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野史-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欲远离左右。今被拜为太守,心中忧惧,于路连上二书,请求还朝。石显见京房已去,遂出头告发京房与张博通谋,诽谤政治,归恶天子,褒美诸侯,狡猾不道。元帝发交有司查办。京房去未月余,被召下狱,竟与张博兄弟三人同处死刑,刘钦幸得免议。尚有御史大夫郑弘,素与京房交好,京房前见元帝所言幽厉之事,出外便告郑弘。 

郑弘与之私相议论,因此连坐免官。 

京房本姓李氏,因其素精音律,推算音律,自定为京氏。 

当京房从焦延寿学易时,延寿尝言“得吾道以亡身者,必是京生。”至是其言果验。又京房临死时,对其弟子周敞道。“吾死后四十日,客星当入天市,此即吾枉死之证也。”后京房既死,其言亦验。 

读者试思,京房、贾捐之等虽与石显结怨,然亦因自己作事不慎,致使石显趁势陷害,尚不足奇;更有建立大功如陈汤、甘延寿,才能显著如冯野王,皆因不附石显,竟不得高位。元帝虽明知陈汤、甘延寿之功而不能赏,深悉冯野王之贤而不能用,直如土人木偶,被石显玩弄于股掌之上;何况一班朝臣,自然愈加畏惧,眼见贾、京诸人是个榜样,谁敢更与反对。 

却说建昭三年,元帝拜甘延寿为西域都护骑都尉,陈汤为副校尉。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郁郅人,少时善骑射,矫捷多力。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自幼喜读书,博学通达,善于作文。 

为人沉勇多谋。家贫,被荐为郎官,郁郁不得志,屡求出使外国,冀立奇功。此次奉命与甘延寿同往西域,正遂其愿,十分高兴。于是辞别朝廷,偕同甘延寿束装就道,一路所过山川城邑,陈汤每登高远望,观察形势,十分留意。说起西域自从郑吉始为都护,驻扎乌垒城,镇抚诸国,一向相安。谁知到了此时,忽又发生事故。先是宣帝五凤时,匈奴大乱,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为郅支单于所败,遣子入朝于汉。郅支单于闻知,亦遣其子入朝。宣帝一样接待。后呼韩邪亲身来朝,郅支单于闻知,以为呼韩邪单于势穷力竭,投降汉庭,必不能回到故处,便欲乘势占领其地,偏遇宣帝发兵护送呼韩邪单于回国,郅支自知兵力不能抵抗,不如迁往西边,与西域诸国联合,乃起兵西破呼偈、坚昆、丁零三国,建都其地,心怨中国但助呼韩邪,不肯助己。又倚着自己所住之地,与中国相隔甚远,料想汉兵无如之何,因此每遇汉使到来,故意虐待,以泄其愤。 

及元帝初元四年,郅支单于遣使来献,请求送还其子。元帝遣卫司马谷吉送之。谷吉送其子到后,郅支不但不加礼待,反发怒将谷吉并随人一同杀死。汉廷见谷吉一去不回,疑是瓯脱所杀。每值呼韩邪使者到来,严加责问。后来始知其误,遣使送还呼韩邪侍子,并赦其罪。此时呼韩邪人众渐多,足以自卫。又见郅支西去,故地空虚,其大臣遂劝呼韩邪北归旧庭居祝匈奴人民闻知单于复回,多来归附,国中稍定。 

郅支既杀谷吉,自知得罪于汉,且闻呼韩邪日渐强盛,心恐其联合汉兵,前来复仇,正想引众投奔他处。忽报康居国王遣使到来,郅支唤入,问其来意。原来康居国当日屡被乌孙侵辱,心中不甘,欲与郅支合兵,攻取乌孙,因立郅支为王,以报其仇。郅支闻言,正中其意,遂欣然率领部下,奔到康居国。 

康居国王闻说郅支单于到了,不敢怠慢,连忙迎入国中居住,十分尊敬,并将己女嫁与郅支。郅支也将己女许配康居王。原来康居王欲借郅支威势,逼胁诸国。郅支也就利用康居兵力,屡次攻击乌孙,长驱直入,到了赤谷都城,杀掳人民,夺取牲畜而回。乌孙畏其势盛,不敢追击,反将人民移入内地,所有西边一带邻近康居之地,空无人居,几有千里之远。 

郅支单于生性素来高傲,自以为身是匈奴大国之主,何等尊贵。自从投奔康居,已算十分委屈。如今屡胜乌孙,更觉骄纵,连康居王都不放在眼里,有时发怒,竟将康居王女并朝中贵人以及人民任意杀害,或斩其手足,投入都赖水中,总计前后被杀者不下数百人。康居王及国人敢怒而不敢言,只得听之而已。郅支又不欲与康居王同城居住,遂就都赖水边,筑城两重,内为土城,外为木城。发康居人民作工,每日五百人,直至二年,方始完工,郅支遂移入城中居祝又遣使分往大宛等国,责令按年进贡财物。大宛等畏其强暴,不敢不如言进奉。 

此时谷吉已死多年,汉廷方知是被郅支杀死,因三次遣使来到康居,向郅支求索谷吉尸海郅支又连将汉使侮辱,却遣人对西域都护说是自己所住地方,困穷狭隘,情愿投奔大汉,遣子入侍。在郅支意中以为汉兵断难远来,故假作此言,以为戏弄。 

当日陈汤既到乌垒城,接任视事,见此情形,便与甘延寿商议直“夷狄畏服大种,乃其天性。西域诸国,一向服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布,常为康居设计,意欲灭取乌孙、大宛,若使得此二国之后,北攻伊列,西并安息,南吞月氏,不过数年,西域所有城郭诸国皆可危矣。且其人强悍善战,留之必为后患。现在郅支单于居处离此虽远,但他终是蛮夷,城郭不坚,弓驽不利。我今若尽起屯田兵卒,联合乌孙之众,直指其城,彼欲去无处,欲守不能,不过旬月,便可取得到支之首,此乃千载之功也!”甘延寿闻言,也以为然,便欲上奏朝廷,等侯命下进兵。陈汤连忙阻住道“主上得奏,必交公卿会议,此等大事,非庸人所见得到,必然不肯听从,岂不可惜。”延寿见陈汤意欲不待奏请,先行起兵,觉得此举责任重大,因此心中迟疑不决。陈汤本决意欲行此策,无奈自己不过是副校尉,遇事须由都护做主。甘延寿既不肯听从,陈汤无法,只得暂时忍耐。也是天意欲使陈汤成此大功,自从二人商量议之后,不过数日甘延寿忽得一病,病势颇重,延医服药,一时不能痊愈,甘延寿只得请假调治,便将一切公务,交与陈汤代理。 

陈汤见延寿抱病,大权在握,正好趁此时实行己意,遂矫称朝廷有诏,调发车师屯田士卒并西域诸国兵队,克期齐集乌垒城,听候调遣。及至各路兵马到齐,延寿病亦渐愈,方始闻知其事,不觉大惊,连忙从床上跳起,走出外边,意欲阻止众人。陈汤见事已行,又被延寿出头干涉,不觉大怒,急上前拦住延寿,右手按着佩剑,厉声喝延寿道“大众都已聚集,竖子竟欲摇乱众心耶!”延寿被喝,暗想事已至此,一发不可复收,只得将错就错,依他行去,或可成功。于是依从陈汤之计,将召来军队分为六队。合计汉兵、胡兵共有四万余人,别命三队由南道进兵,越过葱岭,从大宛前往康居。甘延寿、陈汤自领三队人马,由北道入赤谷,过乌孙,经康居界,行至阗池西,正值康居副王抱阗率领马兵数千侵入乌孙,直至赤谷城东,掳杀大昆弥部下人民干余,掠取牲畜无数。此时汉兵已过乌孙,抱阗得胜领兵回国,赶及汉兵,望见汉兵后队运载许多粮食,抱阗贪心顿起,驱兵上前夺取,汉兵未及防备,被其抢去军粮颇多。早有人报知陈汤。陈汤闻信,急调胡兵回攻。两下交战一阵,康居兵败,阵亡四百余人。又被汉兵夺回所掳乌孙人民物畜。陈汤将人民交还大昆弥,所得牲畜留充军中食品。 

陈汤既胜抱阗,引兵西行,入得康居界内,下令兵士不准掳掠,遣人密唤康居贵人屠墨到来,陈汤用好言抚慰,与之结盟而去。原来屠墨素怨郅支,故陈汤与之交结,以弱其势。陈汤于路又得康居贵人贝色于之子开牟以为乡导。开牟亦怨郅支,备将郅支情形告与陈汤,陈汤因此尽知单于虚实。当日大军一路长驱,将到郅支单于城相距三十里地方,将营扎祝郅支单于闻信,心中大惊,便想逃走。未知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六三回 陈汤决策斩郅支 石显进言阻奉世 



话说郅支单于闻说汉兵到来,心中着实吃惊,暗想中国与我相隔万余里,路途遥远,大兵何从得到,而且来得如此迅速,沿途并无阻滞。由此看来,必是康居君臣心中恨我,特地勾引汉兵到此,自己作个内应,意欲将我驱除,似此为之奈何?郅支筹思半晌,觉得无法。自古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便想趁着汉兵未曾围城,先行逃走。于是收拾行装,随带心腹人等,直奔出城。于路又探得乌孙等国皆起兵助汉,郅支愈加惊恐,自料此去回到匈奴,一路须由乌孙等国经过,他既助汉攻我,我若前往,必然遭擒,岂非自投罗网?想来欲去无路,不如且回城中,再作打算。郅支遂即传令回兵入城,先遣使者前往汉营,诘问汉兵何故到此。过了半日,使者回报,说是汉将遣人答道“单于前日上书,自言情愿归汉,亲身入朝。天子怜念单于弃去大国,屈在康居,特命都护领兵来迎单于妻子,同到中国,因恐惊动左右,所以不敢便至城下。”郅支闻言默然不语,心想汉兵明是来伐,却托词相迎,说得好听,但他既如此说话,一时自不便兴兵攻城,不如仍遣使者与他敷衍,看他举动如何,再谋应付之策。 
郅支定了主意,便又遣使前往汉营,甘延寿、陈汤也遣使者前来报答,彼此使者往返数次。陈汤知得郅支势穷,借此为缓兵之计,因对来使发言道“我等专为单于,远道跋涉,何等辛苦,谁知来了多日,并未见单于遣派名王贵人到来接洽,何以单于如此忽略,全无地主之礼?今我兵队一路到此,人畜疲极,粮食将尽,深恐将来不能回国,务望单于与大臣等代为筹划。”使者依言回报郅支,郅支听说以为是实,便想到汉兵远来,所带粮食自然有限,纵使前来攻城,也难持久。我今不如坚守此城,等候汉兵粮尽,必然退兵,然后出兵追击,可获全胜,遂传令兵士坚守外城,防备汉兵来攻。 

陈汤既对单于使者责他筹备供应,料得使者回报郅支,郅支必信我兵食少,生了轻视之心,正好趁此进兵。到了次日,便下令拔寨前进,到了都赖水边,离城仅有三里之地,扎下营盘,望见单于城上五色旌旗,临风招展,兵士数百人一律顶盔贯甲,排列城头,再看城门下有步卒百余人夹着城门,排成阵势,又有马队百余人在城下往来驰走。当日城上胡兵,一见汉兵到了,一齐招手道“快来厮杀!”城下百余胡骑,纵马奔赴汉营。汉兵早张起强驽,指着胡骑。胡骑不敢近前,渐渐退回。甘延寿、陈汤即派遣兵马,随后追射,一直追至城下,举眼看时,城下竟无一人。原来马兵及步兵畏惧汉兵势盛,纷纷退入城中,即将城门关闭。甘延寿、陈汤号令三军,一闻鼓声,直逼城下,诸将士得令,但听得中军鼓响,汉兵势如潮涌,发一声喊,将城围住四面攻打。 

说起单于城有两重,外重是木城。甘延寿、陈汤预备围城之时,先将军队布置,刀牌队在前,弓箭手在后,望着城楼上射去,箭如飞蝗。郅支单于闻汉兵来攻,亲自披挂上城指挥。 

一见汉兵行近,也命放箭,更有阏氏数十人,随同单于在侧,帮助兵士放箭。两下对射一时,郅支鼻上忽中一箭,左右阏氏也被汉兵射死数人,郅支受伤下城,骑着马回到宫中,传令宫人一概出外助战。此时城楼上胡兵被汉兵射死颇多,大众立脚不住,便都退下城来,却从木城缝中,张弓搭箭,往外射去。 

汉兵未曾提防,也被射死多人。甘延寿、陈汤便命军士搬运柴草,架置城下,放火攻城。此时天色已晚,郅支见势危急,便想突围而走,趁着晚间,率领数百骑,悄悄开门走出。汉兵早已防他逃走,备齐强弓硬驽等候,一见城门开处,迎面万驽齐发,前行胡兵死了多人。郅支见势不妙,只得退回。 

到了夜已过半,木城被火烧穿,汉兵一拥而入,胡兵全数退入土城,登城呼救。此时康居王闻郅支被围,遣人万余来救,分为十余处,环绕四面,闻得胡兵呼救,也就大呼,几次乘夜来冲汉营,都被汉兵击退。直至天明,瞥见四面火起,汉营中鼓声动地,喊杀连天,大队人马内外夹攻。康居将士抵敌不住,大败而退。原来陈汤暗派军队抄出敌兵背后,举火为号,以此获胜。甘延寿、陈汤见郅支已无外援,便激励将士,来攻内城。 

汉军中人人眼见功在垂成,无不争先恐后,冒着矢石,架起云梯,奋勇登城,杀死守兵,大开城门,放进大军。郅支单于率同男女百余人逃入宫中,汉兵随后追进,郅支力战而死,被军候杜勋斩取首级。又在宫中搜得汉使节二柄,并谷吉所持诏书以及金银财帛等,分给将士。诸将士各将擒斩敌人数目前来报功,除斩取阏氏太子名王以下首级一千五百余外,生擒胡人百四十余人,投降者千余人,尽数分给随征十五国军队。于是甘延寿、陈汤上书报捷,请将郅支首级悬挂长安藁街,以示蛮夷。 

元帝发交公卿会议,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以为郅支被斩各国皆知,可勿悬挂;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当悬十日,然后埋之。元帝依从许嘉、王商之议。不久甘延寿、陈汤押解郅支首级来到长安,元帝便命群臣会议,加封二人官爵。 

先是石显曾欲将其姊嫁与甘延寿,甘延寿辞绝不允,因此忤了石显之意。又有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因二人不先奏闻,甚加反对。于是石显、匡衡建议,甘延寿、陈汤擅行矫诏兴兵,朝廷不加诛戮,已属厚幸,若再封以爵邑,诚恐将来奉使之人,皆欲侥幸立功,生事蛮夷,此风不可长。元帝本意以为甘延寿、陈汤立此大功,必须加以封赏。今见石显、匡衡等不肯赞成,心中未免为难;欲待依议不封,终觉得埋没二人功绩;待要下诏加封,又不欲违背大臣之议,因此迟疑不决。 

此时刘更生免官家居,闻知此事大为不平,遂上书元帝,极言甘延寿、陈汤之功。元帝见奏,乃下诏赦甘延寿、陈汤矫诏之罪,令公卿议封。议者皆以为应依照军法捕斩单于之例。匡衡、石显说道“郅支已逃亡失国,窃号异域,不能算是真单于。”到得议定之后,奏闻元帝。元帝欲依安远侯郑吉故事,封以千户。匡衡、石显又复力争,元帝无法,只得下诏封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告祭上帝宗庙,大赦天下,拜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 

读者试想,甘延寿、陈汤立此大功却被石显、匡衡等挟嫌阻止,若非刘更生上书力争,几乎不得封赏。后来虽得封赏,未免过薄,已足令人不平。谁知当日在甘延寿、陈汤之前,更有人所立之功,也与二人一样,事后竟未得分毫爵赏,到了此时,便也有杜钦出头替他申说。 

此人是谁?乃上党潞县人,姓冯名奉世,字子明,宣帝时为郎官。元康元年,宣帝因见西域诸国新服于汉,宣帝欲遣使护送大宛诸国使者回国,下诏公卿选择可以出使之人。于是前将军韩增举荐冯奉世,宣帝拜为卫候,使之持节前往。奉世奉命行至伊循城,遇见都尉宋将告说莎车国人联合邻国,杀死中国所立莎车王万年及使者奚充。适值匈奴来攻车师,莎车人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遂劫制南道诸国,与之结盟叛汉,因此鄯善以西道路,隔绝不通,都护郑吉与校尉司马意皆在北道诸国,彼此不能相通。奉世乃与副使严昌计议道“今若不击莎车,将来日加强盛,其势难制,必致危及西域。”遂决计以节通告诸国发兵,共计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破其城。莎车王自杀,传送其首至长安。西域各国,闻风归服。奉世奏闻宣帝,宣帝甚喜,召见韩增道“贺将军所荐得人。” 

奉世既平莎车,解散各国兵队,仍送使者到了大宛。大宛王倍加恭敬,并献出好马,名为象龙。奉世回朝复命,宣帝大悦,下诏群臣议封。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议请封爵,独有少府萧望之说是奉世矫诏发兵,不宜加封。宣帝依从望之之议,但拜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及元帝即位,奉世迁为光禄勋。永光二年陇西羌戎反叛,元帝遣奉世领兵讨平之,以功拜左将军,赐爵关内侯。过了年余,奉世病死。死后二年,甘延寿、陈汤因斩郅支单于皆得封赏。杜钦素仰慕奉世品行才能,因想起奉世前功未赏,殊难令人心服,因也向元帝上书,备述奉世之功高于延寿、陈汤,请求追加封赏。元帝心想此系先帝时事,如今相去久远,而且其人已死,不便重翻旧案,因此遂将杜钦所上之书搁起不理。 

冯奉世生有九男四女。长男冯谭早卒。次男冯野王,字君卿,累官陇西太守,人为左冯翊。又奉世长女名嫒,被选入宫,得幸元帝,生一子拜为婕妤。此时奉世官拜左将军,野王为左冯翊,父子并在朝廷,一时议者都说他二人具有才干,应居此职,并非倚借外戚之力。后奉世既死,野王嗣爵为关内侯,擢大鸿胪,而冯婕妤亦升为昭仪。 

先是建昭元年,元帝驾幸长杨宫,排列车马大猎。猎罢又到虎圈观看斗兽。元帝升殿,随带后宫宠幸之人,如傅昭仪、冯婕妤等,皆在左右,并坐观看。那虎圈中所养都是狮象虎豹熊罴等种种猛兽,各用铁槛关闭。如今将它们合在一处,那猛兽遇见异类或是势均力敌的,便彼此相视,不敢轻动;或是两不相下的,便张牙舞爪,斗在一处,也有斗胜的自鸣得意,也有斗败的垂尾逃走。但觉叫吼之声,跳踯之状,真是耳目应接不暇。一时殿上殿下之人,正在看得高兴。出其不意,忽有一头猛兽,从圈中跃出,奔向殿前,耸起上身,将前爪攀着殿边栏槛,意欲上殿。殿上人等定睛一看,原来是只野熊,于是后宫如傅婕妤等见了心惊胆战,此时但顾自己逃命,便一阵连扒带跌跑入后宫去了。只有冯婕妤一人,不慌不忙,却挺身上前,当着那熊立祝元帝在御座上也觉惊慌,瞥见冯婕妤如此情形,不禁诧异,心中十分替她担忧。却好殿下两旁武士赶上前来,各持武器,将熊打死,冯婕妤竟安然无恙。后宫人等闻说熊已打死,方才放心一齐出外。元帝便唤冯婕妤近前问道“凡人见了猛兽,无不惊避,汝何故反走近前?”冯婕妤对道“妾闻猛兽得人便止,妾恐熊犯御座,情愿以身当之。”元帝听了连声嗟叹,由此倍加敬重,升为昭仪。说起昭仪位号,乃是元帝新创,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在皇后之下。 

当日石显见冯奉世父子皆为公卿,有名于时,冯昭仪又得元帝宠爱,便有心要与之交结,以固自己势力。一日石显遂在元帝前保荐昭仪之兄冯逡“现为谒者,为人谨敕,宜侍帷幄。”元帝依言召见冯逡,意欲命为侍中。冯逡即野王之弟,生性正直,平日最恶石显,正想揭他罪恶,今蒙召见,便请元帝屏退左右,极言石显专权自恣。元帝闻言大怒,便将冯逡罢为郎官。事后石显闻知冯逡对帝言语,十分愤恨,由此遂与冯氏有隙。 

到了竟宁元年三月,御史大夫繁延寿卒。元帝下诏群臣推举,群臣一律举荐大鸿胪冯野王,行能第一。元帝见奏,又召石显问之。石显便趁势奏道“现在九卿之中,无有胜过野王者,但野王系属昭仪胞兄,臣恐后世必以为陛下偏宠后宫亲属,用为三公。”元帝见说,抚掌称善道“我却见不及此。”于是遂拜太子少傅张谭为御史大夫,下诏褒美冯野王一番,置之不用。野王闻知叹道“人皆因女得贵,我兄弟却因女得贱。”读者须知,小人设计害人,不但说他不好,便极口说好,而其人不知不觉,已受其害,真是可怕。欲知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六四回 昭君遗恨嫁匈奴 史丹尽忠护太子 



话说当日甘延寿、陈汤既斩郅支单于,消息传到匈奴,呼韩邪单于闻知,且喜且惧。喜的是郅支既灭,无人与之作对,便可稳据匈奴之地;惧的是汉威远布,纵使强如郅支难免诛戮,何况自己本是弱国。遂遣使向元帝上书道“臣常愿谒见天子,徒因郅支尚在西方,恐其联络康居来攻,所以未敢轻离本地。 
如今郅支既已伏诛,臣请愿入朝谒见。”元帝见奏批准。到了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来朝。元帝如前款待,惟所赐物件比前一律加倍。呼韩邪又向元帝自请,愿为汉女之婿,元帝许之。 

先是汉与匈奴和亲,皆以宗室之女号称公主嫁之。如今单于既已降汉,自不能比照往日成例。元帝遂想就后宫宫女择取未经御幸者,赐与单于,乃命左右将所画宫女图呈上。 

原来元帝因后宫宫女过多,无暇自行选择美丑,便召到长安有名画工多人,令其将宫女容貌一一画出,以便按图选择。 

当日长安画工有杜陵人毛延寿,最长于画人物,无论其人生得美丑老少,经他下笔,无不形容毕肖。又有安陵人陈敞、新丰人刘白、龚宽,善画牛马飞鸟,惟画人不及延寿。又有下杜人阳望、樊育皆长于设色。诸人奉命入宫,尽取宫人面目。便把它当作一桩好生意,要想借此发财,因都向所画之人索取贿赂。 

一班宫女,何人不希望自己能被主上看中,蒙其宠幸。如今闻说画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