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飞雄-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选择了大吉的日子,刘泌和寇峰穿着一新,就到太守府去了。
投了庚帖,然后寇峰去拜了刘氏先人,这就成为了长沙太守刘磐的养子了。刘磐的母亲邓氏颇为喜欢寇峰,常语众子弟:“日后汝等皆不及阿瞳。”倒惹得诸刘很不高兴却也发作不得。
寇峰入继为刘磐养子,改名为刘荤,住在了太守府。
刘磐原来是地方豪强出身,喜欢交结勇士豪杰,后来黄巾之乱起,荆州牧被杀,他自己组织起民团保护乡里。由于出身比较寒微,所以立下许多功劳也被人挤兑了,一怒之下不听政府号令,也加入黄巾。刘表抚荆后,眼看黄巾也日落西山,于是刘磐果断地换了招牌,和刘表认了亲,成为刘表手下的干将。
不过他这个冒牌的士族是不被真正的士族看得起的,所以他千方百计拉拢士族,收了刘荤也是向长沙本地势力示好的表现。
刘荤在太守府邸越发不安分,没人能真正约束得了他,他整天和一帮子烂友厮混,比如刘磐的几位部将的儿子邓通(不是西汉那个)、文忠和綦毋达,小哥们儿四个整天在一起,干什么呢?不是好好读书,而是跑到民团去偷学些武艺。
“你们这些三脚猫功夫,不管用。”看着邓通他们胡乱打架,刘荤轻蔑地说。
“阿瞳,你厉害,你来。”个子最壮的是文忠,把袖子一抹。
刘荤心说:“连个小孩子都收拾不了,我不用混了。”
跳下场,不用什么花的,擒拿手,三招把文忠弄的嘴巴直咧咧。三国的套路几乎没有,都是野拳。武术套路也是到了戚继光的时候才成形的,当时主要为让士兵在危急的情况下能增大存活的机会。所以军训时候的那么点军体拳也算是蛮厉害的。
“不服再来!”刘荤把手送开,三国时代的小孩子可不是光会喊妈的,野着呢。文忠还算是将门出身,那里肯认输啊。
刘荤刚松手,他马上把刘荤掀翻。
“小东西还会趁人之危啊!”刘荤用了点辣的,在文忠脖子后面的某个穴道狠掐一下,文忠脑壳一晕,就被反掀过来。
“服不服?”刘荤问道心里却不舒服,说实在的刚才出手也有点过分。
这文忠傻小子铁了心:“不服。”
站起来又打上,这次文忠聪明了,使劲扯着刘荤的两手。
“手是两扇门,全靠腿伤人。”刘荤使个扑摔,先自己一倒,借那力道一蹬,把个傻小子摔得散了架。
“服了,你以后就做我们老大。”开始因为比爸爸所以才让刘荤当老大,现在比了本事,都认了。
“阿瞳真本事,以后一定是大将军!”邓通是邓老夫人的侄孙,也秉承父亲的特点,嘴巴甜不要钱,看着刘荤拳头大马上拍上了。
“大将军?”刘荤一笑,“我要做大英雄,做甚大将军!”
这个时候《人物论》已经是一本很畅销的书了,基本上稍微高级点士人都读过或者听过所谓“草木秀而谓之英,兽大而特谓之雄,人物杰者谓之英雄。”
几个小孩子还没明白什么是英雄,却有旁边的人说话了。
“哦,你是哪家小郎?见识不凡啊。”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武官,看打扮等级比较低,最多是个杂牌尉官。
“这是府君的二郎!”邓通显然扯虎皮的技术基本掌握了。
那人眼中闪过惊讶之色点点头转身进入了武社。
“这人是?”刘荤问道。
年纪最长的綦毋达说道:“这是府君手下的‘中郎将’黄忠大人。”他的叔叔是刘表的座上客,所以他认识的人也很多。
“黄忠!”刘荤虽然脸上没什么太大反映,心里却早沸腾起来了。五虎将义礼信勇忠中的“勇将”黄忠,论武力他可以和关羽比高下,论勇敢他不比张飞差,论冷静他也不输赵云,当然狠劲也不比马超弱上多少。就这么个人才,在刘表手下闲置着,官不过四百石的一个中下等武官。有人才不能用,刘表不亡天理不容。能和黄忠拉上关系也不错嘛。
黄忠本来是驻扎在攸县的,被调遣回来是因为人事的调整。刘磐这个临时太守的职能已经完成,他准备把职务交给韩玄这个文官。
“我儿,在做甚?”刘磐看着刘荤正张弓射箭,兴趣很高,虽然他心情现在不那么好,虽然他在为刘表的小肚鸡肠而生气,但是每次看到养子他总是一扫心中的阴霾。
“父亲大人。”刘荤赶忙放下弓箭快步前趋,垂手而立。这是礼节,汉代以孝为德的最高标准之一(忠那只属于官员和公务员),绝对不可对长辈无礼。
刘磐说:“阿瞳,书可曾懈怠啊?”
刘荤忙说:“书已经默过了,儿才在这里射箭的?”
“做武人危险啊,刀枪无眼,孩子还是好好读书吧。”刘磐心想:“你爹我不就是书读少了,成了狗肉上不了宴席,被那些士大夫鄙视吗?武功好有什么用啊。”
“父亲,现在天子蒙尘,汉室倾颓,正是我等为臣子的奋发之时。父亲请看,儿日后必提三尺剑扫荡诸丑,兴复家邦,还黎民一个太平世界。”刘荤说得正义凛然,有多少真心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好,好,好!”刘磐先是一愣,然后开怀大笑。
“府君,韩君来了!”家人禀告说。
“儿需小心!”刘磐嘱咐了一句就走了。
《梁书·;武成帝本纪》“帝幼时,义隐王问帝:‘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为武易伤,何不文事?’对曰:‘汉室倾颓,仆为臣子安能观之。若壮,必扫荡诸丑,清净乾坤。’义隐王奇之。”
******
韩玄乃本地大族,祖上据说是韩信的后代,也是很有才华的“座谈客”。刘表和他谈得很投机,就把他任命到长沙来当郡丞,实际上是为了接替刘磐和监视刘磐的。
韩玄传达了刘表的意见,大致是把刘磐表扬一番说他治理有方什么的,但是除了口头这些空话,没有任何实际的东西。刘磐的属下都露出不满之色,好在老韩皮也够厚,假装没看见。
这就是刘表的风格,非亲不信,非亲不重,但是他也知道这些大豪族在当地的影响力。这里毕竟是东汉王朝的龙兴地,这里的士人大多是百年大族,盘根错节的联姻,用血缘把这个地区的地方政权牢牢地控制着,刘表只是他们的代言人而已,实际上他们有能力随时把这位“八及”之一,当年那次政治浪潮的风云人物弄下来。没有这些人的支持,刘表的命令连襄阳都出不去。
刘表虽然很清楚这点,但是他没有那个雄才大略和能力去控制这些人,所以他只有拉拢、分化,团结一批打压一批,这刘磐正是他要打压的对象之一。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去戳破,于是一团和谐的气氛里,刘磐一拍掌,宴会开始了。
汉代一般官员官员的俸禄都比较少,大多靠的是灰色收入,因为郡守权利很大,许多人都可以截流一部分钱款做小金库,特别是这乱世,大家能捞就捞,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啊。
刘磐出身土豪,也是个讲排场讲面子的人,倡伎也养着不少,两千多年前的湘妹子还真是不错,尤其是那细腰舞,加上汉代那贴身长袖子的服饰,跳起来有点飞一样的感觉。不然,那些专门为皇帝选美女的老色鬼怎么会写“楚女娉婷”之类的话来。
当然这些都是邓通这家伙说出来的,这个家伙天生色狼,也难怪他那么早熟,战争年代,早结婚早生孩子也很正常。
看着邓通流口水的样子,其他几个人一脸不屑。
刘荤拍拍邓通说:“想娶新媳妇还等到你冠礼后,不过咱们还有别的好玩的可以做咧。”
“什么好玩的?”邓通听到玩眼睛一亮。
“射鹄的!”刘荤说道,文忠等人眼光一黯,这段时间陪着刘荤射箭把他们都弄烦了。射活动靶子对他们的确很困难的,不过刘荤却玩得很开心的样子。
刘荤一看他们嘴角不经意间生出一丝嘲弄,这些干部子弟啊,成不了气候,难怪后来的三国史上没怎么听说这几个人,只有文忠好象弄出了点动静,不过很快被淹没了。
刘荤说:“我们这次要去郡学去射鹄的!”
“郡学?你要挑战‘小由基’啊!”文忠等人眼睛一亮,这下有热闹看落。
第六节 黄忠之子
    长沙郡学。
由于没有经受多少战乱,所以这里的学校除了有点旧以外倒不显得有多残破,这几任太守大多出身武将,张羡虽然是文人但是呆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也没有修缮这里。
郡学和中央太学一样是官办的教育机构,在当时看来很鸡肋的一个选择。东汉私人讲学的风气很盛,许多人就是依靠显赫的门生推举被皇帝征辟,所以要当官搞教育,这也是东汉的风气。不过这种私人讲学那需要有相当的水平和名气,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而且这些大儒的水平跟吃皇粮的太学祭酒和五经博士不相上下,对于地方上这些想出仕的人,投身这些大儒门下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刘备才会去做卢植的学生,不过他的成绩可能不怎么好。跟着公孙瓒一起翘课出去泡MM,成绩估计不怎么地。当年刘备在曹操手下当左将军,卢植的儿子卢毓也在做郎官,他们并没什么接触,所以可见卢植和这个学生的关系很一般。
郡学的座师还是刘泌推荐的,是河东人裴潜。
“裴师在吗?”刘荤问道,他常来和裴潜借书,郡学的人都知道他是太守的儿子,所以马上热情地说:“裴师出去访友了,郎君改天再来吧。”
“哦,那算了。知道‘小由基’在什么地方吗?”刘荤问。
几个郡学生有点搞不清楚这个小屁孩找黄叙做什么?
邓通是个大嘴巴:“我们老大来找他比射箭的!”
“啊。”几个学生嘴巴张得大大,和黄叙比射箭,一个小屁孩,奶都还没断呢。
“黄叙啊,在东堂。”有几个好事的学生说道,说完转身去招呼同伴去看热闹。就是几个老成的也不禁皱了下眉头,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
“比射箭,谁啊?”黄叙很快知道了有人来挑场子。
当看到刘荤,他心里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黄兄,别来无恙?”刘荤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黄叙还礼说:“托福,某还好。”
“小弟当日一见兄长的神技就羡慕得很,也私下里练习,现在有点心得,大家切磋一下,如何?”刘荤说,他怕黄叙顾身份不比就说:“我们也不白比,我这里有张铁胎弓(目前考古表明汉代尚无此工艺,盖为小说不必当真),是父亲大人送给我的礼物,如果兄长能胜我,我自当奉送!兄长可愿意吗?”
黄叙很为难,不比吧落了名头,比吧,人家的爸爸是自己爸爸的上司,得罪了不好。看到那弓心生爱意,少年人心气盛说:“可以当然可以,但是我没东西和你赌啊。”
“我只需要兄长一个承诺,日后我有需要还请兄长鼎力帮助。”刘荤眸子里闪动着一丝得意。黄叙到手了,黄忠也不远了。
“好的!”黄叙想也真划算,不就一句话吗?后来他每次想到这里都不禁要捶胸口:“当时一时贪他东西却不知道平白被他赚了几十年,主公真是厉害啊。”
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两个人就上了靶场。
这次是射活靶,也称射鹄的,靶子拴在一根绳子上,由一个人拉着它就动了。为了公平起见,找了看门的聋子老头来拉,每人射10次,以中者多为胜。
黄叙先来,只见他单步前跨,把弓拉得如同满月,扣上箭羽,对着目标,二指轻放,那箭“嗖”的一下挣脱束缚,直接命中靶子。
“好!”旁边看热闹的都在鼓掌叫好。
刘荤上前也张弓搭箭看着那活靶飞过,一松手指箭飞中目标。
“好!”邓通几个烂友欢呼雀跃着为刘荤打气。
黄叙不敢小看刘荤,把他当成对手,而不是先前玩玩的心态了。
十次射下来,刘荤中了八次,而黄叙也中了八次,两人打平。实际上黄叙已经输了。
“平局!”刘荤一笑把弓递给黄叙,“你现在是这里唯一能接受这件礼物的人。”
“我并没赢你啊?”黄叙说。
“兄的箭法只有高过我,却是兄让着我了。”刘荤谦虚地说着。
“那就受之不恭了。”黄叙拿着弓非常爱惜的样子。
刘荤呵呵大笑起来伸出手和黄叙拉在一起。
******
夜霰氛埃灭,朝日山川净。绰仗飞走繁,抨弦筋角劲。
帝射参神道,龙驰合人性。五豝连一发,百中皆先命。
正如唐代张说的诗所写,在古代打猎是件很让人身心愉快的体育运动。贵族的射猎活动更是兴师动众。
刘荤是土皇帝的儿子,但是他不喜欢那假模假式的打猎,而是在茂密的林子里钻来钻去射杀飞禽走兽为趣,箭法越发精妙,就连一些老猎户也自叹不如。
这一年为建安九年,西元203年。
曹操亲自提大军进驻西平,声称要踏平荆州,要报复三年前年刘表袭击许都的仇。
荆襄人心浮动,原来逃难来的北方士人大批地投效曹操,更加剧了刘表集团的担心。刘磐终于被刘表招回荆州,连带刘泌也被征举为樊城令。因为这些大人觉得小孩子和家眷带到那是非之地更危险,所以家属并没有被带过去,只有成人的子弟才被允许到襄阳,以方便他们早日熟悉官场可以利用父亲的人脉为自己的出仕铺垫一下。
新任太守韩玄现在也夹着尾巴做人,他的堂兄韩暨被刘表关了起来,虽然因为蔡氏的关系没被杀头,毕竟也表明了刘表的某些心思,所以他在地方上也不敢乱来。他可和蔡氏没那么亲密的关系。对刘磐和刘泌的家族他还是保持着很客气的态度。
没了大人管教,刘荤飞鹰走狗的生活过得蛮愉快的。
黄忠一家很喜欢他,所以他也大部分时间住在黄家跟着黄叙一起练习武艺。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老黄忠马步精熟,南舟北马的习俗好象没有影响他。一杆槊,一把厚背环首刀威力不凡。
这个时代主要的长兵器是槊和戟,短兵器主要是剑和刀,主要是环首刀为主。
汉代尚武之风非常浓厚,远胜唐宋。基层的干部亭长之类的每年都必须组织乡里的“民兵”(相当于今天的联防队)进行军事化训练,所学的科目就是五兵:弓弩、戟、盾、刀剑、甲铠。更不用说这个乱世,大家都练习着准备为保护自己的生命而战斗。
“准备好了吗?”黄叙一只手握着首环刀,一手提着钩镶(一种带着钩子的盾牌,有兴趣的可以查找图片),这是东汉步兵排刀手的标准装备。刘荤手里握着步兵长戟,这种戟大约二米五到二米七左右,戟兵还配置了短剑(匕首)。
两个人都穿着很旧的两当铠,这是一种很简陋的铠甲,就一个长方形,中间挖个洞,人披上用绳子把前后连接上。
“小心了!”一寸长一寸强,刘荤舞动戟。黄叙灵巧地像活猴子,左躲右闪,很快就接近刘荤了。他用钩镶钩住了戟杆,环首刀已经比在了刘荤的脖子上。
刘荤又被“杀”了。
看着刘荤涨红了脸不服气的样子,黄叙笑了:“你别生气,这戟啊本就不是单打独斗的,它必须配合排刀手。今天选材官,你去看吗?”
“好啊!去看看。”刘荤拿得起放得下,自己毕竟比黄叙小,力气未足够啊。
******
材官是汉代预备役遴选的特殊方式,汉代使用弩弓的很多,西汉军队以强弩长戟而闻名,更凭借这点打败了匈奴军队(处于历史上强盛时期),也是中原文明历史上唯一一次击败全盛时期的游牧民族。
汉弩的张力是以石计算的,一石约合现在三十点二四公斤。根据居延汉简的记载,有三石至八石弩,射程一百二十步至二百步(合今一百六十七至二百七十八米)。五石以上的强弩靠双臂的力量难以张开,要用蹶张,腰引。所谓蹶张,就是弩士口衔利箭、身背箭箙,用双脚踏定一张弩弓的弓背,双手拽弓弦奋力向上。到了后来的宋代床弩更是登峰造极,需要八头牛才能拉动,可想象威力之大。
由于是地方上的郡兵,这些材官不可能像京师兵那样装备精良,也不会有昂贵的大黄连弩,即使稍微便宜点的小黄也没有,基本上都是一些很简陋的铜弩。弓箭要好一点多为复合弓,一般是木弓,弓体外侧是一块中间宽、两头渐细的扁平木片,弓彛汲牡媪娇槟酒诓嘤眉缚榕=秋蹦コ尚危炊院笥谜澈霞琳忱危俨肯撸可虾诤炱帷U庹殴ひ坏闳祝诤焱夂凇7略煨旅贝难礁愕摹;褂械挠星愕娜嘶褂泄侵频母春瞎Ω遣灰话恪
鼓动三声,黄忠作为本次考试最高武官站在校阅台上着令旗,手下的参军领命招呼材官秋校开始,军队开始接受长官的检阅。
汉末武备松弛,本来没有象样的检阅,但是最近战事不断,所以黄忠决定彻底校阅一下部队的作战能力,看着穿戴老旧的战士,黄忠不禁皱了下眉头,要是敌人来袭击,那么自己的部队恐怕伤亡很严重吧。
材官的遴选开始了,按规定这种选拔必须是大男(15岁至54岁,这里的岁数是虚岁,按照现在的折算也就是14岁或者15岁以上到52、53岁)。
黄叙已经参加过了材官的选拔,他现在属于听用士(见习)。
而刘荤属于士族,“岁举无田赋,常隶不征名”,是可以不用服役,不需要上税的官宦世家。所以刘荤只需要等着被人举孝廉就可以了,当然要是学问好可以去举茂才。这个茂才(避讳光武的名字,改秀才为茂才)可不那么好举的,他和后来泛滥的童子试生员不一样,这是一个在士族里选择并且由宰相亲自考试的,整个东汉王朝被举茂才的人不多于五十个,甚至有段时间十年只有两个人。必须由当时学术宗师级的人物举荐(比如类似东汉末年的陈蕃、李固这样的清流首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够这个资格的人整个荆州是找不到的。党锢之后,更是稀少。
所以在整个汉代,不是战乱,下层的人要想进位非常困难,而士族人却很轻松的事。
那些贫苦子弟努力地拉开强弩,为的是多领点口粮,一般弩士待遇要好得多。当时的“工资”就是一些谷子,没有舂的米,还别嫌,没多的。
刘荤看到一个穷人子弟使劲拉动弩弦,因为太使劲,裤子的质地也不好,“噗!”裤子给挣开条大口子,露出腚来,惹得在场的人都哄笑。
刘荤没笑,他也知道一般人民的穷苦生活,祖先们的生活多艰难啊,战乱不休,民不聊生啊!
黄叙看到刘荤脸色不佳问:“兄弟怎么拉?”
“上不能保全天子,下不能使黎民得温饱,我心里惭愧!”刘荤说道。
黄叙一脸敬意。现在的膏粱子弟连稗子和谷子都分不清,这刘荤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见识,的确不是常人。
却有家童跑了来:“主人,老主人派人来找你了。”
第七节 颠彪抢亲
    “舅舅!"刘荤回头一看正是在外地做官的舅舅刘泌,原来他是回来接他一起回长沙的。
跟黄忠伯伯、黄大哥惜别后刘荤回到了刘府。
刘泌正式宣布要为二十岁的刘纪举行冠礼,因为刘纪跟武陵马氏定了亲,原来是要结婚了.好啊,参观一下汉代婚礼也不错哈。
十月,刘府正弥漫在喜悦中的时候,远在冀州的袁谭却是另一翻心情.黎阳丢了,两个弟弟还算计他。却不想想自己对两个弟弟却也没讲什么骨肉情谊。
******
建安八年年二月。
刘荤在院子里演练着一双短戟,这是黄忠送给他的礼物。“峰儿,你不好好读书,天天舞刀弄棒的做什么啊!"刘泌看刘荤荒废学业,整天胡服骑射的,便责备我.要是和平时期,读书入仕是不错,可惜这是三国啊,不是比谁书读得多,而是比谁的拳头大.舅舅旁边一个中年人正眯着眼睛看着刘荤.
"舅舅您教训的是.但是男儿自当横行,为国家洒一腔热血.如今内战不止,外患不断,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我可不想做个老博士而终老."刘荤抗议。
那个中年人哈哈大笑:"公远,你这外甥的确有些特立独行.不过,所言非虚啊."刘泌直摇头。
“大人缪赞了!不知道大人是?"刘荤一施礼。
那中年人说:"我就是你最不喜欢的老博士,桓阶.哈哈”就是那个替孙坚收尸的那个人。
这人很幽默啊,刘荤喜欢.原来他是一名大儒,是被请来参加表哥冠礼的。
刘氏家庙。
日子是10天前就占卜好的,这个年代,什么事情都要问鬼神。
一行人等进入家庙,坐东墙(北墙是祖宗牌位).我捧着深衣、鞋子、袜子和冠面北而站。
“吉时已到!”。
刘纪进了来,头发已经改了,不再是总角的两个圆葱,而是被束起来包裹在一起。
“跪!”
刘纪跪在父亲刘泌面前.旁边坐着桓阶。
刘沁起身,从盘子里先取出深衣等让他穿上.然后取缁布冠,给刘起戴上,桓阶扶了一下冠.刘沁说:"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旁边的辅宾帮忙取下来,再加皮弁说:"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最后是爵弁,说:"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刘纪向祖先叩头,然后向父亲和来宾叩头,站起来后他已经是成年人了。
“礼成!”。
祭祀祖先一番,然后长辈和来宾说几句祝贺的话,就完了。
汉代结婚真是个麻烦事情,问名,采纳、文定、迎亲、拜堂、圆房.基本上这六大步骤在一些农村还保留着.不过汉代礼节要麻烦得多,谁叫刘荤赶上这个礼制烦琐的时代了咧.跑上跑下,腿都肿了。
由于是远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