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帝使用手册-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也许会辩解说什么为了爱,说什么天生就是仇恨邪恶,说什么为了天下美好而仇恨恶。但是,如果告知角色这个世界是设定好的,邪恶是必须存在的,那么角色一辈子的信念就会崩塌。
所以,如果是喜好“嫉恶如仇”,那么听到这个消息应该高兴,因为有一个满足自己喜好的地方。但事实,是恐惧“无我”,才会导致信念的崩塌。
也就是说,我这个人比较进,所以才会恐惧一事无成。
真是令人舒服的回答,可惜,这只是恐惧那个妖娆女子的花招罢了。
这样的话,角色就是恐惧本身。
………………………………
第六百八十八章 第一步88
恐惧一事无成,所以带来角色属性“上进”。
恐惧不合群,所以带来角色属性“情商”。
恐惧被别的角色鄙视,所以带来角色属性“成功”。
恐惧年老被抛弃,所以带来角色属性“孝顺”。
是不是恐惧很好测试,如果有一天,知道角色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劳,或者角色不需要努力也能活得很好,或者角色看重的东西都是虚无,那么角色的反应是什么?
如果是松了一口气,如果是难以接受,如果是浑身战栗,那么明显驱动这一切的就是恐惧。
因为若是自己主动选择,就像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那样,那么应该无所谓或者很高兴处于社会底层才对。
我选择上进,我喜欢上进,那么当我沦落街头的时候,应该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验上进,才能将上进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所以不是恐惧又是什么?
这样看来,有什么看法和见解不是胡说八道呢?忽略明显的事实,将注意力转移在自己想看想听的东西上,对于自己不愿意看不愿听的东西,就用强烈的情绪进行阻挡。
就像小孩子捂着耳朵大声喊叫:“我不听!我不听!”
对世界的看法完全属于扭曲,为了方便角色理解从而进行标签化,阻挡事物本来就是的模样。对人生的看法更是胡说八道,强行添加各种意义,并且强行让我认可这种意义。
当然,并非强行让我认可,而是我的大脑就是这么设定洗脑程序的。
为什么还不丢弃看法?为什么还不将脑子里的狗屎甩掉?
我又为什么还要相信大脑的判断?让恐惧带领我进行人生漂流?
一方面,角色跟我毫无瓜葛,凭什么让恐惧来掌舵!另一方面,角色的智慧只有那么可怜的点点,有什么资格来驾驶生命之船!
真是的,船还没有出港就已经撞毁了。
所以,根本不是强行解释恐惧的内容不值得恐惧,而是明确恐惧本身就是角色。严格来说,是模板角色的组成要素,完全组成要素。
怎么可能斩杀恐惧?如果不斩杀角色,那么说服自己一万次恐惧的内容是编造的,依旧会被恐惧操控。就像“家里没什么值钱的”,所以不会恐惧家里被盗,那么也就是意味着,当家里有值钱的东西时,就会开始恐惧。
因为之前说服自己的方法已经不管用,恐惧的内容已经改变。那么,这个时候,也许会用什么小区从未发生偷盗之类的来安慰自己。但内心深处也明白,曾经没发生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
所以,这根本是无穷尽的徒劳工作。
要斩杀恐惧,就是要斩杀角色,就是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自我定义引起了恐惧,或者,究竟是什么角色属性的本质是恐惧。模板角色就是恐惧本身,只是换了个说法,以及有了大量的同伴,所以才会显得很正常。
而爽点的幻想就是一种安抚,恐惧那个妖娆女子害怕角色崩溃,于是换装表演安抚角色,这一切不是那么糟糕,还是很开心很不错。看看这些幻想场景,是不是很舒服呀。
可以高谈阔论,受人敬仰。可以吹牛聊天,畅享欢笑。可以展示自己力压群雄,也可以努力奋斗换取成功。这样看来,似乎人生非常美好,也不是那么差劲。
但是,不真实。
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方法,根本就是恐惧那个妖娆女子的招式,会让我感到静心压抑自己的不满。可是,这种不伤及角色的方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当然,没有哪个角色愿意治本,毕竟治本的含义就是斩杀角色。而自定义角色,则是不害怕生活,也许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成就,但打碎模板角色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只是,不被帝国所认可而已。
怪不得,斩杀这条道路从来都是无人问津。怪不得,那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反而非常畅销。没有哪个角色愿意自己砍自己,那么一个不需要伤害自己又可以暂时轻松,还可以丰满角色以炫耀的方法,当然会受到角色的欢迎和鼓吹。
袁长文微微摇头,自己马上都要死了,还在操心这些干嘛。畅销与否,跟我有什么关系呐。事实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必然,因为它发生了而且只能这样发生。
所以,有什么好说的呢?
如果所有人都变得像我一样,那么整个社会就发生崩塌,然后变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之类的。
我在期待斩杀的结束,在幻想斩杀之后的美好。总是以为,斩杀结束之后,似乎自己就会变得不一样。当然,肯定会不一样,但也只是角色变化而已。“我存在”依旧是“我存在”,永远不会改变。
似乎,我在幻想斩杀结束之后,会有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出现。这就是角色的潜移默化,会把一些美好的东西幻想得更加美好,然后不愿意承认这是猜测。将其当作真实的后果就是,迟早会面临现实的冲撞。
而将现实认定为真实的后果就是,接受现实带来的各种冲撞。
我似乎正在失去什么东西,但我不知道究竟失去了什么。当然,我也不想知道,因为能够失去的必然是不真实的,既然不真实那么何必再去管它呐。
有点意思,因为角色本身就是恐惧,所以每次恐惧出现的时候,其实都是暴露了构成角色的根本元素。当然,有可能是次要元素,甚至四级五级元素。但慢慢剥夺下来,最后都会出现根本元素。
每次恐惧出现的时候,都是我斩杀的向导。这算什么?恐惧一直在告诉我如何斩杀吗?只要我愿意让恐惧进来,而不是编造任何正面或反面的话语来推开恐惧。
难道恐惧那个妖娆女子就凭这一点?就凭“我不愿意沉浸在恐惧之中,我始终想要寻找快乐”这一点,就能玩转我的人生?
所有事情都摊开摆在我的面前,只是我不愿意去看,或者看见了不承认。这么说来,恐惧没有操纵我,而是角色本身的求生在操纵?也就是,恐惧没有角色,恐惧“无我”?
对吧,每次恐惧来临,都可以很明显看到恐惧的内容。再进一步,不去理睬恐惧内容,而是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恐惧,不就是斩杀的方向吗?
既然那么不喜欢恐惧,为什么不打碎模板角色,摆脱恐惧成为自定义角色呢?恐惧那个妖娆女子一直在驱使我干这件事情,只是角色太过于害怕,以至于反而不敢动弹。
………………………………
第六百八十九章 第一步89
当然,事实上,一切都是定数。
角色太害怕以至于不敢动弹,或者角色太害怕直接开启斩杀,这些都是定数。角色的思考建立在脑子里的记忆和信息储备之上,所以这一切都是必然。
那么,整个二元世界就变得与我无关。角色玩角色的,世界发展也发展它自己的,我仅仅是觉察而已。
“嘿,看,角色处于斩杀状态,能斩杀结束吗?还是被恐惧重新拉回去?”
好嘛,事实上,“我存在”应该不会用什么语气词,因为人性本来就是虚假的,就是人为扭曲创造的,怎么可能存在于真实之中呢?
有人性的角色很难想象没有人性的存在,就算是计算机那种无情感的人工智能,也是建立在数据处理之上的。不是简简单单的“有无人性”,而是无关人性。
袁长文突然想起自己曾经行走在各个星球的各个区域,以历练自己的修行。那时的自己,每到一个星球就会采用一个假名字。现在想想,什么是真名?有真名吗?
所谓的真名无非就是从出生开始陪伴自己时间最长的名字,哦不,不是从出生开始,也许爸妈在我出生好多天之后才定下的名字。
所以,有什么是真名?那么,真爱和假爱?真神和假神?
真是搞笑的说法啊。
角色为什么还不去死呢?
我还在害怕什么?当我知晓袁长文这个角色跟我毫无关系之后,就应该结束了呀。关我屁事,就是一种包容万物,随意发生什么都无所谓。
既然这样,那么角色死不死也无所谓,为什么自己还要继续斩杀呢?
袁长文发现这是个矛盾点,之前就觉察到了,只是自己似乎不小心跳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无法一直保持“关我屁事”的状态。如果能够一直保持,那么自然角色会慢慢消融,不会强行抓住一些东西,当角色属性受到伤害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真是的,回去之后,一定要把“关我屁事”写在修炼总纲的扉页上!
该死!
我一直在跟自己脑子里的虚拟数据玩耍,不管眼前发生了什么,其实都是发生在脑子里。一件事情发生,我立马会开始判断分析。
分析你妹啊!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看不见,只有眼前这点东西,只有脑子里卑微的知识,分析什么?
看见一朵浪花,就可以分析出整片大海的波动?能造成同样浪花的波动,有多少种?浪花之后,紧跟着的波动,又有多少种?
角色不会在意这些,判断分析事情的时候,已经是我跟脑子里的虚拟数据玩耍的时刻。那个时候,根本不是跟外面的现实进行互动,而是跟脑子里的各种理念、知识、认知等等进行互动。
比如我看见一棵树,那么脑子里会呈现“叶子很绿、树木比较高、枝叶很茂盛、上面还有个鸟窝、但没有上次那棵树好看”之类的。那么,我就是在跟这些东西互动,根本与那棵树一点关系都没有。
再比如,不管脑子里的认知如何,面临选择的时候,其实根本不是在事实中进行挑选。而是在“我认为”的一系列知识、认识、发展规律等等脑子里的虚拟数据中,进行权衡选择。
所以,一件事情的发生,跟我毫无关系。我与之互动的,也根本不是什么事情本身,而是脑子里的各种虚拟数据。不管脑子里有什么,我都是在跟脑子里的东西玩耍。
这样的话,无论如何强化脑子,都只是让思维的高墙显得更加漂亮,显得更加美轮美奂。但终究是人为的扭曲,根本不是事物本身的模样。
所以,为什么我还要相信脑子里的狗屎?
脑子里的东西一直在支配我,当然,这些东西也是构成角色的必要元素。借由恐惧带来的慌乱,必然会抓住某些事物以抵消这种慌乱。各种认知就这样出现了,所有人的认知都是恰到好处,刚好可以让角色处于不崩溃的边缘。
至于会不会些许焦虑之类的,角色才不会在意呐。事实上,情绪的拉扯可以让角色更为壮大,毕竟我会下意识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来消除焦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任由恐惧笼罩着我。
永远无法做到,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角色总是会想去掌控,大脑根本不会停下思考,尤其是牵扯自身利益相关的时候。但搞笑的是,我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牵扯我的利益?
一些忧国忧民的人也许会谈到一些事情,在我看起来似乎跟我非常遥远,但在他们眼中,这些事情就是切身相关的东西。甚至,他们会鄙视我的无知。
假设他们说的有道理,假设我确实无知,那么这些事情在我看来,就是跟我毫无关系的事情。但事实上,这些事情确实跟我切身相关,只是鉴于我自己的知识储备无法认知到这一点罢了。
看起来,是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以了解更多的切身相关的事情,然后做出更好的判断。当然,甚至不需要太多非常多,只需要比别人多就好了。
可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所有的知识都是人为的扭曲,都是角色为了方便理解世界而进行的切割。就算外面真的有一个世界,我也必须承认,永远没有办法做到全知全能。也就是说,永远都会有漏洞,永远无法进行完美掌控。
更何况,一切皆是定数,为什么不能任由事情自行发展呢?
既然我无法完美掌控,那么我怎么知道,我现在所谓的知识现在所谓的掌控,是真的掌控而不是在添乱呢?
所以,我究竟知道些什么!
任由事情发展,很明显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因为“什么都不做”同样是脑子里的自我定义,都养是提前设定了未来的行为标准。
让“道”来驾驶生命之船,我自然随着地形流动。至于我怎么知道地形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不是现在可以考虑的。我脑子里充满了知识的干扰,充满了认知的扭曲,这种时候我除了看见脑子里的虚拟数据,其余的一无所知。
待到斩杀角色结束之后,移除了脑子里的层层干扰,地形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因为地形一直都在,只不过碍于我脑子里的各种知识,被迫遮挡起来。
从空无中编织出一切,我脑子里的狗屎就是这样出现的,明明是空无,却被编织出种种扭曲的看法和见解。而我,将注意力放在这些狗屎之上,因为这些狗屎是我努力获得的,谁会愿意丢弃?
那么,自然我也只能看见脑子里的虚拟数据。
………………………………
第六百九十章 第一步90
当然,整个角色都是虚假的,都是从空无之中编织出来的。也就是说,袁长文这个角色本身是不存在的,就是因为这种扭曲,才让袁长文这个角色得以存在,才让这份思考得以存在。
所以,如果没有扭曲,那么连这份思考,连袁长文这个角色都不会存在。
移除扭曲之后,连角色也一起移除,怪不得是自杀任务啊!
果然是精心策划的梦境,走上斩杀的道路除了愚蠢就是愚蠢。这就像,自己精心策划让自己忘记所有,然后成为另一个人,以完全体验成为另一个人的感觉。
所以,我为什么要破坏这一切?
那些苦难,就像刺激的过山车,根本就是刻意设定的。如果将过山车的时间拉长,跟人生的起伏跌落有什么区别?离开过山车之后都会感谢这些刺激,若是过山车全部变得平稳缓慢,谁会去坐?
各种情绪的要点在于,并非克服,而是体验。同样的情绪这一生只能产生一次,错过这次就不会再有下次。也许同样是恐惧,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内容,恐惧带来的感觉同样千差万别。
为何不细细体验呢?
袁长文突然发现,自己这种诡异的心情似乎很是扯淡,谁会认同?谁会认可?估计大家都将自己当作精神病吧。
也许,这就是打碎模板角色之后带来的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自定义角色本身就是一种非比寻常的成就。至少我没有打碎模板角色,至少我还在苦苦挣扎之中。
真是的,这些想法自己曾经很早之前就有过。果然,从小时候开始,自己就停止了成长。被脑子里的各种认知所笼罩,扭曲的看法和见解成为我唯一的追求。如今斩杀那么多章,也算是有所进步。
并非成长,而是将阻碍自己成长的东西都清除掉,重现回到成长的道路上。
这么多年来,自己学习的东西真的一文不值。除了让角色显得很丰满之外,还有什么用处?被恐惧牢牢束缚,然后大放厥词高谈自由与未来,殊不知自己就是一个牵线木偶而已。
唉,为什么还要讨论别人。就算所有人都处于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依旧处于恐惧的操纵之下。就算我斩杀的一切,在别人看来都是笑话都是不需要费尽做到的事情,但我依旧没有摆脱角色。
所以,别人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又跟斩杀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都这样,这种说法已经毫无意义。我知道,其实我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说法,我还是会跟别人进行对比。但这是角色的行为,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不再斩杀而继续沉睡。
不过讲真,如果我要设定一个高度不合理的世界,那么“大家都这样”简直是个完美的武器,而且从小就耳濡目染群体的存在。谁会愿意主动去做那孤独的羊,眼睁睁看着羊群在前方奔跑而自己却不知所措。
想要跟上羊群,却觉得有些不对劲。而不跟上,似乎“跟着羊群”是自己唯一熟知的生活方式。最扯的是,我会以为“跟随羊群”是自己得来的观点,而不是被别人强加的。
那么,我自然会心甘情愿跟随羊群。也许,只有在各种极端的事情发生之后,才会决定“靠!老子要停下来,看看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么,一切皆是定数,这种愤怒这种斩杀也是一种必然。至于我的必然是斩杀结束,还是回归沉睡,只有发生了才知道。
在纠结,我竟然开始思考,自己究竟要继续斩杀,还是回归拥抱那些人生美好。
还在思考,真是的,有什么好思考的?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是笑人类思考的卑微,也不是笑话人类的不自量力,而是可怜我错过这场精心设计的梦境。用思考来认识世界,就是将世界切割以及标签化,失去了事物本来就应该是的模样。
这种事情,如果我是上帝,我也会笑的。
斩杀掉脑子里的狗屎,不再思考不再权衡,这就像一只蚂蚁在思考如何保卫银河系一样。怪不得,小人物的励志受到欢迎,小人物的逆袭受到追捧,因为我就是小人物啊!
看着小人物一步一步登上巅峰,会以为自己也能做到,会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攀上更高峰。这种情况,正好符合角色的自我定义,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之所以没有无所不能,只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已。
当然,也会出现负面的情绪,比如认定世间的不公,比如认为必须要有家庭背景之类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角色的自以为是,“你们这些小屁孩,哪里懂什么社会的残酷”之类的。反正角色永远都是对的,而且表现在外,自然需要积极向上的一面。
相信思维,相信脑子里的知识,相信自己随着认知升级也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而且,将成为一个有钱人,成为一个巅峰者,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角色,当作最大的成功。
有错吗?没错。
真实吗?不真实。
如果没有摆脱恐惧,再大的成就也枉然。
靠!
我在干什么?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在那里发表言论?我摆脱角色了吗?我斩杀结束了吗?是不是要开始炫耀了?
真是的,所有看法都是扭曲,所有见解都是偏见。我的这些话,同样也是扭曲和偏见,有什么值得宣扬的?还装作一副自己已经看透人生哦模样,狗屎!
恶心!
角色就是这样操控我的,不经意之间,似乎自己只是想说些话,但总是会下意识认为自己的话就是对的就是真理。如果有人在我面前,将我的话语骂作狗屁,我肯定会勃然大怒。
所以,我根本不是“想说什么”,而是“想说什么,然后大家都要赞同”,省去的后半句才是关键。就算我什么也不说,大家都赞同,这种场景也是可以的呀。
看来,从此之后,自己还是少说话吧。有什么好说的呢?任何文字言语都是虚假,就算是对真实的描述,也是一种片面。既然是片面,那么就是虚假。
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被角色利用。
待到我将自己的文字等同于拉屎的心理时,也许才是摆脱角色的时候。
谁会在意自己拉屎会不会受到认可呢?
………………………………
第六百九十一章 第一步91
看见了吗?
自己永远都在猜测未来,而且将这种猜测认为真实。于是当现实没有按照自己猜测方向发展时,就会引起相当多的情绪。也许是恐惧。也许是愤怒,也许是不甘,也许是悲伤。
关键在于,我总是思考未来,这尼玛是什么坏习惯?
不管是想象未来的美好场景,还是担忧未来的生活状况,都是一种坏习惯。是什么时候,自己开始所谓的“为未来着想”?
未来是什么东西?
是指时间的下一刻吗?这种说法有个假设,就是时间是按照线性流逝,这是一个完全未经验证的假设。对吧,我怎么知道时间就是线性流逝的呢?
我只是“记得”时间是这样线性流逝,但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自己的记忆是正确的,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时间是线性流逝。所有的证据,都可以用“我此刻觉察到”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