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原来的社会,或许这样过一辈子大家也能够接受,毕竟女方没有什么离婚的可能,而男性也因为生活的无聊,在生活的范围内,你几乎没有什么娱乐设施的缘故,生活极为简单,基本上就是田园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那个年代的人获得短,三十几岁死的比比皆是,能活到五十岁的,都可以称为老朽了,而在这个时代则不同,普遍的人群可以活到六十岁左右,同时思想的解放,也让原本凑合能过的一家人,变得不能凑活了。
这一部分中老年妇女选择离开这个家庭,重新去过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也很多,也是造成离婚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还有一点则是许多妾室选择离婚,在古代中国,如果说正妻还算有点法律权利的话,那么妾室就真的只是玩乐的工具而已了,她们没有任何的权利,即便被打死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而在离婚法律里妾室被赋予了离婚的权利,而这些妾室很多事被父母卖到这些达官显贵家里去的,自己或许有喜欢的人,又或者根本就不想过现在的生活,虽然以前有人不愿意,但如今真正拥有了权利,不少人也真的就离婚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生活环境虽然比不上现代,但离婚的比率却这么的高,这跟中国传统的一夫多妻制有着很大的原因,而这种离婚率是十分不正常的,但无奈这就是时代的潮流,人们就是喜欢通过离婚来彰显个性,宣扬自己的身份和独立性,这一点朝廷也没有办法的。
………………………………
842
总而言之,离婚比例的增加,对于国家来说,其实是有着很大问题的,毕竟有序的离婚是一件好事,代表着女性可以自主去做出选择,但若是无序的瞎离婚,就会造成社会上出现许多非常麻烦的问题。
比如说孩子的问题,有些男性有家庭暴力的倾向,女性因此离婚,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法院一般也会把孩子判给女方来照顾,但有的时候一个女人照顾一个孩子是很困难的,这个时候国家自然要帮助,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女性,一般都得生好几个的,若是夫妻是正常离婚,就是觉得一起过过不下去了,那么一般法院会判一个人几个,如此一来也算比较好养,可若是某一方有不良记录或者暴力倾向,那么就会把所有的孩子都判给另外一方,这可就是巨大的压力了。
在现代社会一对夫妻养一个孩子都够吃力的,更何况是好几个让一个人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有许多的子女,根本是照看不过来的,同时为了养育这些孩子,父母往往需要去工作才行,如此一来,这么多孩子的照看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问题,而这就需要朝廷来负责。
不然这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孩童拐卖,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只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之下,许多人都会在意外情况下把孩子给丢了,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大人带好几个孩子,这根本就是一件管不了的事情,孩子若是自己懂事,或许还能趋吉避凶,但大多数孩子根本就不懂那么多,所以拐卖孩童的事情在这个时代非常普遍,二来就是养育不起,导致许多孩子营养不良,这是更大的问题。
所以朝廷也是专门设立的保护委员会,对于那些养不起的单亲家庭进行一系列的补贴,这些补贴不会让一个家庭过上很好的生活,但起码不至于让孩子挨饿,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补贴每一年发放的金钱不过才一百万贯左右,可到现在,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以及许多夫妻,自己养不起,便想出来通过离婚的法案,使得自己的条件符合补贴的要求,从而拿到补贴,导致近几年朝廷在补贴开支上是一路猛增,已经达到了九百多万贯的数字,未来很长时间内,应该还会继续上涨。
这就是一件离婚带来的巨大问题,还有就是问题儿童,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在心理上与健全家庭长大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在学校中会遭遇同学之间的暴力,在思想上,会受到十分严重的打击,毕竟无论是跟着父亲还是跟着母亲,父母则都是要去赚钱的,而陪在他们身边的,只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已,他们很少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爱,因为单单是养活他们,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了。
缺少与父母的交通,但他们又渴望与长辈的沟通,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在社会上结识一些不良分子,从而走入邪魔外道,黑社会的年龄开始下降,这也是朝廷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孩子的三观尚且还没有建立,只是为了能够多赚一点钱,或者是希望有大人能够和自己聊天,从而走上这条道,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从而最终坐牢,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甚至十分常见。
这都是社会成本增加的东西,所以对于离婚这件事情,朝廷自然是不怎么支持的,但离婚还是不离婚,这都是夫妻本应该有的权利,而不是什么阻挡不阻挡可以去决定的,所以在大城市中,虽然离婚率不停的攀升,但朝廷也只是弄一些其他方法来降低而已,想要真正的降低,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西北,则是离婚的人太少了,这自然是让社会的管理成本疯狂的降低,但对于每个人的权利来说,却是下降的,所以这一点也是很大的问题,朝廷对于该如何宣判,自然也是莫衷一是,而当地,对于这件事情的议论也是越来越大,受到孟小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站出来,选择离婚,数量从零到一百件达成,仅仅三个星期的时间而已。
这让西北地区对于离婚的关注越来越大,许多男性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待女性是不是真的有一些问题,但还有许多的男性则是认为孟小婉是妖妇,是她的蛊惑着许多女性要做出反叛的举动,闹的自然也就更凶了,这种种的事情都让法院很难做出一个合乎法理的宣判,只能尽量的去拖时间,等待民众平静下来,然后再去审理,所以这一个案子,一拖便是三个月的时间,这才做出宣判。
判定为允许离婚,孩子归孟小婉照顾,周老三必须每个月支付孟小婉生活费,同时不得骚扰孟小婉的生活,这就是宣判的全部内容,至于周老三非法拘禁孟小婉和暴力对待女性罪,孟小婉这一方则不上诉,以此来换取,周家的生活费和不干扰孟小婉接下来的生活,这件案子才算是让双方都取得了一个比较能够接受的结局。
但这件事情远远不止是如此,尤其是对当地民众来说,这件案子可以说给了他们很深的印象,一个女人竟然真的通过法律从而完成了离婚这件事情,这无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带给民众的震撼自然超出了许多人的估计。
首先就是孟小婉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开始邀请她接受采访,问她有关于法院之中的详情,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通过这些记述和发表,孟小婉的个人威望也不停地上升,甚至有成为民意领袖的意思,在来年的议员选举时,孟小婉参与选举,就还真的当上了本地州府的议员,成为了该府唯一的一位女议员,也是第一位女议员。
同时孟小婉本人也是十分的努力,在离婚之后,她受到过许多人的骚扰,那些人把她当做是污秽的东西,甚至是不干净的东西,还有人在街上甚至想要杀死她,或者是朝着她泼硫酸,这种事情都是屡见不鲜,孟小婉非但没有因为她人的恶意而心灰意冷,相反,他还在这样的环境努力读书,要知道,当上议员,可不仅仅得有巨大的声望,还必须得有真才实干才行。
认识字是起码的,但在农村里,认识字的渠道很少,像孟小婉这样的女性就更没有机会了,她只在小的时候,父亲带她去私塾学过几个月的字,大致上会个几百字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基本上忘的差不多了,如今二十多岁重新拿起书来看,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勇气,在最后测评的时候,孟小婉已经是能够写出一手娟秀雅言了。
从一位农村妇女变成一位社会知识女青年,其中要付出多少的代价和心血,估计也只有孟小婉自己知道,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西北地区甚至全国许多女性,都把孟小婉当做是偶像,他在离婚一年后成为当地市府的议员,三年之后,又担任路议员,此时距离离婚已经过去了四年的时间。
她在路议员的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位杰出的青年,当时的孟小婉已经二十七岁,放在这个时代,年纪可并不算小了,而她也遇到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比她还要小四岁的男人,王弼时,也是她后来的丈夫。
王弼时出生名门望族,家里在甘肃路有着十分庞大的权势,算得上是将门世家,随着朝廷制度的改革,王弼时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也从一个武人,变成了一个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精英教育,后来在工作问题上,王弼时与自己的父亲爆发了巨大的争议,最终王弼时还是妥协了,选择回到家里,在父亲的安排下,做了一名议员。
可别看做一名议员没什么权利,不像当官手握大权,但这议员在这几年里,经过资本家们的争取,虽然在权利上依旧没有什么进步,但在民间的威望上却很高,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议员只需要对时政做出批评就行了,而官员是要具体做事的,而无论你做什么事情,你必然会得罪一部分人,然后去讨好另外一部分人的,这就是做事的代价。
而这些议员们就可以站在利益受损的那一方帮他们讲话,如此一来,便可以轻易的获得民间的支持,所以许多大家族往往会在议员里面安插人手,通过这种方式控制民间的议论,从而威胁当地的衙门,以使得衙门内的官员与这些世家大族保持一个平衡关系,不至于一名官员来到此地之后,胡乱执政,从而忽略了他们。
而王弼时显然就是出于这个目的来到的议会,养望,积累名声,而对此,王弼时自然是很不满意的,他更想要当官,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但父亲的命令,他也不敢违抗便在路议会中,担任一名议员,平日里也不怎么说话,相当于是混吃等死,而就在这里,他遇到了孟小婉。
对于孟小婉,王弼时有着一些了解,当并不多,毕竟当年发生的事情,王弼时正好是在汴京读大学呢,只是偶尔在报纸上看到过,知道在自己的家乡出了这么一位勇敢的女性,敢于反抗世俗的压迫,真的离婚出来,自己过日子,当时王弼时还称赞了孟小婉一番,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是啊,这样一个女性尚且敢于反抗这传统封建的旧社会,自己却不敢,人们往往会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十分的惦记,孟小婉那可敬的勇气,便是王弼时所缺少的,但之后便也没了孟小婉的消息,之后再见,便是四年后的路议会了。
再次见到孟小婉,孟小婉的样子已经与四年前照片中的样子完全不同了,在四年前的照片上,孟小婉穿着农村妇女们经常会穿的麻布衣服,头上戴着一块帕子,挡住头发,这是甘肃地区人民经常有的装扮,因为甘肃毗邻黄土高坡,泥沙特别大,所以为了保护头发,也是为了少洗头,这里的人都会用布把头发裹住,以避免泥沙混入发丝之中。
打扮上来说,称得上是十分的朴素,而在四年之后,孟小婉的打扮已然是社会上流人士的打扮了,身为议员,她的工资并不低,再加上孟小婉的哥哥孟子熙本身是银行经理出生,因为这一战,他鼎力支持自己的妹妹离婚而被整个媒体大肆报道,也成为了名人,而银行的上层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对孟子熙进行了提拔,如今已经是甘肃地区分行的主管人了,一个月的工资足足有上千贯,称得上是中上层阶级的人物。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工资,至于额外的收入,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正因为如此,孟小婉的生活主要是靠孟子熙来接济,自然也就不愁衣食,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双眼睛中依旧带着坚强,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孟小婉一直在从事着加强甘肃地区女性权力的事情,有点像是妇女组织,只要是有妇女举报,孟小婉无论地方多么偏僻都会亲自去,以进行调和,若是有要打官司的,孟小婉也必然第一时间出面,联系记者和政府官员,进行安全事情上的帮助。
同时,她还积极的从事科普行业,将许多听到的女性故事记录下来,多以旧社会女性被压迫的可悲历史,以及新时代女性通过工作获得独立的幸福故事来作为主轴,鼓励女性应该要学会自重,自尊,而不要依附于男人。
为此,她还担任了新民报在甘肃地区的撰稿人,为报社写文章,以批判一些大男子主义思想的行为,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威望,同时还敦促立法,以更加保护女性的权利,可以说这段时间,孟小婉是一分钟也没有浪费,不仅仅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火了,还未整个甘肃地区的女性点亮了一盏明灯。
同时她还积极的鼓励一些优秀的女性参政议政,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进入到议会来工作,无论是当秘书,还是当助理,又或者是自己参选,当议员,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孟小婉身旁的助理全部都是女性,这些女性的家庭非富即贵,最低学历也是高中左右,孟小婉把她们聚集在自己的身边,教导他们新时代女性的思想应该改变,许多女性在与孟小婉工作多年之后,便独立参选,这也极大的增加了甘肃地区,议会之中女议员的比例,仅仅以孟小婉之前服务的州府议会来看,原本只有孟小婉一个女性而已,而当她离开之时,女性已经有四位了,虽然与男性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样的进步,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
843
也因为这样传奇的故事,使得孟小婉就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而王弼时也对他一见钟情,你很难想象,在古代社会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再嫁,在工业时代,这倒是没有问题,毕竟如今许多大城市女性再嫁也是极为普遍的,但一个离婚女性嫁给一个没有结过婚的男人,且男人还比他小四岁,这就是一件很不常见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男人依旧拥有更大的权利,一个老男人娶一个小女人这在常人眼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反过来,社会大部分人是有些难以接受的,但王弼时却就这么喜欢上了孟小婉,两人在议会工作中经常碰在一起,越与孟小婉相处,他就越觉得两人之间是那么的合适,而王弼时也在两人交流三个月之后,向孟小婉表白,想要成为男女朋友。
这一点孟小婉当然也很错愕,别人说他是进步女性,但其实她还是非常保守的,当年之所以离婚,只是因为自己的丈夫对待自己太过恶劣,这才让她不得不选择离婚,但凡周老三稍微对她好一些,她也就忍一忍这辈子就过去了,后来离婚之后,她的生活也主要围绕着自己的孩子转,基本没有什么私人感情生活,追求她的人不少,但是再嫁,在她心里并没有想过,所以当王弼时向她告白的时候,孟小婉首先是拒绝的。
但王弼时并不是什么轻易放弃的人,尤其是在感情上,他认准了孟小婉,就不会放弃,而在他的穷追猛打下,你很难拒绝这么真诚的一个男人,更何况孟小婉也是一个渴望婚姻的女人,虽然婚姻曾经让她无比痛苦,但她不会因此而拒绝婚姻,她依旧渴望一段美好的婚姻和美好的生活,而王弼时无疑是符合所有条件的,他不仅仅长相帅气,家庭条件优渥,更关键的是,他十分尊重孟小婉的过去,她结过婚,她有自己的孩子,她同时不能放弃自己的孩子,这些王弼时都能接受。
在种种的困难面前,这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当然后来还经过许多的挫折,比如说王弼时的父母和宗族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娶一个离婚的女人作为自己的妻子,作为名门正派,他们实在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甚至还一度把王弼时赶出家族,以此来作为要挟,企图让王弼时放弃娶孟小婉,但王弼时依旧选择了坚持,并且依靠自己的努力,真的创下了一番大事业,最后两人在甘肃结婚,正式成为夫妻,也是被人们津津乐道了好久。
但无疑两人的生活是幸福的,在结婚之后,孟小婉和王弼时生下了三个孩子,原本的孩子王弼时也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养育,四个孩子最终全部都被送入到大学深造,也成为了当地的佳话,当然,在他们刚刚在一起的时候,孟小婉和王弼时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许多人认为他们两个人的结合是不道德的,到最终爱改变了一切,许多人都纷纷接受了他们,这就是这件故事的后续。
当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收获到最后的幸福的,还有许多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诞生了无数的悲剧,女的要离婚,男的不让最后把自己妻子杀死的案子数不胜数,孟小婉只是单独的一个个例,像她这样坚强而又幸运的女子并不多见,许多女人在男性的压迫下依旧没有反抗的能力,但正因为像孟小婉这样的人愿意站出来,像王弼时这样的觉醒青年愿意重新去接纳这些离异的女子,这才能够使得女性的地位得以提升。
在如今的甘肃地区,受到孟小婉的影响,许多无法忍受家庭暴力的女性纷纷站出来选择离婚,许多年轻的姑娘们改嫁也不再是一件会遭受白眼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许多家庭开始纷纷把女性婴儿保护下来,而不再像以前一样,看到是女婴就直接溺死。
在古代社会,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古代社会,几乎都是父系社会的,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思想上的观念,那就是生女孩儿是很亏的一件事情,他们认为自己生下来的女孩儿,只不过是在帮别人养媳妇而已,等女孩儿嫁出去之后,就要冠上夫家的姓,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用男方的姓,跟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是古人的俗语,也反应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女婴的看法。
所以许多穷人家在生出女儿来之后,往往会选择把他们溺死,然后再生一个,直到生出男孩儿来为止,这种思想在当时全世界内都普遍存在,是一种十分落后和愚昧的思想其思想的核心就是女性不值钱,女性不能够继承自己的一切,自己养女孩儿是替别人养的,归根结底,是一种物化女性的表现。
而在经历过女权运动之后,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许多家庭在生出女孩儿之后,不再溺死孩童,而是选择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城市里,这一点变化是十分大的,许多家庭已经渐渐开始一视同仁,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儿,都好好对待,农村之中的情况虽然依旧比较糟糕,但相比起以前来说,确实要好了不少,这其中跟女权运动有着不小的关系,这是思想上的解放,当然,单单是思想上的解放也不行。
除此之外,经济上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原因,原本许多穷人家只能养一个孩子,那么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往往会选择男人,因为男孩儿是珍贵的劳动力,同时可以为自己家族繁衍后代,而女人则不行,但随着经济发展的规模扩大,许多家庭的收入开始增加,养育子嗣的许多成本也被朝廷所分担,因此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养两三个孩子也不会是什么问题,一个女孩儿又怎么样呢?
二来则是在法律上严格规定了弃婴是违反法律的事情,婴儿也是人,只要他生出来了,就是人类的一员,这与现代不同,现代一般认为怀孕四个月就已经是人了,因为他已经有了最基本的胚胎,也开始有男女的区分,但在这个时代,你让人们去接受四个月的怀孕就是人这种事,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是人了,如果弃婴,便是杀人,要按照谋杀罪来论处,最低刑罚也是五年。
按理来说这个判罚是低的,但也没办法,因为社会大众依旧很难接受,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是孩子是我生的,那么我想让他死,他就得死,这种思想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你想要去改变,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弃婴直接无期往上,最高死刑,那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且如今的社会弃婴事件还是很多的,有些有良心的人会把婴儿送到一些大地主家里去,或者是孤儿院的门口,让他们来照看,还有的则是会直接往河里一扔,便是自生自灭了。
所以如果法律定的太高,恐怕全国许多百姓都会被送上断头台了,这显然也不行,所以五年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刑期,能够使得大部分人感到戒惧,但又不会引起反感,随着社会上弃婴事件逐渐减少,从而再加紧法律的惩罚力度,这才是最好的做法,毕竟弃婴问题着实是十分严重,这造成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社会男女比例十分不平等,当然,这对于宋朝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有大量的殖民地人,外国人愿意嫁给宋朝人,从而获得宋朝的身份证所以宋朝的男性对于宋朝女性数量比自己少,这件事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数千万的外国女性渴望获得宋朝身份,这可以说是宋朝的强大,带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