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人-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海龙王长哮一声,口中霹雳大作,向郑彦劈下来。
就当他自认为可将郑彦立毙之际,玉虎猛地发出白色强光,在郑彦周身形成球形屏障,生生将霹雳挡了回去。
郑彦在光球里笑道,“老龙王,反悔来不及了。哈哈哈……”
狂笑声中,南海龙王终于晕了过去。
艳阳高照,郑公子躲在阴凉的书房赏玩玉虎。
满头珠翠的郑夫人进来。
“彦儿,你真要娶那个不堪的女孩儿?”所谓不堪是指徐妙音身份低微,声名狼藉。
“是呀。娘。我答应人家了。您要两个孙儿,我给您。”郑彦抬起头,淡淡的笑着,“谁生不一样?”
十五岁,郑彦成亲了。
'注解' (音:霸夏):龙第六子,其面如狮,卷发披鬃,性喜水,常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2003年11月20日星期四
前传 杀师
“少爷,少夫人生了,又是一位小少爷。”小桃满脸喜气,闯进郑彦书房。
紫檀雕花桌案后,斜倚案,手托腮,半闭双目,不知在看什么书的后生侧过脸,摄人心神的气魄随之袭来。小桃倒退一步,脸“刷”的一下红了。这是怎么了?看着他长大的,还被他诱惑了。怨不得宅子里年轻的丫鬟都不敢看他。
郑彦站起身形,高约六尺,宽肩细腰,胸阔腿长,身穿白色丝绸金线绣团花武生长衣,腰系巴掌宽的嵌玉锦带,袖口缠金丝护腕,外罩金线镶边的白色绫罗大氅。这身装束在阴暗处尚且幽幽闪亮,更不要说站在阳光下了。再看他容貌,面色润白似玉,毫无瑕疵,发如墨染,上系锦绣飘带,两道剑眉尤如漆画,鼻如吊胆,唇若涂朱,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睛,发怒时寒光逼人,微笑时朦朦胧胧,仿佛玄色深潭,深不可测。
小桃再退一步,垂下头,虽然她已是三十来岁的少妇,再看下去也会把持不住。
郑彦淡淡一笑,从她身旁经过,清新的气息带动她腮边几根凌乱的发丝,一如她此刻的心境,一阵意乱情迷。等她清醒过来,才发现他走错了方向。
“少爷,卧房在这边。”
郑彦回头一笑,“我知道。”继续走他的路。
小桃愣住。累累繁花下,那个金光点点的背影已经出了大门。
初秋,青山碧色无边。郑彦无心游玩,径直来到山顶。
悬崖峭壁边,有一处开阔地。郑彦停下,仰望青天,云如丝絮,连绵不绝,几只苍鹰穿梭其中,说不出的悠闲惬意。
“噔”琴弦拨动的声音。
郑彦收回思绪。“师父,您来了。”
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来,他说:“为人父的感觉如何?”
“没感觉。他们借我的身体来到世上,为郑氏传宗接代,仅此而已。”
那声音停顿片刻。“你母亲的心愿是否达成了?”
“已经达成。所以徒儿要走了。”
声音沉默一会儿。“走吧,走吧。”
郑彦准备走了。
“恶人果然名不虚传。”
郑彦停下,风吹动一尺长的束发飘带。
“我教了你十五年,你对我一点儿留恋之情都没有。”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徒儿亲热不起来。”一抹微笑从郑彦嘴角扬起。他抬头看天,几只苍鹰在头顶上方盘旋。顺着它们盘旋的方向,他看到三只雪白的小兔在草丛中追逐嬉戏,时而并行,时而排成一队,时而变线分赴三方。
“哈哈哈,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师父没别的吩咐,徒儿走了。”郑彦面带笑容轻轻巧巧说出这句话,似乎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告别,今天分开,明天还会见面一样。
任何期待轰轰烈烈分别情景的人,都不愿看到对方这样不把自己放在心上,所以那个声音也有些生气了。
“我看了你十世,也没有看透你。郑彦,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师父只要没看错人,看不看透又有什么关系?”
声音笑了,笑声掺杂着无奈和一丝苦涩。郑彦的眼睛慢慢深邃。
“师父……”
“别忙走,我有事让你做。”声音提高八度。教了十五年的徒弟将他视如敝履,急欲弃之而后快,谁碰上这种事都得火大。
“师父请说。”郑彦眼中荡漾着笑意。
“帮我折磨那些天神,杀不了他们就让他们不得安宁。”
郑彦仍然笑着。“徒儿做不到。”
“啪”凌空掉下一张弓一篓箭。郑彦将它们拾起来,弓是藏蓝色的,箭分七彩,不知是何种金属制成,份量很重。
“断虹弓,碎云箭,有了它们玉帝的宝座你也射得中。”
笑意飞上郑彦的眼角眉梢。“即便如此,我为什么要那样做。”
被他事不关己的语气激怒,声音变得凄厉起来。“你不做我就缠着你,让你生不如死。”
郑彦的眼睛盯着小白兔,它们在做一种高难度的叠加动作。
“师父当知,徒儿从来不怕诅咒。”
“我没在吓唬你。你若知道我是谁,便不会奇怪了。”
此时三只小白兔刚好排成一列。
“我知道。”郑彦说。他弯弓搭箭,快如闪电,碎云箭呼啸而出,将三只小白兔串在一起。“吱吱吱”箭身发出的红光将小兔烧成灰烬。
“你…你原来早已知道。”
郑彦冷笑。“周文王长子,姬伯邑考。徒儿若连师父名讳都不知道,岂非不孝。”
虚空中现出一个人影,头戴束发紫金冠,身穿紫色锦缎“万”字滚边游龙袍,腰系玉带,脚蹬金靴,直发披肩,肤如凝脂,眉若春山,目似朗星,挺秀的玉鼻下,一张樱桃般润红的小口微合,虽怒而含情,虽悲而含笑。
郑彦看得胸中气血翻涌,伯邑考不愧为寰宇内最美的男人,妩媚之处尤胜女子,怨不得九尾狐狸精都为之心折,得不到宁毁之。
“师父已贵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何必对旧事耿耿于怀。”
“至诚至孝,至仁至义,舍我其谁。文王得了盛名,武王得了天下,我得到了什么?”
“师父成全了他们。”
伯邑考惨然一笑,“这话拿来骗天下人还可以,却骗不了自己。”
可是不骗自己又能怎样?事实已经铸成,万难更改。
“师父莫非后悔了?”
“没有!”伯邑考怒目圆睁,“我堂堂文王世子,岂可诌媚于妖狐。”
“往事重来,师父仍要拒绝妲己?”
“自然。”
“那师父还执着什么?”
“我恨当初不听父王之言前往殷都;我恨死得太惨,只存三块碎肉于世,不成人形;我恨死后封神还要屈居人下。”
郑彦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师父要和众神为敌?”
“不是我,是你。你是恶人,现在又有圣物护身,可以不入六道轮回,不会魂飞魄散。他们拿你没办法。”
“师父不怕他们知道您背后主使?”
“我都这样了,还怕什么。大不了陪你一起死,下界投胎做恶人。”
郑彦冷笑。“师父是神,死不了。徒儿更不愿自己找死。”
伯邑考眼中射出寒光。“这么说,你不会替我办事?”
“徒儿只做想做的事,师父这件事徒儿不想做。”
伯邑考冷哼一声,“我早该想到,说服恶人卖命,比说服江河改道还难。”
伯邑考手中多了一张古琴,烫金的琴身发出古朴的棕褐色光泽。
“郑彦,我的本领中你只有一样没学会——抚琴。以前我怪你不用心,现在我要谢你,你若会抚琴,我此刻便杀不了你。”
郑彦的脸色变了。
“师徒一场,为师抚一曲作别,送你这欺师灭祖的东西上西天。”
“噔”琴声乍起。郑彦心口大痛,拉开断虹弓,连发数支碎云箭,射向古琴和伯邑考。碎云箭穿身而过,伯邑考毫发无损。
“郑彦,你面前的为师只是幻影,你射不中。乖乖领死吧。”
伯邑考轻拨琴弦,大珠小珠落玉盘。郑彦心窝头颅疼痛难当,弓箭脱手。一直飞翔在头顶上的苍鹰尽数折羽,跌下山崖。
“为师的追魂曲如何?”伯邑考冷冷的说。
郑彦站立不稳,翻然倒地。
伯邑考毫不留情,肃杀琴音声声追命,郑彦只觉天旋地转,全身经脉尽断,眼前渐渐模糊。
“师父,徒儿不孝。您杀徒儿是应该的。徒儿不怪您。”一缕鲜血自他失去血色的唇边淌下,不断痉挛的四肢舒展开来,他闭上了漂亮的眼睛。
一曲终了,郑彦的身体已经冰冷僵硬。伯邑考抬起泪雨沾湿的脸颊。
“彦儿,为师本不想杀你。你为什么要逼我?为什么不能听为师一次?”五百年凝望,十五年师徒之情,一朝全毁。伯邑考失了神。
一个时辰后,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姬伯邑考失魂落魄的回转天庭。
又半个时辰后,郑彦的“尸体”突然坐起来,抹去嘴角的“血”。
“这玫瑰樱桃汁的味道不错。”
九天云宵紫微宫中的俊神看在眼里,目光发直,“好孩子,连为师都被你骗了。好…好呀。”过了一会儿,痛苦和麻木的感觉消失,伯邑考直恨得银牙咬碎。“郑彦,我要杀了你!”今夜的紫微星特别亮。
郑彦拍净身上的泥土,看看天时,“不早了,还得赶下一场呢。”
………………………………………………………………………………………………………………………………………………………………………………………………………………………………………………………………………………………………………………………… 碧水湖边,瀑布脚下,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端坐青石之上,直钩垂钓,镜面一样平静的湖水孤伶伶的倒映着一根鱼竿。
“太公还这样执着吗?”郑彦朗声道。
老头儿一动不动。“总有明主的。”
郑彦靠着他在青石上坐下。“当世已无明主,即使有也看不到无形的良臣。”
鱼竿剧烈抖动一下,马上归为平静。
“伯邑考走了?”
“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刚刚驾归天庭。”
姜尚吃了一惊,转头审视这个琢磨不透的青年。
“你怎么做到的?”
“我杀了他在人间的宿主。”
姜尚点点头,好办法。
“你赶走他,又来赶我?”
郑彦凝视水面,投下一颗石子。
“太公有地方去吗?”
鱼竿又抖了一下,水面上的涟漪散去后,面前姜尚的影像开始模糊。
“两千年了,我过得很平静。你为什么要扰乱我的平静?”
“封神之战已经过去两千年了吗?”
影像又模糊一重。
“我在这里钓鱼,又没有妨碍你。”
“太公没有妨碍任何人,除了我,没有人看得到您。”
影像越发模糊不清。
“我马上走,行不行?”
一颗彗星滑过黄昏的天际,郑彦叫道:“快看,扫帚星,是姜夫人吧。”
姜尚的影子像被铁锤击中,出现裂痕。
“罢了。劫数难逃。流浪了两千年,终究躲不过。”
影子慢慢分崩离析。
“啪”鱼竿掉进水中。
“郑彦,我留下的遗稿,你要替我传与后世。”影子散去,声音围着郑彦绕了一周也散去了。一切归于平静,只剩下青石上泛黄的竹简。
郑彦伸出手,还没有碰到,竹简就随风化成片片碎屑,被风带到湖面上,沾水融化了。两千年前的东西没有姜太公的精神力护佑,如何能够保全。
郑彦叹一口气,“太公,郑彦对不住您,没有保住您的遗稿。”
他坐在青石上发了一会儿愁,忽然笑道:“什么遗稿?你又没有死,不会自己教徒弟。”
他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太公,早晚有一天,你会为此感谢我。”
………………………………………………………………………………………………………………………………………………………………………………………………………………………………………………………………………………………………………………………… 这天深夜,在山崖上枯枝搭建的鹰巢中,郑彦找到一只雏鹰。“你的家人都死了。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我叫你花翎,好不好?”
2003年12月9日星期二
前传 不了情
九月初九重阳节正是南方饮酒赏菊的时节,据说这个习俗始于东晋陶渊明。每逢这时,城镇里便有赏菊会举行,烧菊茶、摊煎饼、贩卖各色小吃的,纷纷云集于此,吃客看客络绎不绝,文人雅士流连不去,待到宾客走时,东道主会采菊相送。一年中气候适宜,景色迷人的盛会莫过于此,就连春节的庙会也不能与之相比。
郑彦行至杭州,禁不住菊花美景的诱惑,也来赴会。竹篱圈成场地的赏菊会里,黄菊掩日,观者摩肩接踵。郑彦怀里揣着花翎,它还很小,不太会飞,追风和啸天跟在身后。追风的眼睛已经被千奇百艳的菊花耀花了,走起路来脚下磕磕绊绊,摇摇晃晃。啸天的鼻子对花粉过敏,连连打喷嚏,样子逗得郑彦哈哈大笑。拖着这两个麻烦的家伙,他只能往人少的地方走。还好他不是那种厌恶寂寞的人,在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的满园菊花中独自穿行,眼中充斥着争奇斗艳、含苞欲放的菊花,耳中倾听着文人墨客吟诗作赋,鼻腔肺腑呼吸着沁人心脾的异香,心早已醉了。
不知不觉走到一处人烟稀少的所在,郑彦微微警觉,纵然他刻意找寻清静,此地人数众多,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去处。正疑惑间,但觉阴风扑面……
“陈兄,来否?郭兄,我在这里。钱兄,小弟等候多时了……”不远处支了一张桌子,四把藤椅,一个身着宝蓝色丝绸长衣的青年公子一边埋头温酒煮茶,一边招呼着。
零零散散的过往人等置若罔闻,无人驻步。
闻到淡淡的梅子酒香,郑彦笑着走过去。
“这位仁兄请了。”
那位公子抬头,一脸的惊愕之色。他大约二十一、二岁,生得十分俊俏,然而脸色苍白,眼神空洞。
“你是谁?”他问。
郑彦忍不住笑了,迷人的黑色眼睛里闪着点点星光,红唇轻启,银牙微露,配之洁白如玉、光滑无比的俊脸,如墨渲染的黑发,一身素缎武生剑袖,在艳而不妖的君子菊丛下,格外显得清新飘逸,气度不凡。
那公子见凭空来了这样一位妙人,不由惊呆了。
郑彦笑道:“怎么?仁兄当街招呼人喝酒,小弟来了,仁兄又不欢迎了?莫非……仁兄嫌弃小弟是外乡人,不配与仁兄饮酒?”
“岂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仁兄请。”
“请。”
郑彦大大方方坐下,好似和煦的春风吹过,露天坐席变得暖融融的。
“汪汪汪”啸天狂吠,好像故意打乱如此和谐的气氛。
公子面上变色,声音颤抖,“你这条狗好怕人。”
郑彦笑道:“无妨。啸天,闪一边去。”
啸天不再吱声,退到追风身旁。
郑彦一点不客气,先伸手把公子刚刚烫好的酒倒了一杯给自己,白瓷制成的长颈酒壶倒出的淡黄色液体在同样白瓷质地小酒杯里慢慢散发着淡淡的温和的略带酸味的香气。
“小弟先干为敬。”郑彦一仰脖,把酒喝了,然后微笑着外倾酒杯,以示杯中已空。
公子也笑了,为他斟满酒,大约看出他比自己年纪小,便道:“贤弟真乃爽快之人。”
“爽快不敢当。人生若不自己想开些,谁人又能帮他呢?”
公子垂首苦笑,“看来愚兄是庸人自扰了。”
郑彦把第二杯酒喝干。
公子放一盏菊花茶在他面前,“酒虽好,但莫要喝得太猛了,伤身子。”
“仁兄的梅子酒酿得可称一绝,小弟忘形了。”
“不妨事,这里有三坛梅子酒,足够贤弟一醉。”他才发出会心一笑,忽然又愁云满面,幽幽的说:“每年这个时候,我都在这里会友人,今年他们却怎地不来……可知‘人一走,茶就凉’是不假的。”
郑彦笑道:“仁兄又自寻烦恼了,他们不来,小弟才能与仁兄相识,他们若来了,小弟哪有位子可坐。”
公子闻言朗声笑道:“贤弟真会说笑,就是他们来了,也不会让贤弟站着,愚兄的位子让给你。”
郑彦端起酒杯,“仁兄这份情,小弟领了。”一饮而尽。
公子看着他,点点头。“没想到我薛凌飞到了这个时候还能交到朋友,上天待我实在不薄。”
“既是酒逢知已,今日就当不醉无归。”
二人开怀畅饮,话渐渐多起来。
“贤弟可曾娶亲?”
“仁兄问此何来?莫非要替小弟说媒?”
“非也。世上最恼人的事莫过于情,我已深受其苦,怎会劝别人再涉水火。”
“世上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夫妻亦然,一切皆因缘起缘灭。”
“愚兄终不敌贤弟洒脱。”他顿了一顿,“愚兄的哀愁全因未亡人起。”
“嫂夫人并非寻常人可比,仁兄不必多虑。”
“正是如此,才令人放心不下。”
他看着郑彦,张张嘴,欲言又止。
郑彦也不急,耐心等着。
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他终于狠下心来,说道:“愚兄想将未亡人托付贤弟。”
郑彦笑了,有道是“朋友妻不可欺”,但毕竟与薛凌飞相识不到半个时辰,不把他当朋友不就得了。
“也好。”郑彦一口答应下来,比托事之人还要爽快。
“如此说来,我终于可以安心的走了。”
薛凌飞说完起身,甩甩衣袖,竟是真的要走了。
郑彦道:“仁兄还没交待,嫂夫人有何凭记可供小弟辨认?”
薛凌飞沉吟半晌,抬头看着郑彦,沉沉的声音道:“她始终不肯离我半步。”
郑彦注意到他空洞的眸子里闪出泪光。
风,起来,群花点头,花瓣飞散,落英缤纷中,郑彦对着他的背影摇摇头,“这顿酒我什么时候才能还你?”
从赏菊会出来,郑彦找到杭州城内最大的客店住下。
不一会儿,郑家设在杭州的分店管事登门拜会少东家。
郑彦随口问道:“这里可有姓薛的世家在办丧事吗?”
管事的脸色立即变得煞白,“少爷从何得知?正是本城的名门大户薛家在办丧事。薛家三少爷薛凌飞前天没了。”
“这就对了。你去准备一份厚礼,我明天要去拜他。”
管事的虽然对郑家少爷性格乖僻,行为古怪,早有耳闻,但还是被吓了一跳,“少爷,薛家去不得。”
郑彦不以为然,“如何去不得?不就是闹鬼吗?”
…………………………………………………………………………………………………………………………………………………………………………………………………………………………………………………………………………………………………………………………
第二天正午,郑彦提着礼盒走进薛家大院。往里看,庭院深深,一片素缟。
早有人报告主人家。一位青年公子迎出来,抱拳拱手道:“薛家何幸,敢劳郑公子亲来吊孝。”
郑彦抱拳回礼,“小弟与凌飞兄交好,闻兄不幸仙逝,怎能不来送他。”
青年公子一愣,“我家三弟从未出过杭州,不知公子在哪里与他相识?”
郑彦笑了,“我怕说了兄长不信。”
青年公子正疑惑间,一个高挽发髻的美貌少妇匆匆而来。人未到,声先至。
“大哥做事太过罗嗦,这么久客人都没有领进来。”
薛家大公子薛锦飞面露难色,“二妹为何总是性子这么急?总要留给人家说话的工夫。”
薛二小姐薛芳飞瞪起杏核眼,“里面不能说话吗?酒席已经摆好,客人这时候来恐怕已经饿了。”
薛锦飞正色,“二妹,太失礼了。”
薛芳飞冷哼一声,转身而去。
薛锦飞叹一口气,向郑彦赔礼,“公子千万莫怪我这妹子,丧事办了四天了,竟没有一个亲朋好友前来吊孝,她是恨得发慌了,绝非针对公子。”
郑彦淡淡一笑,“既是知近的好友,就不在意俗礼。兄长莫要自责才好。”
灵堂设在薛凌飞生前的书房。薛锦飞带郑彦穿过正院,到了花园,书房位于花园南墙。
郑彦边走边打量整个花园,大而杂乱,有些茅草长约一人多高,将原来的花草树木都遮住了。显然,这座花园荒废很久了。回想薛凌飞当日情形,怎么看都是一个文雅讲究的书生,却为何将书房选在这样荒凉的所在?
灵堂没有什么特别。郑彦简单拜拜灵牌,过过仪式而已,他知道死者的灵魂已经不在这里,薛凌飞的罪也不是几个纸钱赎得了的。
以下便是酒席,薛家老父老母和长子薛锦飞在陪,只不见薛芳飞的踪影。
吃饭不是目的,郑彦寒暄几句,直奔主题,“凌飞兄风华正茂,不知得了什么急症?”
薛老爷低首不语。老夫人呜咽起来。郑彦皱皱眉,这样如何问得出真相?
薛锦飞却道:“公子在外面没有耳闻吗?”
郑彦听管事的说过,传闻薛家三少爷被妖精所迷,杭州城里飞短流长,流言版本多达数十种。他懒得逐一求证。
“小弟初来乍到,实是不知。”
“既然如此……”薛锦飞的声音越来越小,以郑彦的耳力都听不到了。
帘子忽然一掀,薛芳飞进来。“我小弟是被妖怪害死的。”
“二妹休得乱说。”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薛家的脸面早已丢尽。还有什么说不得?与其让他在外面听人乱说,不如我们自己告诉他。”
“可是现在不是时候,我们总要先找到法师把妖怪除了,才好向外人说。”
薛芳飞怔住,她一向觉得大哥懦弱,遇事拿不定主意,却不知他早有打算。
“薛家的声誉,我比你更在意,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将妖怪铲除,如何能向父老乡亲谢罪?又如何能够击退外面的流言飞语?”
郑彦重新审视薛锦飞,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薛家四口抱头痛哭。郑彦在一旁看着,笑出声来。
以稳重平和著称的薛锦飞眼睛红了,“我家横遭惨祸,公子身为三弟故人,不同情也就罢了,何故讪笑?如此非君子所为,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