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他们想不通,而是世界变化太快,他们看不明白……

“大王,儿郎们顶不住了!”

突然,一个狼将指着胶着的战事说道。

耶律撒剌也看到了,突然冷笑一声:“好了,我的伏手能施展了!”

原来,种谔见到两翼有点顶不住,竟调离一部分兵力,去帮忙。没想到这一调动,就陷入了耶律撒剌的计谋之中。

第九百七十章:老将之殇

“传我军令,让伏兵尽起!”

耶律撒剌哈哈大笑道。

“大王果然算无遗策,汉狗这次绝无幸理!”众狼将恭维说道。

耶律撒剌心情大好:“哈哈哈,众将听令,率本部兵马,全力出击,把汉狗……赶回去!”他原先想说斩尽杀绝的,但想了想觉得不可能,那可是四十万禁军啊,就算是四十万头猪,也杀不尽啊!

他又不是白起,来个灭绝人性的坑杀。就算是坑杀,也要禁军肯投降,放下兵刃吧?但是看那禁军的态势,应该是不会投降的吧?所以想了想,还是赶回去好了,辽国能保住国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千军万马尽起,种谔被惊愕住了。

他实在没想到,契丹人居然还留了一手,还隐藏得这么深。

“耶律撒剌,果然不愧是名将之后啊!”

种诊也敏锐地发现了契丹人的伏兵,颇觉意外地说道。

身旁的亲兵也知道,现在双方斗得不可开交,契丹人要是还有生力军的话,那绝对是凶多吉少了。“太尉,这……”

“慌什么,你们去支援种将军!”种诊冷静地说道。

他身为主帅,有一支超过万人的骑兵专门护卫他的。种诊见种谔有难,哪里能见死不救?当机立断,立即让这支骑兵去救援。

“太尉,这如何能行?你是三军主帅,万一有个闪失……”亲兵大惊失色,连忙劝道。

“什么话,战阵上谁没危险?再说了,本帅坐镇中军,要是契丹人能冲得到面前,那禁军早已败了。本帅在哪,又有什么干系?快去,你要是敢违军令,本帅就将你军法处置!”种诊怒斥道。

那亲兵抹了一把泪,说道:“太尉,他们去,我们拼死保护你!”

这些亲兵都是种家老兵,种诊也是于心不忍:“好,你们就跟随着本帅,守护这杆龙旗!”

说罢,种诊望了一眼那随风飘扬的龙旗,喃喃地说道:“大丈夫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乃是最好的归宿。为了大顺,为了陛下,本帅岂能苟且偷生?”

“太尉……”亲兵们都湿了眼眶。

“哭什么,我们一定能胜!”种诊坚毅地说道,“区区契丹夷蛮,如何是我大顺汉人的对手?”

后军有难,三军都陷入了被动。

禁军先前打出来的优势,瞬息间荡然无存了。甚至还被前赴后继的契丹骑兵,压制得节节退后。

“弟兄们,随本将冲锋!”

一员老将,手执麻扎刀,怒喝一声,一骑当先,猛地冲了出来,一刀将一个契丹骑兵连刀带人劈开。厚重的麻扎刀,加长了刀柄,势大力沉。悍勇如同契丹人,都被吓了一跳。这等猛将,还是一个老将,契丹人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仅仅是一愣神而已。他再猛,也不过是一员老将罢了。

一员老将,怕什么?

于是乎,契丹狼将见他如此勇猛,就好像苍蝇嗅到了肉味,一窝蜂地冲了上来。

“朱将军,本将来助你!”

一个胖乎乎的大将,使动一杆马槊,两三个回合,便将一个契丹狼将斩落马下,大声喝道。

这员老将,正是朱大光。他豪迈地笑道:“卢将军,来得好,看我俩,谁杀得多!”

卢尘洹手中的马槊猛地一扫,两个契丹骑兵不防,立即被破开了皮甲,哀嚎一声,落下马去。被后面的马蹄一踩,眼见是不活了。

“好,就来比一比!”卢尘洹的武艺,最适合大开大阖,战阵冲杀。一杆马槊在他手里,就好像耍杂技一样,劈、盖、截、拦、撩、冲、带、挑……技法层出不穷,但凡有人在前面挡路,无不是被斩落马下,没有谁是几合之敌。

契丹的狼将见他如此勇猛,都被吓了一跳。即便是先前的契丹第一勇士萧峰,恐怕也不过如此!

这些契丹狼将虽然也是御帐亲骑出身,但他们的武技,并不是太出众。只不过蛮力甚大,在战阵上占了些许便宜罢了。战场上,转瞬间就能决出生死。力气大小,就是那些许变数。可他们没想到,自己引以为豪的气力,在卢尘洹面前,简直不堪一提。

卢尘洹可是能开三石硬弓的猛人,气力岂非泛泛?

契丹人也是欺软怕硬的,见卢尘洹如此凶猛,他们纷纷弃了卢尘洹,转向围攻朱大光。

毕竟朱大光已经年迈,时间一久,肯定气力衰竭。他们正值年壮,围攻一个老将,那是手到擒来的事。

果不其然,仅仅两个回合过后,朱大光已经险境迭出,差点人头不保。契丹狼将的悍勇,不是盖的。便是朱大光,陷入了围攻之下,也是吃不消。

卢尘洹见状,吓得亡魂皆出:“朱将军,快往本将这边跑!”

可是卢胖子小觑了朱大光老将的荣耀,他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如何能忍受得了临阵脱逃?他咬住牙根,一声不吭,再次磕飞了一杆长枪,却被震得虎口发麻。

只是挡得了一招,挡得了两招,可还能挡得下三招,十招吗?

契丹狼将就是不要脸地围攻,朱大光一点办法都没有。

“噗!!!”

朱大光气力不济,麻扎刀已经挡不住了,被一个契丹狼将的长枪,捅入了小腹。

锁子甲防护箭矢很有效果,但是对于打砸、穿刺的兵刃,防护能力就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朱大光受了致命伤后,如同野兽般猛地一喝,握住了那杆长枪,右手不麻扎刀甩出,愣是把那个契丹狼将连人带头盔劈开了两半。

“朱将军!!!”

卢胖子慌了神,竟被两柄马刀割破了甲胄,一时间冲不过去。

“挡我者死!!!”卢尘洹猛地一抡近两丈长的马槊,怒喝一声,愣是清出一个方圆近四丈的空地来。他见状,一夹跨下战马,提起速度来,冲到了朱大光身旁,一把揽住了朱大光的身躯。

“朱将军,挺住,大夫就来了!”卢尘洹不知道自己多久没落泪了,可看着朱大光那汩汩流血的小腹,他还是落了泪。

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辽国皇帝

“卢将军,别管我了,我……我是不成的了……我托你一件事……”朱大光只觉得小腹痛得已经呼吸困难,随时会死去。

卢尘洹眼眶都红了:“你说,我一定办到!”

“替我杀多几个契丹狗……他们杀了我的父母……杀了我的兄弟姊妹……还有,让我的那兔崽子……跟我一样……从军……”朱大光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来。

“我一定办到,一定办到!”卢尘洹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他一直在留力,怕自己有什么闪失。凭借他的武艺,只要注意些,战阵上是没什么大凶险的。可是这一刻,他的世界观崩塌了。因为他见到了一个拼死都要灭辽的大将,不计个人生死,都要灭辽的大将。这样的将军,无疑是最让人佩服的。

朱大光说不出话了,他用眼神的余光,给了卢尘洹一个多谢的意思。然后艰难地转头,看向了东北方,那是辽国上京临潢府的方向。继而,他的双目一闭,脑袋一歪,连头盔都掉在了地上,花白的头发,散了开来。

卢尘洹默默地把朱大光的尸首,交给他的亲兵,整个人呆在原地良久,良久。两行清泪,自满脸横肉的面颊上垂落,他顾不得用手去擦拭,整个肥胖的身子都颤抖了起来,怒喝一声:“杀!!!”

身后的禁军全都跟着怒喝道:“杀!!!”

“为忠武将军报仇!!!”

“为忠武将军报仇!!!”

“杀!!!”

……

疯了,禁军彻底疯了。

朱大光的死,就好像一根刺,猛地刺醒了沉睡已久的卢尘洹。

他再也不留力,疯子一般,猛冲猛打,悍勇的契丹骑兵,也抵挡不住他那高超的冲杀技艺,纷纷被马槊扫下马去,筋断骨折。

卢尘洹这一疯,禁军也疯了。

朱大光是一员好将军,虽不说爱兵如子,但他每次冲锋,都身先士卒,禁军哪一个不心中爱戴?见他惨死,禁军也豁出了一条性命,怎么都要给他报仇。

哀兵必胜,不只是说说而已。

远处的耶律撒剌见到局势有些掌控不住,不禁大为吃惊:“怎么回事?”

“禁军似乎都不要命了……”

身旁的亲兵,不由地一阵胆颤地说道。

耶律撒剌觉得有点好笑,却笑不出来。打仗,不就是不要命的勾当么?可他笑不出来,契丹骑兵,也许就是缺少这种敢于一命换一命的打法,才被此刻的禁军压着打?汉人有句话,叫做“狭路相逢勇者胜”,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顶住,一定要顶住!”

耶律撒剌终于开腔了,他看到了节节败退的契丹骑兵,似乎有决堤之势。当一员大将在奋力冲锋的时候,绝对是沛莫能御的。

最可怕的不是这样,而是引起了连锁反应。禁军的右翼发动了猛攻,左翼也跟着这节奏,全线开始反击。

契丹骑兵虽有地利、马力的优势,可在这种大势所趋的推动下,一点一点地被挤退了回去。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两个巨人在掰手腕,契丹这个巨人,先前积攒了一些优势,眼看就要压倒了对方。可对方一旦全面反击,契丹就吃不消了。不仅先前的优势要尽丧,还有倾覆、全面溃败的危险。

然而,战场的形势,并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

耶律撒剌越是害怕的东西,它来得就越快。

他显然小觑了禁军的愤怒,也小觑了当朱大光阵亡这个消息传到每一个禁军士卒的耳朵里,将会是多大的一股冲击。

这个令人悲愤的消息,刺激了禁军,不要命地跟在骑兵后面,对契丹骑兵发动了猛攻。

契丹骑兵渐渐抵挡不住了,对方的气势如虹,简直是发了疯。辽军能和一个疯子打吗?很显然,是人都不会。

箭矢漫天飞舞,竟然在城墙上遮蔽了天空上的太阳。

终于,契丹骑兵崩溃了。

就好像被突破了一个小口之后,猛地撕裂成一个大口子。禁军怒吼着,猛冲着,而契丹骑兵转身就逃。

势如破竹一般,禁军如虎入羊群,开启了血腥的击杀。

如同魔神降世,卢尘洹紧咬着牙关,一声不吭,奋力冲杀。

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

卢尘洹爆发了,他也没注意到,自己的能量居然这么大,愣是率领着禁军,把契丹骑兵打得节节败退,生活不能自理……

“大王,抵挡不住了,汉狗就要打来了,我们走吧!”

过了小半个时辰,亲兵哀求耶律撒剌道。

“走?往哪里走?”耶律撒剌苦笑道,他布置的后手,完全没有施展的余地。刚刚自禁军背后发动攻击,前面的契丹骑兵就败了。他让契丹骑兵顶住了,可人一旦胆寒,是怎么都拉不住的了。耶律撒剌终于明白,为何先前汉人败得那么彻底,那么快速了,还不是畏惧了契丹人的残忍?

现如今,汉人比契丹人还要残忍百倍,在鲜血的刺激下,契丹人胆怯了,退却了,所以就溃败了。

但是他不能退啊,后面就是临潢府了,是辽国的心脏。

“你走吧,回去给陛下禀报,说耶律撒剌无能,无法阻拦汉军……”耶律撒剌淡淡地说道。

“可是……”

“走!!!”耶律撒剌猛地一喝,抽出了自己的马刀,拍马上前,他要以死战来证明,契丹人不服输!

这注定是悲壮的一幕,因为他碰到了发了疯的卢尘洹。不过他也是幸运的,卢尘洹尚存一丝理智,只是将他的马刀磕飞,环腰一扫,用巧力送到了身旁亲兵那:“这是契丹大官,拿住了!”

耶律撒剌闭目苦笑,他终究还是败了。

兵败如山倒的宫帐军,像潮水一样涌入临潢府。

只是他们进入的是南边的汉城,专供汉人居住。

而辽国的汉人,也知道是汉人自己的军队打来了,也不关闭城门,任由禁军尾随着进了城。这些汉人,早就被监察司的暗探洗脑得相当成功了,对比起大顺,契丹这里的生活,简直就是地狱。

然而,这也仅仅是攻克了汉城而已,还有皇城没有被攻克。

但这也难不倒禁军,毕竟禁军有大型的攻城器械,只是辎重运得慢,没有跟上而已。

只不过,似乎一切都不用了。

因为禁军围过来的时候,恰好碰到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携皇室出逃,被杨怀玉和折克行撞了个正。哪怕是悍将萧元揽拼死相护,耶律洪基还是被活捉了过去。不仅是耶律洪基,还有太子耶律浚、皇后萧观音等等一众上百人。

皇帝和太子都被捉,辽国基本上可以宣布被灭国了。

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归降

众将士还不肯相信,强大如此的辽国,居然会这么轻易就被灭了?

但捉住了耶律洪基和耶律浚,这终归是做不得假。

种诊也知道,这是泼天的功劳,连忙派出十万人马,“护送”辽国皇室回京献俘。

他虽然也知道,这场胜利意味着什么。这简直是旷古绝今的大功劳,有谁比得上他?身为主帅,主持灭国之战,不仅一举挫败强敌,还活捉了对方的皇帝。这功劳不要太大,就是当年的太祖,也不曾有过啊!

此刻种诊的心中,闪过的是“功高震主”四个字,不禁有点后怕。只是现在并非是收手的时候,辽国虽然宣告覆灭,但是残兵没有收拢,还有诸多王公贵族没有投降。除了契丹人之外,还有各个部族,也都是和辽国面和心不和的。要想彻底征服草原,要么让他们归心,要么将他们干掉。

趁皇帝还没下旨让他班师回京,还是做一些对大顺有利的事情吧。不然的话,下次领兵,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留下五万人马看守临潢府,他亲率二十五万大军,亲征西北。

奈何禁军之名,早就响彻草原。所到之处,无不臣服。

粘八葛部、北阻卜部、梅里急部、萌古部、敌烈八部、茶扎剌部、室韦、奚族、回拔部……无不望风而降。

种诊的做法也很简单,收缴了兵刃,只留下几副弓箭,让他们有猎可打。没有了兵刃,这些部族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等了一个多月,终于把章楶给盼来了,他带着好几十个十品官,在禁军的协助下,逐一帮这些部族的牧民,划分了自己的草地,确立了一致的政策。至于先前的贵族,特权全都被剥夺,废除了奴隶制。

而牧民,只需要向大顺朝廷交税,再也不用向这些贵族上交马匹牛羊了。

这样一来,草原上万民归服,皆道大顺仁政,盼来了好日子。一传十,十传百。大顺的草原政策,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如果人人都有饱饭吃,何必打打杀杀?草原人虽然不怎么识字,可他们也不傻,知道谁是真心为他们好的。

只是那些归降的贵族,悔得肠子都青了。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他们不投降的话,已经是死尸一堆。投降了,还能保证自己的财产,甚至一视同仁地划分了草地。

当然,这些贵族的草地就小得多了,然而他们也不太在意,毕竟他们还有大把的金银。

人心思定,当得知了种牧草这一项绝活的时候,牧民也知道,再也不会挨饿了。又过了半年,一条直道,已经修筑到了大漠深处。甚至一些牧民,也不要工钱,帮他们修筑。牧民们知道,要想获得中原的瓷器、漆器和茶叶,要想和汉人的商贾做生意,则必须有一条可供行走的道路。

不得不说,这是章楶他们洗脑的结果。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有了路,才能通财。

有了牧民们的相助,直道修筑得很快,就连驰道,也通到了临潢府。有了这样的道路,不出半年,草原再次兴旺了起来。源源不断的牛羊马驼,被送到大顺境内,而瓷器、漆器、茶叶,也从中原,运到了草原。

甚至有些商贾认识到草原上有无穷的商机,还特意在草原里设立起了羊毛作坊,专门收购羊毛做成大袄,再贩卖到中原。而草原上的牧民,经过商贾的指点,甚至还圈养起了鹿,隔三五年采一次药材,甚至还有商贾专门收购各种奶制品,说是人吃了,能强身健体。

牧民们创收的途径多了,腰包鼓了,一个个都诚心感激大顺。而大顺对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讲汉话,写汉字,读汉书。甚至朝廷还专门派人到草原上授学,还规定了不论出身哪个部族,都能参加科举,到朝廷里面做官。

一视同仁的政策,也让草原上牧民彻底归了心,再也不想反叛了。

其实草原人打仗,还不是为了自己的肚子?现在有了稳定安乐的生活,谁还想打打杀杀啊?

当然,朝廷也会派出官员对他们进行管理。久而久之,围绕着衙门,竟然形成了一个城市。

办妥了北边、西北草原的事,种诊把目光放到了东北。

东北的白山黑水,还盘绕着一个顽固的部族——女真。

女真是大顺皇帝陆承启的心头之患,种诊也略有耳闻。但他颇不以为然,这些女真人,加起来人口还不到百万,能掀起什么风浪?不过大顺要一统草原,女真就必须臣服在大顺脚下。

于是乎,种诊再次出征了。

不过丛林间的战斗,出乎了种诊的意料之外。女真人的悍勇,也比契丹人只强不弱。

幸亏禁军及时补充了洪祥式步枪和子母炮,才堪堪压制得住场面。

正当种诊一筹莫展的时候,陆承启派人宣旨,让种诊尝试一下用猎犬搜寻。

在猎犬的帮助下,女真人也不得不屈服了。

他们偷袭、埋伏的战术都不能奏效,只能被动挨打,迟早是要败的。而女真里面的完颜部,也是众叛亲离,甚至完颜劾里钵和完颜劾者,也被部下绑了,送到种诊面前请降。

自此,女真归降。

而朝廷对待女真人,也是一视同仁,教给他们在丛林间养鹿,养貂,挖参,采乌拉草,养蜂采蜜……女真人也不需要像个野人一样,在从来里钻来钻去,为三餐奔波,甚至有时候还得饿肚子了。

世人皆道这对待异族的政策,是内阁大臣想出来的。但其实朝中有不少人知道,这都是皇帝陆承启一个人的功劳,不过是借内阁首辅冯京之口说出来罢了。

有了这个政策,只需再过两三代人,这些异族,就和汉人无异。一样说汉话,写汉字,一样地入朝为官,共同维护朝廷的利益。

而陆承启,也把眼光转向了西域。西域,有着三个国家,黄头回讫、西州回鹘和黑汗国。

据监察司暗报,明教的方腊,也是逃入了西州回鹘国内,成了回鹘国摩尼教的贵宾。

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见皇

“这就是长安?”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舟车劳累,耶律洪基等辽国皇室,被押送到了长安。

在十万精兵的护送下,没人能劫得了囚犯。毕竟种诊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暗中嘱咐了杨家三将,只要见事态紧急,立即杀了耶律洪基和耶律浚。只要辽国没了正牌的继承人,没落是必然的。

不过一路有惊无险,就连御帐亲骑,都不是禁军的对手,辽国之中还有什么战力,能和禁军一较高下?

一路上风餐露宿,日间不停歇地走。但为了照顾辽国皇室的那些女人,特别是重病在身的萧太后,大军走得很慢,很慢。其实,这也是耶律洪基拼死换来的。耶律洪基很是光棍,都做了阶下囚,他也不管不顾了,怒目直视杨怀恩、杨怀仁、杨怀兴三人,以死相逼,才换来这种待遇。

杨怀恩也很佩服这些辽国皇室,哪怕是做了阶下囚,也没有阶下囚的觉悟,甚至没有哪个女眷会掉眼泪。

一个多月后,十万大军总算安全地“护送”辽国皇帝等皇室回到了长安。

长安的百姓,早已得到确切的消息,一个个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多少年了?被契丹人欺辱到头上,朝廷却丝毫不见有何作为。今日终于扬眉吐气,甚至还灭了辽国,把大辽的疆土,彻底变成了大顺的版图。这种丰功伟绩,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

因为这场功绩,坊间好事者,甚至已经将陆承启和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相提并论了,认为他是千古一帝。

陆承启对于这些传闻,都是一笑而过,不放在心上。

他此刻已经龙辇驾临,在太庙等候着献俘。

而耶律洪基,则刚刚来到长安城外,看着高达五六丈的城墙,他不禁有些落寞。临潢府的皇城,已经是辽国最大的城池了,但城墙仅是三丈。对比起雄伟的长安城来,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耶律洪基落寞地把目光垂下来,放到了城墙下那些欢呼雀跃的百姓身上,他总是觉得和辽国的汉人有些不同,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临潢府分汉城和皇城,汉人居汉城,契丹人居皇城。“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是契丹祖训,可为何在辽国的汉人,和在大顺的汉人,这么不同呢?

突然,耶律洪基见到了一个半大的孩童,他的脸上充满了自豪,耶律洪基霎时间就明白了,在辽国的汉人,缺少的就是这种自信!这种自信,不同于契丹人的自大,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自傲,而是发自内心的自信。

大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汉人好似有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耶律洪基在意的,不是长安的繁华,而是长安的百姓,他们才是耶律洪基真正要明白的。

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