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有几个灵魂-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教传统对性是有压抑的,由于这样的压抑而产生了“闺怨”类的诗词,这一类诗词中“烟雨”是一个主要的意象,这不是偶然的。

第七节 具体生活经验

个人生活中的具体经验会使意象有具体的形态特点。

不论是谁说到“英难”这个意象,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英雄一定是体魄强踺的,而绝对不会是一个瘦小枯干的样子。英雄一定性格刚毅,胆子大,而不会有胆小怕死的“英雄”。英雄喜欢冒险犯难,而讨厌平淡无聊的生活……

但是,即使一个人天赋中就有英雄的原型,在他刚刚出生时,他不可能在心中就有一个英雄的具体的画像。他只是对什么是英雄有一个大略的感觉。而当他在生活中,见到听说过一个英雄后,这个具体的英雄的形象就会和他天生的英雄感结合,形成一个英雄的意象。而这个意象的样子多多少少会受到生活中见到的那个英雄的样子影响。

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有一小孩子天生有英雄气质,但是生在小买卖人家,小时候从没有人和他提什么英雄,身边的人物也都是猥琐不足道的。在后来,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梁山的好汉。突然心中明白,这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这些人物才是自己心中的英雄。于是他心中的“英雄”意象就此显现。

假如他遇到的是武松,他心目中的英雄,将会和武松有些类似,高大而端正,勇敢而又机智,假如他遇到的是另一个英雄,比如李逵,也许他心目中的英雄就会多一些李逵的特点,比较粗鲁一些。

心灵的元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子人格的意象,知道他们本来是什么元素的化身。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出不同的意象之间的微细差别,使我们对这些意象有更准确的理解,更细腻的感受。

我上面列举的这些元素,是我在实践中曾经遇到过的。有许多我还没有发现。需要以后继续寻找和分析。这个工作就像化学家以前所做的一样,需要一个个地找出新的元素。

第十章 哪里来的这些生命一子人格的来源

在我们的心口,怎幺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子人格?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研究还不够多.还不足以拿出足够的证据,不过,我有一些线索和猜测,我愿意把它们告诉各位。

第一节 固有的子人格

我相信有一些子人格是“固有的”,也就是说,这些子人格是在一个人一出生.就潜藏在他的心灵中的。我相信一个人子人格中的多数是固有的子人格。

在90年前,行为主义心理学坚决反对人和人有天赋的差别,华生等人坚信人和人生来是一样的,而性格的差别是后天教育和学习的不同造成的。我认为这是“人人生而平等”这一信念在心理学界的反映,但我认为行为主义的这个信念是一个误解——“人人生而平等”并不是因为“人人生而相同”:生理上,人和人生来就不一样;肤色有白有黄有黑,个子有高有低,而且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同样我们没有理由说在心理上,人和人就完全一样,没有天赋的差异。至少,生理的不同会对性格产生影响。

在近百年的研究后,大量的证据表明,儿童在一出生就存在着行为上的差异;有的儿童比较好动,有的比较安静;有的喜欢对人笑,有的自己玩得比较多;有的在被激怒后很容易平息,有的会持续烦躁不安……

我们相信在新生儿,子人格的形象是不存在的。但是,某种适合于形成某种子人格的潜质是应该存在的。好动的儿童长大以后应该会有一个好动的子人格;而好静的儿童在长大以后,也应该有一个好静的子人格。

天性强健的儿童,也许会有一个“力量型”的子人格,也许是“英雄”、也许是“强盗”、也许是“黑社会老大”。天性敏感的儿童,也必然会在他以后的某些子人格中体现出这个敏感的素质。

我有一个假设:我感觉所谓“原型”或者从原型而生的原始意象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得到的不同的原型的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用生理上的“基因”和心理上的“原型”做一个对比。全世界的人类的基因之总和是“人类基因库”,而具体到某一个人,他的个人基因是在这个“人类基因库”中选取的一部分。我们在一出生的时候,不仅选取了一部分基因,同样,我们也选取了一部分“原型”。以我个来说,我在人类基因库中,选取了高个子的黄种人基因;我在“人类原型总和”中,选取了“虎”、“智者”的原型。和基因也许有一个不同,基因是全或无的,我身上可以完全没有黑种人的基因;而原型似乎是不同的,我会有所有各种原型,只不过“虎”这个原型在我的天赋中很多,而“老鼠”的原型则极为少而已。

也许,在家族中原型应该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比如,父亲有一个“浪子”原型。儿子也应该很容易出现这个原型:我个人很相信这一点.但是我做的研究很少.不足以做结论:我有过个别的例子。比如.我的学生中有两个人是亲戚.一个是姑姑,一个是侄女,我在她们身上发现了相同的原型形象——猴子。代表着狡黠而可爱的性格。在我刚刚认识她们的时候,“姑姑”性格表现得很严厉,并不像猴子的性格:后来,随着她心理的成长,猴子的性格特征越来越明显:这让我相信,像猴子一样的性格是她的本性,而心理的成长过程中,她后天因压抑而形成的东西消除后,先天的性格就表现出来了。

第二节 内化的子人格

有些子人格明显地是由于内化的过程而产生的。

比如,许多人都有和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的主导性格很类似的子人格。有的人干脆把这些子人格的名字叫做“父亲”、“母亲”。

例如,某来访者的子人格中,有一个子人格叫做“父亲”。他50多岁,但是看上去像45岁,他的性格是:内向、事业心强、艺术气质、要求严格:喜欢正派的人,喜欢艺术,不喜欢歪门邪道。还有一个子人格叫做“母亲”.50多岁,但是看上去也像45岁,她穿一身暗红色套装;性格很要强。

来访者自己也很清楚地发现,这两个子人格就是现实中她的父母的化身。

精神分析心理学明确地指出,出于某种动机,儿童会把父母的性格特点内化,这也就是超我的形成机制,内化了的父母可以形成超我。发展心理学也都描述过这个过程。

这些子人格仿佛是一个父母的翻版,在子女的脑子中存在着,他就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的化身。从我们的发现可以知道,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并不是一些静止的教条,不像子女脑子里存储的一些语句;相反,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子人格。举例说,一个母亲教育孩子:“做人一定要谦虚”,这影响了她的儿子。在儿子长大后,做了一件很得意的事情。他很想夸耀一下自己,这时,脑子中会有一个声音响起来“做人一定要谦虚”。如果他不顾这个声音,还是自吹自擂了一番,他的脑子中会有一个声音批评他“你怎么这样不谦虚?”从而使他产生内疚感。假如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只是一些存储在脑子里的语句,这些语句是不会主动地发出声音的。而实际上,发出声音的是“母亲”的子人格。因为她是一个子人格,所以她才可以随时注意并监视着他,随时告诉他不要骄傲。而在他骄傲的时候,这个子人格也可以随时批评他。她会和他辩论,会使用种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会随机应变找帮助控制他……就仿佛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活在他心中的人。

即使子女离开了父母,甚至父母已经去世,这个“心中的父母子人格”还是像父母一样和他交流,有时赞扬他,有时批评他,有时鼓励他,有时欺骗他。这个子人格就像父母不死的灵魂。

这个父母当然未必和真实的父母完全一样,他(她)代表的只是在子女心中的父母形象。

假如这个父母子人格是一个爱子女的父母,则子女可以从这个子人格中得到爱,得到关怀。子女将是幸运的人,因为不论是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她)随时有一个爱他(她)的父母陪伴在身边。但是.假如这个父母子人格是一个严厉而不公正的父母,则子女也将长期受害。他(她)随时会听到他们的责骂。

许多人一生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和这个看不到的“父母”子人格交流。或者,是试图讨好”父母”;或者是试图向不相信自己能力的“父母”证明自己;或者是忍受着“父母”的责备;或者是和“父母”的爱在一起。

不过,要提醒诸位读者.名为“父母”的子人格夫必都是这个来访者的父母的内化产物。有时也许是这个子人格愿意叫这样一个名字而已。还有,父母的性格内化产生的子人格也未必都会给自己起“父亲”或者“母亲”这样的名字,他(她)往往会另外有一个名字。比如“王后”常常就是来访者的母亲性格内化而形成的子人格。

再有,父母性格的各个方面会分别内化为不同的子人格。举例说,某个来访者的母亲性格中温和的一面,内化为来访者心中的“护士”子人格;而母亲性格中的另一面,内化为“巫

婆”子人格。

还有,父母性格内化后,也可以和来访者心中的其他子人格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子人格。这个子人格中有父母的特点,也有和父母特点不完全一样的地方。

除了父母,其他人的性格也可以通过内化过程变为来访者的子人格。这个人也许是来访者的祖父母,也许是来访者的一个朋友,或者是来访者在书中或者电影中见到的一个人物。在青春期,来访者喜欢和认同的那些人的性格都会内化入他的内心中。

所以,在心理学意义上,一个人虽然是必死的,但是一个人的人格是可以不朽的。通过内化,这个人格进入了另一个人的心中。而另一个又把这个人格传递给了第三个人。我们可以说,孔丘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他的身体早已腐朽,但是他的人格一代代在中国人的心中传递。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遗留着他的影响。

精神可以类比于一种寄生虫的生命,他通过“内化”寄生于一个人的躯体,然后借助这个躯体,来传播自己的思想,来展现自己的人格,就像生物繁殖一样,把这个精神传递到其他人的躯体中。第一个人的躯体死去了,但是精神还活在其他的躯体中。也许是全部,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这个精神的一部分在某一些躯体中流传,另一部分在另一些躯体中流传,正像一个人的基因的一部分在这个子女的身上,另一部分在另一个子女的身上流传。

内化过程就是精神的“性”过程。就像性过程一样,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和异性结合。极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爱情”,另一种是“强奸”。通过爱,我们会自愿内化别人的人格,这个过程如同“爱情”;而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压力,强迫另一个弱者接受自己的思想,这个过程就仿佛“强奸”。

后一种内化,内化后的子人格和来访者其他子人格的关系容易出现矛盾,就仿佛侵略者和原住民之间的矛盾一样。

第三节 时期性的子人格

我很喜欢的一个比喻是把一个人比做一条河流,一条河流固然有它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特点,但是河流自己并不从始至终总保持一种样子的,在河流的不同流域,它自己的样子也很不相同。在源头,它也许是一个小小溪流,而在以后,它有过激流也有平缓的河道,直到它最后汇人大海。

人表现出的性格也是一样,儿童时他像溪流,青年时激流澎湃,而到了中年后渐渐平缓。不同的时期,他的性格特点是不一样的。

人的某些子人格,是他过去某格时期的人格。虽然,现在他已经不是那个样子了,他的性格也改变了,但是,过去的他也可能还不会消失,而是潜伏下来变成潜意识中的一个子人格。

我们在来访者子人格中发现的那些儿童人格中,有的就是这个人儿童时的样子;同样,来访者子人格中的青年人,也往往是他青年时的一种性格侧面。

不过,在时期性的子人格中,我还没有发现有小于3岁的子人格。这也许是因为3岁前的儿童还没有进入形象思维的阶段,所以形不成意象。

时期性的子人格可以作为我们诊断的指标,通过它,我们可以确切地了解来访者某些心理创伤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可以了解来访者心理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子人格就像考古者在不同地层发掘出来的遗物,可以让我们知道在过去发生过什么事情。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给一个中年女性做人格意象分解时,我发现她的子人格中,16岁以下的子人格都是很快乐而活泼的,但是有一个子人格年龄是17到20岁,却是一个很抑郁的女孩子,而在年龄更大的子人格中也一直有抑郁者。

这就表明她很可能在17岁的时候遇到过严重的心理创伤事件,因而使一个很抑郁的子人格出现了。由于没有得到心理治疗,这个心理创伤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因而这个抑郁的子人格就一直没有消失。她代表的就是固结在那个年龄段的那些心理能量。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过去的心理创伤会使部分心理能量固结在一个过去的发展阶段。实际上,我们的一些子人格就是这些被固结的能量的形象化的化身。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往往就是“未完成的事件”,一个未能完全化解的心理创伤就是一个未完成的事件。这个事件是过去的,但是它会遗留一个子人格到现在。

即使没有创伤性事件,过去的痕迹以后也会有所遗留,当一个人长大后,童年时的他未必会完全消失,也许会有痕迹留下而成为一个子人格。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人格意象分解中曾经得到过两个子人格,一个叫“小明”,另一个叫“小军”。小明是一个安静的大眼睛男孩,年纪大概在7-10岁,他很聪明,但是比较内向。不喜欢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想事情、看书、看风景。小军的年纪和小明差不多,他是一个很活跃的男孩子,爱玩爱闹,奇思异想层出不穷,他也很有创造力。实际上,这两个子人格恰恰是小学时的我的两个性格侧面。

过去并没有消失,几乎所有的过去都不会完全消失,它依旧活在现在的子人格中。

不仅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民族也一样,这个民族历史中出现的一切,都会在现在的人身上保留着痕迹。孔子、老子、李白、武则天、西太后,这些人的人格都还在现在的人身上活着,时时再现在某些人的身上,虽然未必再现得完全。假如我们说朱熹是孟子的一个再现,这个再现是不完备的,是一个不够好的拓片,所以朱熹和孟子相比就稍有不足。

假如过去的一个历史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没有任何遗迹留下,我们可以说这段历史是不存在的。对个人是如此,对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掩盖和忘记来消灭历史。日本右翼分子试图用欺骗和掩盖的方式来消灭他们过去侵略和不人道行为的历史,但是这是注定没有效果的。在他们自己的潜意识中,这个历史的遗迹继续存在。不仅在原侵略军士兵的心中存在中存在,在日本人(包括没有参加过侵略战争的年轻人)的潜意识中也一样存在。

前不久看日本小说《挪威的森林》,我发现男主人公以及直子、绿子两个女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明显的“死亡”的原型。

比如,有这样一段话:

“对了,她(直子)聊起一口野井,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那一口井,或许那只是存在她脑海中的一个形象的记号而已——如同那段晦暗的日子里,她在脑海中编织出的许多事物一般。然而,自从直子提过之后,我每想起草原的风景,便会跟着想起那口井来。我虽不曾亲眼目堵过,但在我脑中它确和那片风景紧密地烙在一块儿,是不可分割的,我甚至能够详细的描出那口井的模样。它就位在草原和杂树林之间。蔓草巧妙地遮住了这个在地表上横开约直径一公尺的黑洞。四周围既没有栅栏,也没有高出的石屏。只有这个洞大大地张着口。井缘的石头经过风吹雨打,变成一种奇特的白浊色,而且到处是割裂崩塌的痕迹。只见小小的绿蜥蜴在石头的缝隙里飞快的续进续出。横过身子去窥探那洞,你确看不到什么。我只知道它反正是又恐怖又深邃,深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而其中却只充塞着黑曙——混杂了这世界所有黑暗的一种浓稠的黑暗。

“是真的——真的很深唷!”直子谨慎地措词。她说话常常是那种方式。一面谨慎地选词,一面慢慢地说。“真的很深。不过,没有人知道它的位置。但它一定是在这一带的某个地方。”

说罢,她将双手插进斜纹软呢上衣的口袋里,微笑地看着我,一副认真的表情。

“那不是太危险了?”我说道。“在某个地方有一口深井,没有人知道它在哪儿。万一掉进去不就完了?”

“是呀!咻——砰!然后一切结束!”

“会不会真有这种事呀?”

“常有啊!大约每两年或三年就会发生一次呢!人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到。所以这一带的人就说了,说是掉进那口深井去的。”

“这似乎不算是一种好死法咧!”我说。

“很惨哩!”她说道,一边用手拂去黏在上衣上的草屑。“如果说就这么摔断脖子死了也就算了,万一只是挫了腿,那可就糟了。即使扯破喉咙也没有人会听见,没有人会找到你,蜈蚣、蜘蛛在一旁蠕动着,

从前不幸死在那儿的人的骨头零星散布,四周阴阴湿湿的。只有小小的一道光圈仿佛冬月一般浮在头顶上。你就得一个人孤单地慢慢死去!”

这井,明显就是死亡的象征。未知地点的井,就象征着死亡随时可能吞没她。在这本书中,类似的死亡象征比比皆是。

这小说在日本销售极好,据说有400万册之多。这意味着有许多人心中的“死亡”原型都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一个这样的民族,实在是很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如果说比自己年轻的子人格可能(注意.只是“可能是”,但是未必都是)过去的自我的遗迹,那么和自己同龄的子人格中,可能会有一个子人格是自己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也就是所谓的“理想自我”。比自己年长的子人格中,也许会有一个子人格代表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未来的我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些子人格,往往是来访者对自己不足的想像补偿。一个软弱的男孩子可能有一个强壮的理想自我,一个歇斯底里的女孩子也有一个温柔而宁静的理想自我。

第四节 内容性的子人格

在一个人的子人格中,最多的是这一类子人格:它来源于人的后天生活经验,或者说,是生活和行为中塑造出来的子人格。

子人格归根到底是情感、认知、行为习惯等组合而成的,在生活中,我们如果多次经历某种情绪。而且对引起这个情绪的内部和外部的事件有一个观点。妇果我们习惯于用一种行为方式对待这个情绪,这些心理活动就会聚集成为一个人格。

有位来访者有这样一个子人格。这个子人格名字叫老烦,是一个50岁左右的女人。穿着宽大的衣裤,她总在整理东西,却怎么也理不清。她的四周是凌乱的,她的思维也很混乱。而且她觉得自己是非混杂、健忘、没有朝气、生活无目标。她总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这个子人格就是“烦恼”情绪的化身,是来访者一生中种种烦恼的情绪以及相关的行为思想聚合在一起形成的。

当然,内容性的子人格也有很积极乐观的。

有一个来访者的子人格叫青,是个20多岁的女性。她短发、外向、标致、活泼,喜欢穿红色(玫瑰红)毛衣、羊绒衫、高筒靴。性格不稳定、现代、时尚、快乐而不烦恼。她喜欢做的事情是跳舞,特别是迪斯科,不喜欢静。

我们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虽然固有的子人格更偏于先天的,内容性子人格更偏于后天的,但是实际上每一个子人格都是先天和后天的综合体。固有的子人格虽然是原型的体现,要知道原型也必须由后天的经验填充;内容性的子人格虽然是后天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原型影响的痕迹。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分不是泾渭分明的。

第五节 角色性的子人格

角色性子人格是人内化的社会角色。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些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在人们心目中有一个基本上是公认的形象。比如在中国社会,我们心目中的教师是一个瘦的老者,长脸、微微有些驼背、戴眼镜,行为举止温和有礼,不过多少都有一些书呆子气……我们心目中的商人是偏胖的,肚子有点大、圆脸、西装领带、开着汽车……

而当一个人进入某一个行业或者有了一个身份后,大家对他的行为举止会有一定的要求,而他也要和同行业的人取得认同,他就会认同这个社会角色,把这个角色的形象和性格内化为自己的性格。他越是主动、自愿地担任这个社会角色,也就越是容易内化这个社会角色的性格。假如某一个人在做白领,他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