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书三国-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抽调了三千人到南郡;他又求田伯借我们几千五溪勇士;最后一封信到益州,请张飞率兵回荆州。
为了叫我帮忙算物流,诸葛亮给我大概地讲了一下他们的计划。原来这两人计划着要直接给江东兵将钱粮,助他们攻濡须口,甚至北上合肥。所以徐庶要叫张飞回来;张飞曾助周瑜围江陵,已经和江东军合作过一次,双方都还算互相了解。还有张飞这个万人敌猛将可以很好地弥补江东陆战攻城战的不足。另外,为了缓解盟友面对的压力,他们还准备在襄樊再开一处战场。关羽将领他的一万五水军,直接向襄阳进发。而诸葛亮会另领一支七八千人的军队,沿涢水北上攻曹。于是此次行动差不多要出动两万五千余水陆大军。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诸葛亮和徐庶疯了。
后来算了几日物流,好好想了几天他们两人的计划,我觉得自己似乎稍微看出点名堂来了。我趁着诸葛亮来验收我的算筹活计的时候对他说道,“军师,出动两万五千大军,还要把张将军从刚刚平定的蜀中拖回来,这不可能只是向江东示好,让他们不要来烦荆州,对不对?”
诸葛亮瞟了我一眼,又回头扫我的账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这是自然;这一点江东也是清楚。”
“这分兵三路,可以将前线拉长,让曹军势力薄弱,”我又说,“但我们不可能指望三路都出成果,所以只有一路是真正的战略目标,其他都是幌子。军师,哪一路才是实打实的?”
诸葛亮笑而不答,只是将审查完的账本都堆在一处,然后径自记录下我的物流路线和时间安排。做完了,他才反问道,“书凤以为哪一路为实?”
“厄,到底关将军那路人最多,兵力最精锐。”
难道要提前七年搞水淹七军?
不想诸葛亮却说,“若是江东,曹军都似书凤这般想,那便正如吾等所愿。”
“难道关将军的一万五精良水军都只是幌子?”我惊道,“我们总不可能把重点放在帮江东上,也就是说涢水那支才是真正的战略目标?可是涢水上有什么,一共不过三座城,其中还有一座小得估计都不用打;涢水一直到头也就是没有人烟的桐柏山——等等!”
我想到了;到底抄了那么多地图,一想到那块的地理我顿时就完全明白了徐庶诸葛二人的用意。“翻过桐柏山,就是淮河的源头!”我激动喊道,“你想掐住淮河的上游!”
诸葛亮又用扇子拍了拍我的手臂,赞许地说道,“书凤长进了。”
4。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三月初,张飞带着两千本部回到公安;他和妻儿不过相处了几天,就又得去见鲁肃。鲁肃正月底回孙权营中转达诸葛亮和徐庶的出兵计划。对于我们的安排,孙权很是满意,马上就叫鲁肃回来催促我们出兵。他也不能不满意了;为了给他们解压,我们一动就是两万余大军,还直接给他几千兵马和张飞这等虎将给他用,他还能多说什么?张飞和鲁肃谈了两次,然后集结了他自己的两千本部和三千长沙兵,和鲁肃一起出发往江东。三月中旬,田若也领着四千五溪军士也抵达公安。我好久没见田若了,乍看见他当真是又惊又喜。看见田若带来的精兵,诸葛亮也是颇为欣喜,便开始着手将将田若的四千军和糜芳的四千军调往我们在夏口北岸的旧营驻扎。关羽那边也在竟陵外的汉水水面上集结了百余船只,随时待发。我看着这一切准备工作,一直颇为兴奋。可是有那么一日当诸葛亮问我道,“亮此行北征,欲携书凤同行,书凤以为如何?”,我顿时觉得有点兴奋不起来了。
“军师为什么要带我去?”我小心翼翼地问道,“战场上我怕帮不上你什么忙。”
“涢水边无甚城镇,上纲城太小,如今不知何处可屯粮草,或许还只能靠汉江口北岸的粮仓。也不知随县中粮草又可支持几日。涢水上输线太远,亮又欲急速行军,实在放心不下,这才欲请书凤同往,为亮监持粮运。”
“有军师自己在,还需要别人帮你管后勤?”我怀疑地看着他。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这次亮可需亲赴阵前。”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上司发话了,我难不成还能抗命?自然只能是硬着头皮答应下了。wωw奇Qìsuu書còm网
曹操一月底攻下了濡须口,便在那里设营,连绵不断的军营从濡须水两岸一直连到居巢县。防务设置完了,再对峙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三月二十,还没等张飞的援军抵达,曹操便领军北归邺城。但曹操走了不代表就没仗打;其实诸葛亮和徐庶等的就是这一刻。曹操刚刚大胜后退军,这好比拳击手刚刚一记重拳打出去,如今正在力道散尽的虚口上;就算曹操设下了防守,到底不如他亲率大军驻扎在此处的威势。现在又是春回水暖,春雨不断的时节,江东军的优势顿显;现在若是江东军回击,再有我们配合分曹操的兵,定然管用。于是我们和孙权那边几封急信,约定好出兵时日,为这场江淮大战拉开了帷幕。
四月初八,江东军再次发动对濡须口的攻势。鲁肃,张飞率一万大军,绕过濡须水东面的七宝山,从东南面进逼居巢县城。与此同时,关羽的水军从竟陵开出,直逼襄阳。这两三年关羽在江夏郡北面东征西走,已经将对汉水的控制权推到了牙门戎城以北。如今他和襄阳之间只隔鄀县,宜城两座城。关羽调了整整八十艘战舰,包括新造的十五艘罗马式战船,八十艘艨艟,还有四十船的运船,簇拥着一艘充作旗舰的楼船,浩浩荡荡地逆流向襄阳开去。他将船队分为两拨下寨,一拨在鄀县和宜城中间的水上,一拨在襄阳城南十五公里,摆明了要霸占汉水,一口吞了荆襄。还没等曹军反应过来,他已经开始围鄀县。
相比之下,诸葛亮这里倒是静悄悄的。诸葛里那个只派了糜芳带两千人去拿下上纲城,但是其余的大部队只是在汉江口驻扎着,耐心地等待。拿上纲城大概是这整个战役中最简单的一件事了。这座城太小了,几乎算不上一座城,只是一个围了圈土墙的山头,墙里墙外住着近千户人家,既没有守军也没有城防。糜芳带了人到达之后差不多是直接接受了这座城。拿下上纲城之后,我们把大军缓缓开到上纲城边上驻扎。小城里连屯粮都没有,我们想捞一把再上路都没可能。倒是城中的两家土地主看多了军阀混战,很淡定地问我们是不是要征他们的存粮。诸葛亮婉拒了他们粮草,但是提出要借他们的粮仓做中转。就这样,我们靠着自己扎帐篷还有城中大户家中的房屋粮仓,总算是找到给诸葛亮八千大军屯粮的地方。这小城的另外一个难处就是几乎没有地方泊船。为了能急速行军,诸葛亮从关羽那里借了三十艘利舰,九百水军。这样每艘利舰上只配三十名桨手,虽然船速比用足七十桨时慢,但每艘船上可以运一百士兵,云梯兵器,甚至还可以载粮。我们加工加点,才铺出码头,总算叫这三十艘运船都泊下来。东西两路军已经杀声四起,我们却闷在这小得几乎不存在的城边上修码头,堆粮草,估计曹军根本就没注意到还有我们这样一支队伍在涢水一角缩着。
诸葛亮一点也不急;他每天只是读读军报,出去爬爬山划划船,测测风向水流,观察天象,就等着能出手的最佳时机。四月十七,鲁肃和张飞的大军攻破居巢县,孙权首战告捷;汉水那边,四月二十鄀县献城,关羽离襄阳又近了一步。收到这些军报之后,诸葛亮便叫我开始发粮北上。我早已按照他的吩咐算好了物流流程,如今只是按表派粮车而已,尽管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他放着利舰不用,却叫我算陆上粮道。他又叫田若带着他的四千五溪兵跟着粮草北上,不过行军尽量隐蔽,并且要在五月初一到达随县。这几日除了发粮就是装船;诸葛亮让船队载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除了箭矢兵器,还有火料,麻油,铁索,甚至还有渔网。他这真是去打仗的?老实说,我已经完全不知道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四月二十六夜里开始无休无止地刮南风;这阵风持续了五六天。四月二十八,诸葛亮将三千荆州军装在三十艘利舰上,天还未大亮便扬帆而起,趁着风势逆流而上。
从上纲城到随县一共一百一十多公里的水路;三十艘利舰顺风破浪,不足十七个小时赶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大半夜来到随县城外。诸葛亮兵分四队,同时来到四座城门下,堆起火料浇上油,然后直接开始烧城门。随县不是什么大地方,也不是战略要冲,更没有想到会突然有一支兵马从此处杀出,于是城墙上只有几十个守夜的人。城内守军才刚从睡梦中惊醒,诸葛亮已经拿下了城池。待到诸葛亮收编了城中守军,重新安排好城防,田若的队伍也到了城门外。诸葛亮安排好随县城中,便带着田若的队伍,还有一个随县的降将,直奔涢水源头的平林城。随县,平林两城相拒不过二十公里;他们下午出兵,一路急行,天黑不久便抵达平林。
诸葛亮遣数十先头部队,假装城随县县令派来送紧急信件的信使;看了例行的公文后,守军便毫无疑虑地开城门了。有的时候城池其实就这么好骗。当然,我说的轻松,但真实情况也不容易。平林城周围平平坦坦,就算入了夜,周围也没有办法藏很多人;诸葛亮只能将主力隐藏在城南门近五里的林子中。但是就靠骗城门的那几十人,又怎么可能占住一座城门?于是田若亲自带了两百五十五溪兵,沿着涢水一路来到平林城边,埋伏在河边长满小树灌木的坡上。待一听见骗城门的人哨声示意,他们便杀出去支援,并且吹哨通知五里外的诸葛亮大部队。步兵冲锋五里路怎么样也得十来分钟,于是这十几分钟里,城门口的不足三百人必须支持住,阻止城内守军关上城门。所以说,短短的十几分钟里,那三百人死伤个一半也是正常的。反正事后田若叙述给我听的时候,口气十分淡然,但是我却听得一脖子冷汗。好吧,也许对于他们打仗打惯了的人来说是没什么,但是我仍然觉得后怕。
不过尽管后怕,这一战仍然让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确实这两座城不是什么严加防守的重地。但要知道,诸葛亮从一百公里外的上纲城出兵,到强攻下这两座城池,一共花了不足四十八个小时的时间。这是什么数量级的速度!
五月初三早晨,三十艘利舰回到上纲城边,送来了诸葛亮的军报。他简洁地说随县平林俱有,让我和糜芳带上留在上纲城的几百士卒和所有粮草,还有我们从荆州带来为数不多的云梯冲车等辎重搭建,一起装船回随县。下面我们要准备翻桐柏山了。
5。 棋逢对手
随县,平林俱是小城;随县一共就八百守军,而平林人就更少了,都算不上一支正规队伍。诸葛亮于是很放心地留糜芳和一千五百人在随县镇守,修理被我们烧烂的城门;自己不过休整几日便接着北上。五月初七,田若领三千五百五溪兵卒翻桐柏山直奔淮河南岸的义阳,而诸葛亮则带三千五百人杀往平林东的黾县。诸葛亮计划着,先拿下这义阳和黾县,再从这处夹击淮河上的安阳,一举夺下安阳。安阳附近淮河成南北走向;安阳城坐落在淮河东岸,城外有好几处民用渡口。若想掐下淮河,便必须有义阳,安阳,紧握渡口,设防河上;要再造出一支小船队,便可据河而立。
诸葛亮机关算尽,可真苦了我这个保证后勤的。我刚跟着船队到随县,就有诸葛亮的信在那里等着我了,叫我整整三天几乎不吃不睡地清点随县粮草,入库,发粮,还有清点器械,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还得把铁索,渔网这些东西都给运到桐柏山那边,好让田若拿下义阳后先封江。这些已经够头疼,但田若那一路的粮草当真是技术活:粮车总不能跟着翻山越岭,只得提前派粮队走官道;田若的队伍又只能随身带三天的干粮,所以粮队绝对不能晚,必须得在事先盘算好的地点等他们。为了能完成这些苛刻任务,我只忙得头昏脑胀,一边苦干还一边胆战心惊,就怕出问题。战时后勤当真不是人干得活!若是不幸碰上了诸葛亮这种人,要给十天行军几百公里,连拔四五座城这种战役掌管后勤,那真只能自求多福了。我觉得我运气真算不错:这一切都没出纰漏,我也没被累死。
诸葛亮计划的第一步进行得甚是顺利;这第二步呢,却差点被掐死在淮河里。
田若领兵强行军,出兵后的第三日就到了义阳城下。按照诸葛亮教的,他在淮河的上游造木筏渡河,深更半夜来到义阳城下;他们一把火烧了城门,强攻入毫无防备的义阳小城。诸葛亮在黾县也是故技重施,骗开城门,一举克城。田若稍微安排了一下义阳,便出兵向安阳,一边走还一边在河面窄,水流急的地方拦铁索和渔网封江。诸葛亮在黾县准备了几日,留五百人守黾县,自己再带三千人并粮草辎重接着北上。诸葛亮这几日搜集了许多民用小船,在黾县东北,安阳下游十公里的渡口搭出了一座浮桥,准备届时用来渡河。这里是附近唯一的渡口;我们的粮车辎重必须要走官道至河边,所以只能在这里渡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诸葛亮盘算好了,要在半夜渡河,清晨天明前赶到安阳,才能攻其不备。只是那几日天象突变,大夏天居然也河面上夜夜大雾,打多少火把能见度【奇】仍然很低。尽管【书】如此,诸葛亮照【网】渡不误。照那两天的情况看,不到上午九十点钟雾是不会散的,所以诸葛亮仍然决定冒着大雾过河;反正雾只是在河面上和两岸几十米处最大,离河远了,这薄薄一层雾既不影响行军,也不影响攻城。他自然知道这河面上的大雾也最适合敌军偷袭,但他只是想不到,从上纲城出兵到现在才半个月,曹操的淮河水军就能突然出现,还能算准了他的渡河点突袭。
三百人的队伍首先押着粮草,辎重过了河,然后大军便接连踏上浮桥,往淮河东岸赶去。其实诸葛亮也安排了十数人,划着借来的农家小渔船,在浮桥下游巡视河面。只是河上的能见度当真太低,而斗舰的速度又太快。当他们示警的时候,逆水而来的三十艘战船已经就在巡逻兵的身边,离浮桥不过三百余米。诸葛亮立刻下令停止渡河,回撤西岸。可惜还不足百人成功退回了西岸;诸葛亮下令后不过几分钟,燃烧的火箭铺天盖地往浮桥飞了过来;尽管周围雾气浓重,但火箭靠着数量,生生把浮桥给点燃了。浮桥上的士卒多被漫天的箭矢杀伤,更多的人在恐慌和混乱之间失足跌落淮河中,只有少数些人分别退到两岸。诸葛亮临危不乱,调弓箭手对船队乱射。只是斗舰上的女墙很高,防护能力极好,河边的弓箭手对那三十艘船来说根本没有威胁力。事到如今,诸葛亮也只能迅速收集西岸的残兵,退出去两三里,重新集结结阵,在那里的林子中立定,静观其变。
还未等浮桥烧完,二十艘战舰便已经靠上了淮河东岸;如狼如虎的军士从船中扑出,杀上河岸。诸葛亮先前让押运粮草辎重渡河的三百人还有好些已经过了河的士卒全军覆没,一个人也没剩下,粮草辎重也被全部付之一炬。而诸葛亮只能在河对岸远远地看着;此处的淮河宽不过百米余,却也足够教他束手无策。算上被曹军歼灭的东岸军士,还有死于火箭下的近百人,诸葛亮这次损失士卒几乎七百。
曹操的淮河水军居然真这么快赶到了。
这才五月十四,诸葛亮从上纲城发兵后的第十五天,曹军的三十斗舰便能出现在这旮旯,趁着大雾对渡江的诸葛亮来个半渡而击之,这什么速度啊?!究竟是谁,碰上诸葛亮的闪电战役也可以同样用闪电般的速度回应?
诸葛亮倒是很清楚自己的对手是谁。好几个月之后我们闲聊着江淮战役的时候,他对我说,“田国让此人威名未显,但亮也曾听主公几次言道,对他称赞有加;只是亮却还是小觑于他,防范未严,此乃亮之过错。幸而亡羊补牢,不为晚矣。”说这话的时候,他颇是几分唏嘘和庆幸。
诸葛亮口中的田国让,就是那位未及冠便自托于刘备的翩翩少年,田豫。他陪着刘备事公孙瓒,守平原,南下助陶谦,却在刘备要去当豫州刺史的时候,说什么母老当归走人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就是这个小年轻,叫号称‘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终于在正史上哭了一回。虽说一直到现在田豫都没干什么特别出彩的事,但我知道,历史中的田豫几度北伐胡虏,将塞外胡人痛扁了几顿,又平辽东,破孙权,可谓一代名将。而如今这位名将正在弋阳当太守。黾县和弋阳郡的轪县和制所弋阳都很近;黾县有变,田豫第二天晚上便知道了,诸葛亮收集民船根本无法隐蔽,他也有所耳闻,自然是马上意识到诸葛亮的计划。他立马调动弋阳的水军,连新息城不属他管的汝南船只都被他直接调用,逆流而上,阻止诸葛亮渡淮河。
五月十五晚上,我收到了诸葛亮着人连夜送来的加急军报。诸葛亮给我叙述了一下状况,说自己已经退回黾县,围安阳的计划只能暂缓。他让我和糜芳安排驾船的九百水军尽快赶到义阳,开始造船。我们必须得有自己的船队,才能有希望真正掌控淮河。不过在义阳城造船,一切得从零开始,怎么也得要一个月后才能指望看见船,当真上是远水难解近渴。诸葛亮也说,他有意尽快灭了淮河对岸的水寨和那三十艘斗舰。于是,信的最后诸葛亮给了我一道命令,大意如下:要么把我们涢水上的船运到淮河边,要么拿出一张投石机的设计图送到黾县去,要求是装载至少半石,射程能达到一百二十米,三天之内能造出来。
我把他的命令连看了五遍,只觉整个人都斯巴达了。诸葛亮你开什么国际玩笑?!
6。 投石机和酒精弹
诸葛亮当真疯了。
把船运到淮河边?一艘利舰三十多吨重,怎么运?我往船身上钉轮轴不成?而平林到淮河渡口只有那么一条官道,足足七十公里,什么时候拖到淮河边?至于那啥投石机,他要能把半石重的砲石扔一百二十米远?!开玩笑,汉朝的投石机性能最好的不过就一石装载,七八十米射程的水准,还需要几十军士拉绳。我到哪去给他弄射程一百二十米的投石机?
不过投石机总比运几十艘三十吨的船容易些。我在肚子里咒了他半天,终于还是打开电脑翻资料。这么多种工程机械中,动能转换最有效的应该是扭力投石机。只可惜我对那玩意不熟悉,也找不到太多详细资料图纸;倒是重力投石机简单明了,毫无技术含量,我自己也懂。最后我找了一张重力投石机的照片,照着样子抄下了,又画出简易的机械示意图。因为没有详细的数据,我只好自己用Mathematica推导那些都快被我忘光了的物理公式,算出最佳杠杆长度和重力对比。这样一个重力投石机并不难造,但它从底座到杠杆支撑点得有四米多高,整个杠杆长度为十米,负重要三百五十公斤,才能把半石重的东西投一百二十米远。这样一个大件机械,没法运输,没法轻易转向,更不可能搞突袭——所有敌人都看得见它的存在。我把比例数据给他写了一份,又写了一封很长的说明书,解释重力投石机的原理,制作,还有它的利弊所在,等等。第二天一早我就把设计图和书信交给信使,让他快马加鞭给诸葛亮送回去。直到诸葛亮的信使走了,我才真开始盘算;诸葛亮到底想干嘛?
他这是要用投石机灭淮河东岸的水寨和舰队?可是船到底是会动的;人家就这么看着他造投石机,由着他轰炸,都不知道把船挪一挪位置?要灭船队有无数种办法,他干嘛不好好再想想,却来找我的麻烦?我虽然一夜没睡,却毫无睡意,歪在榻上盯着天花板想办法。在造出我们自己的船队之前,除了用即笨重还不一定可靠的投石机,到底还有什么办法能和淮河上的船队相抗?半夜派水性好的人潜水凿船?多半不行;说说容易,但我好歹造了半年船,知道深浅。这种大船结实得要命,就是放在沙滩上让你抡着斧头随便劈,你还不一定能劈出个洞来,别说在水的阻力下工作。那还有火攻又如何?不过诸葛亮这么老练的纵火专家都不放火,肯定有他的原因。多半是天气吧;随县这几天动不动就下雨,空气也是非常潮湿。淮河宽百米有余,普通兵士的箭矢都很难横跨这个距离;若用火箭,多半箭矢还未飞到船上就已经熄灭,若要扔火石,那就必得要大型机械了。难怪诸葛亮问我要投石机;貌似当真没有别的办法。我忍不住埋怨自己,怎么没早点想起来去研发黑火yao?若是有火yao,搞点土炸弹,那只要一个小小的弩车就能轰炸了。
越想越头疼,我都开始盘算着要不真试试配火yao算了;反正配方够简单,硝石木炭硫磺三样东西,按重量七十五比十五比十。只是制造这玩意儿有点危险,现在我又没有时间去慢慢研究;要一不小心把自己给炸了,那才叫好笑!我正烦躁着,脑海中却突然灵光一现。在我那年代,这最容易后院山寨的武装品可不是黑火yao,而是汽油弹!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