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间有正道-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龙赞同,但不好表示。任成化知其意,于是直陈己见:张将军出面,要赖无忌单独行刺,不与贾府接触,事成,贾老爷暗中给几个赏钱即可,外人不得而知。眼下只要贾老爷首肯就成。贾龙暗喜,急速地闪了父亲几眼。贾庆吉思考了一会,只好说:“那就有劳张将军了。
事成定以两万银两为谢。”张一忠表示立即办理。众皆大喜,觥筹交错之际,大家尽说些贾大老爷爱听的话,哄得贾庆吉天旋地转,飘飘然昏昏然起来。贾龙怕父亲酒多失态,暗示任成化适时收了场。
张一忠第二天就动身南下,去恳请赖无忌出山。
赖无忌家住太平县牙山赖家村,赖家村三百多户,近二百户人家以种茶为生,还有百多户人家靠租种赖无忌家田地为生。赖无忌最恨为富不仁者,喜欢救济穷人。他守信重义,一旦允诺,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刀斧加颈,一眼不眨。他生性高傲,听说张一忠任将军之职,心甚喜悦,但从不去拜望,惟恐人说他趋炎附势。
他有三个徒弟,大徒弟赖升和二徒弟赖喜平,是他从赖家村三百多名少年中挑选出来的。他平日无事喜欢看少年们玩耍打闹。每次总是看到赖升、赖喜平站在弱小的一边,狠斗大孩子、强有力的孩子,他俩宁可自己挨揍,也不让弱小的孩子受欺负。
他非常满意,就牢牢记住了他俩。三徒李守诚。是常年在赖家村要饭的孤儿,赖无忌多次看到他把一大碗白米饭和菜倒给一个要饭的老女人吃,自己再去要。
一次赖无忌无意间问那老女人是不是他的奶奶,他摇头说不是,他没有亲人,他是看那老奶奶走不动路,太可怜,要了饭就先给她吃。问他几岁了,哪里人。他说八岁,是山那边小李村人,六岁那年,下大雨屋子倒了,父母被砸死了,他就来这个大村子要饭了。
赖无忌激动得热泪盈眶,就把他领进家给吃给住,给他取名李守诚。赖无忌看他和赖升、赖喜平一样,骨质刚健,体态飘逸。他认为这是练武的好材料,尤其是练轻功的上乘材料。于是他决心登门把赖升、赖喜平招来家跟李守诚一道学武。
(本章完)
………………………………
第119章
赖无忌在村上人缘极好,谁都说赖二少爷没有富人味,又知道他武功极好,威镇四乡八邻,村上人卖茶遇到麻烦就找他摆平。赖升和赖喜平的父母听赖二少爷说要收他们的儿子为徒,他们真是喜从天降,当即要他们的儿子磕头拜师。
两个月下来,赖无忌大哥和父母很反感,认为教人武艺不收学费还供人家吃喝住,这简直是头等傻瓜,头等败子。哥哥干脆找他分家。凭着两个亲舅舅,他只要二千两银子,一百亩稻田,其余什么也不要。母亲同两个舅舅不忍,硬给他五千两银子、一百五十亩稻田。
赖无忌立马请人在牙山背后山垅森林间建了三进十二间砖墙瓦屋,一进和二进之间,二进和三进之间各有一座大大的院子。他带上妻子关杏花、六岁的儿子赖守义,四岁的女儿赖晴莲,领着三个徒弟住了进去。那年他三十岁,赖升十岁,赖喜平九岁,李守诚八岁。从此,赖无忌就深居简出,教徒练武,不与外人交往。
张一忠到赖家老屋一打听,直接翻过牙山来到赖无忌家大门前,只见大门紧闭,只好拍门叫喊。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开了门,问他何事登门。张一忠说他拜望老朋友赖贤弟。小伙子十分客气地领他来到第一座院子。赖无忌正利用两棵高直的杉木树,和几个青年在切磋轻功。
赖无忌一见张一忠大喜过望。立即将张一忠领进二进客厅,喝茶畅谈,互道了一番阔别以来的情况。张一忠直奔主题,说高城大甄村甄大牛如何抗租,如何杀收租的人,如何直闯贾府杀掉贾家两个女婿,如何勾结山匪抢劫贾府四十一万两银子,如何兴建城堡,如何三次抗击官兵屠杀了好几员大将和几百名兵勇,还打杀了贾府聘请的十几名江湖高手。
然后说目下不宜动用大兵,只想请真正的高手刺杀甄大牛,让那帮刁民树倒猢狲散,以求一方平安。赖无忌问贾府收几成租,贾府主人人品如何?张一忠说每年收三四成租,特别大夸了贾庆吉如何善良仁义,如何教子有方,说巡抚贾龙就是他的大儿子。
张一忠如是说,只是听信了贾龙、贾庆吉、任成化、张一勇一面之词,并非有意诳骗赖无忌。赖无忌总有些犯疑,不好直说,就推说日日教徒练武、读书,无暇外出。张一忠一再请求,说他已在巡抚、统领、将军们面前夸下了海口,要赖无忌看在兄弟情分上,辛苦一趟,为贾府、官府出一口恶气。话到这个分上,赖无忌不好再推了,说容他将家里安排好,一定北上就是。
张一忠大喜,当即丢下五千两银票,说事成还有一万五千两赏银。赖无忌严辞拒绝,说是为兄弟之情而去,并非为银两,倘若再说,就是在羞辱他了。张一忠知道他是个文武全才,侠义豪爽之人,也就不再坚持了,只得啧啧赞叹他义薄云天,坚守情操,十七八年来仍是容颜不改,秉性不移,难得,难得。说着,十分尴尬地揣起了银票。
午宴上,两人你敬我敬,各饮了六七两烧酒后,张一忠说军务烦忙,饭后要骑马往回赶,不宜过量,关杏花出来敬了张一忠一杯酒,两人也就罢酒吃饭。
张一忠出门上马前,又特别叮嘱了一句:高城北去三十里,卧马山下大甄村,一村南北各半,南是贾府庄园城池,北是甄家城堡,两相对峙,特别显眼。只要除掉首恶甄大牛,就是大功告成。赖无忌说一定北上一趟,请仁兄放心。张一忠知道赖无忌一言九鼎,也就不再多说,上马抱拳作别,即策马下山。
张一忠走后,赖无忌把张一忠的来意及其所说的话向关杏花详详细细说了一遍。关杏花说,他俩的谈话,她来来往往听到了一些。肯定他不收银票是对的,因为拿人钱财就要替人办事。
而听了一面之词就去杀人,完全是一个愚昧无知,草菅人命的屠夫。她说甄大牛同贾府的事,四年前回娘家听到过一些,特别强调说堂兄关啸虎都全心全意帮甄大牛的忙,甄大牛就决不是恶棍。她要赖无忌去仙城关家武馆打探一下,然后再作定夺。
关杏花是江南仙城南乡关家村人,家庭殷实,自幼读塾馆,又进关家武馆向堂伯关震东学过两年拳脚,武艺不精,但三两个泼皮还是奈何不了她的。她文而不酸,武而不野,美而不妖。她大姑母因亲戚介绍嫁到了赖家村,由大姑母介绍,她就嫁给了赖无忌。
关杏花在赖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家里家外,口碑甚好。由于关杏花美丽贤惠,赖无忌爱她超过自己的生命。赖无忌其人,生长在大财主家,文武兼备,思维缜密,但却没有一点夫权观念。加上关杏花又才智过人,剖析事理透彻,所以赖无忌事无巨细,都同她说说议议,从不对她隐瞒任何一点心事。大多情况下,关杏花所言成为主导意见。
听了关杏花的话,赖无忌豁然开朗,决定带赖喜平、赖升、李守诚一同前往,吩咐赖守义、赖晴莲陪母亲在家,闭门读书、练武,除非山下送蔬菜、食品来,不可打开大门。
赖无忌师徒四人风尘仆仆来到关家村,歇了一宿,在杏花二弟关仁陪同下进了关家武馆。关震东、关吟龙盛情款待。酒后喝茶中,赖无忌说明来意。关震东极口称赞他善于思考,行事稳重。
然后把甄大牛同贾府过节的事细细地说了一番,说到贾庆吉种种劣迹时,愤怒得须眉皆张;说到青龙二义王如何培养、扶持甄大牛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说到甄大牛、王一行如何计杀贾府高手,数村联合三次挫败官兵,如今五个村庄同黄家岭义士如何购枪、练枪,现今关家武馆、衡山邓家武术堂、上海风雷武馆、山西五台山武家武馆如何响应甄大牛提议,也在大量购枪、练枪等等情况时,兴奋得手舞足蹈。赖无忌师徒听了,表情也随之急剧变化。赖无忌暗暗佩服关杏花指点正确,庆幸自己没有贸贸然意气用事。
(本章完)
………………………………
第120章
震东的挽留下,赖无忌师徒四人在仙城武馆盘桓了三四天,每天赖无忌的三个徒弟都与关啸虎的儿子关山阳、关山泰、女儿关山月,关吟龙的儿子关山春、女儿关山艳,司有志的儿子司雄、女儿司秀,杨风的儿子杨守操、女儿杨洁如等在一起切磋武艺,交道打得火热。几天工夫,他们之间大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一天午饭后,杨风领着武馆所有的徒弟去二十里外孤山练枪。关震东、关吟龙正与赖无忌师徒在院子两棵冲天的白杨树下喝茶聊天,树上的蝉鸣此落彼起,煞是吵人。关震东望望树顶,皱了皱眉。
李守诚站起身来,腰一弓,一个纵身上了一棵白杨树的枝桠茂密处,无声无息地捉了三只蝉,下来交给赖喜平,又一个纵身上了另一棵白杨树,又毫无声息地捉了四只蝉。关家父子十分佩服,关吟龙说,每次落脚点都离地一丈五尺多高,枝叶不动,鸣蝉无惊,拔地而起,疾如飞鸟,落地无声,犹如一叶,这个轻功实是上乘的上乘。
关震东一时兴起,笑对赖无忌说:“江湖上称你是水上燕,难怪你三徒轻功如此了得。那两位可否也让老夫开开眼界?”
赖升、赖喜平将手中的茶盏续满了水,平地一跃上了屋面,翻了两个筋斗﹙跟头﹚落地,两盏茶水没有外溅一滴。关家父子大大夸赞了一番。赖升愧疚地说:“徒儿愚钝,轻功最佳者乃三弟、四弟二人。”关震东两眼直盯着赖无忌,赖无忌谦虚地说:“亦只是皮毛而已。”
当天晚宴上,关吟龙像说书人一样,有板有眼、有声有色地演说了赖升、赖喜平、李守诚的轻功,关山月、司秀、杨洁如等三个姑娘硬是饭也不吃,就拉着赖升、喜平、守诚下武场,学习轻功技法。
六个人热热闹闹走了,关震东微笑着向赖无忌询问了他三个徒弟的年龄、家庭情况。饭后喝茶时,关震东向赖无忌吐露了心意,说他们这三对青年人很般配,是否愿意联姻?赖无忌惊喜地说:“岳伯父垂爱,乃愚婿顽徒之大福,岂有不愿之理?只是怕太委屈了三位姑娘。”
关震东转看杨风,杨风郑重地说:“一切请恩师作主,愚徒很看重李守诚!”满座欢笑,关山艳低下了头。
茶罢各自回房时,赖无忌拉着关吟龙的手,描述了赖守义的人品、武艺、长相,最后说欲为小儿守义向山艳姑娘求婚,又怕他同山艳姑娘未与小儿谋面不好应允。关吟龙真诚地说:“愚兄相信你和杏花妹,这门亲事定了!”说后,两人一同禀告了关震东。关震东异常欣喜,说亲上加亲,甚好!甚好!
第二天早饭后,赖无忌说欲去云城一游,关震东要他先去高城见见关啸虎、司有志,再去会会甄大牛众家英雄,之后再去云城。赖无忌一一点头,并说极想拜见他们。
赖无忌师徒四人在关吟龙陪同下渡江北上,午时到高城进了雷云天家。关吟龙一一作了介绍,并将四对青年婚事告诉了关啸虎、司有志。赖升向关啸虎,赖喜平向司有志行了跪拜礼。
关、司二人见女婿仪表堂堂、儒雅文静,欣喜万分。雷云天在清风酒店办了一桌,将唐绍雄、黄仁耕、万大发、郎小万也请到了场。雷云天一一作了介绍,大家开怀畅饮,足有两个时辰,直至万家灯火。
一宿无话,第二天早饭后,雷云天吩咐雷兴守好家,自已和关啸虎、司有志、邓雷领着赖无忌师徒四人出东门,路经平安饭店、大肚汉饭店,同李兴旺、李传根会了面。稍作停留后,李传根备了两辆马车,将关啸虎、赖无忌等八人送往大甄村四合院。
甄大牛等款待之殷勤,酒宴之丰盛自不必说。酒茶过后,赖无忌等在甄大牛、王不凡陪同下游览了整个四合院和大甄村围墙、望楼。赖无忌脱口赞叹道:“嘉庆年间,明亮、德隆泰的《筑堡御贼疏》,龚景翰的《坚避清野议》,深得曾国藩赏识,他办团练对付太平军时,将这两篇《疏》《议》刊刻印发,要下属参照执行。今观大甄村堡既可防贼,亦可御官兵。村中粮草、饮水不缺,防守得当,纵有千军万马围攻,亦可保无虑。”
说到这里,赖无忌问甄大牛道:“不知仁兄何以兴建如此浩大坚实之工程?”甄大牛诉说了贾府如何盘剝、哄骗、强买老百姓土地;如何为并吞他家二亩田,打残他父亲,最终毒死他父母和他舅舅;如何强收七成租、八成租、九成租,以致大甄村抗租;贾府如何招募高手刺杀他、攻打四合院。
贾府如何同官府沆瀣一气,三次派官兵围剿大甄村,如何烧杀、抢掠周围村庄;青龙二义王如何教他武艺,联络四个村庄支持大甄村抗租保村,与贾府斗,与官府斗……甄大牛说,为了活命,为了生存,被逼而筑此村堡。讲到伤心处,他不由潸然泪下。赖无忌师徒四人也十分心酸,忍不住刷刷流泪。赖无忌再度庆幸自已听了关杏花的话,没有莽撞行事。这叫做问者有意,答者无心。赖无忌全然释疑了。
赖无忌在大门楼窗口用手帕轻拭眼角泪水,被一阵风吹落手帕。众人一愣间,只见围墙头上一少年飞身斜取飘荡的手帕,一翻身,燕子掠水似的登上窗口,双手将手帕呈给满脸惊讶的赖无忌。
赖无忌大喜,刚欲动问,王不凡笑着说,他叫甄思李,是甄大牛的三儿子,今年十四岁,武功很好,轻功极佳。他两岁学武,四岁绑沙袋子,现在两腿各绑两斤沙袋子。赖无忌师徒更为吃惊。赖无忌说,两腿绑有四斤重的沙袋,尚能有如此飘飞快捷的身姿,轻功实属超凡。甄大牛说,思李幼时是姑奶奶教他读书、习武,六岁起就是恩师太爷爷教他了。
在关
(本章完)
………………………………
第121章
赖无忌一时高兴,要甄思李放掉两腿的沙袋,领着他同三个徒弟飘身下楼,来到大塘边。他脱下鞋子,从腰间取出一块五寸长二寸宽的小木板,抛到塘里,纵身一跃,右脚踏上木块,左脚腾空向前,右脚一踢跟上,左脚踏上木块,右脚腾空向前,左脚一踢跟上,如此轮换,木块飞窜向前,人体快如飞燕掠水,眨眼工夫,飞过大塘。楼上人齐声欢呼:“水上燕!”“水上燕!”
赖无忌的三徒弟李守诚接着也表演了水上飞行的功夫。甄思李悟性极高,记住赖无忌所说的“提气上纵踢板,提气下落踏板,眼望前方,踢踏有度”的要领,在大塘的拐角处约四丈水面上练习了几遍,身轻似燕,姿式优美,一遍比一遍高超。赖无忌师徒四人极口夸赞他轻功将独步武林。赖无忌又毫无保留地向他说了练习轻功的体会和要诀。甄思李向赖无忌极其尊敬地拜了三拜,赖无忌赶紧抱拳还礼。甄大牛、王不凡等全部下楼请赖无忌师徒再进四合院议事厅喝茶畅谈,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听甄大牛详细介绍大洪村、大王村、李庄、刘家大洼、黄家岭后,赖无忌师徒怀着敬慕的心情一一拜访了这些地方,赞赏大洪村坚固,赞叹黄家岭天险。
第七日早餐后,赖无忌要求关吟龙在雷家等候几日,同回江南。然后,赖无忌同甄大牛等众英雄依依作别,乘坐甄大牛赠送的马车去了云城。
到了云城,赖无忌遵照甄大牛的嘱咐,,领三个徒弟住进义林酒店,然后独自去见了张一忠。赖无忌如实说了他这十几日的行踪,谈了自己的感受,说他决不会与甄大牛等英雄为敌,并劝说张一忠不要迷恋官场,更不可站在官府、恶人一边,助纣为虐,杀戮不愿屈服的老百姓。
张一忠在赖无忌走后个把月时间,借口回江西赡养父母,和弟弟张一勇一同辞去官职,不再做官,老死故乡。赖无忌受张一忠所托之事,除关杏花知道外,在仙城、在高城、在大甄村等各地,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只是由云城回高城与关啸虎等作别时,要关啸虎一定要提醒甄大牛: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提防官府、贾府的刺杀、攻打。
与朋友相处,赖无忌持正义,走正道,不为虎作伥,不背叛出卖,唯有真诚,唯有关怀。这应是世人处友的榜样吧!
张一忠兄弟俩辞官后,王帆顶了张一忠之职。范大举去了贾府。王帆在万分感激中向任成化推荐了一人。此人名叫邝达,前江黄沟人,幼丧父,母出姓,被伯父收养。邝达少年时在茅山学道,同时习武。
他精通十八般兵器,善使一对瓜锤,轻功超群,暗器一流。他原本本分,可自十五岁起与茆大成、范名胜、刘小扣等交往后,逐渐变成吃喝嫖赌的泼皮,终成劫财劫色,残害善良的恶棍。印证了古人说的“入苍则苍,入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话。
当然,又是古人说的话正确,“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茶壶、酒壶是绝对不会同尿壶、屎盆子放在一起的。王帆这个贪财贪色、爱权爱势的小小辈,因一次夜遇获救,同邝达结成了生死之交。
那是一个雪花漫天纷飞的深夜。二十岁的王帆翻院墙上屋揭瓦,下掉两根椽子,进了一个姑娘的闺房。他一嗅到床上散发的粉香味,便急不可耐地脱光自已的衣服,掀开被子就准备钻进去,不料姑娘一个兔蹬鹰,双脚齐发,将王帆蹬下了床,重重跌在南窗下,姑娘飞快地摘下床头挂着的单刀,直奔王帆。
王帆见刀在窗口雪花的照耀下闪光,又听两边屋里的人直喊问,且有动静。他想也没想,一提气由原路上了屋,光着身子飘过院墙,在雪花中窜过了两条巷子,来到街面上。思想一松,脚下一停,他实在无法抵御寒冷,正想边打拳踢脚回家,忽见邝达等四人迎面而来。他只好双手捂住下身,全身像筛糠一般抖动。邝达一见,认出王帆,而此时伍家武馆追来了十四个手执兵器的青壮年。邝达脱下棉袍裹住王帆,和茆大成他们抬起他就走。
邝达还装着醉酒的样子大声叫着说:“说你没酒量,你还撑大头!”伍家武馆的人见是邝达他们这班泼皮,问也不问就又追向别的巷子。
邝达他们把王帆抬回家,拿衣服给他穿上,五个人又就着桌上的炒花生喝起酒来。一炷香工夫,王帆才缓过劲来,什么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喊“晦气!”刘小扣想问究竟,邝达狠狠责备了他。王帆觉得邝达不但应变能力强,适时救了他,而且很懂得给人面子,心内着实感激。第二天就在酒馆宴请他们。这样一来二往,臭肉同味,就拜了把子。
再说使王帆受辱的这姑娘叫伍芳,父亲是武馆的馆主,叫伍万夫,确有万夫不当之勇。伍芳年方二八,美艳诱人,跟父亲学了一身好武艺。一日,她去布店买布,被王帆看个正着。
王帆魂不附体,花了一个时辰远远尾随伍芳,知道了她的住址。他又花三天工夫,弄清了伍芳所住的房间。他知道伍万夫不好惹,但色胆包天,刀山他也要闯一闯。出他意料的是,伍芳竟有那样的功夫,鱼厣子也没进嘴,却沾了一身鱼腥气。
其实,王帆在屋上揭瓦时,伍芳就已经听到,王帆下椽子、进房,她都清楚,她要看看这个小贼要偷什么。当王帆脱衣服、继而掀被子,她明白来人的意图了。她勃然大怒,运足力量蹬倒他后,就取下单刀想杀了他。
不想来人“嗖”的一声上了屋,她只穿了单褂短裤,也就没再追了。点亮灯,她发现了来人丢下的衣服、帽子、鞋,思忖了一下,怕家人生疑,有损自己名声,就不声不响将它们捆成一团,塞到床下,打算寻个适当时机带出去扔掉。
王帆和邝达等混在一起,在黄沟镇成了地方一霸。****妇女,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本章完)
………………………………
第122章
一天早饭后,日上三竿,街上万头攒动。邝达在镇西头溜达,见到一个身材苗条的少妇,右手拎着一篮子衣服,左手拉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去塘边。他紧跨几步超了少妇前,再折了回来,一看少妇的容貌,淫念顿生。他立即赶回住所,同王帆说了此事。
王帆笑嘻嘻地向他咕噜了一番,邝达大喜。两人立马返回镇西头塘边。那个少妇刚洗好衣服,拎着篮子,拉着孩子往家走。邝达躲进巷口,王帆走到少妇身边突然抱起孩子就向镇里跑,一个转弯就不见了。
少妇先是吓懵了,继而跺脚大哭。邝达来到少妇身边,彬彬有礼地问她因何哀哭。少妇呜咽着说孩子被坏人抢走。邝达故作愤怒,问了孩子的形状、衣着,就说他武功超群,任那强人跑一个时辰,他也能追得回来。
少妇向他磕头,要他赶紧向镇里去追。他说赶快去她家讲个条件,少妇毫不犹豫在前领路,走到一座院门前开锁进了家。少妇急问什么条件,他坦率而自然地说了出来。少妇愣了愣,流着泪进房躺到床上,邝达像饿虎一般扑了上去。在少妇一再哀求下,他起身出去。一炷香工夫,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