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间有正道-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祖一家起初是在黄家岭下面的山谷里建了三间小木屋住的。一天,欧阳庆和欧阳丰追一只兔子,一直追到山顶,弟兄俩向四面看看,越看越觉着全家住在山顶上安全。回家一说,欧阳祖夫妻俩和欧阳年都去看,一致叫好。
于是秦玉莲带着孩子和二婶守着木屋种玉米、山芋、花生、黄豆,养鸡。他们兄弟四人得空就去山顶,就地撬打石块、整平地面,用石块一间一间垒着墙。怕山上风大,墙子都垒到一人加一臂高为止。
然后在木屋周围冈峦上砍松树、青钢栗、竹子,运上山头上铺成平顶,用竹篾将一根根松棍、青钢栗棍绑牢,然后在上面蒙一层连裰在一起的桐油浸过的兽皮,再压上几排石片,防止风吹。每一道房门,都是一根根松棍拼成的,不好看,但结实。为防止山顶积水,居住地面高于周围。
生活用水呢,开始两个月都是兄弟四人轮流去山谷背水。有一天,欧阳年在东边座盘上歇脚,有几点雨水落到后颈脖子上。他抬头看天,万里无云,一回头,发现离座盘四十来丈高的悬崖上有一眼泉水向下流淌。
以后,他每隔两个月去看一次,那眼泉水始终流淌。冬天,泉眼处似有一团雾气,尽夜不散。他向家里人一说,欧阳庆想了想,一拍大腿说,放一条绳子直达泉眼,然后由上而下,以绳子为中心挖二尺见方的沟槽,泉眼处向两边各扩大两尺,向里挖三尺,外口留一尺,下挖六尺,这样一个大水槽,顶上架个摇轱辘,放吊桶下去,山顶上人再多,吃用水就都不用下山背了。
(本章完)
………………………………
第98章
二婶说太危险,太困难。大家都说绳子拴在腰上,放到泉眼处由下向上凿石头会很快的。秦玉莲说,他父亲是石匠,请他多带錾子、锤子、撬杠来不就得了。在玉莲父亲指导下,弟兄四人每天轮流下去两个人开凿,不到一年就开凿成功了。
大家叫它泉井,二婶都能摇上来满满一桶水。这种泉水,夏天凉凉的,甜甜的;冬天热热的,甜甜的。人人都说这种水是神水,能治百病。从此秦老贵也就定居山顶。
柴草呢?任何人下山,都要背一捆松桠、柴禾上山。堆在泉井口边。一人来高一堆,上用绳子网住,绳头拴在大石块上,防止风吹。粮食呢?除大米须去岭南三十里的山桥集买,其他杂粮都是自种自收的。每次买米都是欧阳庆、欧阳丰两人抢着去,一人挑一百斤。
三十里山路,大多是上坡路,特别是上黄家岭山顶,实在是艰辛万分。欧阳祖想买条毛驴驮米,可苦于无钱,只好将这句话埋在心底,但看到两个弟弟每次挑米到家,总是浑身汗透,气喘如牛,他的心就像油煎,无比难受。
再说伍强夫妇到了欧阳祖家,二婶、秦玉莲都还记得伍强,热情地给他俩斟了两碗水。伍强向二婶、秦玉莲、欧阳祖、欧阳年四个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世、经历,顺便也介绍了卜小梅。
说到他夫妇打算在山上建屋定居,躲避官府捕杀。二婶等四人万分高兴,表示热烈欢迎。伍强说可能还要增加两家人,欧阳祖说人越多越热闹,胆子越壮。二婶、秦玉莲的笑脸像两朵花,三岁的小胖也老是望着大人们笑。
太阳快下西山头时,欧阳庆、欧阳丰挑米回来了。伍强看他俩那么累,就说明日去黄城买两匹马,供买米、驮柴用,倘有急事要办,骑马也快得多。欧阳祖尴尬地说,他早就想买条毛驴,可就是手头太紧了。
伍强说,他夫妇俩带来了一千两银子,明日就请欧阳祖大哥带一个兄弟去黄城买两匹马,买两辆拖柴的平板马车,顺便买五百斤大米、二百斤麦面,食盐一百斤,红糖、白糖各二十斤,猪肉一百斤,米酒、烧酒各五大坛,茶叶十斤,食油一百斤,炮竹、香、纸看着买,大锅、小锅各五口,碗、盏、酒杯、筷子要够几十人用,说着就递给欧阳祖一百两银子。
欧阳祖说,要不到这么多银子。伍强说用不了就放在你身边,又说他夫妻俩明日起要取石块垒房子。欧阳祖说:“明日我和你夫妇二人去,欧阳庆兄弟三人留在山上取石块,他们干这种活内行。”二婶他们说如此最好。
第二天蒙蒙亮,欧阳祖和伍强夫妇吃过早饭就下了山,太阳离西山头还有尺把高,两匹大马拉着两车东西登上山顶。卜小梅塞给小胖一包东西,秦玉莲打开一看:两套小孩子的小褂裤、一顶棉帽、两双小布鞋、两双小袜子、一小包烧饼、酥糖、糖球。秦玉莲连声致谢,小胖却拿块烧饼就咬。人们望着他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起,除二婶烧水、煮饭外,七个大人全部取石块。
伍强想了想,建议除山顶四周留三尺宽的石块不取外,中间这几十亩面积要一层石块一层石块地取,一直取七尺深,然后从七尺深处起建房子,就不再怕大风了。这样周围就留下了三尺宽的墙子。
在下山这条通道处,挖出四尺宽的门,上面留三尺宽、两尺厚的门顶。三尺宽的墙外坡道,进门的坡道挖七尺深,然后一个慢坡道接上下面的原坡道,门外两边要切二丈深。大门要用铁板做两扇门,里面加四道粗铁栓。这样,守住大门,里面的人就万无一失了。
欧阳祖说,好是好,就是活量太大,要干到猴年马月才成?伍强说,先从东面开五亩地面积建房子,然后向西五亩五亩地发展,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欧阳年说:“好哇!我晓得了。我家这十几间屋子,只有一亩多地,不要动,留着它做看台,观看外面情况,好同官兵打仗。”
伍强高兴地拍着欧阳年的头,夸他脑子好使。欧阳祖兄弟四人一致问伍强是怎么想出来的。伍强认真地说,他一直想杀邓仁义报仇,近几年一直想报仇过后该逃到哪里去呢?自一年前上山来看过以后,他就一直设计这个式样了,主要是从长期对付官兵,子子孙孙能够活下去考虑的。结果连二婶、秦玉莲都热烈赞同这样干。
再说邓大山、项小马把三辆马车赶到卜家庄,向卜雄稟明了情况后,项小马就想独去黄家岭看看。邓大山叫他别性急,要请师傅拿主意。卜雄听说杀了邓仁义、邓大富、周小阳后,他想果然不出所料,为女婿痛杀仇人感到自豪!可他自女婿、女儿走后,他就在一直考虑,倘能除恶报仇,官府一定要发海内捕文,伍强他们就不能在卜家庄存身了,那该到何处去呢?
如今知道女婿早有打算,已上了黄家岭山头,且带回来一万五千两银子,他无比开心,觉得伍强年纪虽轻,但有头脑,不莽撞,办事稳重可靠。再想想这个可诅咒的世道,卜雄下决心偕老伴去黄家岭帮助女儿、女婿。当邓大山、项小马请他定夺时,他毫不犹豫地说,上黄家岭,同官府斗去!
并立即召集武馆所有的人说:“如今世风不正,人心不古,富人称霸,贪官横行;好人受欺,善人被害。我欲上黄家岭隐居,愿随者随,愿去者去,愿留者留。”结果,全体人员愿随。卜雄只好指定大徒弟郝忠、二徒弟杨青河和老家人卜高守家,继续开武馆,收徒习武,留下一千两银子给他们。
卜雄、邓大山、项小马领着八十七个人赶着四辆马车上了山。伍强夫妇万分感动,欧阳一家无比喜悦。欧阳祖腾出四间屋,给卜雄夫妇、伍强夫妇、邓大山夫妇、项小马父母住下。其余的人一律先住低矮的帐篷。欧阳庆、欧阳丰、欧阳年执意睡帐篷,又腾出三间让人们在雨天作饭场用。
(本章完)
………………………………
第99章
欧阳祖提议近百人,没有头不行,一致公推卜雄为族长。接着在卜雄主持下,大家分了工:项小马协助伍强处理外部事务,邓大山、欧阳庆负责购买物品,秦玉莲父亲秦老贵领眷五十人分日夜两班轮流凿取石块,欧阳祖领二十人从早到晚垒建屋子,欧阳丰、欧阳年领着两个人每天下山拉柴禾,二婶、卜小梅及其母亲、邓大山夫人、秦玉莲及其母亲六人专管烧水、煮饭、洗衣。
当天午饭后,秦老贵随同邓大山、欧阳庆,套两辆马车至黄城只买到了十二把錾子、十六把小铁锤、四把大铁锤、五把鉄钎、六把铁撬棍,只好又到山乔集铁匠铺订做了一百把錾子、十把铁钎、五十把小铁锤、十把大铁锤。顺便买了五百斤米、一百斤面条、二百斤食油、一百斤食盐、一百斤猪肉、二百斤蔬菜。
卜雄、伍强觉得粮食是大问题。第二天起吩咐邓大山、欧阳庆每天领四个人,套四辆马车,今天去山桥集,明天去罗镇,后天去黄城,每天购买二千斤大米上山,确保山头储存六万斤粮食。卜雄怕徒弟们荒废了武功,规定每人每天起床后练半个时辰,睡觉前练半个时辰。每十天对练一个时辰,卜雄、伍强悉心指点。
六年下来,黄家岭山头建设初具规模,人员增加到三百多人。卜雄、伍强、项小马深感山头难以容纳,就又花了七年时间,在从上山的第二个转弯处直到山顶大门的坡道两边,开凿垒建了两排层层叠叠的石房子,坡道中间留了一条一丈宽的通道。
在上山的第二道转弯处修建了一座一丈高五尺厚的石墙,两边是悬崖,在石墙正中开了一道三尺宽、六尺高的双扇鉄皮大门。闭上铁门,无须守卫,门后一丈的上方就是第一层两幢石房子,守卫者从门、窗里居高临下向外射箭就可击退进犯者。
在这道铁门的南面平冈上围了一块五百多亩面积的场地,东、南、西三面围墙一丈高、三尺厚,围墙外挖了两丈宽、八尺深的壕沟,北面有二十多丈阔的通道连接山寨第一道铁门。
这宽阔的通道两边是几十丈高的悬崖。这块场地囤积柴禾,一堆堆丈把高的柴堆上都用薄铁皮蒙着,既防雨淋又防火攻。
近几年,黄家岭发展到了八百多人,就又在上山的第一道转弯处和柴禾场壕沟外建了四十几座石墙木顶房。这些房子的五丈外又修建了一道八尺高、二尺厚的石墙。
正南开了一道四尺宽、六尺高的双扇铁皮门,门两旁各建了一座大石块垒成的高二丈的两层观望台,每层四周都有上中下三排射箭孔,来犯者就是攻进了大铁门,也照样可以被射死。
卜雄、伍强为确保日常生活必须品,除购买外,抽出外围﹙第一铁门与第二道铁门之间﹚二百人,在黄家岭东三里双溪,建盖茅屋,开荒种地,栽水稻、种玉米、黄豆、山芋、芝麻、花生,饲养鸡鹅鸭、猪羊。粮食大部分储在第二道铁门上面坡道两边的房子里,山顶只储存十多万斤。
卜雄严格要求邓大山、欧阳庆,确保整个黄家岭长期储存五十万斤粮食、二万斤食油、二万斤食盐。黄家岭这八百多人,虽然也辛辛苦苦建设、种地、养殖、练武,但没有租赋,没有欺压,人们平等相处,不愁吃,不愁穿,团结和睦,欢欢乐乐过日子。近年来,卜雄要求二十四岁以上的青年回老家娶老婆,准许带上山,让这些妇女到双溪种地、养殖。
每年靠近年关时,父母妻儿在老家的,卜雄总要拿出一笔银子每人发十两,要他们连夜送给家人。黄家岭实在是现实中的桃花源。
但是,黄家岭不能与外界隔绝,生活方面的很多东西都要仰仗外面。而且近四五年来,不断有捕快们来追查要犯,说他们杀了人、放了火。可没有一个捕快敢跨进第一道大铁门。捕快们见里面那些人那个气势,只是在门外喊几声,问一问,甚至没听到回答就转身而逃。
捕快们大多在回禀知县大老爷时,总是说黄家岭有几千山匪,个个是凶神恶煞。县令们一听几千人,谁也不愿捅这个马蜂窝,而惹祸上身,总是不了了之。特别是有些青年上山,哭诉某某脏官、某某大财主如何如何恶劣,伍强派人探访确认后,就命项小马或亲自领十来个武功好的兄弟套四五辆轿式马车去清除这些人渣,载回几千两或几万两银子。
这些被清洗的人家向县衙告状,县衙的捕快根据线索又一步步找到黄家岭,然后向县令尽力夸大黄家岭的声势。于是黄家岭人又成为远近闻名的山匪。
马小树等夜袭陆彪大营,高呼他们是黄家岭义士,下来三千兄弟打抱不平的。目的是想借黄家岭名头来吓唬陆彪,根本没想嫁祸于黄家岭,挑起官兵与黄家岭作对,也没想和黄家岭联手抗官兵。
可甄大牛听到这些话后,总觉得这是嫁祸于黄家岭,感到万分对不起黄家岭。他始终担心黄家岭在不明就里中吃了官兵的亏。和王一行认真商讨后,他同王占岭、奚慕尧三人骑马去黄家岭,一百六十里路,夜宿戚家集,第二天巳时初就上了黄家岭山顶。
甄大牛三人和卜雄、伍强、项小马等一见如故。甄大牛首先说明来黄家岭是表示道歉,然后把前后情况一说,最后请黄家岭对官兵要作好开战的准备。
卜雄等哈哈大笑说,他们上黄家岭,十多年如此苦苦修建黄家岭,专收受欺压的人,专杀贪官,专掳豪富,就是不怕同官府作对,不怕同官兵作战。说甄家夜袭陆彪大营,喊出黄家岭名头,是看得起黄家岭,他们感到无比自豪。
午饭后,项小马提议与甄大牛结为异家兄弟,双方所有的人都热烈欢呼。焚香跪拜天地,祷告发誓后,甄大牛三人向卜雄夫妇、殴阳祖的二婶,秦玉莲的父母一一下跪磕头,这些老人们忙不迭地搀扶他们起身。
(本章完)
………………………………
第100章
喝茶中,卜雄说对于甄家抵制重租、抗击官兵的情况,他们有耳闻,对于青龙二义王,他年青时就非常敬慕,只是无缘谋面。说他一定在适当时间同伍强等一起去拜望青龙二义王,了却夙愿。甄大牛三人一再表示感谢。伍强提议两家联盟,共同对付官兵。甄大牛三人大喜,说两家联手,至少有一千五百人可以参战,足可以与三五千官兵周旋。
双方谈到这里,卜雄兴致勃勃地领着甄大牛三人一直由山顶看到山下第一道大铁门。甄大牛看后,说黄家岭易守难攻,只要山上粮草不缺,千军万马也奈何不了黄家岭山头。
但他建议黄家岭一要建立枪队,确保与官兵抗衡;二要确保山上在官兵包围断炊之时,所有人员能全身而退。卜雄、伍强、项小马都说英雄所见略同。伍强说,安全退路,工程量大,早已着手在做。卜雄说建立枪队已有打算,并已筹备了五万银两准备购买枪支、弹药,只是苦于无处购买,无人教练。
甄大牛说,他派人来山上帮他购买枪支、弹药,也派人来帮他们教练使枪。伍强等大喜。项小马说,两家相距一百六十里,互相救援,必须要有马队。甄大牛、伍强等都点头赞同,并都表示立即筹建马厩养马,先各自筹建二百人马队,力争双方人人有战马,人人会马上功夫。双方越谈越对劲,深感相见恨晚。
当日晚饭后,甄大牛三人辞别黄家岭,连夜骑马赶回甄家村。十多日后,卜雄安排好邓大山、欧阳祖守山的各项事务后,同伍强、项小马三骑,直奔甄家四合院,受到四合院所有的人热情款待,被奉为上宾。
酒宴后,甄大牛领着他们参观了地下通道。之后,甄大牛、王一行二人领着卜雄三人飞奔大洪村拜会了王有义。卜雄等在大洪村盘桓了一日,进一步商谈了两家联手的具体措施,参观了大洪村围墙、大门,参观了进出大洪村的暗道,观看了庞小豹指挥长枪队、短枪队的操练,卜雄等赞叹不已。
第二天,卜雄三人又去王家村拜会了王力胜,又谈了两家联手事宜,逗留了一日。第三天路经李家庄,拜望了王巧云、马小树,然后径直去了刘家大洼拜会了刘步云、孙一景等众英雄,又谈了两家联手一事。晚宴后,卜雄三人辞行,说山上放心不下。
在卧马山下分手时,甄大牛答应不日派人去领他们购枪,然后再派人去教练。卜雄三人万分感谢,双方马上抱拳,依依不舍而别。
这次会见后,青龙二义王和刘步云、孙一景等更增强了抗击官兵的信心,青龙二义王进一步检查了大洪村的防卫措施,但更暗暗抓紧了大龙谷的建设。卜雄、伍强等也更有了抗击官兵的信心。
回到黄家岭,他们一方面加强防卫措施;一方面要求秦老贵指导那专职开挖通道的一百人,日夜不停地加紧分班挖凿;一方面由伍强或项小马领着除恶队,专门杀周围几个县城、乡镇那些凶恶的贪官、恶富,既为受压榨的老百姓出气,也为山头攒积银两,并派欧阳祖领一百人在蛇滩建农家茅屋,开垦田亩,这且搁下不谈。
再说陆彪在青龙山大营损兵折将,被江抚军下令招回后,满心羞恨,总想剿灭甄家村刁民,荡平黄家岭山匪,好出心头这股恶气。他终日思考,想到了他妻子的大弟万振邦。他突发奇想,立即派人找来三个心腹:副将丁盛延,千总李九成,千总张化。这三个人个个武功高强,心地狠毒,对陆彪惟命是从。
同他们密商化装成生意人去高城县令万振邦府宅,以那里为落脚点,白天探明情况,夜晚偷袭甄家四合院,杀掉甄大牛那帮刁民,先出一口恶气,再设法请求出兵剿灭黄家岭山匪。丁、李、张三个人一齐喊好,说这会人不知鬼不觉地杀掉那帮刁民,为朝廷争光。
于是陆彪立即向制台府告假一月,回老家探亲祭祖。江抚军了解陆彪是个睚眦必报的粗人,肯定是为他下令回兵不满,想回乡散心消气,何况他即将赴京任职,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呢?江抚军立即准允,并大大赞扬陆彪是在推行孝道。
临行之时,李九成建议带上他的好友王达,陆彪点首准允。陆彪一行五人乘一辆轿式绸緞马车,直抵高城万振邦府宅,安顿下来。第二天王达自报奋勇去了大甄村,他恰好碰到李小园下地,就向李小园转弯抹角地问起四合院情况。
李小园是搞防卫、情报的,立马意识到此人不是生意人,就装作老实巴交的乡巴佬,一一编造回答。说到甄大牛时,李小园说他每天晚上掷骰子,四更头上才睡觉。王达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李小园说大柱哥说的。李小园问他来做什么生意,他说想收油菜籽。李小园说菜籽还未收割呢,王达说提前来打招呼收购呀。李小园“噢”了一声就走了。
李小园下地不一会见他出了村庄,就赶紧回四合院报告了甄大牛。甄大牛和王一行等商量后,作了周密的布置,以待偷袭者上网。
王达回去一说,陆彪确信匪首甄大牛夜夜都在四合院赌博、睡觉。丁盛延说,听说甄家刁民人人功夫了得,提议每人带一支快枪。陆彪不准带,说杀鸡焉用牛刀,刁民都是些三脚猫功夫,上不了阵场。说凭他们这几个人的武功,区区二十几个刁民、蟊贼,当如同砍瓜一般劈了他们。四个人只好唯唯诺诺。
当天断黑时,陆彪五个人就到了大甄村东潜伏下来。待到三更末,五个人来到四合院,跃上屋面,翻过屋脊,跳进院中。见四面房子无灯火,寂静无声,陆彪一挥手,五个人各自去每个房门前窃听起来。
一会儿,五个人聚在一起,轻声说各房都有人,不知姓甄的在哪个房间。陆彪恼了,叫王达把守大门,防止刁民逃跑。他大喝一声:“姓甄的出来!”各扇房门应声而开,拥出十几个人,七个人同声回答:“我姓甄,找死么?”陆彪大怒,叫匪首甄大牛出来受死。
(本章完)
………………………………
第101章
王占岭哈哈一笑,问他是何人,如此狂妄。话音一落,单刀劈向他的头颅。陆彪更气,三十二斤熟铜棍架开单刀,就横扫一棍,跟着棍棍紧逼,恨不得一棍砸扁了王占岭。这当儿,丁盛延同奚慕尧、李九成同王一行、张化同王长龙战在了一起。王达守门不敢动。
五十回合后,王一行三节棍加快速度,两面翻飞,李九成左挡右架,慌乱间被王一行当头一棍死于非命。陆彪久战不下,心里发急,一见李九成倒下,更加愤怒,一口气连环十八棍,逼得王占岭左右回避。
王一行接上去就打。甄大牛看这边无碍,想生擒守门人,就八步赶蟾,跃到王达身边,单刀翻飞,一路仙女散花,砍得王达只有招架之功,甄大牛左手一支柳叶镖击中王达大腿,甄大牛紧跟一脚踢翻王达,跨一步踩住王达,喊李小园、甄自坚等上前将他捆了起来。陆彪见战不下王一行,高喊一声“走!”
跳出圈外,飞身上屋,丁盛延、张化随着上了屋,王一行因不知外面虚实,而经一番打斗,觉得此人非等闲之辈,就阻止青年们追击。甄大牛等进了议事厅,随即审问王达。
王一行见王达大腿裤向外渗血,面呈痛苦之情,就拿出家传的刀枪药,亲自为他敷上,并给他包扎起来。王达起初沉默,后来叹了口气,说他是陆彪手下的一个千总,是陆彪召集他们几个人来袭杀甄大牛的。甄大牛问谁是陆彪,王达指着王一行说,他替换青年交手的那个人,就是那个使熟铜棍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