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雅骚-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得没错,就先不谈自己殴打董祖常,而揪住董祖常抄袭,让董祖常无颜面对,现在,他就可以从从容容把与董祖常结怨的始末一一说来,从龙山放灯董祖常无礼求婚,到青浦陆氏叛奴陈明逃往华亭董氏,方才净慈寺山门相遇,董祖常竟扬言要以两百亩桑林逼迫陆氏休他姐姐张若曦,所以他气愤难抑,就与董祖常厮打黄汝亨听罢,点点头,说道:“你虽年少气盛,但董祖常也的确可恶,打了也就打了,董祖常也无颜去状告你,他想必是要立即回松江去了。”问:“那个叛奴陈明已抓去杭州府衙了?”张原道:“是,叛奴陈明侵吞了主家银子、田契,投奔董氏,致使青浦陆氏与华亭董氏闹官司,但董翰林显然势强,非但不交还叛奴,还要侵占陆氏桑林。”黄汝亨上下打量张原,他从王提学那里知道了张原与姚复斗八股的事,小小年纪倒是个厉害人物,问:“那你打算如何处置陈明?”张原道:“自然是由官府处置,这是青浦的逃奴案,应该要把陈明押回青浦审理吧。
黄汝亨道:“只要为你姐夫家追讨回恶森田契,其余就不要深究了,毕竟董公是有大声望的,你若与董祖常结怨太深,对你日后科举也不利。”张原表面唯唯称是,心道:“这仇怨已经无法化解了,华亭董氏就是我的死敌,我不打击他,他就要打击我,当然,现在我也的确无法严惩董祖常,当初斗姚复,都几经bō折,董祖常是巨宦之子,岂是姚复能比的,但这次董祖常已是身败名裂,以后再想沽名钓誉也难了,而且抓到了陈明,算是帮了姐夫大忙了,但目前还有一件事”张原道:“寓庸先生,董祖常在此求学是假,宗翼善求学却是真,学生与宗翼善曾数度长谈,敬服其才,今日虽知其是奴籍,但毫无轻视之心,子曰“有教无类”宗翼善有大才,却屈于奴籍,真好比韩文公《马说》一文感叹的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先生宁不惜才?”张原既把宗翼善当作朋友,就一定要帮助宗翼善,而且今日折辱了董祖常,宗翼善以后在董家的日子只怕很难熬了黄汝亨沉吟半晌,道:“你去把宗翼善找来,我要当面考校他。”张原退出草堂,在此求学的诸生耳目灵通得很,已知道董翰林之子被打的消息,嘴快的武陵正向诸生说董祖常的恶事,居然草堂的诸生本就看不惯飞扬跋扈的董祖堂,听说董祖常挨了打,简直要拍手称快,这时见张原出来,在场诸生都是一愣,原以为敢打董祖常的童生必然有桀骜之气,不料只是一个清隽少年书生,微笑着向众人拱手见礼一在场诸生大都听说过张原的名声,诸生平日关心的就是这么些科举之事,张原的县试案首也就罢了,绍兴府试案首非同小可,现在见张原谦和有礼,毫无年少得志的张扬,诸生纷纷上前见礼,自报里居和姓名,张原一一记住,说道:“在下也是来向寓庸先生求学的,诸位仁兄以后要多多指教。”又道:“在下要去寻宗翼善,不知哪位仁兄知道其住处?”
便有诸生道:“宇翼善是董祖常的伴读,也都寄住在净慈寺,张兄找他何事?”
张原道:“董祖常在草堂求学的功课疑似宗翼善代作,寓庸先生让我传宗翼善来问清楚。”此言一出,诸生先是愕然,继而哗然,便有那事后诸葛亮道:“不出我所料,我是早就看出董祖常是作不出那等文章的,宗翼善却是好学。,
黄汝亨的得意弟子罗玄父说道:“董祖常抄袭可耻,这是坏了我居然草堂的名声。”十余名学堂诸生与张原主仆三人一道走过窄窄的石径,来到净慈寺前,径直去寺院西侧的客房,正见董祖常的几个奴仆在收拾行李准备回松江,秀才们本来牙尖嘴利,这时当然要尽情嘲讽,董祖常又羞又恼,却又不敢发作,只喝命仆人不要收拾了,立即离开此地一有一个家仆说道:“二公子,宗翼善不知去了哪里!”
董祖常道:“不管他,我们走。”
董氏主仆四人在诸生冷嘲热讽中灰溜溜离开,张原向寺僧询问可曾看到宗翼善?寺僧道:“似在双井亭畔。”净慈寺原本无井,汲水要去湖滨,往来数里,寺僧苦之,宋代高僧法薰以锡杖扣殿前地,双泉随涌,因凿二井,从此不须去湖滨担水,前年钟太监出资修缮佛寺,新建双井亭,张原与焦润生、罗玄父三人寻去,果然见宗翼善立在双井亭畔怔怔出神~
“翼善兄”张原拱手道:“寓庸先生唤你去有事相询。”见到张原,虽然董祖常不在边上,宗翼善依然尴尬,他与张原在青浦、在山yīn两度相见,那时张原不知他身份,二人纯粹的以文论交,他尽可展现本sè的洒脱和才情,但现在身份显lù,他只是一个卑贱的奴仆,即便张原心无芥蒂,他又怎好与张原分庭抗礼、侃侃而谈?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等级地位坚如壁垒,宗翼善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他渴望展现才华得到别人的赏识,在董府,他供隶役、职抄誊,卑微做人,偶然独自外出,他就想隐瞒身份凭自己的才学结交朋友,但很少有人如张原这般坦率不追问他身份的,他视张原为知己,不料今日在此撞见,宗翼善觉得自己与张原的友情再难继续了张原上前挽起宗翼善的手,说道:“上月在山yīn一别,正不知何日再能与翼善兄相见,可巧今日相逢,待见过了寓庸先生,我们小饮几杯酒,相与细论文。”
宗翼善见张原这么说,蓦然想起那日在山yīn八士桥头分别时与张原的对答,张原似乎那时就猜出了他的身份,只是不知道他是董氏家奴罢了一黄汝亨见到宗翼善,别的都不问,只问宗翼善都读过哪些书?
谈到书籍,宗翼善恢复了自信,将读过的书目一一到来,经史子集,估计不下万卷,黄汝亨在博学大儒,当即挑选了十余种书籍提问,宗翼善对答如流,对老庄周易,宗翼善用功犹勤,黄汝亨以《焦氏易林》一书为主,与宗翼善反复辩难,竟不能屈之这场考校足足有一个时辰,黄汝亨大为惜才,对宗翼善道:“你的才学为我门下弟子之首,难怪董祖不读书交上来的作文却是可圈可点,却原来是你代笔的,以你之才屈为奴仆实在是有辱斯文,待我与焦太史商议,求董翰林为你脱籍。”
宗翼善大喜,拜倒在地,哽咽无言,若能脱去奴籍,那是恩同再造,晚明社会相比以前的森严等级制度已呈现松动迹象,有些奴籍子弟凭各种门路脱籍参加科考,竟有高中进士为官的,这并不稀奇一张原正是想求黄汝亨为宗翼善脱籍,当即让宗翼善搬到织造署与他同住,又一道去拜见钟太监,钟太监出身卑微,也好诗书,对宗翼善的才学也颇欣赏,既然张原要帮助宗翼善,他自是赞成,听说张原今日又打了董玄宰的儿子,钟太监笑道:“你们真是冤家路窄啊,董翰林之子遇上你算他倒霉,只不过这样董翰林怕是不肯善罢甘休吧,他可是千岁爷的老师。”
张原道:“都被欺到头上了,只有愤而反击,人生一世,有友有敌,不可能一团和气。”
当日下午,张原先去杭州府衙拜见知府殷廷枢,殷廷枢早就听说了张原的名字,上回那些打行青手就是因为图谋作伤害张原被抓捕流放的,当即提审陈明,问明是松江府青浦的案子,便行文青浦,遣两名差役押送陈明去青浦受审,案涉松江董氏,殷知府能脱手不管就最好。
张原请钟太监专门派人去责浦送信给他姐夫陆韬,说明原委,这事还得陆氏自己打官司,现在叛奴陈明抓到了,青浦李县令应该会为陆氏作主的。
还有一个多小时,这个四月就过去了,小道又要开始新的一月的码字,继续向书友们求票鼓励,谢谢书友们。!。
卷一 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一百八十九章 南园论道
南屏山多怪石,形状各异,玲珑耸秀,居然草堂左侧的那座巨大的奔云石更是号称南屏奇石第一,石如云南茶huā,半入泥土,huā瓣棱棱,人在石上游,如蜂蝶入huā心,奔云石中还有一个大洞,即便是酷暑盛夏,洞中依然清凉。
张原与宗翼善已在居然草堂听讲两日,窗外便是那耸秀的奔云石,黄汝亨不是单讲四书五经和八股制艺的,他主要还是讲史,先证据而后发明,很有创见,张原一向以自学为主,以前向王思任请教的主要是八股技法,现在听到名儒论史,的确受益匪浅,张原决定在杭州多待一些时日,十月底再回去,因为十一月初一是母亲五十寿诞,他已写了信托脚夫行的人送去山yīn东张禀知母亲。
黄汝亨在草堂授课,一般是上午宣讲,下午布置文题让诸生习作,或者让诸生相互辩难议论,布置的作文也不再限于四书五经的八股文,有判、诏、诰、表表以及史论和策问,因为来此求学的都有生员功名,焦润生和罗玄父还是举人,他们要面对的是乡试和会试,乡试和会试不仅仅考四书五经八股,还要考判、诏、策问这些文体,黄汝亨精擅各体写作,教授很有一套方法,这也正是张原需要的初八日傍晚,诸生作完今日功课,草堂放学,因为明日是重阳节,黄汝亨上午就宣布给诸生放假一日张原正得其便,因为明天是钟太监生祠迎塑像受香火之日,他必须参加,秦民屏昨日已经赶到了一穆真真在奔云石下等着,她估mō着少爷要放学了,就从八里外的织造署快步赶来,在居然草堂求学的诸生有的就食净慈寺,有的借住附近民家,张原和宗翼善没有就近找房子住,每日一早来南屏山下求学中午时回去,午后未时又赶来,虽然时间紧了一点,也是为了健身锻炼脚力,而穆真真还要多走几趟,早上与少爷到了居然草堂,待寓庸先生开始授课,穆真真便回织造署,待临近中午又要来接少爷,下午也是这样因为寓庸先生不许学生们的仆人候在草堂外武陵曾和穆真真走了两趟,跟不上穆真真的步子,又觉得有真真姐非送少爷就足够了,他小武又不会武艺,这一日八趟可是六十多里路啊,脚都要走痛,所以只早上一趟跟着来,其余就偷懒不来了一穆真真却是喜欢走长路,自从住到了东张,穆真真不再每日去西兴运河码头背果子到处叫卖一向吃苦耐劳惯了,突然闲下来,虽然早晚也习武,还有不少杂事,但穆真真还是觉得自己太享福了,身上多了好些肉,tuǐ圆了腰圆了,这些也就罢了,就是xiōng脯高高顶着衣衫,让这堕民少女颇为烦恼,所以这每日八趟六十多里路她是乐此不疲喜孜孜来接少爷,然后与少爷一道回织造署,虽然一路上少爷与她说话不多,只与宗翼善谈文论艺不休,但只要陪着少爷,穆真真就已经很快活了一张原倒没觉得穆真真胖了穆真真是有葛逻禄白种人血统的,身材高挑,以前是太瘦了,现在正好小腰细圆,两tuǐ修长结实走路飞快,张原虽然一路上多与宗翼善纵论经史,但对这个长成的美婢还是很关注的,喜欢看这个堕民少女走路的样子,有一种自然流lù的英气,但当她觉得被人注视时,她又卑怯了,脚步也迈得小了“真真,1小武又偷懒了吗?”
张原笑着问,夕阳斜照,奔云石累累叠叠,将长长的石影投向不远处的莲huā洞,这堕民少女立在奇石下,雪肤huā貌,极是养眼。
穆真真笑着回答:“少爷,小武说他脚走痛了,要歇着。”
张原道:“1小武他囊脚了,没出息。”穆真真想起西张三公子叫百huā楼的妓女武陵春也叫小武,不禁掩嘴“格格”直笑。
焦润生走了过来,说道:“介子兄、翼善兄,家父请两位过去。
张原、宗翼善甚喜,来居然草堂三曰了,一直未看到焦状元,说是与莲池大师参禅论道,焦珐晚年摄道归佛,对佛理领悟极深,可以说是出入儒、道、佛三家,经史、道藏、释典,靡不阅览穷研焦珐住在浙江布政司副使包涵所的南园,包涵所是个极会享乐的官僚,西湖的楼船就是他创制的,在雷峰塔下筑有南园,在飞来峰下筑有北园,皆极精美,包副使的南园离居然草堂只有三里多路,来到南园,焦润生领着张原几人进去,但见磊石叠山,奇峭精巧,两条溪涧交错汇入西湖,溪涧上建造形式各异的桥粱,南园大厅,拱斗抬粱,省去中间四柱,显得犹为宽敝,可以在厅上舞狮唱曲。
主人包副使不在此间,焦珐就是主人,焦珐生于嘉靖十九年,中状元时已经五十岁,今年七十有四,须发如雪,精神矍锋,坐在一张醉鼻椅上,腰板tǐng直,黄汝亨坐在一边,见到张原、宗翼善,白眉焦太史打量二人,少年张原上前见礼沉静从容,那宗翼善则稍显局促,焦珐开口便问:“宗翼善,可读过王心斋先生的著作?”
王心斋便是王艮,王阳明弟子,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泰州学派。
宗翼善恭恭敬敬回答:“学生过心斋先生的《复初明哲保身天理良知说》和《格物要旨》。”焦珐道:“那你且说说如何克己复矛。”宗翼善心知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回答得好,能得到焦状元的赏识,他就很有可能脱去奴籍,宗翼善手心微汗,有些紧张,侧头看了张原一眼,张原点了下头意示鼓励~
宗翼善略一思索,答道:“己、礼,非一非二,mí之则己,悟之则礼,己如结水之冰,矛蜘释冰成水,己如析金为瓶盘钗刽,礼如熔瓶盘钗铜为金,故释冰即是水,不别求水,熔瓶盘钗铜即是金,不别求金,克己即是礼,不别求礼,可见己与礼非一非二,为礼由己,若舍此他觅,将无所得。”
焦珐面lù微笑,对黄汝亨道:“贞父,此子果然好学敏悟,值得提携。”黄汝亨笑道:“焦太史何不效仿阳明先生收宗生为弟子?”
焦珐揽须大笑,说道:“老夫何敢比阳明先生,就不知宗生能及心斋先生几成?”
当年王心斋先生是盐丁灶户出身,社会地位与奴仆差不多,也是靠自己勤奋好学得到了王阳明的赏识,王阳明不拘一格不论出身,收王艮为弟子,终成一代大儒,而泰州学派由此具有浓烈的平民sè彩,门下弟子三教九流都有,所谓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就是泰州学派的观点,是平民哲学宗翼善见焦珐有收他为弟子的意思,当即跪倒拜师,张原也跟着跪下。
焦珐道:“张原,你拜我何为?”
张原道:“学生也想向太史公求教。”能拜在焦珐门下对他的学业和声望都很有稗益,总不能宗翼善都拜师了,他却一无所得。
焦珐对张原道:“老夫收宗生为弟子,是怜他才高命薄,要助他一把,你出身山yīn名门,现在已是案首童生,入泮升学是定局,更有钟太监赏识你,又何必拜老朽为师!”焦珐听说张原与织造署钟太监关系密切,有些不悦,文人清高,一向是看不上内官的,就算迫于太监威势,表面上要奉承,但心下都是鄙夷太监的张原心道:“不妙,这阉党之名现在就要影响到我的声誉了吗?那么我就更要争取成为焦状元的弟子,迎难而上正是我之本到:“学海无涯,案首只是虚名,学生追求的是圣贤之道,但学生年幼,求学格物常有míhuò,所以想向太史请教。”在焦状元面前就得这么说。
这时,童子捧茶上来,1小心翼翼放下茶盏,竖起托盘退在一边。
焦珐道:“那好,我且问你,如何方能言道?观心、行己、博学、
主静这些都不必说了,老生常谈耳。”焦站这是刻意提高难度来考量张原,先把一些〖答〗案通道给堵上了。
张原凝思片刻,瞥眼见那捧茶童子恭立一旁,顿时灵光一闪,答道:“这捧茶童子便是道。”焦珐、黄汝亨相顾愕然。
宗翼善也为好友暗捏一把汗,他虽然知道张原的才华,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说的,但要从捧茶童子联系到圣贤之道,这极难啊。
焦珐当然沉得住气,徐徐道:“请试论之。
张原向焦、黄二人一躬身,却转头问那小童:“从茶房到这大厅有多少路?”
小童答道:“有小半里路。”
张原向焦珐道:“学生从外来,一路山石阶梯,左旋右绕,而这童子托盘捧茶,走了这许多门坎石阶,竟未失足打破瓯盏,岂不是暗合于道。”焦珐、黄汝亨二人眼睛都是一亮,张原回答得甚妙,张原没有从正面回答什么道,而是借捧茶童子现身说法,有戒嗔戒惧君子夕惕之意,又有庄周庖丁解牛之意,极其耐人寻味,这种以日常小事说理也正是泰州学派的风格。
第一更送到,求保底双倍月票,莫让雅sāo太落后啊。!。
卷一 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一百九十章 小人的中庸(求月票)
年过古稀的焦*白眉轩动,年按醉翁椅扶手,上身前倾,问道:“还有说否?”
一句“捧茶童子即是道”好比八股文精彩的破题,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但要让学富五车的焦状元大起爱才之念,还必须有更精彩的阑述,张原道:“修身亦如捧茶,即使是志力坚贞之辈,值此境界,也须心寒胆战,恭敬奉持,毫忽不能昧,这便是研几:所须不敢瞒,这便是慎独:坦坦平平,好恶不作,唤作君子,依乎中庸也。”
焦珐目视张原,问:“你年方几何?”
张原道:“学生十六岁。”
焦珐转头看着黄汝亨,问:“贞父,你以为张原这捧茶童子论如何?”
黄汝亨欣喜道:“妙绝,这才算是读通了《中庸》的,世间学子,读过《中庸》的何止千万,能领悟到这一地步的罕有。”
“是也,是也。”焦珐频频点头,能见到这样好学深思的后辈,这位大器晚成的焦状元甚是喜悦,赞道:“此子奇才,有王辅嗣的早慧”
张原听焦状元把他比作王辅嗣,心里颇不乐意,王辅嗣就是魏晋玄学的祖师王弼,是空谈玄辨之辈,而且死得很早黄汝亨补充道:“也极好学,这两日在草堂听讲很是专心,功课也好。”
焦珐道:“张原、宗翼善,你二人既然愿意在老夫门下受教那老夫就收下你们,寓庸先生是你们的老师,我焦弱侯也是你们的老师。”
张原、宗翼善大喜,一起拜倒,宗翼善的喜悦可想而知,焦太史名满天下,声望更胜董其昌,能拜焦太史为师,这就是有贵人相助,当然宗翼善心里清楚好友张原才是他命中最大的贵人,没有张原引领,他永远踏不出这第一步焦珐觉得宗翼善无须敲打提醒,宗翼善出身卑微,而且有二十多岁了,行事想必会更稳重,而张原少年成名,或有轻狂傲慢,必须警醒之,说道:“张原你方才论道颇为精妙,但你可知中庸也有君子之中庸和小人之中庸否?”
张原知道焦老师要教训他了,恭恭敬敬道:“学生尚不能分辨其中差别,请老师指教。”
焦珐说道:“根器浅薄,智力怠缓,游气杂扰,无所忌惮,这便是小人之中庸。”
张原道:“学生谨记老师教诲。”心道:“乱世将临,已惮太多如何匡扶济世,我的信念必须坚持。”
须发如雪的焦珐对张原谦恭的姿态颇为满意这时天sè已晚,焦珐便留张原、宗翼善在南园用晚饭,而后提笔给董其昌写了一封信,说他怜惜宗翼善之才,今已收其为弟子,望董公以人才难得为念,允其脱奴籍云云。
张原、宗翼善辞出南园已是天sè全黑半轮明月高挂中天,四下里朗朗可见了,穆真真等候在园门边,张原道:“真真饿坏了吧?”
穆真真摇头道:“婢子不饿。”
张原板着脸道:“到底饿不饿?我可不喜欢听假话。”
穆真真知道少爷不是要呵责她,是有些调笑呢低着头轻声道:“回少爷的话,婢子是有些饿了。”
“饿了就对了嘛。”张原变戏法一般从袖底mō出三个桔子出来递给穆真真,说道:“这是杭州塘栖mì橘,你尝尝看,比我们山yīn谢橘如何?”
穆真真稍一犹豫,便赶紧接了橘子还没入口,心先甜透了。
三个人刚绕过雷峰塔,却见秦民屏带着马阔齐等几个土兵还有武陵寻来了,武陵在织造署等少爷回来等到天快黑了还不见少爷和真真姐的踪影,武陵有些慌了便去央求秦民屏来居然草堂这边来寻,草堂shì者说张公子几人去了雷峰塔下的南园,秦民屏、武陵等人便寻到南园这边来从南园至涌金门外的织造署有五里多路,月下行路也不再灯笼,张原与秦民屏连走边谈,秦民屏是昨日赶到的,一直无暇与张原长谈,
这时告知张原,其姐夫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在云阳狱中染病未得及时医治,现在虽已出狱,但病情严重,一直未见好转,不然的话马千乘是要亲自来为钟太监生祠上第一炉香。
据张原对史实的了解,马千乘就是死在了云阳狱中,秦良玉才继任石柱宣抚使,大明朝对土司部落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并不派遣朝廷官员管辖,土司世袭,子幼则妻代,现在马千乘活着出了云阳狱,不知以后还会怎么样,但秦良玉早已随夫多次出征,这位巾帼英雄绝不会默默无闻的一回到织造署,钟太监的干儿子小高也在等张原回来,忙道:“张公子,我干爹请张公子去有事商议。”
张原就随小高到署衙内院书房,钟太监对明日的生祠进香典礼很是期待,见张原来,先问张原晚边去了哪里,倒要秦民屏去寻?
张原道:“焦太史同意收我和宗翼善为弟子,晚饭也是在包哥使南园用的,焦太史借住在南园。”
“焦弱侯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