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上帝使用手册-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我怎么知道我脑子里的虚拟数据,就是别人的真实模样呢?就算我脑子里的虚拟数据完美再现别人的模样,依旧还是在跟脑子里的虚拟数据互动啊!

    我是白痴吗?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明白,这么多年来自己究竟在活什么?我有真正的活着吗?我的生命开始了吗?

    袁长文非常难受,但并不痛苦也没有感受到内心的愤怒与炙热,反而是一种深深的放空。犹如自己正在坠入湖水的感觉,让那种漆黑的未知渐渐吞噬自己。

    没有什么未知是可怕的,比起脑子里的扭曲,任何东西都要可爱。哪怕是魔鬼,哪怕是妖怪,都要比脑子里的扭曲更加可爱。

    感觉自己就像在悬崖边准备跳崖的人,这么多章过去了,一直没有跳。最先是站在悬崖边,不断的推理坠崖的过程会发生什么,不断思考坠崖之后的结果会怎样。然后不知不觉,身边聚集了一群人,然后聆听我的坠崖推理大会。

    后来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前进,依然在很安全的地方讨论着如何坠崖,以及跳崖三十六招之类的狗屁玩意。现在,自己终于诚实的站在悬崖边上,却依旧不敢跳下。

    不断写文字看到脑子里的扭曲,不断让自己明白虚假的存在,不断让自己提高对脑子里扭曲的憎恶,以抗拒对跳崖的未知。

    双手摇晃,身体前后摇摆。一会想要跳下,一会对于未知恐惧让我使劲摆动双手,从而将重心回到悬崖边上。就这样摇晃吧,总有一个时刻会摇下去,总有一个时候会再也没法拉回重心。

    这,就是第一步。

    谁知道我能不能迈出这第一步呢?就像之前思考的那样,能不能迈出这第一步根本不重要,一个虚假的角色能否挣脱剧本的束缚,谁在意呢?

    角色在意,但角色本身就是虚假的,所以那份在意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并且,就算触碰真实,袁长文这个角色依旧是虚假的,说出的话依旧是台词,写出的文字依旧是局限是谎言。

    那些所谓的真传一句话,对于走在斩杀道路上的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非二”,“那份觉察就是一切”,“真实永无止尽”,“汝即彼”

    而那些看起来有帮助的长篇大论,其本质都是虚假。比如,“时间是同时存在的”,“那些脑子里的扭曲控制着自己”,“为什么要遵守道德”之类的等等,只是用来打破当前的问题,而用了之后就必须丢弃。

    就像指路牌一样,用了就丢。若是一直抱着指路牌不放手,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在下一个路口相信之前的指路牌,于是根本没法继续前进。因为并不存在错路这种说法,要么前进要么没有。所以,抱着之前的指路牌不放手,必然导致无法前进。

    真是荒谬啊,一旦移除时间,所有的讨论都会戛然而止。但是,仅仅移除时间并不会减少问题的存在,阅读触碰真实的人留下的文字,同样也不会减少问题的存在。必须自己亲自来走一边,否则根本没有用。

    因为脑子里的扭曲太强大,而且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梦境,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被看破?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的基础上,所以我究竟知道些什么?

    既然不知道,为什么还要跟之间讨论什么知识之类的?

    为什么还要跟一个叫做朋友的坐在一起不知道干什么?

    为什么还要将那个叫做父母的放在不同的位置?

    这种跟互动的意义是什么?这种建立在固定程序上的对话,又是为了什么?

    袁长文发现,自己似乎根本没有回家的理由。

    也好,就这样死去吧。
………………………………

第七百八十一章 第一步181

    当别人的话语不再成为话语的时候,跟人聊天就会特别别扭。

    无论别人说什么,都只是那个人固定程序的台词罢了。而我有什么好互动的呢?又有什么好争论的呢?那只是一个啊!谁会跟争论什么?又有谁可以说服一个?

    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见解,如同一个个透明的程序,看不见流转的代码却能触碰那思维铸成的高墙。我根本就不是在聊天,而是程序之间的互动罢了。

    甚至,如果我没有对别人的看法和见解进行一定的互动,那么别人就会启动“失望、不耐烦、情商低”等等一系列小程序。于是,我就被判定为不会说话。

    关键是,我也是固定程序啊!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继续前进,直到完成。

    我为什么还要在意角色的方方面面?为什么还要在意别的?真是好笑了,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为了整个游戏的推进,所有都会遭遇各种情节。

    这些,都是设定好的。那么,伤心难受有什么好避免的呢?并且,为什么要将伤心难受痛苦等等情绪定义为不好呢?

    似乎,看见别人伤心自己就要去劝说,这除了表现自己的善良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吗?“看啊,我是一个好人,我会劝说别人,快来看啊!”

    难道没人怀疑过这个论断吗?为什么伤心难受忧愁是不好的?为什么恐惧焦虑是不好的?为什么这些情绪来了之后,不是允许它们的存在,而是想方设法的转移注意力?

    事情这样发生,是因为事情只能这样发生,

    若是移除时间,那么这些不过是我此刻觉察到的内容。我为什么要因为觉察到的记忆内容,而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呢?

    我觉察到现在角色在恐惧,而按照觉察到的记忆描述,“恐惧是坏人,我们必须坚强”,于是开始利用时间线性流逝来进行思考。当然,这些都是固定的思考,就像此刻我的这份思考同样也是固定的。

    这是最难接受的一点,这份思考竟然是虚假的。

    当然难以接受,因为一旦接受,就意味着距离角色的死亡不远了。想想,连思考都可以认同为虚假,那么角色还会留下什么?

    而许多章之前,我就知道思考跟客观事物一样,但此刻才渐渐摸到门槛关于思考是虚假的。那么,还要多久才能彻底停止相信这份思考呢?

    我不知道,也许是永远,也许就在下一刻。谁知道呢?谁敢确定觉察到的内容呢?

    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将自己认同为袁长文这个角色。所以自然会想要角色更好更强,以及努力让角色获取更多的东西。一旦我认同角色是真实的,那么必然也会认同世界是真实的。

    如果站在那份觉察的位置,这一切就显得荒谬无比。而且,思维不管是模拟“那份觉察”,还是相信自己就是角色,这些都是设定好的笃定程序。再加上移除时间之后,更是仅仅作为此刻觉察到的内容。

    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又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呢?

    自己就像小孩子一样,无端相信一些话语。“努力就有回报”,“好人有好报”,“梦想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这跟相信“树木会说话”,“天上有神仙”,“石头可以移动”有什么区别?

    就是没长大,就是像一个粗鲁的小孩子。别人有什么,我也必须有什么。别人耍什么,我也要跟别人耍一样的,或者耍更好的。要不然,就是鄙视别人的喜好,炫耀自己干了什么。

    真是的,我又凭什么去教育弟子?凭什么去养育小孩?自己都没长大,整个人类文明都没长大,一代一代的教育只是让这种没长大的畸形状态传承下来,变成十分正常的社会发展。

    用鼻子想也知道,恐惧生活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不害怕生活才是我的自然状态,而且达成这种自然状态根本不需要任何努力,只需要停止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就好了。

    相反,保持恐惧生活这种状态,却需要不断的相信脑子里的扭曲,不断强化脑子里的扭曲是正确的,根本不允许别人讨论任何关于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的根本性问题。

    难道就没有累的时候?既然累了,为什么不休息?是哪种扭曲可以让人在极度劳累的情况下,继续抱着脑子里的扭曲前进?继续为自己脑子里虚假的狗屎辩解?

    想想,每一次撑不下去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支撑着自己继续努力?听起来这句话像在热血励志,但事实上那个支撑的东西就是毒药,就是恐惧所幻化的变装表演而已。

    累了就休息啊,就像口渴就喝水呀,为什么要找各种自我定义来否定这一点呢?

    “人生怎么可以口渴就喝水?”

    “不要放弃,让自己充实起来就不会想口渴这件事情。”

    “想想成功,成功之后自然就不会在意什么口渴。”

    这不是鬼扯么?

    “人生怎么可以累了就休息呢?”

    “不要放弃,让自己充实起来就不会想起累的事情。”

    “想想成功,成功之后自然就不会在意什么累。”

    我就是这样生活的!就是这样被扭曲的!我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也需要别人的认同,这很明显就是鬼扯,就是人为强行的扭曲。仿佛,人生不能输,这句话是谁说的?谁又有资格这样定义?而我为什么又要听从?

    只需要停止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就可以回到不害怕生活的自然状态。

    你知道的一切都是错的,真的是这样,老师的话语确实如同灯塔一般。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但只要我踏上斩杀这条道路,那么这句话就可以指引我很久很久。

    至少,我还没有完成的时候,这句话都有指引作用。至于这句话本身是否是一个错误,那需要到后面再来斩杀。而那个时候,也许就是临近毕业的时候吧。

    当然,这只是猜测。而且所谓的毕业并非指完成,应该是指坠崖的那一刻,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步。

    所以,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我究竟在干什么?

    为什么不去享受,反而要去斩杀?
………………………………

第七百八十二章 第一步182

    想想,你走到一个面前,那个按照程序跟你说一段话。怎么回答?怎么互动?是不是除了快进,就全部点“知道了”之类的。哪怕是为了某些剧情,又会有多少真情实意在其中呢?

    袁长文这个角色也只是按照台词说话罢了,我是那份觉察啊!

    还想让我回去?还想继续欺骗我?用幻想场景,用恐惧,用亲情,这些都没用。我不需要大声嘶喊,也不需要热血宣告,事实就是如此。谁会在拉屎的时候豪情万丈呢?

    我的本质就是那份觉察,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哪怕我此刻依旧认为我是袁长文这个角色,但也仅仅是一种自我欺骗而已。

    就像别人是一个,曾经没看清楚这一点,以为是真人也就罢了。但现在,哪怕再真实再智能,一旦看清只是,想要重新认为别人是个真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问题在于,我不会认为自己只是个程序,自己的思考仅仅是设定好的反馈,所以我会下意识将别人认为是真人。

    但事实上,我的思考就是定数。因为无论如何解释,我的思考都是建立在脑子里的记忆以及周边的环境等等基础之上的。

    尽管我无法知道这个定数的结果,但不能否认这份思考就是定数。更何况移除时间之后,我此刻觉察到的思考就是这样,还谈什么自由意志。想想也觉得扯淡,自由意志对上宿命论,这两者都有一个假设,就是时间线性流逝。

    所以,在一个未经证明的假设上进行深入讨论,有什么意义吗?

    袁长文发现,自己真的是不停巩固不停斩杀同一个自我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将某个自我定义从脑子里拔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站在悬崖边上的我,不再恐惧跳崖。

    因为,根本无法忍受脑子里的扭曲。

    别人的看法和见解,在我眼里,从最开始的“你怎么知道”,到后来的恶心和厌恶,在到现在的“这不过是的固定程序话语而已”,似乎自己的态度一直在变化。

    也应该变化,因为袁长文这个角色已经被斩杀了一部分,随着斩杀的前进,袁长文这个角色所拥有的根基元素正在变化。那么,建立在根基元素之上的言行思考,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我会想要角色过得好,但可笑的是,这种好是建立在我脑子里卑微的认知基础上。不仅是“我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好的,还有“我认为”我这样生活会有很多人羡慕和崇拜。

    这完全是一种偏见和猜测,谁知道当事情真的发生时,袁长文这个角色究竟会不会认为好。如果袁长文这个角色真的如此轻易就被满足,那么我哪里来的不满足以驱动我走上斩杀的道路?

    真是让人困惑啊,一方面想要斩杀,另一方面想到自己的斩杀都是被设定好的程序,突然之间就不会想要继续斩杀。再者,一想到移除时间,我连是否是这种说法都没法确认,更是让人晕头转向。

    所以,我究竟知道什么?

    既然什么也不知道,那么就把脑子里的知道给扔掉啊!

    我之前还在想过,关于“我不知道触摸火焰会受伤”这个问题,实在想不通怎么可能扔掉这个知道。但现在我略微有所感觉,就是在对脑子里的扭曲达到非常憎恨的状态时,就会连这些都不再相信,不再思考。

    张开双手,任由“道”冲刷身体,不抵抗,不思考,不用脑子里的扭曲来干扰生命之船的行驶。看看“道”,根本不争,脑子里的扭曲只要想来控制,“道”立刻让位。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我没法理解这句话,我也没有必要去理解这句话。如果道德经不是在讲如何触碰真实,那么就是一本垃圾书。既然是垃圾书,那么我还何必去解释什么玩意。

    就算道德经在讲述如何触碰真实,也没用。谁知道老子在那个时候究竟处于什么语言环境,究竟想要通过这些话语去打破哪个自我定义。“不争而善胜”,我不知道老子在对谁讲,也不知道这句话在这里的用意为何。

    就像指路牌一样,我根本无法确定这个指路牌究竟用在哪里,而且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指路牌都解释清楚。语言本身就是虚假,道德经同样如此,没有任何必要紧紧抱住不松手,将其认定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似乎,我的所有理解都必须符合这些经典文籍,或者我至少要可以解释这些文字。

    狗屎!

    这种思想是如何出现的,我怎么知道老子当时究竟想要表达什么?甚至,我怎么知道这些文字就是道德经的原文?就连历史上是不是有老子这个人物,是不是有道德经这本书,我都没法确认。

    如果道德经在讲述关于真实的信息,那么就不可能用在生活上,不可能完善角色以利于社会发展。不害怕生活带来的就是无为,不需要通过脑子里的扭曲来强行控制事情发展。

    不争,等待事物自然展开,因为我不害怕生活,所以我根本没有必要按照脑子里的扭曲行事,也没有必要根据脑子里的扭曲来“有为”。

    顺着生活的流动,自然知晓做什么,而不是听从脑子里的扭曲。当自己抛弃脑子里的扭曲,那么肯定可以轻易获取自己想要的。这种轻易获得自己想要的,是不是一种“善胜”?

    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了脑子里的扭曲,自己想要的就不再是角色想要的。

    而是将整个宇宙变成游乐场,甚至在自己还没有想好的时候,生活的流动已经将最好的给予自己。抛弃脑子里的扭曲就是无为,就是游乐场的玩法。

    看看我自己,害怕这样害怕那样,担心这样担心那样,似乎这件事必须这样,那件事必须那样。这种脑子里的扭曲,自己还要相信多久?这种以局限来控制无限的行为,究竟还要多荒谬?

    生活的流动会将一切安排就绪,有什么还可以逃脱出“道”的操控么?所以,只要信任“道”,只要放开船舵,只要不害怕生活,那么事情自然会变得非常完善。

    比起脑子里的扭曲来思考来谋划,“道”的能力完全是另一个层次等级。
………………………………

第七百八十三章 第一步183

    怎么可能通过完善角色,如何在社会中成功,如何有利于社会,如何成为一个好人,如何让角色更加丰满之类的解释,来解释道德经呢?难道,这些解释看不到其中的矛盾吗?

    脑子里充满扭曲的角色,怎么可以理解“无为”?怎么可以理解“不争”?

    处于恐惧中的角色,又怎么可能理解或相信“不害怕生活”?

    各种语言,什么社会就是这么现实,什么没钱怎么吃饭之类的。

    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如果道德经是教人如何成功,是丰满角色的书籍,是在强化脑子里的扭曲,那么现在就不是这种尴尬的地位。

    而论语则是相当符合角色的各方面需求,塑造一个好人。因为大家都在恐惧生活,所以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君子,大家都这样的话,世界就会非常美好。

    这难道不是恐惧?那些君子的特征,那些人们必须这样的种种话语,难道不是一种扭曲?

    如果大家都像老子那样,逍遥人世间,社会怎么发展,文明如何进步?帝国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飞出母星来到星际时代呢?

    但是,人类文明管我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将人类文明这些东西放在前面?难道自己说这话的时候,不会感觉很搞笑吗?什么时候我的行为可以影响人类文明了?

    就算是所有人都像老子那样逍遥而不所作为,就算人类文明永远处于极其落后的水平,那又怎样?这个世界不真实,还谈什么人类文明这种词汇?

    也许,正是为了让不害怕生活的人可以放肆享受这个世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充满恐惧的角色不断升级整个社会。这样,不害怕生活的人就完全可以体验一个非常舒适的世界,大量的角色正在建设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感到感恩的呢?

    整个世界都为自己而存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享受。那么多角色为我建设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让我去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而我,却只是瑟瑟躲在恐惧的束缚中,任由时间流逝。

    想想都觉得悲哀,不过,曾经的自己似乎认为非常理所当然,似乎人生就应该这样度过。甚至,作为帝国第一人,炫耀虚荣以及高高在上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可惜,现在已经回不去了,也不会想要再回去。曾经的日子,不叫生活,那仅仅是一只被恐惧驱赶的羔羊罢了。

    太多的意义被自己抓住,脑子里的扭曲就是这样轻易摧毁自己的人生。都想赢,但是没人会相信“无为”就可以赢,没人相信“不害怕生活”就可以赢。

    大家想要的是脑子里的赢,是按照脑子里的扭曲的那种赢,而不是什么逍遥的赢,也不是什么放肆游玩人生的赢。必须是人生巅峰,必须是聚光灯下的名人,必须符合脑子里的扭曲。

    而脑子里的扭曲又是时代所强行扭曲的,所以每个时代人们追求的赢又不一样。就像现在我们根本想不明白,为什么富商在古代会被鄙视?为什么有钱人去仅仅是如此低贱的地位?为什么戏子这种存在会是一种侮辱?

    当自己努力追求的,不过是时代的玩物罢了,这总是会让人感到气愤。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所有向往,都不过是恐惧的产物,都不过是整个时代的玩物而已。

    那么,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这些东西都不是自己的,还有什么是自己的呢?究竟有什么是自己思考得来的,而不是被帝国强行灌输的?

    没有!

    如果衣食无忧,那么我肯定可以放肆玩耍人生。如果不担心钱,那么我肯定会好好享受生活。

    现在的帝国,谁还能被饿死?但是大家依旧不会丢弃脑子里的扭曲,怎么能满足于“不饿死”呢?如果是古代人来到现代,那么多丰富的物资那么轻易就能吃饱一顿饭,自己为什么还要焦虑恐惧?

    因为自己根本就是被操控的角色,根本没有摆脱恐惧那个妖娆女子。每当我自以为得到什么就会怎样的时候,我已经陷入恐惧的陷阱,因为我在害怕生活。

    看看脑子里的扭曲,这是多么庞大的东西。我没有必要去理清脑子里的扭曲,也没有必要去探讨这些狗屎玩意,角色是虚假的,我并非袁长文这个角色,那么还有什么好整理的呢?

    将角色烧掉,剩下的就是真实。

    有什么虚假值得保留?有什么虚假不能被摧毁?

    生活的流动一直存在,角色可以顺流也可以逆流,但是无论角色如何选择,整个行为以及生活的流动都被包含在“道”之中。事实上,所有的都是“道”。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猜测,都是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的基础上。一旦移除时间,那么我将无法知道任何事情。所有的东西都是此刻觉察到的内容,要么是画面中直接呈现的图像,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