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金主-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本煜暗道:这事倒是不能不防。他正要问话,不想满口辽东军话的水手竟然也听得懂苏州话,道:“这册子上没有的,我们就不收钱。你给我们的银钱,我们都会给客人您一张小票。若是你多出了银子,回头拿着小票告我去,我们东家自然给你交代。”
  “你不肯给票我也不能吃了你。”那火长嘿嘿一笑,并不相信。
  夏本煜一想也是,便望向那水手,看他如何回答。
  那水手不屑道:“谁敢不给你票?叫东家知道了,饭碗就砸了!”
  夏本煜本来就是来探路的,货也带到的不多,想想就算真碰到了黑港,也是一个教训。何况都是江南人,自己也不是没有后台的,总有回旋余地。苏松到底毗邻,真要闹大了,想来这里的主人在乡里也会颜面无光。
  “就依你,这个上面咱们都要了。”夏本煜道。这船是夏本煜租来的,而且水手不肯干卸货的苦活,所以港口有人能帮着卸货那就最好不过了。
  来送价目单的水手本就能够领航,只见他拿出一块木牌递给夏本煜:“这是我的牌照,请客人查验。”
  夏本煜一愣:这也有牌照?哪个衙门发的?他接过木牌一看,见正面刻着“领航员资格二级”,上头是浮云纹,下面是海波纹,颇为精细。再翻到反面,只见上面刻着领航员姓名籍贯住址,还有简单的面貌描述,倒是能跟人勉强对起来。发照者却不是衙门,只刻了一方篆字章,仔细辨认之后……夏本煜还是没能认出来。
  “这事谁家发的牌照?”夏本煜将木牌还给水手,好奇问道。
  “是辽海行,大掌柜的姓顾,也是你们江南人。”他收起了牌照,道:“都可以了咱们当场就签了契书,到岸付钱。”说罢又转身叫小船上的人递上契书合同。
  夏本煜跟其他商旅一样,对白纸黑字的东西都格外重视。打起精神,仔细研读那些契书。只觉得这文本里说得清晰透彻,常见那些模棱两可的花样句式一概全无,看得出主人家的诚意。
  他确认再三,又叫了随行的账房一起看。那账房先生看罢,也说是积年老吏所写,若是真有飞刀陷阱恐怕也只能踩进去了。
  夏本煜这才签名画押,确定了这份合同。
  那水手一直等着,也没什么不耐烦。他这行当本来就是生意惨淡——这还是第一艘外人的海船。之前培训上岗都是辽海行包吃住,所以也不在乎。头回开张,总要给客人留个好印象。
  梁房口入港水道并不复杂,这几个月里港口也做了探深、标示、疏浚的工作,领航员带船进港基本不会有意外。夏本煜提醒吊胆半天,发现入港倒是轻松快捷,总算舒了口气。船到泊位之后,领航员带着夏本煜前往办事处,合同入档,缴纳规费,然后雇佣劳力卸货。
  夏本煜又问了租界库房的事。办事处里看似账房先生的中年人倒是热情洋溢,拿出厚厚的本子给他挑选,同样都是明码标价,就连库房环境,适合存放什么类型的货物都说得很清楚。
  夏本煜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回算是真的开眼了。


第391章 会面
  夏本煜一路上都走得提心吊胆,好像这个港口中暗藏的杀机远比大海还要深沉。非但是他,就连同行的老船长一样莫名其妙。可以说所有公私港口有的规费,这里都有。然而在别处大家都说“陋规”,在这里却成了童叟无欺的明码标价。同样的费用,在暗地里收取和公开公平地收取,给人天壤之别的感觉。
  夏本煜按照手册中建议的最高额给了领航员赏钱。此刻船已经安然入港,完全是出于对这位领航员的认可和满意而给的银钱。那领航员也十分高兴,难得有客人,还如此大方,可谓两相满意。
  “这里可有客栈?”夏本煜拉住那水手,低声道:“要安妥的。”
  出门在外最怕遇到黑店。轻则一只虾三十六两银子,重则还会被当做牲口,宰了包包子。也亏得施耐庵写《水浒》的时节早,天下商旅尚且不多,若是放在现在,光是那几个开黑店的“好汉”,就能给梁山拉足仇恨。
  水手知道外地人对黑店的恐惧,但是作为本地人并没有感同身受的机会。他道:“有家客栈,屋舍干净,服务周到,就是房价有些小贵。”
  开拓市场哪有怕贵的,夏本煜连忙问道:“哪家客栈?”
  “有家客栈呀。”
  “是哪家?”
  “就是有家……尊客从江南来,难道没听说过?”那水手要不是看在打赏的面上,还真有些不耐烦了。
  夏本煜一拍额头:“是江南的那个有家客栈!”
  “正是,别说有家客栈,这里产业哪个不是江南人的?”水手又道:“你不是江南来的?”
  夏本煜知道跟个辽东军汉说不清苏州和松江的关系,自己也不清楚辽东地理,无从比喻。只好含糊道:“没想到他们尽然将分店开到辽东了。”
  有了熟悉的品牌,自然多了许多亲近感。夏本煜虽然没去过松江,也没机会体验一下“有家”的优良服务。不过他在苏州也曾听说过,有家的口碑颇好。其中尤有一位走南闯北的家中长辈,说有家客栈的规模虽然不如泰安州的客栈那么大,但是胜在遍地开花。住过一家就知道别家也是一样,一站站走下来甚至不觉得换了客栈。
  夏本煜当即安排人卸货入库,又派了小厮前去有家客栈订房间。一通忙乎之后,他突然闪过一丝疑惑:这水手说此地的买卖都是辽海行顾掌柜的,有家客栈却是松江徐阁老的孙子所开。这两者又是什么关系?莫非徐家已经早来一步?
  顾是江南大姓,从东汉以来的势家门阀。只说“江南顾掌柜”实在无法令人揣测到底是哪家的生意。不过光是徐阁老参与到辽东,就已经是个大新闻了。夏本煜颇有些激动,看来自己眼光不差,起码也是阁老一级的!不过现在的关键却是人家是否肯带自己玩。
  夏本煜安排好了码头上的事。看着劳力卸货入库,然后才叫长随领路,往有家客栈去了。
  一路上走的都是修整过的硬路,路上还看到了北方常见的太平车,都是三对木轮,能拉千斤的大车。这种大车虽然载重高,但是掉头不便,只能在车辙里走。受限颇大,所以只用作短途接驳。不过这里的路硬。这些重车碾过之后并没留下明显的车辙,又让夏本煜觉得十分新鲜。
  辽东的有家客栈虽然很想秉承江南风格,但是不得不考虑到极端气候环境。在这里保暖防风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秋天到初春好几个月都很难过。此时正是辽东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天高气爽,清凉宜人。饶是如此。有家客栈仍旧不敢用草席,得准备被褥——到了晚上还是会冷的。又因为靠近海边,湿气颇重,屋子里也要藏不少吸潮的石灰、炭盆。
  夏本煜等人过了寨门,看到护卫手持木枪。精神抖擞,安全感油然而生。有家客栈在寨子里有个颇为显眼的店招,沿途也有标记,很是好找。他带头进了大堂,迎来的却不是堂倌、掌柜,而是个身穿苏样长衫的富家子弟。那富家子虽然衣着入时,但是身上没有零零碎碎的挂件,看起来颇为清爽朴素。
  夏本煜见他年纪不大,只是躬身行了半礼,正要询问来意,那人已经一躬到底:“在下松江府朱里乡人,鄙姓顾,顾水生,见过先生。”
  夏本煜脑中转得飞快,连忙将礼数走了全套,道:“原来是顾君。在下苏州太仓人,姓夏,贱号梅逸生。”夏本煜年不过而立,所以取的号里带“生”字。若是过了不惑,便多以“道人”“山人”为号,这也是江南通则。
  顾水生面孔却有些僵住了,心中暗道:岂会有这么赶巧的事?
  夏本煜见顾水生脸上变色,也是奇怪:我不过一个小人物,为何他这般反应?是我的别号冲犯了他家长辈的字讳?
  因为顾水生姓顾,又是江南人氏,肯定与辽海行关系匪浅。这让夏本煜难免有些在意。
  顾水生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请他到一旁商务区入座。辽东本就是个木材丰盛的地方,桌椅用都是好木材,又从江南带了工匠里监造,工料俱皆上乘。招待客人十分不俗。两人落座之后,顾水生方才道:“梅逸公来此地是行商?是访友?”
  夏本煜见客栈掌柜端来了茶水,拱手道谢,答顾水生道:“正是来行商的。”
  顾水生长长“哦”了一声,道:“既然如此,在下不得不劝先生一句:辽东之地,华夷杂处。鞑靼女真等夷狄之人,素无诚信,一言不合则拔刀相向,实非善类。先生行商千里之外,还是稳妥些,就在梁房口与我辽海行交易,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岂非省了许多麻烦?”
  夏本煜习惯性地一点头,心中却道:这是不带我玩啊!
  顾水生也是心中一顿:你这是不肯回头啊!
  传说中的金山就在前方,哪个商人肯就此回头?若是那般怯弱,又怎会整船出海,犯险鲸波?
  夏本煜未语先笑,抚须长吟道:“顾君所言甚是。不过我虽名行商,却不止行商。顾君莫看夏某这般模样,却进过学,学过剑术,有心行万里路,见识一番异域风光。这些商货不过是挣回个川资盘缠,并以开山铺路,倒不纯是为了十一之利。”
  顾水生心中暗暗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梅逸公定要做足万全准备方好。此处柜台上有辽东地形大略,也有舟车图册,都是免费送的,不可轻忽。”他顿了顿又低声道:“就算是走官道,也危险得很。若是错了路径,恐有不测。”
  夏本煜闻言松了口气,道:“多谢顾君点拨。”他拱手道:“夏某冒昧请问:顾君在辽海行的职司……”
  顾水生微微笑道:“蒙恩主错爱,不才忝居辽海行掌柜之职。”
  夏本煜深吸了一口气:这般年轻的掌柜!
  顾水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惊讶,并不觉得是一种冒犯。有时候甚至还会有些兴奋,忍不住用拇指抹了抹尚未长硬的胡髭,道:“梅逸公在辽东若有驱使之处,可与在下直言。”
  “岂敢岂敢。适才夏某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夏本煜连忙道:“还请顾掌柜多多看护。”
  顾水生回礼,只是将话题撇开一旁,道:“梅逸公可曾在刘家港盘桓?”
  夏本煜有些奇怪,道:“内子家就在刘家港,乃是常去的。”
  顾水生道了声恕罪,请夏本煜宽坐,径自走向柜台,与那掌柜低语几句。那掌柜在柜台下翻找一阵,递给顾水生一张字纸,却是往期的一份《曲苑杂谭》。
  顾水生拿了报纸回到座中,叠出一篇报导,递给夏本煜:“此文所寻的可是阁下?”


第392章 有恩必偿
  夏本煜双手接过报纸,定睛阅读,发现这是一篇讲述诚信少年克服千难万险完成任务的故事。也不知道是谁写的,读着总有种话本小说的味道,就像是改头换面的《西游记》。不过看到后面,他才意识到这篇文章说的是真事。
  少年在刘家港受到义人相助,方才返还松江。其中对答一如夏本煜脑中所记忆,丝毫不爽。也是看到这里,夏本煜才完全想起了那天与妻弟散步时遇到的“小乞丐”,想起了自己随手给了三五两银子助他回家。
  “他是贵号的伙计?”夏本煜顿时觉得人生真是机缘难测,谁能想到之前的无心之举,竟然在数千里之外有了个回音。
  顾水生对邢明凡并不很熟悉。这倒霉孩子就是他部门里的一个实习生,或许日后会成为小伙计。在此之前,他甚至不知道邢明凡这个名字。
  “正是。”顾水生笑道:“人生何处不相逢。梅逸公当日义举,鄙号上下莫不铭记于心。公在此间所有开销,尽皆由鄙号负担,聊表谢意。”
  “这如何是好……”夏本煜登时有些不知所措。
  他当时给了多少银子?是三两还是五两?他自己都不记得了。这对他来说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而此间主人却抬得这么高——有家客栈的店价恐怕就要比那点银子高。
  “莫非是贵号的……”夏本煜回想起邢明凡的模样,脑中只有个黑黑瘦瘦的乞丐身形,连眉眼都不记得。这样的形象实在不像是什么要紧人物。再说了,真的重要人物,怎么可能沦落到那个地步?
  “他的确只是鄙号的一个小伙计。”顾水生道:“不过鄙号上下一体,阁下对鄙号小伙计的义助。便是对鄙号的义助。只是在江南没寻到阁下,无从报恩,如今遇到肯定是不能错过的。”
  夏本煜尴尬道:“其实此事……当时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再者说,随缘施助,真能帮上人家,也是我的一桩功德。岂能要贵号回报。”
  “受不受在阁下,报不报在鄙号。”顾水生笑道:“反正从今天开始,这个寨子里不会有人再收阁下一文钱。阁下如果真是铁了心北上,在下也不能阻拦,只是请阁下暂居几日,看能否等到同伴。辽东地界,真的不如关内太平。”
  夏本煜见顾水生说得如此决绝,也无从推辞,只好连声道:“生受了。生受了。”他知道辽海行不愿意别人介入这个新兴之地,不过从现在他们的态度来看,似乎也不会暗中用什么手段来败坏别人。至于是否等人同行,夏本煜颇有些迟疑。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人,若是没有别的商贾来,难不成一直等下去?再者说,自己走海路,不就是为了抢别人一步先么?
  “我还是明日便走。以免误事。”夏本煜道。
  顾水生微微点了点头:“鄙号终究还是得随阁下的意。另外阁下能否见教苏州住址,鄙号另有礼物呈送。”
  夏本煜这回没有谦让。留下了自己在苏州的住址。因为礼尚往来,接受人家的礼物并非占人便宜,还要在送来礼物的基础上更多地还回去。如此一往一来,关系就近了。能跟一位江南势家增进友谊,绝对是天上掉下来的肉饼子。
  顾水生与夏本煜交换了地址、商号,顺便给夏本煜介绍了一下云间集团的组织模式。夏本煜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帮过的那个少年是仁寿堂的小伙计,顾水生是辽海行的掌柜,但是因为同属于云间集团,所以仍旧不失为一家人。
  这让夏本煜有些敬畏,光是仁寿堂、辽海行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却只是冰山一角。那云间集团岂不是一个真正的巨无霸?只有真正面对的时候,他才由衷生出一股高山仰止的感觉,仿佛如临深渊,双腿都有些发软。
  两人说话的档口,客房那边已经都安排妥当。顾水生见话题说尽,便示意店长过来带夏本煜去房间。夏本煜本来是打算住标准间的,干净明亮,价格适中,符合他的社会地位。不过这回发现了彼此之间的渊源,客栈方面硬给他换了个独立小院的套房。这种高规格的客房,在寸土寸金的江南可没有,只有梁房口店才特有。
  夏本煜进了院子,发现客栈的人已经将他的随从、伙计都安顿好了。再看这里陈设,虽然比不上江南那边精细,但是宽敞、干净已经超过了许多中上之家。就算放在江南,也称得上是精舍了。
  “这是请江南的木柜来做的,就是材料有限,比不得江南。”店长客套道。
  夏本煜常年在外,借宿寺庙道观已经算是条件不错了。他没有功名在身,等闲借不到当地豪族的宅院。就算有人牵线,价格也是不菲。此刻看到这精舍小院就这么安置给了自己,还有一个店里的伙计随时跟着听使唤,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夏本煜原本只想住一夜就走,偏偏被这小院套住了。白天有人过来请他去周遭观风,晚上有顾水生宴请。不知不觉之中,七天时间眨眼而过。最后还是顾水生得到消息,在耀州有一队商贾,也是想往辽阳去的。这可是意外之喜,莽莽北国一年能有多少商队?能凑上一支就已经不错了。
  夏本煜也是颇为兴奋,立刻就要去耀州。顾水生送了沿途补给,又给他配了到耀州的向导,送了马骡车辆,这才让他北上。夏本煜这些日子果然一文钱都没花出去,与顾水生感情渐深,走时还颇为不舍,差点流出泪来。
  顾水生送走了夏本煜,回去立刻修书传信,报告这边情况。书信先由海船送到京中,然后京中用飞鸽传回江南。以当前大明最快速度,大约也需要七天到十天才能送达。
  “我大云间有恩必报,有债必偿,如今信矣!”顾水生在书信最后说道。


第393章 劫匪
  夏本煜在辽海行的护送下顺利抵达了耀州。在这里他遇到了一支从辽西走廊前往辽东边墙的京商商队,其中还混杂了几个江南商贾。这支拼凑出来的商队携带货量几乎与夏本煜一人所带的货量相等,故而夏本煜在面对这些小商贩的时候颇有些自豪感,而那些商贩看夏本煜也有一种看傻子的意味。
  因为辽东地界实在不太平,似乎每一堆草丛后面都藏了一个鞑子——或是真鞑,或是假鞑,反正没有一个良善之辈。这种环境之下,货少而精就很重要了,说不定能逃跑呢!像夏本煜这样货以车计,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退一万步讲,就算路上平安过来了,带上这么多货,岂不是叫人压价么?那些边外的夷狄不压都不行,因为买不起呀!
  反正两队人马各怀心思,表面上却是十分融洽。辽海行的伙计们护送到了地方,径直返回梁房口。梁房口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全靠人力撑着。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面上的无微不至,都是背后反复培训、持续灌输的结果。
  夏本煜再三道谢之后,给了这些伙计不菲的打赏。其它商旅见了,难免要问,不知觉中就将辽海行的仗义传了出去。同时也给这些商人留下了一个悬念,梁房口到底是何等模样,若真是价格公道,商路通畅,在那边出货倒也不错。说不定还能增加货量,提高收益。
  夏本煜因为货量最多,车马人手自然也是最多,便被这些商贾推举为首领。大家凑了银钱,拿了些辽东地界上值钱的货物,雇了当地军民余丁当向导、护卫。并不多耽搁,直往辽阳去了。
  辽阳是辽东第一大城,商业相对而言较为发达,而且辽阳还聚集了一批辽东都司的世袭军官,在辽东颇有能量。他们也是主要的收购人,进行边贸。虽然夏本煜有心要直接打通边内边外的商路。但是听了同行商旅的介绍,也不得不正视现实。即便以辽海行的力量,都已经不得不考虑放弃直通关外收售货物了,可见这些地头蛇绝非善类。在李成梁一门九总兵、彻底掌控辽东之前,要跟这些世袭将门对抗,实在不明智。
  辽东的驿路保留了明初的规制,驿政也比关内更加有效。不过这是制度上的胜利,在硬件上,辽东的道路实在糟糕得厉害。因为人口终究还是太少。道路两旁的山林总是会侵蚀路基路面。虽然有驿丁维护,但是不能否认,在这场拉锯战中,植物的耐心远胜人类。积年累月之下,道路也就越来越窄了。
  到了某些地段,一株倒伏的枯木就可以将路截断。
  夏本煜看看天色,又看了看路上横亘的巨木,神情复杂。
  “这显然是有人拦路。”向导缩着脖子:“若是觉得能打得过。这里就要安营扎寨跟他们打。若是觉得打不过,就得乖乖交了银钱。大约也能保住货物。”
  商人们闻言一阵躁动。他们围成一圈,嘀咕半天,始终拿不出个统一意见。货多的想背水一战,货少的想快点逃到塔山铺;沉稳的想花钱买平安,激进的想一战定乾坤。夏本煜名义上是首领,招募向导护卫。决定行止,别人还肯听他的,涉及到身家性命,便没人当他是葱是蒜了。
  夏本煜渐渐失去了耐心,恨不得赌气说“散伙”的话。可惜他的货物最多,散伙之后人家货少的可以逃跑,他就不行了。而要出钱买平安,银钱的分摊又是问题。就在僵持之中,他突然听到一声尖锐的哨声。
  这声音是江南听不到的,像是呼哨,却又更尖锐一些。不过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从中听出一个朴素的意思:摊上事了!
  “是鸣镝!”向导脸色突变,再也不敢跟这些商人耗着了,转身上马便走,银子都不要了。
  众人一惊,却也知道落在土匪手里断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连忙招呼护卫摆阵防御。招募来的土人护卫毫不迟疑地抛下这些商贾,四散而逃,根本没有卖命的打算。商队自己人少,护卫更少——并非谁都有徐元佐那样的远见,组建一支私人武装。
  黝黑的老林中传来犬吠马啸,一支飞矢划破长空,扎入夏本煜脚下的土里。
  夏本煜拔出箭,看到了白森森骨质的箭簇。
  随着绑小发辫的鞑靼土匪从山林中纵马而出,商队很快就放弃了抵抗,准备缴纳赎金买命买路。
  一般来说,绿林土匪虽然杀人如麻,但他们并不是白痴,很清楚杀鸡取卵不如养鸡取蛋的道理。如果把一路商贾都杀绝了,自己把持这条商路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点上无论是绿林豪杰,还是黑道魁首,或是被视作肥羊弱鸡的行商,大家都能达成共识。
  夏本煜强打着精神,在胸中酝酿说辞,准备以首领的身份与那些鞑靼土匪交涉。
  ——唔,我还需要一个能说鞑靼话的通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