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就让宋朝人对于肉的需求要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民族很多很多。
因为宋朝的市民阶级有钱去购买肉,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只有贵族才有吃肉的需求,底层人民是不能吃肉的,因为他们的财产,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吃得起肉这种昂贵的食品,所以在肉类的需求上,他们的需求水平很低,这就导致他们的贵族可以有条件的选择不吃猪肉,而是只吃羊肉,牛肉之类的肉种。
而宋朝人却没有办法选择,因为城市化导致的富裕人口增加,宋朝人对于肉类的需求也是突飞猛进,单单依靠牛肉是完全不可能满足宋朝人民的需求的,而猪这种出产大量肉的生物便被宋朝的人民所看重,从此猪肉也成为了宋朝人民心目中的美食了。
而在宋朝之后的明清两代,却再也没有颁布过什么禁止屠杀牛的命令,这并不是因为明清两代的牛多了,而是因为明清两代再也没有像宋朝一样,进行过如此庞大的城市化,从而对于肉类的需求下降,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猪了,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玉米和番薯的引进,让明清两代人在吃的问题上,不像宋朝人那么紧迫了,每亩地的生产量提高了,对于牛的依赖自然也就变小了,可以说禁止屠杀耕牛这样的命令,是在宋朝的特殊环境下才形成的。
而这也演变成了宋朝人的生活习惯,在汉唐之际,汉人其实对于猪肉也并不是特别的感冒,而到了宋朝之后,猪肉才渐渐成为中国人的主食,开始受到全民的爱戴,而到了这个时候,这种因为生活环境而造成的改变已然变成了习惯,中国人可以一个礼拜不吃牛肉,但不能一个礼拜不吃猪肉,同时对于猪肉的吃法也是千奇百怪,即便是到了殖民地的租界去,自然也会带着对于猪的热爱而去的。
若是碰到一些开放一些的地方,那么双方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倒也无所谓,但若是碰到一些比较激进的民族,则会立刻爆发出巨大的冲突,这一点,便是殖民经验丰富的大英帝国也曾经数次中招。
当年大英帝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的时候,就曾经因为在动物这一方面犯了印度人民的忌讳,温顺的印度人竟然就此掀起了反抗英帝国的浪潮,最终甚至付出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将上千名英国人打死,而其理由,仅仅是因为英国人用牛的油来当做火绳枪的润滑剂。
就因为这个理由,印度这个在中国人印象中十分温顺,甚至连国家的独立,都不是依靠枪炮,而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完成的民族,竟然宣布对英帝国反抗,这在整个印度的殖民史中都是十分少见的事情,这就是信仰和当地风俗的问题。
人们很难完全了解当地的习俗,或者说也根本不屑于了解,就像现代的中国人,如果在干旱的情况下,听到国家的领导人竟然不采取科学的办法,而是到郊外去铸造天台,然后向上天祈雨,必然会哈哈大笑,然后怒骂领导人的脑子出了问题。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早已经不再相信这些迷信的东西了,遇到旱灾应该去想办法建立起良好的水利系统,而不是依靠老天爷,这是现代人的基本认识,而如今的宋朝人看待殖民地人就是如此,宋朝人认为自己的传统才是正确的,而其他地方的传统都是错误的。
是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好的,因为确实在宋朝人这种英雄主义的气氛之下,许多地方的悲剧不用再发生了,比如说在印度的吉吉拉特,当地人有一种奇怪的风俗,便是每年会用活着的少女去祭祀当地河流的河神,这听起来有点像是当年申公豹治理蜀地时的故事,这种事情在宋朝已然绝迹了,但在吉吉拉特,每年都会有一个家庭,贡献出自己家中的女孩儿,然后打扮的漂漂亮亮之后,被扔进河里,美其名曰嫁给了河神,从而换来了当地人的丰收和风调雨顺,但其实谁都知道,这种祭祀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灾难不会因为女孩儿的死而停止,丰收也不会因为女孩儿的死而来临。
这种事情通过流传的方式被当地的租界所得知之后,当时那位州牧便带着兵马去解救了这位少女,听起来犹如超级英雄一般,但因为征服世界的荣耀,如今的宋朝人都充斥着自信,有点像是如今的美国人,总是喜欢插手这个世界的事务,自诩为正义,然后把自己的道德观强硬的放在其他民族的身上。
这样做虽然霸道,但在这件事上,州牧无疑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在宋朝铁骑的面前,没有人敢于反抗,祭祀被取消了,那位祭祀则被州牧直接抓回了租界,并在一年后又被重新带回了吉吉拉特,看着即便没有祭祀却在使用化肥之后,更加丰收的土地,祭祀在绝望中被州牧判处死刑,埋在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之上。
活人祭祀,这在许多民族都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而还有一些地方则有更加恐怖的传统和习俗,比如说食人族,这个在徐清时代仅仅停留在中的部族,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如今的印尼东南亚苏拉威西地区的沼泽之中,便存在着一个这样的食人族部落,苏拉威西,是宋朝人最早征服的一片土地,因为吩咐的橡胶林以及上好的森林树木被宋朝人所喜爱,所以在这片原始森林之上,宋朝人建立起了一个殖民地,用当地人的话来命名为望加锡,大意应该是快乐岛的意思。
刚开始的时候宋朝移民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对,只是觉得这里的人生活都十分落后,整个岛上存在着上百个部落,全部人口加在一起大约有二十万人左右,其中大半人还处于半石器半铁器的状况,生活生产状态,简直可以称得上原始,对于食物的加工也停留在放盐和用火烤的地步。
对于这样的原住民,宋朝人早已经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首先便是立威,用强悍的火器,率先消灭掉几个不听话的部落,然后把他们的头颅割下来做几座京观,以此来震慑当地的其他部族,紧接着再用宋朝琳琅满目的产品来进行收买,这些原住民又哪里见过宋朝人所创造的财富,别说是丝绸一类的奢侈品了,便是一块棉布便能让苏拉威西的居民们叹为观止了。
利用这些商品,很快宋朝人便在苏拉威西的人们心中拥有了很高的好感,至于那些被宋朝人杀死的部落民,其他部族可不会在意,甚至还会感谢宋朝人,因为宋朝人也不需要那些苏拉威西的土地,他们来到苏拉威西,要的就是这里的橡胶林和树木,他们也不会自己开采,毕竟宋朝人来到这里的人数有限,整个殖民地人口也不过四五百人而已,称不上城市,顶多算是一个小镇。
单单依靠自己来收取橡胶和树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击败这些部落之后,宋朝人便把他们这些部落的土地送给了最先归附的部落,然后把那些残留的部落民也当做奴隶卖给了这些部落,能够如此轻松的获得大片的领地,这对于其他部落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憎恶宋朝人呢?
更何况还有这些便利的工具和丰富的产品,都让部落民们如同进入了新世界一般,同时宋朝人还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那就是宋朝人将出钱收购他们领地上的橡胶和树木,这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这些橡木在他们自己的手中,根本毫无用处,而宋朝人竟然愿意出钱,或者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收取,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但当一个部落真的把割下来的橡胶交给宋朝,从而获得了一笔不菲的酬劳之后,整个苏拉威西的人们都被惊动了,二十多万人几乎全部投入到了种植橡胶林,开采橡胶的大运动中来,而租界中的宋朝人,则以在他们眼中极为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一桶又一桶的橡胶,然后转手卖到国内,便收取大量的酬劳,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宋朝人赚取的财富绝对是最多的,但即便如此,当地人对于宋朝人还是十分感谢的。
因为宋朝人不仅仅给他们带来了文明,还给他们带来了致富的手段,空有宝山而不知道用处,这是最令人懊恼的事情了,而现在,通过割取橡胶便能创造财富,这在当地人看来,没有比这更轻松的事情了,原本他们想要活下去,必须要深入森林打猎,九死一生,而现在,通过橡胶贸易,他们不仅仅能够购买海外的食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更加能够从宋朝人手里买来先进的铁器,弓箭,或者是火枪来猎杀动物,这让他们获得食物的能力成百倍的上升,可以说宋朝人在他们眼中,绝对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而因为与苏拉威西人处的关系不错,同时宋朝人对于这些部落民也没有太大的恶感,毕竟再歧视这些部落民,他们也为这些宋朝人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财富,看在钱的份上,歧视便也能够装进心里的,渐渐地宋朝人便也听闻了有关于苏拉威西的传说,那便是食人族部落的故事。
(本章完)
………………………………
676
刚开始的时候,宋朝人当然是把这些传说故事当做是开玩笑一般对待的,毕竟在宋朝,吃人的事情不是没有,在干旱或者是水灾之类的天灾面前,人们没有了食物,便是吃土,吃树根都无法养活所有的人口,那个时候,人们便会易子而食。
易子而食是什么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另外一户家庭,然后换回他们那一家的孩子,然后两家孩子对调换着吃,毕竟虎毒不食子,真的让父母去吃自己家的孩子然后活命,很多人是做不了那么绝的,所以便换孩子吃,这也算是末世之中最大的仁慈了。
但这仁慈是悲哀的,也只有在天灾面前,人性的恶被最大程度的放大时候,人们在迫不得已之下,才会出现吃人这种事情,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而在和平年代,宋朝人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吃人这种事情,而且根据苏拉威西部落民的说法,这些食人族部落并不贫穷,相反,他们在周围部落甚至因为战争的胜利要比其他部族富裕的多,按理来说并不应该会到需要吃人的地步。
这就让宋朝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了,在宋朝只有天灾降临,人们已然无法生活的时候才会出现吃人的情况,而这些食人族,听当地部落的形容,似乎并不穷困,起码跟他们这些同样住在一片土地的部落民比起来并不穷困,也没有饿到需要依靠人肉来保证生存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竟然还吃人,这着实是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宋朝人也只是当做一个笑话听,毕竟宋朝人并没有被吃过,而部落民们大多数也只是谣传而已,真正见到过食人族部落的部落民其实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口耳相传而已,甚至大多都是从祖父辈那里流传下来,接近于传说的东西。
而这些恐怖怪谈,宋朝人周游世界早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了,像是什么狮身人面像,人死能够复生,死后世界的瑰丽,甚至在印度还流传着整个世界都是以为神祗梦中的世界这样荒诞的理论,总而言之,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宋朝人在殖民的过程中,也从全世界听到了不少很是奇葩的故事,食人族这个故事听起来虽然可怕,但也只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罢了。
试想能够出海的宋民,大多数都是胆大之人,胆子小的人是不敢来的,而其中一大部分还是去相对比较安全的殖民地,比如印度,东南亚,以及中东,或者是新大陆这样宋民汇聚的地方,相对来说比较有安全感,而愿意单独来到这些穷苦边缘地区来发财的,往往是胆子最大的那一批,也是最无所顾忌的那一批。
所以他们这一路上可谓是见到了无数的东西,手上所沾染的血腥也已然是超出了大多数人,甚至比战场上的兵王还要多,毕竟他们面对的是手无寸铁的村民,而其个性也非常的冷酷,对于财富的**也必然十分旺盛,所以对于食人族的存在,并没有太过于慌张,无论是传闻,或者是传说,又或者是真的存在,对于这些亡命徒来说,根本就不足为据。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宋朝人根本就没有把这些部落民的提醒当成一回事,直到有一次一个部落突然好几个月没有来望加锡贩卖橡胶和树木,这让租界中的人有些奇怪,因为这些部族在知道这些橡胶能够换到钱之后,对于橡胶产业的关心程度可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基本上没过一个礼拜的时间,便会运送以此橡胶,到望加锡来换钱,从而再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带回自己的部族。
所以在望加锡小镇之外,无数的小路便在人们的行走上被渐渐夯实出来,可以说望加锡的路,是真的如同鲁迅笔下的路一样,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从中也可见,苏拉威西的部落民们对于橡胶贸易是多么的热衷,而整整好几个月没有来一次苏拉威西,这显然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虽然这个部落并不大,总计不过两三百号人而已,但宋人依旧派出了一支五十人所组成的队伍,前往当地部落去查看了。
因为虽然以如今的关系来看,宋人与当地人之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但双方真实的关系其实是主从关系,宋朝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在这里展开贸易的,只不过为了改善双方的关系,才会让当地人与宋朝人进行较为公平的贸易,但这并不代表部落可以拒绝与宋朝贸易,这是不行的,有一就会有二,而这是宋朝所不允许的事情,所以无论是为了私情还是为了公理,当地的宋人们都需要前往该部落进行一番查探,来确定这支部落的行踪。
如果是故意不来贸易,那么必然要施以雷霆手段,让周围的部落不敢效仿,如果是出了事,那么必然要上报给租界,然后对该事件进行查看,毕竟这里是宋朝的租界,在这片租界上,宋朝人可以肆意妄为,因为这是自己的土地,但若其他部落或者是种族敢于恶劣的进行屠杀,那么宋朝必然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天朝上国的威严,而这种威严,就如同龙的逆鳞一般,触之际死。
苏拉威西的道路并不像本土那样,是用水泥建造而成的,甚至都不是用砖石搭建而成的,在宋朝,最好的道路是用水泥修建的,虽然如今随着石油的运用,柏油路开始出现在一些大城市之中,但柏油这种材料,因为如今石油提炼技术的落后,所以柏油的价格也是非常高昂的,除了大城市之外,其余的城市是用不起的,就像如今上海的磁悬浮,也就上海人民用一用而已,如果要推广到全国,还是价格更加实惠的高铁要容易的多。
所以在宋朝,虽然柏油路如今非常时髦,但更加广泛使用的还是水泥路,水泥路之外便是砖石路,砖石路之外就是泥路了,不过泥路也分两种,一种是夯实过的,一种是没有夯实过的,在如今的宋朝,除了一些偏远乡村之外,大部分的地区已经没有最为原始的泥路了,并且这个数量正在急剧下降,朝廷和地方衙门几乎每年都会拨款修建道路,其中给贫困乡村修建夯实道路这已然成为了一项国策,毕竟道路不通,偏僻地区的人民就很难与外界取得联系,别说是做生意,把自己的特产贩卖出来了,便是了解外部世界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给他们一条可以进出的道路,无疑是衙门需要做的事情,而在苏拉威西,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是小道,且没有被夯实过。
毕竟这些部落民们也不会使用推车,他们撞在橡胶的桶都是放在牲畜上运送的,或者是干脆就用人来背,毕竟在这些部落中,有时牲畜的价格要远远超过人的价格了,所以对于道路,首先是需求并没有特别的迫切,第二个原因则是没钱,以及贪图享乐,从宋朝赚取的每一分钱,他们都会立刻在小镇里面花掉,而不会去修建一条道路,以方便他们更加快速的运送橡胶。
这就是接受过教育的人和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的思维不同的地方,接受过教育的人往往眼光会更加长远一些,他们会舍弃部分现在的利益,从而换取未来更大的利益,而这些部落民们在赚取到金钱之后,只懂得即刻享乐,对于未来的事情却丝毫不在意,而宋朝人自然也不会管,毕竟如今即便采用这种道路,宋朝人依旧赚的盆满钵满,又何必去修建一条道路呢?
更何况修建道路,需要大量的人手,整个租界里的宋人不过几百人而已,修建道路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若是想要修理,必须依靠这些部落民们,但这些部落民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的训练,想要让他们集合起来去修建一条道路,这对于宋朝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就像现代很多小学招收学生的标准就是小孩儿必须读过幼儿园,因为这样的孩子,起码懂得了作为一个学生最为基本的道理,而这些部落民就像是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的孩子一样,根本不懂得现代社会中的合作,想要让他们打猎还行,修条道路,恐怕只会招来这些部落民的反对,甚至会爆发冲突也不一定。
宋朝人虽然不在乎这些部落民的战斗力,但是既然能够和气生财,又何必非得修一条路呢,反正不修路他们也可以从苏拉威西赚取大量的利润,又何必去堵上性命跟这些蛮夷去打一仗呢?
这显然是不合算的事情,所以当这支队伍出发的时候,只能走在没有夯实的小道上,再加上苏拉威西位于赤道的位置,全年度都十分的炎热,气温本来就不适应人类的生存,以及热带地区的特点,就是毒虫特别的多,所以这一路上可谓是十分艰辛,其中三个都因为酷暑而病倒了,至于毒虫的叮咬,倒是并没有遇到,毕竟这是一支五十人的大队伍,虽然都是老百姓出生,但是在海外漂泊这么多年,他们的军事素养丝毫不比正规军人来的差,每走出一段距离,每个人都会按照的位置而做出正确的选择,以保证毒虫不会侵犯到他们的地方来,即便是在酷暑让人难以思考的境地,他们的本能也会替他们做出动作,在毒蛇,毒虫靠近他们之前,便被杀死在了原地。
这是来自于人的优越感,别看这些部落民们待在苏拉威西已经有上千年,甚至是几千年的光阴了,但若是论起在这片森林之中的生存能力来,他们根本不可能比得过宋朝人,因为宋朝人所经历的森林,远远超过了他们所有走过的森林,这些部落民们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部落二十公里直径范围内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之内,他们或许了如指掌,但只要离开这个区域,他们跟普通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而这些宋朝殖民者则不同,他们去过菲律宾的丛林,深入过老挝的山脉深处,缅甸的群山中留下过他们的脚印,马来西亚的火山口上,曾经有他们脚踩过的痕迹,在生与死中,弱者早已经被埋葬在万千大山,无尽海域之中了,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发了大财的,除了运气之外,他们本身的能力已然与现代的特种兵没有什么区别了,对于危险,他们近乎是本能的反应,所以一路上,除了身体原因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减员,而等他们抵达这个部落的时候,即便是手段残忍的殖民者,也不由被眼前的这一切所惊呆了。
整个村落已然被大火烧成了灰烬,地上到处是破碎的陶片,其中不少还是从租界买去的,而在村落内部,则是一个巨大的尸体堆,与宋朝人喜欢把死者的头颅砍下来做成京观,威胁敌人不同,这些尸体的头颅都已经不翼而飞,只留下一个腔子被摆放在地上,他们的尸体已经大多数都腐烂了,还有不少则是被烧成了灰烬。
地上大大小小的骨头扔了一地,其中有牛马的,还有一些则是人的,上面残留着一些肉丝,显然是一副刚刚吃过的样子,这个时候,先锋队员们这才意识到,食人族原来不仅仅是一个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
这令在场不少人都打了一个冷颤,纵然是他们这些冷血无情之人,面对吃人的怪兽,心中也必将带着一些恐惧,当然,更多的还是恶心,毕竟他们虽然不把部落民当人看,但也不会去吃他们,这是人类天生的习性,所以当看着那些零碎的骨头时,众人都不由撇开了眼睛,注意起周围的线索来,整个村落已然被焚烧殆尽,中间堆积着的尸骸则是散发出无边的恶臭。
队伍的首领立刻命令队伍向外退去,这些尸体放了那么久,这里又是赤道,已然是腐烂不堪了,若是活人大量吸入这些气体,必然会被感染,从而丧失心智,说不定就会中了这些尸毒,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一个人病倒,需要两个人来抬,若是病倒的人太多了,整个队伍便会陷入瘫痪之中。
所以当众人发现这个村子已经被毁坏之后,立即退出了这个村子,紧接着在几个首领的讨论下,派出了一支分队带着伤员回到租界把这里的消息告诉给租界的领袖,而剩余的人则跟着部落外的脚印,去寻找那个残忍杀害这个部落的凶手。
(本章完)
………………………………
677
这些脚印十分容易需找,毕竟要杀死一个部落足足三百多号人,便是凭借宋朝殖民者的精锐武装,也起码得需要出动五十人左右的规模才能得以应付,以致于不出现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