛,你要小心。”

    陈远抚了抚少女如云秀发,轻轻道:“我有五采气在身,虽然没有彻底溶入,但也无甚影响,加上宫中禁武绝域,又有青姊坐镇,是没事的。”

    顿了顿,少年又道:“倒是你,装扮成我,只怕是要应对颇多窥视,要更加小心才是。”

    秋心藏在怀里,吐了吐小舌,扮个俏脸,道:“我才不怕呢”

    陈远道:“这些时间,你先呆在青姊那儿,过几日我便平反那两起冤案,届时可请无情前辈出手”

    “不。”秋心举手掩止,坚定道:“如此一来,便不易探明究竟是哪些人心怀不轨了。”

    陈远目光一凝:“你想垂钓”

    秋心离怀,盯着他,缓缓道:“是的。”

    少女神色沉定,毫无动色,显是决心已下。

    陈远认真看着她,便看到了一种不容更改的强烈意志,徘徊再踟蹰,犹疑再举棋,陈远终是道:“好罢”

    他取出七页长生诀,按在她手中,道:“前番你说创了红楼梦心法,我细察之下,觉得虽然神妙,根基却稍嫌薄了些,这长生诀正合你此时所用。”

    秋心欢喜接过,收入袖中,拍手笑道:“这大内藏书极丰,听闻有很多传世孤本,前些时间你没回来,青公主总不让我瞧,今趟终于可以瞧个够啦”

    陈远笑笑,二人又盈盈绕绕说了良久,方出去,上得楼来,无情已不见了,堂中烛下,只一位青衣的公主,在翻着书,柔和的烛光洒在轻垂的长发上,光影明灭,剪成了一副美丽的侧影。

    青公主听得动静,转首过来,拍了拍手,楼外便行进七名宫娥,敛裾行礼道:“奴婢参见陛下。”

    陈远挥手:“回紫微宫罢”

    “是。”

    陈远冲二位少女点点头,大步出楼,乘辇去了。

    秋心怔怔望着,青公主上前挥了挥手,笑道:“好啦,人都走了,还望甚么”

    秋心看着她,很是奇怪地说道:“有时我真怀疑。”

    洛青绫握着书卷,道:“怀疑甚么”

    “怀疑你真是皇朝公主,天人化生的无敌高手。”

    洛青绫嘴一撇,伸书轻轻敲来,并不如何快法,也不是很慢,只是像秋天到了,叶子黄了,一定会落在地上一样。

    秋心眼睁睁瞧着她持书敲来,一瞬间心中闪过数十位或闪可格的妙招,却惊奇发现,没有一种可以派上用场,无奈之下,身形后掠,转折不定,闪电般连趋十余丈,待到停下时,那卷书像是没有动过一般,轻轻敲在了束发上。

    。。。
………………………………

第八十章 夜议

    “叮”

    旧书敲在新簪上,发出金玉交击的脆响,如珠落玉盘,叮叮咚咚,却只一声。

    秋心一呆,青衣的公主收回书,没好气地道:“这下信了”

    烛影垂下淡淡的微光,倾在美丽纤薄的少女侧身上,秋心怔了怔,摇摇头,轻声道:“我感到恐惧。”

    洛青绫收起笑颜,认真看着少女的眼睛,沉吟许久,轻声道:“是我冒失了。”

    秋心看着美丽公主真诚的眼神,忽然笑道:“不,是我的错。”

    少女真挚道:“是我现在力量太弱,灵觉又太敏锐。方才你一出手,我感知到了你的强大,所以不由自主的便出了恐惧。”

    青公主握着书,轻轻拍着手,若有所思,道:“伴君如伴虎”

    秋心点头:“嗯。皇帝再如何平易近人,也是一言可取人性命的天子。”

    生死操于人手,纵然对方无杀生意,也恐惧自生,这无关胆色,只是本能的,对力量的敬畏。

    只是有些人,可以直面恐惧,直面心中的敬畏。

    青公主在烛光里踱了几步,转首笑道:“那你以后可要常常陪着那只老虎了。”

    陈远坐在华辇上,却并不像一只老虎,他脑中回想着洛青绫传来的诸多讯息,其中却不止是她所说朝中大臣那样简单,目中沉思,似在看夜色。

    遥望深宫,虽是深夜,仍是灯火点点,依稀照出如云烟一般的垂柳,衬在隐隐荡漾的水光中,伏在巍峨白玉红墙殿下,伴着不知何处传来的飘渺清歌之声,几如梦中景色。

    陈远忽然道:“停。”

    曲辇立时停下,随行数十宫娥太监肃然待立,不闻一声咳。

    陈远细思,摆手道:“转南书房,冯平,去宣诸葛先生、黎星刻、陆炳、曹雨,前来见朕。”

    辇旁闪出一名头发花白的灰衣老太监,应声跪地道:“遵旨”

    诸人起行,转过几处宫闺,行过一片华场,越过数条小桥,不多时,便到了南书房。

    小楼外,九级玉阶下已站着五人。

    陈远下辇出伞,总管冯平迎上来,弯腰低首道:“陛下,四位大人已经到了。”

    皇帝脚步不停,诸葛四人躬身道:“臣等参见陛下。”

    皇帝挥手,淡淡道:“平身,书房说话。”

    “是。”

    几人进了南书房,分座坐下,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先起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武功得以更进一步,日后必将威凌秦皇,功驾汉武”

    宫娥们上了香茶,寂然退下,皇帝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气成云雾仙芝之形,天子似乎心情甚好,含笑道:“哦陆卿何以如此说”

    陆炳眉目威棱,锦衣华服,肃然道:“陛下神光内敛,五采冲虚,盈而不满,言笑随意,却又暗合法理,想必是已克服人机重阻,在武道上大大进了一步,叫臣等如何不喜”

    皇帝品了口茶,不置可否,只点了点头,淡淡道:“朕闭关月余,可有甚么大事发生”

    四位大宗师没有对视,只是心中略奇:“陛下从未召集我们四人一齐问话,怎地今次一出关,便如此了”

    天子问话,不能不答,诸葛先生欠了欠身,面色沉重,拱手道:“回陛下,月前魔道妖人合阵围城,最后一着虽被青公主一举击破,却也造成了颇为严重的伤亡损失。事后统计,当夜京师大小街道完全毁坏的有十三条,不同程度残破的有一百三十七道,亡者三百六十九人,重伤二千八百一十二人,轻伤七千余。”

    书房内瞬时沉了沉,烛光一暗又亮,皇帝长长叹息一声,神色沉郁,陆炳见此,忙正色道:“因魔道最后雷光下击方位更近城南,是以东城朝中官员并无多大损伤,有充足人手从容规划救治,却是小幸。”

    皇帝颜色稍睛,御林军大统领黎星刻凝声道:“臣本负护卫之责,却有所失当,还请陛下责罚”

    三人心中一动,皇帝放下茶杯,淡淡道:“此是朕识人未明,与卿无干。”

    黎星刻微怔,察皇帝颜色,却瞧不出如何,只得道:“此终是臣有所失职,还请陛下降罚。”

    皇帝摇头,道:“罚卿一年俸禄罢”

    黎星刻无奈,起身道:“谢陛下。”

    蓝衣的曹雨却一直沉默着,诸人也不以为意,皇帝屈指,轻轻敲着光滑扶手,正要说话,忽然住了,松开手指,侧耳倾听,窗外渐渐传来雨打竹叶声,沙沙作响,却是不知从何时起,淅淅沥沥地下起了春雨。

    君臣听雨,书房一时静了下来。

    雨声绵延不绝,如丝如缕,不像短时间内会停下来的样子,黑衣白边的诸葛先生忽然叹息道:“这一月来,京师春雨似乎比往年时节多了许多。”

    陆炳暗暗瞧了瞧皇帝脸色,却瞧不出半点心思,心中思虑再三,方道:“雨多云集,遮星掩月,滋润万物,岂非好事,诸葛大人为何叹气”

    陆炳这句话,有意有意间,“云集”、“遮星”二词似乎要稍微更重一些。

    诸葛先生恍如不察,摇摇头:“太多了,也不好。”

    皇帝摆摆手,道:“朕闭关的急,却还不知,那天拦住各位卿家的,都是甚么人物”

    陆炳当先道:“臣惭愧。拦住臣去路的是个黄衣铜面人,使的武功很杂,俱非根基功夫,瞧不出不路。臣虽占了上风,却始终不得进,直至青公主神剑一击,此人惊诧之下,受臣一击,却生生给他逃了去。”

    皇帝一直在听雨,轻轻摆了摆手,诸葛先生迟疑再三,方低声道:“拦臣去路的,是个青衫丑面人,使一路掌剑功夫,似乎是东海路数。”

    皇帝道:“东海路数”

    诸葛先生道:“正是,臣力斗之下,将此人击成重伤,却未能成擒。”

    皇帝沉吟良久,道:“曹卿”

    曹雨座在最外,一身蓝衣,眉目冰冷,隐隐蕴有莫大煞气,冷冷道:“哥舒天。”

    “逍遥候”黎星刻目光一闪,问道。

    曹雨极轻微地点了点头,若非在座均是武道高手,几乎瞧不出来。

    皇帝表情一直淡淡,此刻忽然舍了这题,道:“青绫在沁芳殿传道,虽来了些人,却尚不足。”

    四人闻歌知意,陆炳道:“不知少谁”

    皇帝站起,行至窗前,负手观雨,淡淡道:“寇仲,郭靖,李寻欢。”

    。。。
………………………………

第八十一章 你要小心

    “寇仲,当世刀法大家,自天刀宋缺归隐后,他便是岭南宋家之首,传闻近年来已渐渐丢开了成名神兵井中月,刀法臻至到了某种玄妙不可测度的境界,亦是九言散人徐子陵生死与共的兄弟”

    “郭靖,丐帮副帮主,排位仅在帮主洪七之下,一手降龙十八掌至阳至刚,威不可当,渐有生阴之象,俱为当世大侠,与副帮主萧峰相当,更是黄药师的女婿,峨眉创派大宗师郭襄之父”

    “李寻欢,晋中李氏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书香世家,文采风流,小李更在江湖上闯下了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的赫赫名声,是飞剑客阿飞的兄长,浪子叶开的师尊”

    皇帝一言方出,关于这三人的消息便在诸葛先生四人脑中飞快滑过,并自然推想下去:“陛下要召此三人,是要做甚么”

    窗外传来春雨打湿芭蕉的清响,一种雨夜特有的清冷之意渐渐渗入书房,化入香炉中,皇帝手按窗棂,凝视着潺潺雨幕,道:“还请诸卿奔波一二,将这三位请来京师。”

    四人起身,齐声道:“遵旨。”

    诸葛先生坐下后,又道:“李探花与两个小徒出海追查侠客岛灭门一案,前日传来消息,说是不日便能回来了。”

    “哦”皇帝语气生动起来,似乎很有兴趣,道:“七位宗师耗时数月,这案查终于要查清了么”

    他还记得,此案似乎是魔道群邪为调开中原正道名侠而犯下的

    诸葛先生道:“倒还不曾,传书上只是说抓住了一条重大线索,指向中土。”

    中土何处,诸葛先生却没说明。

    陆炳目光闪动,忽然道:“在陛下面前,诸葛先生也不肯破例么”

    诸葛先生正色道:“案件告破之前,必须严格保密。若是老朽都不能做到,还如何要求下面众人”

    陆炳笑了笑,道:“陆某佩服,佩服。”

    皇帝依然观雨,淡淡道:“朕对细节不甚有趣,只是好奇,究竟是哪几位人物,布下了如此迷雾,令李、楚、陆、飞、叶,与铁手追命共七位大宗师,耗时良久,也只能得到一点线索。”

    诸葛先生道:“待案件一完结,老臣必立时回禀陛下。”

    皇帝点了点头,沉默着,仰道望夜雨。

    书房中一时安静了,唯有轻柔连绵的雨声毫不停歇地传进来,不知过了多久,皇帝转过身来,瞧着四人,平静道:“外魔围京,破城伤民,实乃前所未有之祸事,亦是前所未有之耻辱。”

    四人登时站起,垂首道:“臣等失职”

    皇帝叹了口气,低低道:“此事乃朕统领,如何能怪得诸卿”

    三人默然,陆炳沉声道:“若非花满楼、阴姬、西门吹雪等多位大宗师为人所阻,事态再怎样演化,也不至严重到如此境地臣斗胆,请命领军,愿为陛下踏平佛道逆宗”

    皇帝沉吟片刻,徐徐道:“拦住他们的,都是谁”

    陆炳道:“晋中原随云阻了花满楼公子,石之轩拦了阴姬宫主,叶孤城、傅红雪联手与西门东方夫妇一战,双双重创,令狐冲临行前夜接待了华山掌门颜君阳之女颜歌,次日便不知所踪,宁道奇、师妃媗齐出,半路截了徐散人,移花宫花无缺激战反水,与燕南天、江小鱼合谋,击伤了邀月怜星两位宫主。”

    皇帝一直很镇定的脸色,终于变了。

    似乎有那么一个瞬间,变得苍白之极,恍如死人。

    但又似乎没有,以四人大宗师的眼力,也不敢肯定,自己有没有看错。

    四人只以为,皇帝震惊。

    “令狐冲临行前夜接待了华山掌门颜君阳之女颜歌,次日便不知所踪”

    “华山掌门之女”

    “小师姐”

    “颜歌”

    陈远从未想过,下山以来首次听到颜歌的名字,是在这般情况下

    这一刻,陈远忽然想起,一月前洛青绫送自己入幻境前曾说过的话:“华山牵涉,很深,很深”

    这一瞬间,陈远忽然想起许多往事,颜歌授莲花清静剑的一颦一笑,颜歌多年相处的点点滴滴,颜歌暗传羽化飞升诀的奇异眼神,论剑石上,自己刺出的那道辉煌血光,颜歌接住自己后的担忧神色

    亦有师门对心法的严格控制,更有华山祖师风清扬传授先天功与独孤九剑的轻易而举

    一幕幕,一场场,飞扬合散,终化成春晨黄河之畔,美丽的小师姐衣袂轻扬,按住自己肩膀,深深凝视自己,欲语又休的那四个字:

    “你要小心”

    陈远心中忽然冒出一个不寒而栗的念头:“莫非,师尊收我入门,并非偶然为”

    “不对我当年还是个孩子,师门又怎能看出我的身世又如何布下这般深远的暗局”

    “也不对当年我虽年幼,可能是偶然日后长大时,样貌终变的相近,若是门中有人清楚洛华成王容貌,细察旧事,终能发现些真相”

    如此种种,在少年脑海中飞速闪过,激起惊涛骇浪,却未能再在脸上现出半点波澜。

    陈远强行压下心潮,对自己说:“纵然师门有意,小师姐却绝不可能”

    将此种种扰人心事,强压入最底处,陈远瞧着四位大宗师,摆了摆手,低低道:“此事重大,待朕细思。”

    四人虽能模糊感到皇帝心思震动,并无意外,反觉佩服,当初自己得知这些消息时,亦是惊骇复加,连连吸了好几口凉气,才平静下来,“原来皇后与青公主尚未说明,陛下初闻佛道近乎叛乱之举,竟能如此迅速便可镇定,看来若非天子重位,因果纠缠,人机险阻,陛下武道成就绝不会下于我等”

    当即四人道:“是。”

    陈远坐下,伸手端起玉杯,绝无半点颤抖,浅浅饮了一匙,道:“诸卿退下罢”

    四人起身,正要退出,忽听门外冯平尖声道:“陛下,太垣堂值守杨大人请见。”

    “杨仪堂相”

    四人心中一动,并未多呆,只是躬了躬身,退了出去,行至栏外玉阁时,果看见一个白胡子的紫袍老头,直腰正身,正站在檐下,神色肃然。

    。。。
………………………………

第八十二章 愚民尚武

    “杨大人。”

    诸葛先生拱手致意,另三人亦是微微躬身。

    紫袍老人胡子发白,一双眼珠却老而不昏,智光内蕴,此刻只略微动了动,似乎瞧了瞧他们,鼻孔中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算是招呼。

    诸葛先生笑了笑,也不以为意,只是走了过去,三人默然随行,出了小楼,步入连绵的雨幕中。

    “杨大人,请进罢。”

    冯总管小步趋上,一甩手中尾尘,面上堆笑道。

    杨仪点点头,拱了拱手,沿着檐下玉栏,跨门入了书房。

    一进房内,杨仪目不斜视,肃容敛身,正正拜下:“臣,杨仪,参见陛下”

    陈远伸手虚扶:“杨卿平身,入座罢。”

    “谢陛下”杨仪起身入座,正腰直背,神色肃然。

    宫女上了热茶,又退下,陈远道:“杨卿值守太垣堂,深夜见朕,可是有甚么事么”

    杨仪目光平视前方虚空,定声道:“臣在太垣堂中,偶然望气之下,发现帝星复明,五采气又盛,知陛下已出关,是以前来见驾。”

    陈远道:“嗯”

    杨仪慢慢道:“请陛下恕老臣无礼之罪。”

    陈远笑道:“卿何无礼”

    杨仪突然起身,再拜顿首,泣道:“请陛下万望以国事为重,莫再此般,一月不朝,实令臣等担忧哇”

    老人言语方罢,眼泪已滚滚落下,滴在毯上。

    “青姊留言曾道,此老身正道直,为治世之臣,却极恶武林唔,原来如此”陈远心中暗思,道:“杨卿还是先起来罢。”

    待杨仪再次落座,陈远方道:“朕亦不愿如此,奈何为竟全功,不得不耗时如许。”

    杨仪决然道:“武功小道尔,陛下为天子,当以江河为柄,以山川为锋,习天子之剑才是,为何在此庶人剑上下佑大功夫,当面搏击,缨冠不正,突目厥齿,流血三尺,岂为君子事”

    陈远沉默着,静听雨声,良久方道:“若依杨卿之见,月前魔道围城,破伤人命,朝中若无大宗师,该如何是好”

    杨仪正容道:“老臣并非轻视武学之道,亦知江湖中人颇有些超乎常理的能耐,朝中自然应有管制之力。臣意是,陛下不应在此小道上过费心力,反弃大道于不顾。圣人云:上既爱矣,下必纷效,陛下若迷武过甚,引得民间大行武风,却是不大好。”

    陈远想了想,道:“如何不好”

    杨仪凝声道:“侠以武犯禁。”

    陈远不以为然,淡淡道:“前一句呢”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杨仪呆了一呆,全句他自然是知道的,却不便说,因为他便是儒。

    老人怔怔良久,叹息一声,道:“臣辩不过陛下,然而韩子发此言时,毕竟是法家立场,而其时儒道并未独盛,其后数百年,儒家君臣父子之论,毕竟是最有效的治世良方。侠则不然,热血奔鸣,一言不和,便动手杀人,不服法度,藐视朝廷,此自古至今,从未更改,不得不防。”

    陈远又想了想,道:“朕夜读书,有几句话,不知该做何解,杨卿可愿释朕惑”

    杨仪道:“不敢言解,但可一试。”

    陈远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杨仪变色,胡子翘起,道:“此句断之不通,大违夫子本意。”

    陈远笑道:“只可让百姓知晓做甚么,不可使他们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岂非很明白的愚民之意”

    杨仪神色严肃,郑重道:“此断有谬,应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陈远道:“如此断来,孔夫子是不赞同愚民的”

    杨仪正色道:“夫子门下三千学生,七十二贤人,怎会赞同愚民之政”

    陈远点点头,笑道:“也对。下一句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杨仪道:“民心淳朴,路不拾遗,可谓大治。”

    陈远也不说对与错,只是又说了第三句:“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在其智多。”

    杨仪肃然道:“此言不可片解,却须考虑老子成书之时的大环境,方能作出真正解答。”

    陈远挥了挥手,杨仪便道:“当世之时,诸侯倾伐,无义乱战,官员富贵难言,百姓生灵涂炭,老子天生大才,睹此民生艰难之困,自然生出若天下人皆如上古之民那般淳朴无奸,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不义之战,百姓也可得以安歇的想法。”

    窗外雨声渐渐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