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怀玉冷哼一声:“强词夺理!”

王韶笑道:“是不是强词夺理你也明白,我就不说了。可老泰山让我照看你,培育你,你却如此不堪大用,让我好生失望啊!为将帅者,须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遵循军令。军令一出,须得立即执行。可你呢,屡屡感情用事,如何能成大事?”

杨怀玉不屑地说道:“我不要成什么大事,有仗打就成!”

王韶知道,杨怀玉已经不小了,有些事就算教了,他也不会听进去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吃个亏,好学些东西。想到这,王韶也不说话了,往案前一坐,翻开地图看了起来。

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后的决战(四)

草原飘起大雪,却并非一年中最冷的时刻。

辽军似乎也意识到了雪天对自己的不利,竟隔了好几天没有来袭扰了。这一场雪,一下就是十几日,草原上全是白雪皑皑,厚厚地积了一层。马匹踏上去,速度也减慢了许多,竟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辽军的优势在马,没有了马,辽军也就没有了机动性。所以契丹人很有自知之明,竟不敢再来挑衅了。倒是耶律洪基,在临潢府的皇宫内,每日都大发雷霆,斥责三军无用,连汉狗都打不过。

众将士觉得很憋屈,那是汉人避战不出,他们组织了不下上百次的冲锋,都被禁军轻而易举地挡了下来。

大半年以来,本以为占据了地利、人和的辽国,能轻易地击败禁军。可几个月过去了,禁军还是窝在那里,没有挪动过半步。简简单单的战壕、土堆起来的暗堡和一些木桩围绕起来的铁丝网,就能给契丹人带来灭顶之灾,辽国内有识之士已经隐隐察觉,世界似乎要变天了,骑兵将不再是战场上的主宰。

只可惜耶律洪基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他还认为这是将士不出死力,每每气得哇哇乱叫。

哪怕是雪天,他都下旨,让耶律撒剌率宫帐军与禁军决一死战,只是耶律撒剌不傻,接了旨,却并不行事。雪天里,且不说严寒问题,就是马匹的速度都要下降一大截。本来就冲不破禁军的战壕,速度下降后,那岂不是被禁军当做靶子吗?

耶律撒剌再傻,他也不会做这等傻事。

禁军在等,他也在等。只是耶律撒剌等的是大晴天,禁军等的是大雪骤停罢了。

双方都很有默契,一等就是十几天。

这一日,雪小了,鹅毛大雪变成了细细微微的雪花。

种诊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立即下令出兵。只听禁军营寨一声砲响,寨门大开,三军随即冲了出来,排成了阵形。

三十里外,耶律撒剌听闻禁军出动了,他心中先是一喜,然后又是一惊:“遮莫不是有诈吧?”

仔细想想,禁军所谓的“北伐”以来,从来都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之军,除了偷袭过耶律洪基的金帐外,再无行险之举。而且大军决战,阴谋诡计什么的,是很难施展的。唯有王对王,将对将,以硬碰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若不是先前耶律洪基搞什么“御驾亲征”,辽军说不定就胜了。那是一次多好的机会啊,老天都在帮辽国,下了一场持续大半个时辰的大雨,甚至后来雨势渐歇,也还下了小半个时辰。

便是这样,辽军也奈何不了禁军,反倒是差点被禁军活捉了耶律洪基。

耶律撒剌知道,耶律挞不也的指挥没有任何问题,把握时机的能力一流。只可惜耶律洪基在拖后腿,不得已放弃了大好的局面。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是对耶律洪基最好的诠释,他的存在,就是给辽军添堵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呆在皇宫里面,这样说不定辽军还有胜算。他也不想想,历史上的御驾亲征,有哪次是好下场的?

东汉末年刘备亲政东吴,结果号称七十万的大军惨败在陆逊手下;前秦苻坚亲征东晋,兵败淝水;元嘉草草,想要封狼居胥,却是赢得仓皇北顾。

一般而言,皇帝御驾亲征,以万乘之重,驭百万之师,自然人心踊跃,争效死功,理应具有攻则必胜、战则必克的战斗力。匪夷所思的是,应该发生的事情从未发生。

耶律洪基之败,就败在他不知兵,却非要过于干涉。他把自己的触角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将军们噤若寒蝉、动辄请示,不能随机应变、便宜从事,又怎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耶律洪基把自己的干预视为胜利的关键,实际上却是失败的渊薮。

哪怕是耶律挞不也,也仅仅是一个护驾大将军而已,并不算是什么主帅。没有绝对权力的耶律挞不也,手下仅仅有三十余万兵马,甚至还有些调不动的,比如御帐亲骑,这让耶律挞不也怎么打?好在天公给力些,下了一场大雨,不然辽军早就败了。

耶律撒剌不同初出茅庐的耶律挞不也,他深知皇帝干预兵事的危害,所以他领兵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耶律洪基回宫,他才能安心打仗。

像大顺皇帝陆承启那样,“讨而不伐”才最为明智。这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智慧。我征讨你,但我不会御驾亲征。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去做。

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谁知有时候,亲为反而无为,无为反而有为?其实这里面就说了一个道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规律,一旦偏离了规律,强行人为地干预,那好事也会变成了坏事。

耶律洪基就是这样的人,但明着跟他说他肯定不服气啊,辽太祖弓马了得,率兵起事,打下了偌大的辽国。传到耶律洪基手里,居然就不行了?这是什么道理!

耶律撒剌也知道这一点,不能落了耶律洪基的脸面,他只是说“皇帝万金之躯,如何能历战阵之凶险?不若坐镇皇宫,待前方三军效命既可”。也正是因为如此,耶律洪基才回到了宫中,把指挥权让给了耶律撒剌。

有了绝对的指挥权,耶律撒剌才有底气和禁军一决高低。

只是现如今天气这般恶劣,出战当有胜算?

正犹豫的时候,耶律洪基派人传旨了,让他立即出兵,与禁军决战。

耶律撒剌接旨之后,心下叹息。他看似有了绝对指挥权,可上面还坐着一个耶律洪基。这不,一旨圣意,就能打乱他的全盘计划。这和御驾亲征,又有什么区别?

“挞不也,我终于知道你为何被擒了,竖子不足与谋也!”耶律撒剌心中痛惜,连连说道。

圣意不可违,耶律撒剌再厉害,也厉害不过耶律洪基。毕竟耶律洪基,才是辽国皇帝,而他,只是一个北院大王而已。

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后的决战(五)

双方摆开了阵势,遥遥相望。

契丹人还是占据了地利,他们的一方,地势较高,是一个小山丘。

而禁军则处于低洼之地,种诊举起千里镜,能清楚地看到小山丘上契丹骑兵那狰狞的面孔。

“听说契丹已然开化,据本帅看来,不过如此!”种诊顾左右言道。

“太尉,北方皆夷蛮,契丹不过学了两年中原文化,就不是夷蛮了?”左右将领哈哈大笑道。

“不错,当击而溃之!”种诊意气风发,下军令道,“传本帅军令,炮击!”

“炮击!”

百多门子母炮把炮口仰高了好多,瞄准了那个小山丘。

恰在此时,契丹人也动了。

即便有着较厚的积雪,但契丹的骑兵,还是夹着雷霆万钧的气势,猛地冲下了山丘。

咿哇乱叫的契丹人,直似有数百万人马一起冲锋一样,若是胆小的,被这气势就吓到胆裂了。

好在禁军早已见识过了契丹人的冲锋,全都默默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刃,脸上的神情凝重,却一言不发。

“轰轰轰!!!”

子母炮发出了怒吼,一时间压倒了契丹人的怪叫。

开花弹打在了契丹骑兵群中,登时收割了不少人命。鲜红的血洒在白色的雪上,显得更加妖艳。

百多门子母炮一同肆虐,那威力绝对是惊天动地的。许多契丹人已经垂下了头,默默地冲锋着。在这个时候,想要不被炮弹击中,那就只有靠上天的庇佑。谁也不知道,下一刻炮弹会落在哪个人的头上。就算能避开一时,可那开花弹,方圆两丈内都有极强的杀伤力。铁片散开来,简直是人命收割的利器。

三里地的距离,骑兵转瞬即至。

这时候,就轮到洪祥式步枪发威了。

三段击,毫不留情地带着了一个又一个契丹骑兵的生命,就连那战马,也逃不过被击毙的下场。毕竟马的目标,比人大多了。

突然,传来一阵异常的“轰隆”声。不同于子母炮的声响,更不是契丹骑兵的冲锋。而是异常沉闷,却又非常清晰的响声。

这时候,种诊发现覆盖着白雪的山坡上部出现了一条明显裂缝,接着,巨大的雪体开始滑动。雪体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迅速获得速度,向山下冲去。雪块下落的势头越来越大,不断地卷起了沿途的契丹骑兵。战马的速度再快,却也快不过那雪堆。

被厚厚的雪堆掩埋的契丹骑兵,早已不见了踪影,一时间竟然阻断了契丹骑兵冲锋的势头。

种诊也看得目瞪口呆,顾左右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太尉,这应该是‘雪流沙’!”折克行到底见多识广,他毕竟在大同府呆了多年,跟很多契丹人打过交道。

“雪流沙?”种诊一愣,这个名字倒也贴切。他不知道,这种自然现象,在后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称呼,叫“雪崩”。

“这应该是很小的雪流沙,我听一些辽国汉人说过,在更往北的地方,山上如果出现了这种雪流沙,或者叫堆山雪,滚落的时候,能摧毁大片林木,掩埋房舍,甚至能堵截河流!”折克行说道,“雪堆落山脚,能堆出十几二十余里。这雪流沙还没滚到我军阵前,只能算是小小的雪流沙罢了……”

“小小的雪流沙,竟也有如此威势?”种诊大吃一惊,“适才卷入了几百契丹骑兵罢?”

“应当有!”折克行点了点头。

“契丹人还敢再冲吗?”一旁的朱大光也笑了,“他们选的地方不太妥当啊!”

“不,如果不是下雪,他们的选择没有错。”种诊很镇定地说道,毕竟契丹骑兵的冲锋势头被遏止住了,一时间也不敢妄动。再加上山脚的积雪太厚,骑着马过去,恐怕都要把人埋在里面。这种情况下,契丹人应该是不敢再冲了。

但是种诊明显小觑了契丹人的悍勇,这小小的阻碍,在契丹人看来根本不是事。甚至很多被埋在雪中的契丹人,都探出了脑袋,甩了甩脑袋之后,继续哇哇乱叫地往禁军冲来。这些契丹人没有了坐骑,弯着腿冲跑的动作,怎么看都很搞笑。

禁军并没有心软,洪祥式步枪再次响了起来,三段击发出后,所有冲过来的契丹人,全都被击倒了。躺在雪地里,还有在抽搐的。

这时候,小山丘上的契丹骑兵,还是前赴后继地继续往下冲。

“契丹人果然悍勇!”折克行也很佩服这些契丹人,简直是野蛮的代名词。

“听闻萌古人和女真人,比契丹人更加凶残野蛮,不知道是怎么样一种景象?”王韶突然说了一句。

“哦,王将军是从哪里得知的?”种谔有点意外,他听说过女真人,可是萌古人,又是哪一个部族?

王韶笑道:“是陛下说的,萌古在契丹以北,是一个较大的部族。陛下还说了,女真人比契丹人厉害,萌古人又比女真人厉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众将都知道,陆承启偏爱王韶,王韶可以说是皇上面前的红人,知道一些秘闻也很正常。

“闲话少说,解决眼前这些契丹人再说!”种诊喝道,“据探马回报,这一次辽国是聚集了举国之力,足足有六十万宫帐军,比我们的兵马还多二十万!”

“人多有啥用?”憋了许久的卢尘洹不屑地说道,“要是人多的话,我们汉人足有万万人,先前还不是奈何不了契丹?”

“卢将军这话有道理,打仗,岂是靠人多就行的了?”折克行附和道,“你看他们这样几千上百的冲锋,不过是添油战术。根本冲不到我们跟前,何必做这等无用功?”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切勿掉以轻心,若是战败,莫说陛下不会轻易绕过我等,便是大顺百姓,也会戳我等脊梁骨的!”种诊告诫道。

“得令!!!”

众将也认真起来了,调动全部的精气神,随时准备出击。

就在这时,左右两翼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种诊连忙转头看去,原来是契丹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围了上来。

“好一个正面佯攻,两翼牵制啊!”种诊赞叹了一声,“看来辽军主帅,是一个知兵之人!但本帅岂会输给他?传令,各部就位,两翼坚守!”

“得令!”

围在种诊身旁的众将,很快便散开去了,唯独留下一个种谔。

“三弟,你要留意后方,莫要被契丹人截断了后路!”

“得令!”

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后的决战(六)

以奇胜,以正合。

想要征服辽国,不能靠偷袭,不能靠游击,要进行大规模的决战。

这是一场拼上国运的战争,双方都没有丝毫的懈怠。

只是大顺更棋高一着,国力也更强大些,辽国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退后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耶律洪基知道,萧太后也明白,耶律撒剌更是觉得肩膀上重担万钧。

他看着前赴后继的契丹骑兵们,心中忍不住一阵阵抽痛。辽国看似强大,但人口其实并不多。纯正的契丹人,约摸在两三百万左右。其余还有两三百万的汉人,至于女真、室韦、萌古、奚族等有百多万人。

可大顺不一样,这是一个拥有万万百姓的国度。战争潜力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而契丹人死一个就少一个,哪怕汉人以十个换一个契丹人,辽国都还是吃亏的。偏生这场大战,汉人组成的奴隶军也派不上用场,连消耗禁军弹药的资格都没有,这才是耶律撒剌最为头疼的事情。

别看现在看似辽国兵力占优,可他并没有这个感觉,反倒觉得辽军一直处于下风。契丹骑兵再多,也不可能全都派上战场。于是这就成了添油战术,耶律撒剌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注定是演变成一场考验民族忍耐力的战争,就看谁先耐不住而已。

“大王,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成啊,儿郎们都惧了!”

一个看着炮声隆隆的契丹将领,心悸地说道。

耶律撒剌何尝不知道?他环顾左右,这些素来以悍勇著称的契丹人,在收割生命的火器面前,也硬气不来了,一个个脸上都呈现出惧意。

“传我军令,左右两翼,全力进攻!”耶律撒剌沉声说道。

“得令!!!”

战事更加胶着了。

每时每刻,都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战争的残酷性,在这一刻体现无遗。

不管是契丹人,还是汉人,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刀枪火器面前,都脆弱得像张纸,一戳就破。

洁白的地上,染上了红艳的血,就好像下了场红雪一样。妖艳得像是三月的春花,却又血腥至极。

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再也没有了任何留手。

“咻咻咻!!!”

占据了人数优势的契丹人,终于冲近了骑射的距离,将箭矢送到禁军的阵营之中,造成了禁军的一定伤害。

而此刻禁军的子母炮也到了射击的极限,开始逐一需要降温了。要是不降温的话,恐怕就有炸膛的危险。哪怕是在冰天雪地之中,火器的升温也是极为可怕的。更难伺候的是,热胀冷缩之下,钢铸的子母炮似乎比平时更加脆弱,炮身上居然有了细微的裂缝。

子母炮哑火了,耶律撒剌敏感地察觉到了战场上的变化:“汉狗快要坚持不住了!”

禁军能坚持到现在,早已出乎了契丹人的意料。

以往每次打草谷,这些汉狗不都是一触即溃的吗?谁曾想到,有朝一日,汉人的军队,居然能和契丹最精锐的骑兵分庭抗礼?

契丹的骑兵也发现了禁军的炮声逐渐稀疏了起来,他们猛地精神一震,发出了“咿呼”地怪叫声,争先恐后地策马疾驰而来。

“太尉,我们的火炮,好像快要炸膛了,不能再发射了!火炮没了还没事,要是炮兵被炸伤的话,我会被军法处处斩的!”

一个炮兵统领,急急忙忙地冲到了种诊面前,行了个军礼道。

种诊淡淡地说道:“知道了,没有火炮,难道禁军就不会打仗了吗?传本帅军令,严守阵地,伺机出动!”

左右都齐声答道:“得令!!!”

军令被一层层传了下去,禁军将士都明白,真正的考验来了。要是扛不住的话,那就只有被击败的下场。兵败如山倒,即便一个人能力再逆天,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

禁军将士都紧握住手中的刀枪,紧紧地盯着那些即将冲到面前的契丹骑兵,眼里没有任何波澜,也没有任何的惧意。

退后一步,身后就是国家。

这是禁军思想教育的结果。他们不单单是为自己而战,也是为整个汉民族而战,为大顺能屹立不倒而战!他们不能退,也无路可退!

“杀!!!”

禁军们在将领们的带领下,猛地爆发出了一声呼喝,声音直透云霄!

契丹人似乎被震了一下,他们实在没想到,一向认为软弱可欺的汉人,怎么会突然爆发出这么强的意志,难道眼前这些不是汉人?

双方接近了,洪祥式步枪和神臂弩开始发威。

弩箭和子弹,不断地收割着契丹骑兵的生命,就连跨下的战马,都逃不过这等厄运。

待得契丹骑兵再冲得近一点,手雷也开始发威了。

只是可惜,前些日子里的战车已经被全部摧毁,派不上什么用场了。现在挡在前面的,是全身重甲的刀盾兵。

他们在地上半蹲着,立起了铁片包裹着的木盾,神情严肃,视死如归。

手雷、洪祥式步枪和神臂弩,并不能完全阻止契丹骑兵那不要命的攻势,终于被他们冲开了一个口子。

这时候,一员大将猛地出现了,一把大刀飞速地劈落,将一个契丹骑兵,连刀带人都劈成两段:“朱大光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虎!虎!虎!”

见朱大光如此神武,禁军的士气猛地一振,发出了呼喝声。

冲开的口子被堵上了,朱大光却眼神凝重,他知道契丹骑兵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的。

果不其然,在一刻钟之后,刀盾兵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再次被冲开了好几个口子。“呸,这些狗娘养的契丹人,还真的不怕死!”朱大光啐了一口唾沫,握紧了手中的麻扎刀,喝道:“骑兵准备,随我出击!”

“愿为大顺死战!!!”

“死战!!!”

“死战!!!”

“死战!!!”

禁军的骑兵们,举起了手中的马刀,大声地呼喝着。

龙旗随风攒动,冰冷的雪天,冷却不了热血。

汉人苦契丹久矣,这一次,他们要彻底报仇雪恨!

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后的决战(七)

契丹骑兵抵近了,洪祥式步枪也失去了优势,神臂弩能发挥出的威力,也锐减了许多。

哪怕是手雷,都不能再用了,怕误伤了自己人。

在这种时刻,似乎肉搏战,成了唯一的选择。

但谁占据了优势,还真不好说。契丹骑兵陷入了禁军的战阵中,失去了速度优势,而禁军也失去了射程的优势,双方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谁输谁赢,就看对砍之中谁更胜一筹了。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契丹人的整体武艺会更高强一些。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契丹人的优势在于骑射,其实在单兵作战之中,他们并不占据什么优势。汉人也不过丢弃尚武精神五六十年而已,各种战技、武功并未失传。就算是死去的契丹第一勇士萧峰,也是经过了汉人的传授,才有如此高强的武艺。其余契丹人,战斗不过是他们的本能,鲜少有形成体系的。更别说禁军训练有素,各种武技、单兵动作就不说了,便是火枪兵拼起刺刀来,也不见怕了契丹人。

禁军开始变阵,本能一样,和周遭的各类兵种组成了各类战斗阵形,远攻近打,皆有一战之力。

而契丹骑兵被阻拦了下来,后面的骑兵根本提不起速度来,怕一个不慎,就撞到了自己人。

契丹骑兵们以为冲进禁军的战阵中就是胜利,其实他们不过是从一个泥沼,进入另一个泥沼罢了。

这个泥沼,上面看似花团锦簇,其实底下是个无底洞。禁军用一个个战斗阵形,把契丹骑兵围绕了起来,看上去更像是契丹骑兵们被禁军包围了。

“中!!!”

对付骑兵,还是一丛丛的长枪更适合。

一排长枪刺过去,马背上的契丹骑兵根本抵挡不住。不是被刺穿了心腹,就是从肋骨中捅了对穿,场面极其血腥。

战事一时间陷入了胶着,双方的伤亡交替上升着。契丹人的悍勇不是说说而已,那股拼命的势头,并不输于任何人。哪怕禁军训练有素,单兵作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更强,但契丹骑兵在一干将领的冲击下,也斩杀了不少禁军士卒。

见到同袍惨死,禁军们更是同仇敌忾,爆发出了更为强大的战斗力。

“冲啊!杀啊!”

一股钢铁洪流,突然自禁军后面出现。

禁军们很有默契地让开了一条道路,这是禁军的骑兵,全都是身穿锁子甲的骑兵。

“来吧,狗娘养的契丹人!”

一员大将猛地一喝,双手握住麻扎刀,猛地一劈,连人带马劈开了一个契丹骑兵,污血溅了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