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故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方神圣。

    “铁车后面的是什么?是大炮么?”

    “回贝勒的话,这铁炮一直在大铁车后面拖着,奴才们确实不知道是什么,也没见这铁炮使用过。”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低头如实回答道。

    “大铁炮动了——”突然,一名牛录章京指着远方大叫起来。

    M777榴弹炮从行军到展开作战的标准时间是47秒,但那是在5名炮组成员齐全的情况下,现在杨铭一个人展开榴弹炮,速度自然要慢一些,将最后一锹土培在炮脚的犁锄上,杨铭扔掉工兵铲,累得满头大汗。

    用衣袖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杨铭从吉普车后厢里搬出两枚M795榴弹,每枚重量为46。5公斤的圆锥形炮弹泛着哑光,立在一块木板上。杨铭把炮弹尾部的金属保护带扯下,露出弹体上的环形弹带,M795炮弹的弹带是紫铜材质的,稍高于弹身表面,用于发射时在炮管内吻合膛线,使炮弹产生旋转。

    紧接着,他旋下炮弹顶部的吊环,开始给炮弹安装引信。

    这次杨铭使用的是激光空炸引信。这种引信与普通的触发引信不同,它使用激光测距,在炮弹下落到目标上空15米高度时引爆,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对非装甲软目标的杀伤力和杀伤半径。

    一枚普通 155 榴弹的杀伤半径为150米左右,而使用空炸引信能大幅提高其杀伤半径。

    二战期间,一个德军步兵营在集合的时候,被一枚152榴弹击中,全营800余人死伤殆尽;朝鲜战争时期,一个团的步兵在集结时,遭到三枚155榴弹齐射,几乎全团覆灭。这还是在使用二战时代的弹药和普通引信的情况下。

    而二十一世纪的榴弹战斗部设计与装药,再加上空炸引信的协助,其杀伤力不是二战时期的152或155榴弹可以比拟的。对于后金兵这种密集阵形的软目标,杨铭有信心一发炮弹解决战斗。后金兵那些在阳光下闪闪耀动的重甲,在现代武器面前是不能称之为硬目标的,现代战争意义上的硬目标指的是 M1 艾布拉姆斯坦克这样的东西。

    杨铭把炮弹置入 M777 的导轨——一个半圆形的金属凹槽,用曲棍推弹杆往前一顶,炮弹滑入炮膛,顶杆上传来轻微的段落阻尼感,炮弹的弹带嵌入膛线了,随后将圆饼状的发射药塞入炮膛尾部,关上炮闩。

    拿出弹道尺,杨铭用炮身一侧的激光瞄具观察了后金兵阵列的位置,很快得出了所需的密位数据,摇动转轮,炮管高高的抬了起来,以70度以上的高角度指向天空。

    ※密位是指枪械或火炮瞄准的角度,一般一圆周分为6400个密位。

    “全体齐步前进!”杨铭用喊话器下达了命令。

    丁有三站在队阵的最前排,双手握着长枪,脸上的肌肉扭动着。毫无疑问,这样上去完全是送人头,但是经过之前与后金哨骑对战的经历,他不敢违抗杨铭的命令,而且,在他的内心里,冥冥中觉得杨铭应该有什么办法能够致胜,绝不会让他们这些人上去白白送死。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丁有三心一横,大吼一声:“跟老子上!”向前迈出了第一步。

    后面的队列跟上来了。

    继续向前,一千多人的脚步在黄土地上发出闷雷般的橐橐之声,缓缓地向着后金军走去。

    “呜——”后金军的号手吹起了号角,钢铁的海洋翻滚起波浪线,前排的楯车开始启动了。
………………………………

第11章 雷声

    不知什么时候,王成和许小娘子下车走到了杨铭跟前。王成睁大着眼睛,仰着头看着高指着天空的大炮,脸上满是崇拜的神情,许小娘子怀里抱着婴儿,静静地看着杨铭,柔和的目光平静如水。

    “唉,你们两个,快回去,回到大车里去!”

    “捂住耳朵!你,谁让你抱孩子来的?快回去,把孩子的耳朵捂好了,对,捂紧。”

    杨铭大声对王成和许小娘子喊着,挥手让他们退后,两人都照做了。

    他深呼吸一口气,猛地拉动炮绳。

    炮声如闷雷一般响起,炮管口两侧喷出白烟,榴弹射出,炮身猛地往后一缩,将底盘的犁锄更深地嵌进黄土地里,整个大地都在颤动着。

    “一、二、三……”杨铭心里默数着弹道时间。

    丁有三看到后金军的楯车缓缓启动,当日永定门一战的情景又浮现在脑海里。那一战,四万明军,阵前结栅木,四面排列枪炮十重,在后金楯车的冲击下,一片一片的崩溃了。后金的步甲、马甲从溃口冲入明军阵列,横冲直闯,大砍大杀,人头滚滚落下,鲜血染红了大地。此一仗,后金兵阵斩明总兵满桂、孙祖寿、副将、参将、游击三十余人等,千总、把总无数。

    一阵无法抑制的恐惧感笼罩了丁有三的全身,他的脚步开始迟疑了。

    这时,后方突然传来沉闷的雷声,那是榴弹炮发射的声音,丁有三感到脚下的大地在微微的颤动。

    后金军的阵列上空,嗖地闪过一道白光,灰粉色的烟尘从地面升腾而起,笼罩了后金军的整个阵列。随即,巨大的爆轰声从前方传来,震得丁有三耳朵嗡嗡直响。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丁有三震惊的停住了脚步。

    一股粗壮的气浪迎面撞过来,气流推得丁有三打了个踉跄,他身后的队列也被这气流吹得歪歪扭扭的。

    气浪之中,几截胳膊的残肢从空中掉了下来,落到丁有三前面二百米的地面上,残肢落地之后还在旋转跳跃着,说不出的恐怖。

    丁有三吓得直往后退,他身后的队列也跟着像潮水一样的往后退着,有的人甚至扔下了手中的兵器,开始转身逃跑。

    “全体前进,杀敌!”杨铭的命令从后方的喊话器里传来,声音充满了不可抗拒的威严,队阵稳住了。

    笼罩着后金军阵列的烟尘渐渐散去,整个后金军阵列已经不存在了,地面上到处是人和马的尸体和残肢。有些人显然还没死透,在地上挣扎着,扭动着。尸骸堆中,一个白摆牙喇兵试图爬起来,要往回跑,但是整个人却像醉了酒一般,一瘸一拐地原地转了几圈,又一屁股坐倒在地上——他虽然没有被弹片击中,但冲击波破坏了他的前庭系统,使他暂时失去了身体平衡的能力。

    “弟兄们,冲啊!”

    丁有三大吼着,提着长枪开始冲锋,他身后的队阵也呐喊起来,像一阵洪流向后金军的方向冲去。

    长枪扎进那些失去平衡能力的后金兵的身体,发出沉闷的噗嗤声,随着枪尖的拨出,鲜血像喷泉一样飙出来。数百名军士和丁壮们,提着枪,挥着刀,抡着斧,疯狂般地向着后金兵刺砍着,残存的后金兵一个个倒下。除了极少数后金兵跑掉之外,战场上再没有活着的后金兵了。

    杨铭跨上悍马车,猛踩油门向顺义城冲去,不到一分钟就冲到了城墙下。

    “城里的人听着,朝廷大军已到,赶快出来投降!投降的,饶你们不死!”

    杨铭把悍马车上的高音喇叭开到最大音量,对城里喊话。

    “敢于顽抗的,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掉转车头回来,杨铭看着手表计时,十分钟之后,再次装入炮弹,摇动转轮,将榴弹炮向前倾斜了几个密位,拉响了炮绳。

    城墙内腾起一片烟雾,弥漫在北城门的上空。

    在上个世界里,杨铭曾到顺义古城景点玩过几次,对古城的大致区域构造还有点印象。这一炮是计算着城墙后面的校场和大街的交界位置打的,一般守城方会在这块区域集结兵力。明代之后顺义古城有过几次修缮,但四个城门的位置没有动过,杨铭这一炮也只能估摸着打了。

    丁有三脸上挂着汗珠,一路小跑到杨铭跟前,抱拳行礼。

    “将军,大胜!敌人已全歼了!”

    虽然说着大胜,但丁有三脸上没有一丝骄傲的表情,相反,还带着一些忐忑和不安。他知道,今天的这场胜利,其实跟他没有关系的,完全是杨铭的胜利。

    “列阵,逼近城门!”

    “喏!”

    队伍再次排列起来,仍然按照先前的顺序,五十人一排,齐步向城门迈进。这一次,人们脸上的恐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斗志和自信。

    瓮城的门开了,一队人走出城门,为首的是一名穿着青色鹭鸶官服,头戴乌纱帽的官员,在他身后跟着的衙役和民壮押着一群捆绑着的后金兵将。

    范同舟来到杨铭面前,拱手道:“将军,赵知县反正,绑了建奴豪格贝勒及以下二十几名官将,出来献城了。”

    “把他们带上来。哦,不,我过去看看。”杨铭不想让后金官将们近距离看他的炮和车。

    榴弹在后金阵列上空爆炸的时候,豪格正带着亲随在城墙上观战。顺义城的城墙高约三丈,也就是十来米的高度。榴弹的空炸引信是设定在15米高度触发的,炮弹就在豪格一众人头顶上方三米左右的高度爆炸了,虽然横向直线距离隔着二百来米,但弹片飞过来,还是有杀伤力的。有两个人被弹片击伤了,豪格站在最前面,虽然没有挨弹片,但是爆炸的轰鸣声和冲击波几乎把他震倒在地。

    一众人不敢再在城墙上停留,拥着豪格下了城,召集了城里剩下的百余名后金兵将布置对策。眼前发生的事太骇人了,纵使是身经百战的豪格,是战是走,也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杨铭的第二发炮弹打进城里来了,榴弹在离他们不到百米的距离爆炸,这些后金兵将瞬间死伤一大半,豪格也被冲击波震得晕了过去。

    已经投降后金的顺义知县赵晖中趁此机会,带领衙役和民壮们反正,向那些被高爆榴弹轰得七荤八素的残余后金兵将发动袭击,将豪格等人绑了,出来向杨铭献城。

    “罪臣顺义知县赵晖中见过将军,望将军以一城黎民为重,不兴杀戳,罪在赵某一人,愿受国法处置。”赵知县向杨铭一揖到地,却不跪拜,话中也只是说受“国法”处置,而没有说受杨铭处置。

    有明一代,重文轻武,近二百年沿习已久。七品的知县训斥三品的参将是常事,甚至连没有官职的举人,都可以在游击将军面前坐着说话,而游击将军只能站着作陪。这赵知县猜测杨铭最多不过一个参将、游击的官职,自然不会对杨铭跪拜。若不是他投降后金在先,杨铭可以把他当作敌人给杀了,说不定他还会摆摆文官的威风,对杨铭好生训斥一番。

    杨铭对明代历史上的这种风气也有所了解,也不跟那赵知县过多言语,拱拱手就算是还礼了。

    再看那豪格,虽然双手被反绑着,头上的盔甲也不见了,露出光瓢瓢的脑袋和脑后细细的金钱鼠尾辫子,但仍然昂首挺立,面色不改,眼睛看着杨铭似乎要喷出火来。

    杨铭挥挥手,说:“先带下去吧。”

    回头又对丁有三吩咐道:“丁百总,你带一百军士,随同范先生进城,肃清残敌,控制要害,其他人城外列阵,不得懈怠。”
………………………………

第12章 入城

    城墙下,一千多人的队伍仍然列阵站立着,丁壮们手持着各式兵器望着城门,身子挺得直直的,就连队伍中的妇嬬,也都颤颤巍巍的站着,没有人敢散开。

    确保了城内的控制之后,杨铭准备进城了

    “丁百总,把刚才那些逃跑的人捡出来。”对那些不守纪律、临阵逃跑的人,杨铭不想让他们得到进城的资格。

    十几个人从队伍中拉了出来,一个个灰头灰脸的,有的人甚至号淘大哭起来。这些人只能跟着城墙外面的俘人一起,在窝棚或露天的地面与饥饿和寒冷抗争了。

    “全体列队进城!”杨铭用喊话器下达了命令。

    挹翠门的瓮城是没办法通过重卡和大炮的,即使拆了瓮城也不行。挹翠门的西边城墙后面就是校场,是驻军操练的地方,杨铭打算在这段城墙扒出一个二丈宽的缺口,将车辆和大炮开进去。

    “拆城墙?”范同舟听到消息赶紧来见杨铭。

    “是的。不然铁车和大炮进不去。”

    这个理由是无可推卸的。后金得到顺义失守的消息之后,肯定会派大军来报复,没有杨铭的铁车大炮,等待全城人的将是血腥的屠杀。

    “也好。学生这就进城和赵知县商议,征调匠人和民伕将城墙拆了。城外的俘人中工匠和劳力也不少,只要给口饭吃就能干活,这一拆一建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范同舟和赵知县原本就是熟人,一个多月前,后金军兵临城下,赵知县带着生员们出城投降,范同舟虽极力反对,但独木难撑,只能自己一家几口人守在家里,紧闭宅门,若后金兵上门来骚扰淫掠,就打算全家自尽殉国了。好在豪格大军入城之后,倒还军纪严明,并不像在其地方那样大肆掠劫,城中百姓尚可以苟且偷安。

    范同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独善其身了,谁知城中的那些生员们却不放过他,一定要拉他一起背锅。范同舟不肯,有人就威胁要向后金军告发他心怀异志,情急之下,范同舟只得抛家弃口,寻个机会逃出城去。

    今日范同舟随杨铭一起收复顺义城,那赵知县和城中一众生员惊谔之余,一个个都对范同舟颇为忌惮,纷纷前来巴结笼络。无形之中,范同舟在这帮老爷中地位提高了不少,说话办事更是举足轻重了。

    待到城墙扒开缺口时,已近申时(下午三点左右)了。杨铭仍像早晨出发时一样,挂好拖车,在丁有三等人的护卫引导之下,开着重卡进了顺义城。

    从北城墙的缺口进来,就是校场了。抬眼望去,满目苍夷,炮弹落点几十米范围内的房屋全部倒塌了,一片破垣残壁,这些砖木结构的房屋在高爆榴弹面前完全没有抵抗力。街面上的尸首已经清理,但遍地的血迹还在,几处房屋废墟上,还有人群在挖掘搜寻着,有些尸首被扒出来了,亲眷们跪在尸身周围哭泣着。

    这一炮除了杀伤几十名后金兵将之外,附近民宅的老百姓也死伤惨重,被弹片和冲击波直接杀伤和房屋倒塌砸死砸伤的,恐怕不下百人。

    见此情景,杨铭也于心不忍。他找来范同舟,让他妥善安置这些失去房屋和亲人的百姓,又派丁有三布置军士和丁壮帮助挖掘清理。

    杨铭要去入住的地方是顺义游击将军府,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十一月十六日,顺义游击营兵跟着满桂和侯世禄的大军在顺义城外与后金军决战,大军被后金军击败后撤往北京,顺义知县率众献城投降,其实也是城内无兵可守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豪格进城后就住在游击衙门,现在,官衙的主人又换了。

    游击将军府在校场的东面,中间隔着大街,官衙坐北朝南,前院是议事厅,是军事指挥和办公的场所,后院则是将军及家眷生活区,中间隔着一道院墙。

    将军府西面朝着校场方向的围墙被扒开了,工匠们正在赶制两丈宽的门楹,这是杨铭吩咐的首要任务,车辆和大炮是不容有任何闪失的,杨铭决定将它们停放在将军府的后院里。看到重卡拖着大炮开过来,工匠们一个个停住了手头的工作,谅讶地看着这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重器。杨铭驾着车从围墙的缺口驶入院子里,让丁有三带人在这里守着,督促工匠们加紧施工。

    和范同舟一起陪同杨铭的是顺义县教谕赵僎,这位赵教谕四十多岁,山东胶州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言语慷慨,颇有几分豪爽之气。

    “杨将军神武绝伦,今日获此大捷,解全城生民于倒悬,学生感佩之至。”赵教谕慨然叹道。

    “不想我大明竟有杨将军这等神武之将,不知将军何方人氏?有何家学渊源?”

    这分明是来打探自己底细的。杨铭苦笑——自己从何而来,没办法跟别人说,就算说了,别人也不会信。

    “杨某一介草民,昔日以奇缘习得些本事,值此国难之时,挺身而出,抗虏勤王,自是大明臣民之本分。”杨铭打着哈哈,在范、赵二人的陪同下巡阅将军府。

    将军府的前院里,十来名男仆和仆妇站成一排,垂手而立,眼睛看着地面,让人感到一种无声的温驯,这些仆人是将军府的杂役,豪格住进将军府后,遣散了府中旧仆,命令顺义县重新提供了这些仆人,现在,他们正站在这里迎接新的主人。

    一名男仆和一名仆妇引着杨铭一行走到内宅的垂花门前,杨铭抬头仔细打量,从外面看去,垂花门像一座华丽的砖木结构门楼,而从院内看垂花门,则似一座亭榭建筑的方形小屋。垂花门有内外两道门,外面的门叫棋盘门,或叫攒边门,门扉坚实厚重;内里一侧的门叫屏门,平时一般是关闭的,通行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者走门厅左右两边的抄手游廊,这样,即使外面的棋盘门打开,有屏门的阻隔,从外面也看不到内宅的情景。

    到了垂花门的台阶之下,赵教谕、范同舟和男仆都止步了,一名中年仆妇引着杨铭走进棋盘门,从屏门旁的侧门进入内宅,却看到院内站着一群年轻美貌的女子,穿红戴绿的如一片花丛铺在院子里。这些女子看到杨铭进来,一个个都低下头,只有几个胆大的女子挑起眼角用余光打量着杨铭。

    这些女子是从各处的俘人中挑选进城的,她们被作为赏赐分发给有功的后金官将们。顺义收复之后,这些分散在各处的女子被收拢起来,送到将军府里,和将军府里服侍豪格的美女一起,像战利品一样等待着胜利者的发落。

    杨铭看着这群女子,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些女子有的家人在城外,有的不一定还有家人了,把她们留在府里对杨铭来说也是个麻烦。杨铭正思忖着,却看到院墙边的游廊里,许小娘子抱着孩子静静地站着,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自己。

    她和王成是坐着悍马车拖挂在杨铭的重卡后面进城的,进城后车辆就直接开到将军府后院里停放了,只要杨铭不发话,范同舟他们是不会把她放到别处安置的。

    许小娘子看自己的那种表情让杨铭感觉有点脸红,咳了咳,他问许小娘子:“王成呢?”

    “王小公子安置在那边的厢房里了。”许小娘子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房间的位置。

    “哦。你住哪?”

    “奴家在这边的厢房。”许小娘子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一双桃花眼闪着光亮。

    “嗯,那好。她们……她们怎么安置?”

    “就让她们住西面的裙房吧。”裙房是院子东侧或西侧的一排房子,通常作为厨房和仆人的住宅。在华北地区,西面的裙房比东面的好,东面的裙房夏季西晒,冬季直接受到西北冷风吹袭,居住环境差一些,一般用来储物,或作厨房、马厩。

    “不碍着铁车就行。”杨铭说。

    “铁车停在正房后面的院子里,在后罩房的前面,那里寻常是不会有人过去的。”许小娘子似乎对这种建筑格局很熟悉。

    “好,这里烦请你张罗一下,我有事先去忙了。”
………………………………

第13章 投奔

    早上醒来,许小娘子照例端上了铜盆热水,伺候杨铭洗漱。

    “还有没热水?给我打一大盆来,我擦擦身子。”

    杨铭在美国养成了早晨洗澡的习惯,两天没换衣服了,不洗换一下感觉难受。

    许小娘子干脆利索的换了木盆,端了一大盆热水进来。杨铭也不避嫌,脱掉长袖T恤,露出六块腹肌,上下擦拭了起来。

    “来,你帮我擦擦背。”杨铭不客气的对小娘子说。

    许小娘子也不推辞,她接过毛巾,在热水里拧了拧,就给杨铭擦了起来。

    “将军,要不要大点力气?”

    许小娘子的脸几乎贴着杨铭肩部的三角肌,轻轻地问着,一阵清新的香气随着声音飘进杨铭的鼻子里,看来这小娘子今天已经用过杨铭给她的牙膏牙刷了。

    “嗯,用力擦。”杨铭嗅着这如麝如兰的味道,心中微微一荡。

    “将军,你的头发……”

    “哦,我不是和尚。”杨铭知道许小娘子心中的疑问。长期在部队生活,杨铭没时间去弄什么发型,他的头发就是最简单的平头,自己用电推剪推的,最短的0。8毫米的那种。显然,这种发型在明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十天半月没剃头的僧人。僧人的戒律规定是半个月剃一次头,但如果确实没有条件,只要头发长度不超过二指,也不算犯戒。而且明代的僧人是不烫戒疤的,那种额顶上烫几个戒疤的规矩是从清代雍正年间开始的,雍正皇帝精于佛学,对僧人事务多有干预,据说这戒疤是雍正皇帝提倡和规定的。

    “嗯。”许小娘子嘤咛一声,兰花般的气息轻拂着杨铭的后颈。

    换上一身干净的迷彩服,披上防弹衣,戴上头盔,背上步枪,杨铭气宇轩昂地走出房间。

    垂花门外的前院里,丁有三带着二十几个军士列成两排,直挺挺地站着。

    “将军!”

    看到杨铭出来,丁有三上前一步,躬身抱拳行礼。

    “哦,你们这是干什么?”杨铭讶然地问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