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门阀风流-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捧出一个琉璃盒子,刘浓将琉璃盒子递给小谢安,挑了挑剑眉。

琉璃盒子极是精美,上面纹着麒麟与幼凤,小谢安轻轻揭开盒子,眼睛往里一投,唰的一下亮晶晶,只见盒子有个小人儿,辩其样貌与神态,正是自己依于校门前时的样子,小冠小衫在风中裂展,翘脚掂望,眉宇间依稀可见期盼之色。

刘浓笑道:“喜欢么?”这琉璃是在他与桓温校场比武后,连夜所描画的小谢安,命白袍火速赶回华亭,匠作坊依画样而铸,铸成十八件,唯余此件最佳。而他早已准备在今日将它送给小谢安,以谢当时千众皆不解,唯余小谢安深信而不疑的情谊。

“美鹤……”小谢安将琉璃盒紧紧的子捧在怀中,看着蹲在自己面前的华亭美鹤,心中难以言语,半晌,伸出手掌拍了拍刘浓的肩,大声道:“谢安会去看你的,即便往返千里,亦当命驾而至。”

刘浓揉了揉他的脑袋,笑道:“君子当致虚极,守静笃……”

“知也……淡定!”话犹未尽,小谢安撇了撇嘴,嘟嚷着将他的话打断。

“哈哈……”

众人哄笑,刘浓哈哈大笑,谢真石从未见过美鹤笑得这般肆意开怀,心下略奇,而后瞅了瞅自己那可爱的小阿弟,嘴角弯起来,一把拉在怀里,格格娇笑。

离别终来,众人迈出亭,将刘浓与褚裒送至柳道转弯处。刘浓与褚裒站在车辕上,朝着众人长揖。其时,刘美鹤一身月色鹤氅,风姿若标;褚裒一袭华袍,简贵儒雅;而谢奕乌衣长袍,英姿勃勃;谢尚身着紫罗襦,妖美无边;更有那嫣然若雪放的谢真石,正是一干儿郎与娇娃。而经此一别,再见便是群英逐芳华。

来时牛车五辆,去时牛车绵延十余辆,其中有一半装着纪瞻赠送的各类物什,来时,主仆十一人,去时二十有余,更多了一个鲜卑姬,兰奴。

来时,华亭在何无人知,去时,大越山水路人闻。

来时,踌躇满胸,去时,归心似箭。

兰奴、墨璃、绿萝三个美婢挤在一辆车中,非是牛车不够,而是这样既可以聊天,又能更暖和一些。刘浓与褚裒同车而坐,驾车者非是来福。而是褚氏随从。来福骑着他心爱的赤蛟马,遥遥领在前面,奔行于雪中,自得了这匹好马。他的骑术日精夜湛,已经将小郎君抛开好大一截。

雪积的不深,车轱辘辗过,嘎嘎有声。间或听闻来福在马背上纵声吆喝,刘浓心中一片适然。而对面的褚裒有一口没一口的品着竹叶青,亦是满脸的惬意,今日谢真石能来送他,佳人之心昭昭可知。

车队转过山弯,直入狭窄的盘肠小道。

“蹄它,蹄它……”

这时,一阵马蹄声促响,来福打马而至,在车窗边轻声道:“小郎君,有事。”

刘浓正靠着车壁假寐。随即挑开边帘,问道:“何事?”

来福瞅了瞅褚裒欲言又止。

刘浓笑道:“季野并非外人,但讲无妨。”

来福道:“小郎君,前面有人等候。”

“等候?!……”

这般风紧雪骤然的天气,谁会等候于野?刘浓与褚裒相互对窥,而后,刘浓问道:“何人?”

来福顿了顿,低声道:“宋小娘子。”

宋小娘子,宋祎?她不是回兰陵了么?怎地在此等候!刘浓心中既惊且奇。

褚裒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随后眼神放光。“啪”的一拍大腿,打趣道:“风雪正浓,佳人却等候于道,瞻箦。羡煞褚裒也……”

刘浓笑道:“季野休得取笑,刘浓与宋小娘子并非,并非……”并非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与宋祎之间虽无情事,实因绿萝而有交集,但此事怎可对人言。

谢裒瞅了瞅帘外飞雪。心中感概不已,催道:“瞻箦快去快去,莫让佳人等候太久!”

“季野稍候!”

刘浓亦不愿与他再解释,越解释越乱,干脆一个揖手默认,而后跳下车,骑上来福牵来的飞雪,待行至三婢之车时,稍稍想了想,叫上正在对着满天雪花唱哩曲的绿萝,一同前往。绿萝没骑过马,紧紧的抱着小郎君的腰,感受着小郎君有力的腰腹,吹着又凉又暖的雪花,整个人都化了,软绵绵的。

“蹄它,蹄它……”

飞雪四蹄踏着雪花,绿萝希望它永远也不要停下。奈何,事与愿违,爬上一个山坡,刘浓将马一勒,翻身下马,绿萝瞅了瞅,有些高,她穿着锦罗裙,不知道该怎么跳下去。刘浓微微一笑,伸出双手。

咦……

绿萝媚眼若星湖,嘴角弯弯,心中怦然而喜,恍觉天地间再无风雪再无晴,只剩下小郎君那双结实的手臂,闭着眼睛往下一跳,心想:快乐与幸福,便是如此呀……

“绿萝?”刘浓唤了唤。

绿萝仰着脸,闭着眼,樱唇嫩滴。

“绿萝!”刘浓加大了声音。

“呃……”

绿萝愣愣的回过神,睁开眼来,发觉自己整个人都在小郎君的怀里,阵阵阳刚之气与芥香之味四袭而来,顿时浑身一麻,又软了。

“嗯!!!”

刘浓重重的放了一声干嗓子。

绿萝被这声嗓子一吓,才发现地点不太对,整张脸红扑扑的,眨了眨眼睛,自己慢慢站直了身子,端起了双手。

刘浓牵着马,走向不远处的凹地,在那里,有一排华丽的牛车环围,中有一顶仓促搭就的布蓬,十几个带刀的部曲簇拥着蓬帐,眼神冷凌如刀。行至近前,将飞雪交给来福,朝着绿萝点了点头,绿萝乖巧且端庄的跟随在后。

此时,蓬帐的布帘一挑,从里面走出个小婢,见了刘浓与绿萝面色由然一喜,先是朝着帐内唤道:“小娘子,刘郎君来了!”而后,又碎步向前,万福道:“见过刘郎君。”看了看绿萝,喜道:“见过,绿萝小娘子。”

“绿萝,见过姐姐。”绿萝端着手浅身还礼,心中却幽幽的想:唉,原以为小郎君带我溜马呢,谁知又是来见那个古怪的宋小娘子……

宋祎颦颦亭亭的走出来,依旧一身绿衣,手捉青笛,披着件青绿滚白边的斗蓬,俏生生的秀立于风雪中,眉眼若工笔秀画,似冷似淡语添情:“宋祎,见过刘郎君。”随后看着绿萝,眼中有汪汪湖水荡漾,脸上的神情则越来越柔,轻迈两步,捉着绿萝的手,凝视着金缨步摇下的美丽人儿,笑道:“妹妹,真美。”

“绿萝,见过宋小娘子。”

绿萝弯身万福,顺势卸下她的手,宋祎微微一愣,捉着青笛击下了玉掌,对刘浓笑道:“刘郎君,可惊乎?”

刘浓不答她话,反笑问:“宋小娘子几时回的山阴?”

宋祎走到高处,看着远方乱燎的雪,淡声道:“估模着会稽学馆休学的日子将近,宋祎赶了八百里,幸而未迟。”声音很低,似乎并未说给刘浓听,而是寄语自己,寄语这八百里的山水与风雪。

刘浓迈至她身边,并肩而立,从这里一眼望去,茫茫雪空、隐约青山,远方的车队,若隐若现。

半晌。

宋祎回身看向不远处的绿萝,嫣然笑道:“刘郎君能将绿萝带来,宋祎甚喜。倒也不枉了,这八百里风雪。刘郎君昔日曾言,式微,式微,胡不归。然,刘郎君知否,宋祎此身,难以随已……便若这漫天的雪花,逢冷乍寒,遇暖冰逝。”说着,嘴角一弯,看了一眼身侧的美郎君,又道:“刘郎君聪慧豁达,实乃宋祎平生所仅见,今日,君携美名而归,宋祎无以为赠,便借一树蜡梅、一曲清音,祝君一路高歌、安平。”

言罢,提着裙摆走向一株傲雪凌霜的蜡梅。

梅花似雪点绛,风雪佳人,绿衣如魂。

一曲《山中忆故人》,宛转清越,回旋于雪中,盘荡于心间。美郎君孤身立于高处,心神随着此曲慢展杳远。待得曲终人将尽,刘浓情不自禁的揖手轻声道:“宋小娘子八百里风雪,仅为鸣此一曲,待故人之醇厚,拳拳之爱意,令刘浓汗颜而生愧!”稍稍一顿,就着满腹的激荡,沉声道:“小娘子需惜身,便如此梅,绝尽凛冬而显华。”

“格格……”

宋祎捧笛而笑,笑得浑身上下轻颤,少倾,青玉笛轻轻一拍掌,歪着头笑道:“宋祎……谢过刘郎君吉言。”悄悄一掠绿萝,微微倾身,对着刘浓轻声道:“各有归途,好生相待身前人,宋祎谢过。”身子慢慢弯下去,绿斗蓬上飘着点点雪花……

“珍重,别过!”

刘浓长揖。

第一百三十八章两不相干

宋祎斜倚蜡梅目送刘浓主仆三人离去,风雪漫绕着她的滚边斗蓬,一半是洁雪,一半是娇颜,煞是惹人眼。

小婢行至近前,轻声问道:“小娘子,入城么?”

宋祎仿佛并未听见,小婢怯怯的再问了一遍,宋祎闭着眼睛想了想,答道:“不必了,折回,至建康。”她从王敦军府归来,奉王敦与义父萧整之命,前往建康。她原本是王敦最爱的侍姬,王敦得友人劝诫惜身清欲,便将军府中上百歌姬尽数遣离,宋祎亦在此列,因种种原由被萧氏家主萧整收养为义女。

在王敦军府时,她叫绿笛。

山间清寒,路上积雪已有三寸,木屐的屐齿亦是三寸。刘浓并未骑上飞雪,牵着马,高一脚、低一脚的行走,布袜被雪浸湿,微寒而不觉。

来福与绿萝默然随在身后,来福穿着重台步履,底邦厚实且抹着桐油脂不为雪浸,绿萝提着花萝裙的裙摆,不敢让裙摆打湿,这是厚布冬裙,湿了极难料理,可她的绣鞋却湿透了,浅蓝色被浸作深蓝,小脚冰凉冰凉。细眉微皱,却暗暗忍着,专捡那些较浅的雪地踩,转过一个弯时,恁不地看见不远处有一大截路好似雪很浅,眉眼一弯,轻轻的往上一跳。

“呀!!”

绿萝将将落到那处雪地上,身子直直的便往下陷,原来这里并不是道路,而是道旁的松草被雪所覆,看上去平平整整,实则暗藏危机,幸而来福离她不远,赶紧一个箭步冲过去,将她乱舞的手臂抓住,猛力一阵拉扯,把她扯上来。绿萝扭头一看,那处雪窟窿幽深幽深,若真是摔下去了。怕不是粉身碎骨,心下阵阵后怕,拍着胸口压惊。

经得这一打岔,边行边思的刘浓回过神来。瞧见绿萝面色雪白,轻轻跺着两脚,身子亦在微微颤抖。刘浓心下暗愧,笑道:“来福,你带绿萝先回。我稍后便至。”

来福瞅了瞅漫天的风雪,犹豫道:“小郎君,再不赶路,怕将夜宿于野。”

刘浓道:“无妨,若是雪犹不止,天地清朗下正好夜行,今日定能到钱塘。”又对绿萝道:“回去后,需得当即换履。”说完,将鹤氅上的雪一抖,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飞雪箭射而出,按原路回返。

“蹄它,蹄它……”

当沉闷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时,带刀的部曲正将蓬帐收笼,宋祎正欲钻入绣帘中,而她之所以选择在此地等候,是因为那处高地可将来往车辆一眼揽尽。

风雪渐烈,刘浓一身白,飞雪也作白。唯斜那顶青冠起伏于雪海,宋祎微微一笑,待刘浓打马而至时,笑问:“刘郎君。何故去而复返?”

刘浓翻身落马,快步上前,迎着宋祎的眼睛,揖手道:“宋小娘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哦……”

宋祎稍稍一愣,随后摒退了左右。便是连近婢也命她们远远的避着,而后,轻步走到那株蜡梅下,回身冲着刘浓招手。

刘浓深吸一口气,迎着那簇红梅与绿莹而去。雪花簌簌而落,沾染着野树上的点点殷红,教人分不清何为雪何为梅。宋祎抬目仰望,伸手欲摘顶上之梅,够不着,掂起脚,力不及,梅未摘着,反惹一蓬雪。刘浓默然注视着她的行为,一时竟无语相对,他与宋祎之间便若这雪与梅,隐隐约约总未挑明。

宋祎不知刘浓已知她的身份,刘浓则不知该以何措辞。

宋祎跳了一下,仍未摘着,便放弃了摘梅,侧身笑道:“刘郎君有何事?”

刘浓半晌未答,见宋祎歪着脑袋等候,只得沉沉吐出一口气,再次揖手道:“小娘子,刘浓去而复返,仅为一言。”

宋祎笑道:“何言?刘郎君但讲无妨。”

刘浓伸手将方才她一直摘却未摘着的梅花摘下,把这枝带雪之梅递给她,说道:“行路难,且行且珍重,小娘子需爱惜此身。”

宋祎接过梅枝,置在鼻下微嗅,阵阵暗香丝丝入魂,嘴里却轻声道:“方才,刘郎君已言过了。”

“野梅自有暗香,守得云开时,终可见月明。若有朝一日,刘浓可得逞心志,力有能及……”言及此处,稍稍一顿,闭了下眼睛,沉声道:“刘浓不才,今日借梅一枝相赠,望小娘子珍之惜之,他日,迎雪之时,定能再见此梅芳香透魂。”

言已至此,刘浓满心顺畅,再不看面呈惊色的宋祎一眼,大步走向飞雪,翻身上马,急驰而去。独留宋祎愣愣的捏着梅站于树下,眸光明灭。少倾,宋祎双手合梅,款款走向牛车,站在车辕上遥望浑白中的那点乌青愈来愈淡,嘴角微微弯起来。

笛声再响,清笛伴君归。

刘浓飞驰于雪中,听着那欢快的笛音,剑眉轻扬,嘴角浮笑。虽然宋祎可能并未明白他在说甚,也不知道他今日这一言将生多少事非与凶险,但刘浓并不后悔,大丈夫在世,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往昔他并不想掺合进宋祎之事中,但今日宋祎为绿萝风雪八百里,且冲着宋祎那句胡为乎泥中……

然也,胡为乎泥中,行路难,便如泥中青莲,同道中人不求相知相随,但遇难于险时,理应拔剑而助。

刘浓归时,车队迎着风雪再次起行。

雪中行路甚慢,中夜丑时方至钱塘,夜宿《春秋》驿栈,仍是来时所居的那所院落,刘浓站于雪墙下默然静待,仿佛听见风雪声中传来了缕缕箜篌声,入怀一探,半截雪纱温软且暖。

次日,褚裒邀刘浓至褚氏庄院小住,刘浓婉言相拒,奈何褚裒情真意切,不得不往。钱塘褚氏不愧为中等士族,庄院极大,在钱塘县城郊外笼得千顷方园。

褚氏的家主褚洽身为武昌太守,是以便不在庄中,褚裒的娘亲是孙盛的姑母,孙氏对刘浓来褚氏作客极是上心,不仅命褚裒好生作赔,便是自己也亲身接待了一回。对温文尔雅的刘浓赞不绝口,暗中曾拉着自己的儿子笑道:“近两月乡间野外尽闻美鹤之名,今日一观,直若有过之而无不及呢。汝需学孟圣人,居善地,交善友,切莫学我那不成器的侄儿……”话锋一变,又乐道:“我儿也不差。竟有谢家小娘看中……”说着,又问起谢真石的样貌才学来。

褚裒脸上挂不住,灰溜溜逃走。

刘浓在褚氏盘恒三日,委实想早些回家便作别褚裒。当跨出褚氏之门时,未想竟发生一件趣事,钱塘县的小娘子们听闻华亭美鹤、醉月玉仙来了,竟纷纷冒雪守在道口,不见刘浓不放行。更有甚者,在雪中娇声作歌:“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声声情长,摧着刘浓出来。

美郎君无奈,只得踏出帘外,朝着殷切的小娘子们微笑揖手。当此时,风雪漫天,美郎君青冠鹤氅,身姿卓尔不群,若壁似玉,浑似谪仙眷恋凡尘。

“美鹤之美,当不在叔宝之下也……”

“今日一见醉月玉仙。方知他人皆为泥物也……”

“斯美何人哉,直入梦中乎……”

一时间,小娘子们纷赞如纭,随后一个个的香囊满天飞。直若与雪花争艳。来福扯着大布袋,捡着辕上辕下的香囊,笑得极是开怀。

牛车已行远,车后犹传来歌声:“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晋时的女儿们,便是这般,既有身难自己的愁畅,又有倾身缚丝萝的柔肠。

由钱塘至嘉兴,再经海盐,离华亭便只有两日路程,来福叫过一名白袍,命其骑着赤蛟先行。刘浓等人则在驿栈稍歇一日,冒雪而行甚是劳人,刘浓与刀曲隐卫自是无妨,但墨璃她们到底娇弱,理应休整。投栈时,遇见了丁晦之妻陈氏与丁青矜。

丁青矜眉眼如昨,梳着灵蛇髻,袭着一身白底红梅深衣,腰间缚着两掌宽的红丝带,三角纹帧四散而开,纤细的深衣下摆笼着丝履,温婉秀丽的站在青石院中观雪。

见得刘浓踏进来,丁青矜微微一愣,端着双手上前浅浅一礼,轻声道:“丁青矜,见过刘郎君。”

刘浓还了礼,笑问:“丁小娘子怎也在此地?”

丁青矜瞄了一眼刘浓,低声道:“刚与娘亲至余杭而回,正要前往拜访刘伯母。”

“刘伯母?”哪个刘伯母?刘浓神情竟然一怔,一时间未想起她的刘伯母是谁。

丁青矜扑扇着睫毛,答道:“华亭刘氏,刘伯母。”

“啊!这……”刘浓涩然,现下华亭刘氏与余杭丁氏乃是通宜,丁青矜称娘亲为伯母理当如此,而自己竟将此事给忘了,怎不羞惭。

“青矜,汝在与谁言……”

便在这时,陈氏迈出室来,脸上神情似有不喜,待看清廊下院中的刘浓时,眼睛蓦然一亮,喜滋滋地笑道:“原是刘郎君,刘郎君可是至会稽而回?”

刘浓深深一个揖手,持的是晚辈之礼,答道:“刘浓,见过丁叔母,刘浓正是自会稽求学归来。”

陈氏笑道:“站在雪中说甚,快快进屋里,莫要冻着。”说着便请刘浓至她们的室中避寒,而陈氏眼里满满的都是赞赏,会稽那边的诸般见闻,已经遥遥传至吴郡,由秋至冬,尽是美鹤的美名与高逸之事。

刘浓揖手道:“叔母且入室安待,稍后刘浓便来见过。”

虽说两家乃是通宜,但怎可就这样进女子内室。刘浓稍事洁整后,在院中明堂见过了陈氏。

陈氏笑道:“这雪下得好,若非此雪,还遇不着刘郎君。明日,咱们正好一同前往华亭。”

殊不知刘浓尚未答话,丁青矜已抢先说道:“娘亲,刘郎君刚求学归来,想必回庄也有诸多繁杂事体,莫若我们稍待几日再去吧。”丁青矜心细如发,见刘浓虽然尽着礼数却带着淡淡的隔阂,心中又气又恼,暗想:早知你这只美鹤骄傲着,可我丁青矜也并非……

陈氏眉头一皱,正欲作言,刘浓笑道:“丁小娘子所言甚是,待刘浓稍歇几日,便会至由拳拜见府君。届时,将请府君与叔母同聚华亭,两家通宜之事,也该有个章程。”通宜仅次于联姻,在缔结交谊的首年末,互相考察后,有一系列繁琐的礼节。礼成之后,两家子弟走动便有了名份。

唉……

陈氏一声暗叹,刘浓所言在情在理,也只得作罢。

早先,丁晦也有将女儿妻以刘浓的想法,但随着刘浓的声名越来越盛,这种念想也渐渐的烟消云散,陈氏与夫君的想法却不一样,每每去华亭,必然带着丁青矜,希望女儿在刘氏面前多走动,刘氏对清丽淡雅的丁青矜极有好感,奈何儿子相中了陆家女郎,是以她迟迟不敢表态。而原本陈氏此次去华亭,便是想再好生探知一下刘氏,看看刘浓心中到底有没有人。

刘浓辞别陈氏,陈氏命丁青矜送送刘浓,就那么一墙之隔有何相送,丁青矜又羞又恼,迈着小碎步与刘浓并肩行于回廊。

气氛微微有些冷,有些怪。

待至月洞口,刘浓微笑揖手告辞,丁青矜眯着眼睛,想了想,轻声叫道:“刘郎君,且稍待。”

刘浓回过头来,看着丁青矜走到自己面前,浅身万福,随后端着双手伏在腰间,声音不暖不寒:“刘郎君,君便若那高飞之鹤,丁青矜的确羡之慕之。昔日君言,琴音雄浑足以至锵锵,而筝音清伶不可至激越。然则,青矜自小习筝,自知筝音绝非如此,心若有月,指下便可洒得横江。故而,刘郎君莫要忧心,丁青矜前往华亭只为刘伯母也,与君不相干!”说完,款款再一礼,转身便走。

刘浓目送着红丝带揉进院中,抖了抖身上的鹤氅,心中一阵感概,不由得轻声笑起来,未料看似柔弱的丁青矜竟是个刚烈性子!不过她却误会了,自己之所以不愿同行,确属名份尚未定,便如他与丁晦之间的辈份还未论清,而这不可大意,毕竟是通宜之家,两家子弟走动时总得有个说法,哪怕华亭刘氏仅母子二人。且刘浓心中另有一事,那便是吴县桥氏,桥氏与刘氏缔结,而刘氏与丁氏缔结,如若……

第一百三十九章倦鹤归巢

雪后初晴,碧空万里如水洗,往日的青山而今为雪衣所裹,仿若仙庭玉峦误坠人间,苍劲斑驳的桃林则披上了白纱,似玉树琼枝,又若婀娜少女,枝枝浸魂。

身披白袍的骑士骑着赤红马,飞扬着马鞭,穿过冰林雪阵,直插那高大危耸的庄墙。墙上的数名同袍看见那抹火红,高声问道:“来者何人?”

“希律律……”

骑士勒马扬蹄,大声笑道:“快快禀报主母与小娘子,小郎君明日便归。”

“锵锵锵……”沉闷而略显刺耳的绞盘声乍响,厚重的墙门缓缓升起。

庄中。

断断续续连着下了三日雪,庄内庄外都是一片莹白,十几个小婢正拿着竹帚扫着满院的雪,她们都穿着粗布襦裙,色彩样式皆一致,上身淡蓝下身白,绣履则为青。这时,两只大白鹅一前一后的从雪地上窜过,横冲直撞,惊得婢女们呼声连连。

远远的,碎湖携着雪雁与莺歌款款行来,她的装束与别人不同,绿璃银簪斜插于颤颤危危的髻底;勾勒出两环青丝飞云,正是飞天髻;眉心的蛾纹描作三叶梅花,恰似樱红点点;穿着白底红边的细布对襟襦裙,裙角与袖口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