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乡人家-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审不下去了。

除了至德十五、十六两年,西北禁军再未出现过军饷短缺的现象,虽然废太子不止一年挪用军饷,但老玄武王坚持说西北军饷不短。

关键证人当年都在私造火器案中死光了。

对玄武王和方家的指控,除非有新的证人证词。

老玄武王老眼一翻,冷笑道:“废太子敢一再挪用西北军军饷,本王能无动于衷?真当老夫是只病龟吗!”

蒋大人等三人听这话玄奥无比:

似乎是指废太子确实一直挪用西北军饷,他丢了储位有玄武王的推动作用;又似乎说,废太子若真一再挪用西北军饷,玄武王怎能容忍这种情形持续,早吵出来了,所以这次指控纯属诬陷。

不管内情如何,蒋大人等三人却认识到:老少玄武王不但不是病龟,还健壮威风的很,想咬他的人只怕要蹦了牙口。

下堂时,老玄武王拍着方初肩膀道:“方家受委屈了。”

方初感激道:“多亏老王爷公正。”

老王爷呵呵大笑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说完,大摇大摆地出了公堂。

方初也告退,直奔户部。

留下身后一堂人心思各种复杂。



户部衙门。

金部的李郎中和方家相交,见方初来到金部内堂,牵挂的心落了下来,心想既然能来这,那今日会审肯定是平安无事了;跟着他又疑惑,方初来这是找他,还是有别的事?

方初是有别的事,但也找他。

他向李郎中出示蒋大人的文书,要讨债。

李郎中张大嘴半天合不拢。

方初问:“大人,可有银子?”

李郎中醒悟,连声道:“有,有。”

堂堂天朝大国,国富民强,国库怎会连五十万都没有!

方初问:“如何支取?”

李郎中深吸一口气,告诉他:“要请尚书大人核准。”

方初点头,心里估摸也是这个流程,没道理凭这文书就能随便把五十万银子提走,那户部的手续也太儿戏了。

冯尚书拿着三司会审判决付款的文书,气得浑身发抖。

“岂有此理!明明居心叵测,居然还敢来要债!”他哆嗦道。

“大人这话还请与三位大人说去。小人不懂朝政。小人是来讨债的。这银子也有些年头了,该还了。”方初不卑不亢道。

“本官要进宫见皇上。你明日再来。”冯尚书一推了事。

“大人,恕难从命!”方初道。

“你想干什么?”冯尚书严厉问。

“大人,若是平常,便拖个三五日、几个月也无妨,但眼下不行。方家借了银子给西北军,居然被人诬陷资助玄武王拥兵自重,所以这钱小人今日一定要拿回来。”方初坚决道。

“方家本来就资助玄武王拥兵自重。”冯尚书心想。

“今日没银子。你待如何?”他撒赖起来。

“大人堂堂户部尚书,要失信于民?”方初质问。

“就是没有银子。”冯尚书坚持撒赖到底,要他把银子给方初拿走,那比剜他的肉还疼,这不仅涉及他的底线,还涉及他的脸面。

“那小人只好请大人去一个地方。”方初道。

“什么地方?”冯尚书警惕地问。

“大人欠债不还,小人只好上大理寺击鼓鸣冤,请刚才三位大人为小人做主。”方初寸步不让,豁出去了。

“你……你敢!”冯阁老怒不可遏。

这奸商居然如此狂妄,是可忍孰不可忍!

户部衙门内,大小官员都得知方初来讨债了。

众人都找机会往尚书大人附近的公房来行走,关注倾听。

正闹着,忽有亲随急回冯尚书:“大人,玄武老王爷来了。”

话音刚落,他身子就被粗暴地拨拉到一旁,玄武老王爷威风凛凛地出现在冯尚书面前,道:“本王差点忘了,户部有你这个酸儒尚书,方小子未必能讨到债。本王就过来了。还真给本王料中了!”

说罢,重重一巴掌拍在冯尚书桌案上,桌上一只青花花鸟瓷茶盏弹跳起来,落到地上,“叮当”摔得四分五裂。

外面偷听的人一缩脖子,悄悄咂嘴吐舌,“老玄龟发怒了。”

老王爷怒喝道:“冯老儿,你为什么不给银子?”

冯尚书冷笑道:“王爷,你还是先顾顾你自己吧!”

老王爷也冷笑道:“冯老儿,你好歹也是一国尚书,居然学那市井泼皮耍赖!你想说本王拥兵自重?等明日上早朝去说。若明日你有本事抄了玄武王府,这银子你再讨回去。眼下却要先还债。占用人家的银子这么多年,不说利息,连本金也不还,我大靖朝廷和百官在百姓心中还有什么颜面!”

“不错!先还债!”

随着说话声,蒋大人、王大人和蔡大人一齐走进来。

蒋志浩等人也是怕方初要不到银子,才特地赶过来。

他们倒不是关心方初,只是以方初今日表现,若拿不到银子定不会罢休,说不定就会去大理寺击鼓鸣冤,郭织女说不定会进宫找太皇太后做主,既然他们判了还钱,就该把银子给方家。

正如老王爷所说:接下来如何,还要看案情进展情况。要吵要争,也该去金殿上争吵。若惹得方家和郭织女去告御状,那影响就太大了,会招致西北军和天下百姓非议。毕竟,那银子不是被玄武王府得了,而是切切实实发给了西北禁军。

单凭借了两年银子,是不能判定玄武王养兵自重的。

只有长期无理由支援玄武王府银钱,才能判定。

冯尚书被三面夹击,无奈只能松口。

********

谢谢各位亲订阅、打赏和投票,等方初拿了银子请你们在如意楼正对皇城南门的雅间吃酒o(n_n)o~~

第926章 嚣张

他恨方初恨得心肝都疼,不住痛骂“奸商!”

方初终于拿到五十四万三千两银票。

李郎中看他的目光高山仰止。

也有人看他的目光像看死人,认为他离死不远了。

方初很恭敬地向众位大人拜谢,又向玄武老王爷拜谢,便要急急告退,说是还要去珍宝斋还钱,说那天为妻子买了支紫凤钗,还欠四万八千两银子没付呢。

众人听了都倒抽一口冷气。

玄武老王爷笑道:“你小子真疼织女。”

方初叹道:“她自嫁给小人,小人从没为她买过什么像样的东西。她吃了许多的苦,还要时常担惊受怕、被人诬陷。小人惭愧,不能护她周全,能做的也只能是买件礼物,博她个好心情。”

众人听了沉默,都不知该说什么。

冯尚书多心了,觉得方初含沙射影针对他。

他咬牙切齿道:“你可知奉州今年大旱,百姓食不果腹,哀鸿遍野?郭织女一件首饰就要四五万,真是大靖的好织女!”

方初目光冰冷,道:“拙荆已经做了她该做的,无愧天地!奉州大旱,该操心的不是冯阁老吗?户部有冯阁老这样的理财尚书,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想必冯尚书心中已有了计较了吧?”

冯尚书道:“本官确有了计较。”

——就是要把你们这些奸商宰了,救助百姓。

方初冷笑道:“大人定是想:只要抄两家奸商,足够给奉州赈灾了。小人也有些想法,只比不上大人这手段有气魄,万不敢卖弄。”

冯尚书本就生气,再被他讥讽的语气激得血气上涌,冲口道:“你有想法?好!你若有能力解决此事,还比本官解决的好,本官这户部尚书就让你来做!”

玄武老王爷忙问:“你要和方初打赌?”

冯尚书道:“就打赌!”

老王爷追问:“怎么赌?”

方初道:“老大人说笑了。小人不过一介商贾,怎比得上大人胸有乾坤。再说,朝廷的事哪轮到小人指手画脚。”

冯尚书被老王爷给挤兑得下不来,愤怒道:“老夫许你说!你只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老夫说话算数,这户部尚书由你来做。”

蔡大人急阻道:“冯阁老慎言!谁做户部尚书,岂是你赌的?”

他和严家是姻亲,自然不能看着方初惹麻烦。

蒋志浩大人却看着方初不语,双目射出异样光芒。

冯尚书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并不当真。他才不信方初有什么好办法。他心里,方初就是奸商,只会想法子搂银子。

可是,人人都来插一句,他反不能退缩。

他便强硬道:“那老夫便告老还乡。”

又对方初道:“若你赌输了,奉州的赈银全部由方家来承当。”

他不禁得意:灵机一动想到这个法子,若方初输了,赈银便有着落了;若方初赢了——在他看来不可能——那也解决了赈灾问题。横竖不论输赢,他都是以受灾百姓为先。皇上见他如此忠心为国,肯定龙颜大悦。龙颜大悦,又怎会让他告老呢?

方初笑道:“大人,小人只是个商贾。”

说完,洒然而去。

爱赌就赌,谁怕?

可他是不会主动挑事的。

若人家户部尚书要挑事,他也只好接着。

他回家等着对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他出了户部,对外面等候的小豆子等人道:“去珍宝斋。”

声音轻快,意气飞扬。

小豆子瞪大眼睛问:“少爷,拿到银子了?”

方初点点头,笑道:“自然。”

小豆子继牛二子之后,从此对大少爷死心塌地的崇拜。



珍宝斋的少东家王通看着对面方初点数银票,笑问道:“怎么这样急?紫凤刚刚修补好,想着明天再给方兄送信呢。”

一面转眼珠,想着如何试探,问问三司会审的情况。

他以为,今天三司会审肯定还没审出结果。

不然,方初不可能一脸轻松地来取货。

方初解释道:“刚从户部讨了一笔积年的欠债,顺路就送来了。”

王通不以为意,随口问:“可是锦缎的欠款?现在官府的买卖是越发难做了,当时根本拿不到银子。”

方初道:“不是。是当年借给西北军的军饷。”

“噗”一声,王通喷了一茶几的茶水。

他震惊地看着方初,不可置信。

方初指指银票,道:“清点一下。”

王通一把挪过银票,看也不看就塞进怀里,然后盯着方初问:“方兄是说:方家借钱给西北军,现在还了?”

方初道:“是啊。欠这么多年,该还了。”

王通道:“怎么还的?”

方初简洁道:“众人作证,就还了。”

说完起身,抱起那装紫凤的紫檀妆盒,从容告辞。

王通送走他后,急命人“去打听今日三司会审的内情。”

不到半日工夫,整个京城都知道方大少爷在三司会审中讨回了五十多万两债务,将大理寺正卿、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三位大人驳得哑口无言,将户部尚书冯大人气得跳脚,打赌说把户部尚书让给他做。

——可见谣言威力,传到后来都变了样。

男人们敬佩他胆略和智谋,恨不能自己也经历一遭。

内宅女子则津津乐道方初挥金如土为郭织女买下紫凤一事。

不论成亲的夫人,还是闺阁少女,都羡慕得眼红。

不光是眼红那紫凤,更眼红清哑的传奇爱情。

据说,方少爷为郭织女造的清园,有山有水,美如仙境:烟雨阁仙雾袅绕,梅兰竹菊四季不衰,奇花异草比比皆是;廊桥飞渡,仙鸽汇聚。他们每晚都在鹊桥上相会,在桥下泛舟、弹琴,春日观雨,夏晚听风,秋夜赏月,冬至看雪……

做女人做到郭织女这份上,夫复何求!

嫁人,当嫁方一初!



幽篁馆,方初一下马,方制方利就冲了过来。

方制问:“结果如何?”

方利则问:“证人怎么说?”

方初笑骂道:“别扯我!进去说。”

一见他笑了,那两兄弟都放心了,心想肯定没大碍,不由也跟着笑起来,一左一右护持着方初,往内院走去。

“大嫂正等着呢。”方利道。

“是。紫竹出来问了好几回了。”方制也道。

方初听了心里涩涩的,想待会可以让她开心一回了。

********

方初拍拍一沓银票:各位妹子,各位兄弟,银票收回,不用月票恭贺我和清哑?

第927章 后悔(月票100+)

内院上房厅堂,一家人都到齐了,还有严未央,都眼巴巴地看着方初,等他说会审结果。

独清哑不急,叫人打水给方初洗脸。

她只一看方初神情,便知不是坏结果。既然不是坏结果,那又何必催他?他忙了一上午,总要让他松快松快,喝口茶润润嗓子。

于是,她又命紫竹倒茶给他喝。

方初道:“不用。刚在珍宝斋喝过了。”

巧儿心急问:“怎么还有空去珍宝斋?”

方初道:“从户部讨了银子,就去珍宝斋把你姑姑的紫凤给取回来了。”说着将那紫檀妆盒递给清哑。

清哑接了,抱在怀里不松手。

众人却更疑惑了,问:“怎么又去户部讨银子?”

他们早看见那紫檀盒了,谁也没兴趣管。

方初便先倒叙:去珍宝斋取紫凤,是因为在户部讨了银子;在户部讨银子,是因为三司会审判定归还军饷。

然后他又开始正叙,述说在大理寺三司会审的经过。

哪怕知道结果了,众人还是听得一颗心悬了起来。

全部听完,众人先面面相觑一会,接着便一齐大笑起来。

方利大张四肢,将自己摊在椅子内,仰头大笑;方制笑得桃花眼眼波荡漾,春意无限;适哥儿笑得滚到清哑怀里,娘俩抱着笑;清哑喜悦地瞅着方初,想难怪他前些天说那样话。

巧儿一边笑一边宣告:“我还要买东西!”

严未央对清哑道:“如何,我就说表哥有手段化解这事。我还是小看他了,居然敢虎口拔牙。怪道你们那天使劲花银子。”

说到花银子,清哑忙松开适哥儿,打开那紫檀盒看凤钗。

一打开,八颗紫钻一齐大放光芒。

严未央叫道:“我的天爷,真舍得!”

她抢先托起那紫凤钗,两手端着,在清哑发髻上比量。

众人见了,一齐惊叹“好美!”

清哑心中的喜悦按压不住,通过双眸流溢而出,在紫钻的闪耀下,双眼也染上了紫色的光芒,美丽、神秘。

方初温柔地看着她,眼睛格外亮。

清哑有些心乱,问他:“配什么衣裳呢?”

她都不记得自己有什么衣裳能配这紫凤了。

方初忙积极道:“有几套衣裳都能配,我晚上帮你挑。咱们再做几套新的……”果然女人的衣服永远不够穿!

方利兄弟吵嚷嚷着,说要买这买那,说了一长串。

适哥儿也说要买好东西,他什么也不缺,不知要买啥,便笼统说好东西,想着到时候看中了再说。

巧儿急忙道:“对对,我也要再买!”

严未央也道:“你们那天没叫我,这回可不能漏了我了。”

总之,天上掉下一笔巨款,大家都后悔,说那天没买够。

方初一瓢冷水浇下来,道:“还想买?做梦呢。”

方利忙道:“怎么做梦?五十多万呢,还不许我们花点儿!”

方初道:“谁让你们那天不买的。”

方制辩解道:“我们当时不知道这回事,还以为是花大哥的银子,所以不敢放手花。现在知道了,就有胆子花了。”他后悔死了。

方初道:“你有胆子花了,我没胆子给你花了。”

众人听他绕口令似的说,又是好笑,又赶着问缘故。

方初道:“这银子又不是我的,是族里的。那天带你们逛,我有正当理由:一来是给你们压惊,二来是向对手示威。现在银子都收回来了,可没理由再花了。花多了,便是二弟不说,长辈们也有意见。”

众人愣了一会,一齐大笑。

“压惊”和“示威”两个词,用的真太贴切了。

他们当时顶着抄家的压力,心情沉重的像压了块大石头,幸亏方初带着大家买这买那,让他们暂时忘却了害怕;又通过这举动,向所有人宣告他们的坦然无惧,瞧珍宝斋那伙人的脸嫉妒的;顺手牵羊还把谢天良收拾一顿,可不就是示威嘛。

笑罢,方利道:“怎么没理由?咱们庆贺呀!收了这么大一笔银子,难道不值得庆贺?”——太值得庆贺了!

方制也道:“对,要庆贺!咱们自己买,也帮各房都买。”

方初笑骂道:“都忒没出息了!你很缺那点子东西吗?为了那点子东西,还要出苦力帮各房都买礼物。你知道各房有多少人?你有这闲工夫,我可没那个空闲。我还有正事要忙呢。”

方利方制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又问他什么事。

方初便将和冯尚书打赌的事说了。

严未央听了和清哑对视一眼,不由失笑。

她对方初道:“这可是个好机会。表哥不会放过吧?”

方初目光炯炯道:“自然要为皇上分忧。”

“皇上”二字,加重了语气。

严未央看着他,忽然叹道:“早知今日这情形,当年姑父就该让你参加科举。也许,这户部尚书就是你了。”

方初听了,没有自傲或者谦虚,微微失神。

清哑最了解他:一腔所学用在打理商业王国上,那些作坊商铺人事,他应对绰绰有余,还有余力暗中盯着大方氏那边,生恐方则应付不来;同时,他还常关注内宅,怕清哑被奴才欺瞒。

他有一身的才学,胸藏凌云志,却只能用来赚钱。

可现在连赚钱也不能了——太有钱了也被人惦记。

清哑心疼,脱口道:“你也去参加科举。”

方初愕然看向她,然后笑了。

他顺手扯过适哥儿,揉着儿子后脑勺道:“我去参加科举,考中了再一步一步往上爬,我还不如养儿子考科举来得快。是不是?”

说着低头问适哥儿。

适哥儿仰面道:“爹放心,儿子帮你考。”

方初笑了,松开他,正容对方制和方利道:“你们两个去前面请许翰林他们,就说晚上我请他们吃酒。关于军饷的事,别说太多,只告诉实情就好了。说的时候也别太张扬。”

两人都答应了。

方初又对方制道:“三弟,你去告诉赵管事,要他去酒楼定两桌上等酒席送来,再给咱们家下人赏两月的月银。”

方制忙答应“是”。

方初想了想,道:“先这样,晚上我还有事交代你们。”

那两兄弟方出去,往前面去了。

这里,方初郑重对严未央道:“你和清哑拟个名单,服装展头天请哪些客人,要先定下来。别的好说,第一个要请靖安大长公主。”

严未央和他目光一碰,气息仿佛静止。

忽然她眼一亮,拍手道:“我明白了。”

清哑疑惑地看着他们。

********

加更到!再努力存稿,以防哪天忽然人品大爆发,月票多的我没稿子加更了,可不要愁死了!

第928章 心疼

严未央做了多年的女少东,又当了数年的官夫人,深谙商场和官场的学问,于时局人事上的灵敏不亚于方初韩希夷这些男人。

她见方初要对清哑解释,忙抢道:“我来告诉她。你不如我说的明白。”那意思,就好像她对清哑的了解比方初更深。

方初无奈地摇头失笑,闭嘴。

严未央便对清哑分析道:“表哥虎口里拔牙,从户部讨还了五十万两,皇上肯定生气。又怪不到表哥头上,只能怪那些挑事的人。表哥杀了对方锐气,立了威,但总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说到这,她停下,看着清哑。

清哑很配合地问:“那怎么办?”

严未央回道:“要借势。”

清哑等着她说,怎么借势。

严未央道:“借两个人的势。第一个就是皇上。

“皇上是天子,圣宠最重要。

“虎口拔牙的事可一不可再。

“为了赢得圣宠,表哥要为皇上分忧,解决奉州赈灾一事。”

清哑恍然道:“我知道了。”

又不满道:“这样事我们做了许多了。”

她为国家和社稷做的还少吗?

方初也帮了皇上许多,都是不拿朝廷俸禄免费干活。

严未央道:“以前的情分皇上并没忘,不然,你以为表哥敢这么大胆?换个人敢这样,只怕就死了。”

清哑点头,又猜道:“第二个是不是靖安大长公主?”

严未央赞赏地看了她一眼,道:“正是。靠着皇上还不够,本来有太皇太后,可是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万一升仙去了,剩下太后不管用,皇后视咱们为对手,敏妃实力不够。靖安大长公主虽然不是后宫中人,却强似后宫任何人。”

清哑眼前浮现大长公主美丽的容颜。

不知为什么,虽只见了大长公主一面,但她觉得大长公主对她特别关心,不仅在先帝面前为她讨恩情,还答应郭俭去回雁谷林家学木工,且据郭俭在家信中说,大长公主对他格外照顾。

清哑也很喜欢大长公主。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是善缘。

严未央说得这么郑重,她不能不当一回事,为了方家郭家,为了方初和儿女们,她要学会拉关系;再说,她本就喜欢大长公主,郭俭又承蒙大长公主照顾,人情礼法上她也该感谢对方。

她便道:“我过一天去给她请安去。”

方初目光一闪,道:“我陪你去。”

为了让清哑对大长公主和林家多些了解,方初又细细告诉她:大长公主地位超然,一是因为皇家公主的身份,二是因为夫家实力。

大长公主夫家林家有两支显贵:

一支继承了白虎王爵,现镇守西疆。

另一支便是靖国公,一直掌管着大靖的火器研究制造基地。这基地在荆州大巴山内,林家祖籍和靖安大长公主的封地都在那里。

林家在朝中、在军中实力都很雄厚。

清哑道:“怪不得皇上总带着林世子。”

方初道:“林世子本身也能力卓著,非庸才可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