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孺子帝-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孺子知道“那个谁”是谁,“崔宏?没有你,他就没了旗帜,以他的谨慎,绝不会在这个时候作乱,恰恰相反,他还会立刻追上来,好表露忠心。”

“陛下真那么相信崔宏?他是我舅舅,可我一点也不相信他。”

“我有办法。”韩孺子眨下眼睛。

东海王一愣,总觉得眼前的人哪里不太像皇帝,忍不住说道:“这可不是开玩笑,陛下根基不稳,万一……发生万一,整个朝廷可没几个人想着陛下。”

“这就像打仗,朝廷一方人数众多,兵甲精良,可是没有马匹,行动缓慢,我方人数少得多,兵器也没那么好,可是骑着马,行动迅捷。如果是正面交锋,我方必败无疑,这时候就得骑马边打边跑,离得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让朝廷跟着我,而不是我跟着朝廷。”

东海王呆了一会,“这是匈奴人的打法。”

“谁的打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打赢。”

“事后陛下会为我洗刷罪名吧?”

“你的逃亡只是传言,最后我不追究,谁会提起?”

东海王认真地想了一会,决定找一位可靠的见证人,“叫上崔腾。”

崔腾一叫就到,他之前在白桥镇遇上柴悦率领的少量北军与大量旗帜,对妹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完全没想到那只是一次巧合——柴悦当时来不及率领大军南下,于是用了这一招虚张声势,与倦侯不谋而合。

听说要溜出营地,崔腾二话不说表示同意,恨不得立刻出发。

是夜四更,皇帝突然带领一千精兵出营,随身只有三十名侍卫,连贴身服侍的太监都没带,寝帐里留下一堆未处理的奏章和写到一半的信件……

等到整个军营反应过来的时候,已是半个时辰以后,传言四起,都说东海王趁夜逃亡,皇帝亲自去追,临行前留下旨意,让大将军崔宏掌管全军。

崔宏大惊失色,但是在皇帝寝帐中看到了半封信,让他安心不少,信里隐约表明皇后已经有孕在身。

崔宏马上派人去追赶皇帝,随后整顿全军,留下后军与大量勋贵正常出发,他则率领主力军队即刻启程。

韩孺子终于又能不受束缚地疾驰了。

时值初春,积雪正在融化,路面稍稍变软,正是纵马驰骋的好时候。

天亮不久,这支千人军队到达商县,城外已经安排好了营地,如果正常行军,这里就是皇帝第二天的驻陛之处,离上一处营地只有数十里。

皇帝突然驾到,将营地中的官吏吓了一大跳,韩孺子也不多说,只问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让对方误以为他在追什么人,然后命令将士就地取食,换下疲弱的马匹,再度上路,匆忙赶来的县令等官员,只来得及听到马蹄声响。

这支千人军仍是一半北军、一半南军,都曾经跟随倦侯参加过北门之战,对皇帝惟命是从。

老将房大业没有跟来,他年纪太大,留在中军也是对崔宏的一个监督。

接下来的营地仍是三五十里一处,按这样的安排,要用十天才能赶到函谷关,崔宏的确是谨慎到了极点。

因为是皇帝御驾亲征,各地接命之后,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这一段路走得很轻松,可以快马加鞭、轻装前进,只在夜里休息了三个时辰,驻地官员整夜守在外面,都对皇帝的行为感到困惑,可是位卑职低,没资格面圣,更没资格问东问西。

东海王累坏了,随便选了一顶帐篷,进去倒下就睡,连饭都不吃。

崔腾精力更足一些,与营外的官员们聊了一会,他是皇后的兄长,又是皇帝带在身边的亲信,虽然没什么具体官职,却极受尊重,回营之后他很开心,对皇帝说:“不错不错,这趟出来得太对了。”

韩孺子只睡了两个多时辰,先是崔宏派出的信使追上来,不只一个,而是接连三位,第一位以大将军的名义恳请皇帝留在原处等候大军,后两封署名的官员越来越多,连房大业都名列其中。

韩孺子知道信中会写什么,所以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就给放到一边,相反,他向信使仔细询问大军的情况与距离,确认崔宏率军就跟在身后,他更放心一些。

他在玩一个危险的游戏,可是只有这样才能速战速决。

天还没亮,前将军柴悦的信使也到了,看完信之后,韩孺子下令全军出发。

正如太后所预料,上官盛没有固守函谷关,放了一把火,率军逃跑。

柴悦已经率军进关,扑灭火焰,召集大将军韩星的残部,同时等候皇帝的旨意。

在最初的计划中,如果上官盛逃亡,柴悦应该在函谷关停留一段时间,直到召集到的士兵达到一万人之后再做打算。

又是一段马不停蹄的行程,当天下午,韩孺子到达了函谷关,比他自己计划得还要快一些。

上官盛逃走得很匆忙,放的火并不充分,很快就被扑灭,柴悦召集到的韩星残部,加上自己带的人,已接近一万,他准备次日一早出发,赶上皇帝到来,他也吓了一跳。

在函谷关,韩孺子得到了坏消息,上官盛果然召聚了一批流民,声称要去攻占洛阳,开仓放粮,救济天下。

“上官盛有高人指点。”韩孺子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肯定不是林坤山,他没这个本事。”东海王说。

柴悦还找到了韩星的卫兵,他们提供的消息证实了韩孺子之前的猜测,的确有人送来一柄剑,韩星见过之后,立刻召见此人,结果遭到刺杀,事后刺客和剑都消失了。

“洛阳城厚池深,上官盛攻不下来,他只需停留三天,大军就能将他合围。”柴悦对击败上官盛信心十足。

韩孺子却担心上官盛的计划没那么简单,命令柴悦不要再等,立刻率军出发,能带多少人就带多少人,剩下的留在函谷关,由皇帝整顿。

柴悦率领六千人连夜出发。

东海王一直留在皇帝身边,趁他闲下来的时候,期期艾艾地说:“我说过我不知道,因为我也是才想起来,谭家人好像提起过洛阳,他们的求助对象,或许就在那里。”

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

函谷关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有加固,经过种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屹立至今,上官盛乱军放的那把火,远算不上最严重的伤害,又得到了及时扑灭,只留下一道道焦黑的痕迹,与经久不散的烟味。

韩孺子又一次星夜出发,穿城而过时忍不住想,如此坚固的一座城池,敌人就算拥有百倍的兵力优势也未必能一举攻克,何以主帅一亡,就轻易落入敌军之手?刺客不可能有这种威力,中间肯定还发生了什么。

他守在城门外观察了一会,韩星手下的将士虽然不如南、北军精悍,可也都是从边疆以及各地调派的正规士兵,绝非一打就散的乌合之众。

韩孺子已经询问过,可这些士兵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溃散,在所有人的记忆中,自己都是跟着别人跑的,找不出始作俑者。

由于马匹严重不足,韩孺子只能带走将近两千人,加上原有的士兵,共是三千人马,剩下的都留在城内,指派将官,布置的任务只有一项,等候大将军崔宏的到来。

根据后方送来的消息,顶多还有半天,崔宏就能赶到。

韩孺子追上前头部队,崔腾坐在马匹上打晃,东海王哈欠连天,“陛下,这是要跑到什么时候啊?”

“直到击败上官盛。”韩孺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听说函谷关失守之后,没有立刻出兵,整整浪费了三天时间与大臣商议对策、做各种准备,以至于贻误战机。

他的敌人已不再是性格暴躁、有勇无谋的上官盛,而是另有其人,此人不仅在京城盗走了太祖宝剑,还为上官盛出谋划策。

越是隐藏的敌人,越要步步紧逼,好让对方露出真容,可柴悦的五千人马远远不够,而且他的威望不足,未必能取得洛阳守军的支援,韩孺子越想越不安,因此要连夜追赶。

前方突然出现一阵喧哗,很快结束,一名骑兵过来,向皇帝道:“陛下,前方有人拦驾,声称要见陛下。”

“有名字吗?”韩孺子很意外,他一路急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躲避“拦驾”,没想到在关东、在这样一个深夜之中,还有人在路边阻拦。

骑兵想了一会,“曲……瞿什么?他说话太快,我没听清。”

韩孺子带领卫兵让到路边,让大军继续前行,然后对送信骑兵说:“带他过来。”

果然是瞿子晰,风尘仆仆,身边只带一名仆人,连马都没有,看样子步行了很长一段路,一看见皇帝,就推开押送的士兵,展开双臂,缓缓弯曲合拢,然后躬身行礼,却不肯下跪。

“臣国子监博士瞿子晰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崔腾看得不高兴了,怒道:“平民百姓不知礼节也就算了,国子监博士怎么也敢见驾不跪?”

瞿子晰样子虽然有些狼狈,说话时仍不失名士风度,不紧不慢地道:“陛下星夜行军,必有非常之事,臣以军礼相见,正合礼仪。”

崔腾被说得哑口无言,韩孺子跳下马,迎上前去,笑道:“京城一别多日不见,朕要赶往洛阳平定上官盛之乱,瞿先生连夜赶路,又是为何?”

“正是来告诉陛下先不要关注洛阳,可惜路上坐骑遗失,臣双腿软弱,走得不快,还好在这里遇到陛下,没有耽误大事。”

“洛阳怎么了?”韩孺子吃了一惊,以为洛阳又有意外发生。

“洛阳还能坚持一阵,但陛下此时前去救城,于事无补,反而会助长后患。”

崔腾也跳下马,不耐烦地说:“你这个人说话好不啰嗦,到底怎么回事,直接说不就得了?非得让陛下开口询问吗?”

韩孺子挥手将崔腾撵开,“瞿先生莫怪,他就是这么鲁莽。”

瞿子晰看着崔腾的身影走开,似乎有什么想法,最后却只是点点头,开始说正事:“臣从洛阳而来,一路上见到不少流民与盗匪,都是听说消息之后前去围攻洛阳,以为能分一杯羹,可上官盛麾下的宿卫军却没有多少。依臣所见,围攻洛阳乃是惑敌之计,上官盛的真正目标是更往东一些的敖仓。”

与北方的满仓一样,敖仓也是一座专门储粮的城池,地处中央,位置比满仓更加重要。

韩孺子脸色微变,附近的崔腾忍不住又走过来,“书生只会空谈,当兵的都知道,敖仓难守,必须先占洛阳,方可再据敖仓。上官盛就算真的攻下敖仓,那些粮草一时半会他也运不走,陛下驰援洛阳才是正道。”

瞿子晰摇头,“非也,上官盛东逃之意不会改变,他占据敖仓并非抢夺粮草,很可能是要毁掉粮草。”

韩孺子再无犹豫,转身上马,命人给瞿子晰主仆送马,并传唤军中将领,一块在路边议事。

自己的主意没被接受,崔腾不太高兴,嘀咕道:“辛苦攻占敖仓,就为毁掉里面的粮草?我才不信。”

旁边的东海王骑在马上冷笑。

“你相信?”崔腾抬头问道。

“当然。”

崔腾挠挠头,看了一眼远处的皇帝,向东海王笑道:“崔家数你最聪明,快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东海王从小住在崔府,被当成一家人看待,这时再听起来却有几分刺耳,东海王矜持片刻,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皇帝最担心的不是上官盛和几千名宿卫军,而是流民,那可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麻烦,一着不慎,后患无穷。可安置流民就得用粮……”

“不是早就开仓放粮了吗?”崔腾插口道。

“那只是权宜之计,各地执行不一,上官盛还能招聚大量流民进攻洛阳,就说明放粮放得不够。”

崔腾再次挠头,“那上官盛更不应该毁粮了,用敖仓之粮笼络流民、壮大势力,岂不是更好?”

“笨蛋。”东海王对崔腾从来不客气,“你自己也说了,没有洛阳,单守敖仓很难,上官盛哪有时间放粮收买人心?他就是要毁粮,令大楚一时无粮可用,流民得不到救济,会越来越多,然后……”

“哦,我明白了,流民多,盗匪就多,盗匪多就得派兵剿灭,天下大乱,上官盛就安全了。”

“上官盛肯定是这么想的。”东海王瞧了一眼远处的皇帝,压低声音道:“这一招也就对他好用,换成我,才不管什么流民,直扑上官盛,首恶既除,流民自然老实,剩下几伙盗匪有什么可怕的?”

崔腾跳上马,靠近东海王,低声笑道:“所以你当不了皇帝呢?你想的是逆贼,妹夫想是的天下。”

一向鲁钝的崔腾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东海王不由得一愣,随后恼羞成怒,哼哼几声,没敢发作。

韩孺子再度出发,这回稍稍加快了行军速度。

函谷关离洛阳不是特别远,韩孺子率兵五千,后半夜出发,清晨时休息一次,随后马不停蹄,于当天下午望见洛阳,身后的士兵只剩三千多人。

柴悦已经选好地方扎营,正在打探敌情,准备次日进攻,对皇帝的迅速到来,又一次感到惊讶。

“乱军大概七八千人,分成三十多营,少则数百,多则上千,环绕宿卫军营地。”楚军营地建在一座小山上,柴悦登高指示。

韩孺子能望见雄伟的城墙和墙外大片的营地,远远看去,好像有四五万人,但是排列杂乱,毫无章法可言。

“城内什么情况?”韩孺子问,洛阳城似乎还很稳定。

柴悦眉头微皱,“我派人向城里发出讯号,一直没得到回应,不知是什么原因。”

正是因此,柴悦才没有急于进攻,他只有五千人,若能得到城内驻军的帮助,胜算会更大一些。

城外的乱军倒是发起过一次进攻,被打退之后,没再过来挑战。

“乱军的兵甲、马匹如何?”韩孺子又问。

“马匹两三千,兵甲倒是充足,我得到消息说,乱军之中真正的流民不多,大部分是各地的盗匪,他们好像早就知道要进攻洛阳,几天前就赶来了,隐藏在附近的山中。”

“再乱下去,流民和盗匪就更分不清了。”韩孺子越发确信上官盛获得了高人指点,于是将瞿子晰的猜测告诉柴悦。

“上官盛的确不在洛阳城外。”柴悦回头看了一眼,瞿子晰没有跟来,柴悦低声道:“我听说过瞿子晰这个人,在读书人当中名声很高,为人孤傲,常常自诩为天下无双的谋士,会不会……就是他在帮助上官盛?”

韩孺子与瞿子晰交往不多,倒是有过一次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想了想,摇头道:“不会,瞿先生不是这种人。”

柴悦不再多说,“既然如此,陛下有何打算?”

“我的士兵急行一天,没法再走远路,待会就由我率军冲破乱军营地,为你开路,你率本部五千人马直趋敖仓,无论如何不能让上官盛毁粮。如果上官盛布下陷阱——”韩孺子必须考虑到这种可能,“望你能多坚持一会,明天一早,我会率领洛阳守军,可能还有崔宏的大军,前去敖仓支援。”

柴悦大吃一惊,“陛下怎可亲身犯险?若有万一,臣等死不足以赎罪,纵然保住敖仓又有何用?”

连柴悦都变得瞻前顾后,韩孺子有点理解大臣们的谨小慎微了,那些“习惯”有可能意味着他们真将宝座的人当成皇帝看待了。

“等乱军营地升起炊烟时发起进攻,此战必胜。”韩孺子信心十足,虽然还不清楚上官盛身边的高人究竟是谁,但他相信,这位“高人”与望气者一样,更擅长故弄玄虚,却不懂得如何打仗。

第二百八十章  洛阳城外

樊撞山早料到会有这一刻,交出兵器、解下盔甲,跟随侍卫走进帐篷,跪在地上,“罪臣樊撞山叩见陛下。”

樊撞山身材极高,弯腰进帐,跪在地上比站着的人矮不了多少,虎背熊腰,一脸茂盛的络腮胡须,脑袋因此放大了将近一倍,那双眼睛最为平和的时候也像是在怒目而视。

帐篷里的四名侍卫小心地握着刀柄,双腿微弯,时刻备战,隐隐觉得人数太少,应该留下至少十人保护皇帝。

崔腾一脸惊愕,扭头对东海王小声说:“远远看去他好像没这么高。”

东海王不吱声,他还是无法接受现在的身份,韩孺子找到的任何人才,他觉得都是自己的损失。

“攀撞山,材力勇士,积功累迁至宿卫虎贲营前锋将军,你是洛阳人士?”韩孺子心里也在暗暗惊叹此人的高大。

“罪臣南阳人士,离洛阳不算太远。”樊撞山则在纳闷皇帝的语气为何不像生气。

“你驻守过洛阳?”

“是,罪臣曾任洛阳城门尉。”樊撞山越来来越弄不懂皇帝的用意,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四名侍卫同时微微一蹲,将刀柄握得更紧,崔腾和东海王则同时往后微微一倾。

韩孺子也被那两道凶恶的目光吓了一跳,脚底不由自主地发虚,可他站稳了,没有变色,也没有乱动,平淡地问:“你为何自称‘罪臣’?”

樊撞山低下头,“罪臣曾在京城北门外冲撞陛下,乃待罪之身,因此自称‘罪臣’。”

樊撞山曾在北门之战中独骑持斧冲锋,给韩孺子留下极深的印象,出征的时候特意调来身边,只是一直没来得及召见。

“你没有追随上官盛东逃,即已获得宽赦,何罪之有?”

东海王虽不情愿,还是得帮皇帝说话,开口道:“北门之战几万人冲向陛下,全都获得宽赦,哪来的‘待罪之身’?你没什么害怕的。”

攀撞山脸色微红,俯首不语。

“平身。”韩孺子道。

樊撞山倒也老实,说起身就起身,差一点就顶到了帐篷,几个人只能抬头仰视,韩孺子退后两步,正色道:“樊撞山,朕任命你为中军前锋将军,两刻钟之后,率军一千,冲破敌军,直抵洛阳城下,向城中守军宣布朕之旨意:洛阳守军无论老弱,全体出城迎战贼军,后出者抵罪,违逆者斩。”

樊撞山没料到自己居然会被委以重任,再次跪下,“遵旨。”

韩孺子稍稍缓和语气,“你的兵甲还在吧?”

樊撞山脸色又是一红,“在,我这就去穿上。”

“望将军努力,入城之后,朕亲为将军执酒。”

攀撞山砰砰磕头,退出帐篷,迈的步子比平时更大。

四名侍卫松了口气。

崔腾嘿嘿笑道:“上官盛肯定后悔死了,他好不容易找来这么一个大个儿,结果却归陛下所有。让我做什么?把宿卫军营地交给我吧,陛下也不用给我执酒,让我放开喝一顿就行。”

“你和东海王都留在我身边。”韩孺子可不会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崔腾。

夜色初降,贼军各处营地炊烟袅袅,楚军营中也有炊烟升起,可是只生火不做饭,众将士提前以干粮裹腹。

韩孺子将自己带来的三千人马分为三队,攀撞山领一千人充当前锋,另外两名将军各领一支,韩孺子本想自己指挥一支,可所有人都反对,这不是京城北门之战,没有危急到必须让皇帝亲上战场的地步。

攀撞山率兵出发,手里仍然提着标志性的长斧,跨下的坐骑也比普通马匹要高大一圈,他可不是那种指挥若定的将军,向来身先士卒,这回更是下定决心,要在皇帝面前将功赎罪。

第二支千人军随之出营,他们的任务是直冲宿卫叛军营地。

接着是柴悦的五千人马,表面上也要与宿卫叛军交战,其实是要冲过敌营,连夜前往敖仓,如果一切顺利,子夜之前就能到达,敖仓若能坚守,当然最好不过,若是已经失守,柴悦则要给上官盛施加压力,起码让对方来不及毁掉太多粮草。

最后是韩孺子的第三支千人军,其实只有八百多人,他们将在敌军大乱的时候冲入战场,制造更大的混乱。

皇帝身边留下一百人,柴悦几次陈情,希望皇帝小心为上,如果洛阳城内不肯出兵,皇帝要立刻调头撤退,与后方的崔宏军汇合。

韩孺子同意了,可他觉得十有八九用不着。

贼军人数虽多,却很混乱,少量宿卫叛军都用来控制众营,没人统领全局,对赶来支援的楚军全不在意,该吃饭就吃饭,韩孺子登高观望时,几乎看不到斥候的身影。

此战的另一个关键是洛阳城内的守军是否肯奉旨出战,据柴悦所知,城内至少有三千士兵,若能全军出城,则楚军胜算大大增加。

樊撞山的前锋军已经冲锋过半,贼军才做出反应,这是韩孺子看到的最后一幅场景,很快天就完全黑了,他只能看到不分敌我的火把,还有阵阵的叫喊声。

攀撞山守卫洛阳多年,认得路径,由他突破敌军前往洛阳城门再合适不过。

第二支千人军和柴悦的主力军出发,他们的进攻路径比较简单,对面的宿卫叛军营地就建在路边,他们沿着官道一路冲过去就行。

攀撞山的前锋军与贼军交战,韩孺子看不到,但是能听到。

叫喊声越来越响亮,贼军虽然缺少章法,却不是一打就散的乌合之众,敢与官兵对抗。

韩孺子估计柴悦的大军应该冲过宿卫叛军的营地,于是派出最后一支千人军。接下来,他就只能静观其变,等洛阳城守军的配合。

在他身边,只有三十名侍卫、七十名士兵,再就是东海王、崔腾和瞿子晰三人。

厮杀声似乎越来越近,东海王脸上变颜变色,小声道:“洛阳城这么久还没有反应,陛下要小心了。”

韩孺子嗯了一声,扭头向瞿子晰问道:“瞿先生到过洛阳,对河南尹熟悉吗?”

洛阳是河南郡郡治所在,城内的最高官吏是河南尹韩稠,也是宗室后人,韩孺子对他的了解不多。

瞿子晰面不改色,打仗的事情他不懂,也不参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