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数三国豪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可以想象,刘备初起时,被人打得没有立足之地,满世界乱跑,关张二人始终不离不弃。尤其是关羽,他被曹操俘虏后,曹操对他极好,封他为汉寿亭侯,当时刘备也只是宜城亭侯,两人都是“亭侯”,就是说关羽和刘备在爵位上属于平级,可见曹操对关羽的器重。但关羽还是弃曹操投刘备。要知道那时曹操的势力比刘备大得多,更没人知道刘备日后会当皇帝,关羽的行为堪称是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忠义。这样一个心腹被孙权杀了,刘备能不急吗?
  所以盛怒之下的刘备开始出昏招了,他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要讨伐东吴。这严重违背了隆中对的既定方针。即使他夺回了荆州作用也不会太大,因为如果不彻底解决东吴这个后顾之忧就贸然征讨中原的话,难保不出现第二次“白衣渡江”。
  当然刘备还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智,前文说到的他派人结好曹魏就是明证。他这样做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腾出手来对付孙权,而且刘备也是在此路走不通的情况下才称的帝,此举也是给结好曹魏留出了回旋的余地。可以设想如果曹操还活着,刘备绝不敢就这样征讨东吴。他之所以敢这样做,就是因为此时曹魏的统治者是逊其父亲一筹的曹丕。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秋七月,刘备帅数十万大军亲征东吴,连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也带兵参与讨伐。孙权很紧张,他派人向魏文帝曹丕“称藩”。这表示孙权承认了曹丕政权的合法性,并愿意接受曹丕的领导,当然他的真实目的是想让曹丕帮他抵御刘备。曹丕也不傻,才不会上当呢!他很慷慨地封孙权为“吴王”(又一个异姓王),并加“九锡”,但是这些虚的可以给你,发兵嘛,没门!口头上可以答应,但实际一兵一卒都没有的,所谓“口惠而实不至”。其实以孙权目前的实力,加上长江天险,已经雄踞一方了,有没有“吴王”的名号都一样,他最想要的是曹丕派兵援助。可曹丕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坚决不派兵,让孙权很是失望。
  孙权也没有完全指望曹丕,他也在组织抵抗。可是连战连败,丢了不少地方。无奈之下,孙权向刘备提出请和。如果刘备此时接受了孙权的请和,那他不但可以得回荆州,还可以挟此战之威在新一轮的孙刘联盟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他一统天下有极大的帮助。可刘备真的是被仇恨蒙蔽了心灵,他再出昏招,“盛怒,不许”,拒绝了孙权的请和。
  这样一来,孙权没有退路了,而且他也看出了刘备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的决心,他只能放手一搏了。刘备做的也是太过了,本来蜀的力量就不如吴,现在又把人家逼到绝路上,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堂堂孙权岂能坐以待毙?!
  孙权也认识到靠谁也不如靠自己,要抵御刘备还得从内部挖潜。于是他大胆启用在当时只能算小有名气的少壮派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军五万拒敌刘备。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他当时并不是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默默无闻,但也不是特别出众,只能算小有名气,在被拜为大都督前他是右护军、镇西将军,爵位是娄侯。后面会详细介绍陆逊。
  陆逊在夷陵(也作彝陵,现在的湖北省宜昌附近)与刘备对峙,坚守七八个月不战。直到第二年,即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蜀军疲态已露,陆逊才突然发动反击。他在猇亭(现在湖北省宜都附近)放火,因为当时刘备的指挥部设在那里,火烧连营,大败蜀军。史称彝陵之战,也叫猇亭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一次经典战例,此役将在介绍陆逊时详细介绍。
  刘备这次失败有三个原因:一、轻敌冒进。刘备报仇心切,刚开始几仗又都取得了胜利,所以他急于速战速决,导致冒进。而且刘备根本就没看得起陆逊,甚至在惨败之后又惭又怒地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意邪?!”到这时候了,他还不认为是自己的失误,而归咎于“天意”;二、东吴已经被逼到绝路上了,除了击败刘备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所以将士用命、上下一心,无形当中提高了战斗力;三、不得不承认,刘备的军事才能还是差点。虽然前面说过他用兵打仗也算一把好手,但与顶尖高手相比还是略逊一筹。《三国志 魏 文帝纪》记载,曹丕早在陆逊反击前就预见到刘备的失败。他说:“刘备不晓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隰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刘备必败于东吴陆逊之手”。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曹丕都看出这一点,刘备却没看出来,难道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刘备败的这叫一个“惨”。他让人把铠甲堆在路上烧,以此断后,才得以逃脱,退回白帝城。但军资“略尽”,士卒“死者万数”,“尸骸漂流,塞江而下”。更严重的是一批经过长期的战斗岁月培养出来的将领也殁于此役,使后来的蜀国出现了人才尤其是能统兵打仗的人才的危机,也为后来诸葛亮几次伐魏无果而终埋下了伏笔。
  刘备虽然逃得狼狈,百忙之中还不忘把鱼腹县改为永安,鱼腹县就是传说中诸葛亮摆八阵图的地方。虽然《三国志》没说诸葛亮摆过八阵图,但据说此阵遗址至今犹存,就连杜甫老先生也曾写诗描述过。项飞也认为八阵图应该确实存在,可能已经失传了。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三章 刘备 第十二节
(更新时间:2006…12…28 20:10:00  本章字数:3059)


  刘备到了白帝城就病倒了,也难怪,六十出头的人了,连惊吓带窝囊,也禁不起折腾了。章武二年十月,他可能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下诏让诸葛亮从成都来白帝城。诏书刚发出去,孙权就派人来请和了。真怪,孙权打胜了,不乘胜追击,反倒又来请和。《三国志》说孙权“甚惧,遣使请和”,孙权都已经胜了,刘备一时半会缓不过劲来,不知道孙权“惧”什么?大概是陈寿给刘备脸上贴金吧?这次刘备同意了,“许之”。这是何苦呢?一开始就“许之”该有多好,也许历史就要改写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刘备甫一称帝就征伐东吴,不顾国内人心未附。一些反对派一直在等待机会,伺机而动,现在他惨败的后果立刻就显露出来:猇亭之战同年十二月,刘备手下的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举兵拒守”。这只是个前奏,更大规模的反叛还在后面。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二月,诸葛亮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白帝城。君臣上次见面,正是刘备统率千军万马出征的时候,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现在的刘备却躺在了病榻上,病入膏肓,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明白他不久于人世。不知道君臣二人这时相见会是怎样的心情?
  刘备叫诸葛亮来的目的就是托孤,一同受托的还有尚书令李严。李严由一名降将而成为受命托孤的重臣,其能力和才干之出众由此可见一斑。刘备临终前授予李严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就是说刘备把军权都交给李严了。请注意,按照刘备的遗命诸葛亮不应该有兵权,可后来手握蜀国重兵的偏偏是诸葛亮,而不是李严,这也是现在一些人诟病诸葛亮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一点会在介绍诸葛亮的时候详细评说。
  刘备托孤诸葛亮,以李严为副,这很正常。历史上很少有顾命大臣只有一个的情况,这也是帝王控制权臣产生的一种手段。但他托孤的方式却很特别,《三国志 蜀 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言一出,素以沉稳、镇定著称的诸葛亮也大惊失色,《三国演义》说他“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的反应虽没如此夸张,却也是“涕泣”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这话说的是很吓人,就有点像前文刘表说要托荆州于刘备一样,似乎诸葛亮一个应对不善就可能被“咔嚓”了。但按常理揣度应该不会,刘备大老远把诸葛找来不会只是为了“咔嚓”他,如果那样的话,一道诏书就可以了。刘备托孤的这番话,除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人说过。那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有人认为刘备这么说是为了坚诸葛之心,固孔明之志。但项飞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凡托孤之臣,第一要素就是忠诚,这一点不能通过,其他优势再明显也不会被授予如此重任。而且以刘备“知人”之明,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还对诸葛亮进行考察,更不会在此时还试图“坚诸葛之心,固孔明之志”。 
  毛宗岗在点评《三国演义》时认为刘备知道刘禅“无用”,故有此语。可项飞认为这个可能性虽然稍大,但也未必是刘备的真实意图。刘禅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无用”。诸葛亮在给刘备的信中曾汇报过刘禅的学习情况,并给与高度评价,说他“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而刘备对刘禅的表现也很满意。刘备为汉中王时就立刘禅为王太子,称帝后又立刻册封他为皇太子,可见刘备还是很看好刘禅的。如果刘禅真的“无用”,以刘备知人之明应该会发现,同时刘备有好几个儿子,重新选择接班人还是有时间也是有可能的。
  刘备这番话似乎也不是病重之下的胡言乱语,根据他当时的一些举动来看他还是很清醒的,除非他是间歇性发作。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彻底放心。虽然诸葛亮通过了刘备初步的考察甄别,但刘备心中隐隐还有一丝疑虑,当然这可能是刘备多疑了。这一丝疑虑更多的是一种感觉,找不到证据支持。刘备身边除了诸葛亮和李严再也找不到可以托孤的人了,只好将就了。他虽然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但却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这可能是李严的军事能力高于诸葛亮,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刘备信任李严更多一些。事实上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诸葛亮后来确实把蜀国的一切权利都抓到了自己的手里,李严的兵权被一点一点地剥夺,直至最后被贬为庶民。可是这种可能性似乎也不大,如果刘备真的不是很放心诸葛亮,那就干脆让李严为首辅,诸葛亮为副多好,省心又省力。
  排除了这些可能之后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刘备的话是说给诸葛亮,但却是让刘禅听的。他的本意很简单,就是想给刘禅一点压力,让他好好干。如果这话当面说给刘禅听,未必会有多大效果,更何况刘禅当时不在身边。现在他的意思以君臣对话的形式传到刘禅耳朵里,一定会给他极大的震撼。刘备非常有脑力,他果然如愿了,只是刘禅的反应超出了他的预料:刘禅对诸葛亮不只是“敬”而是“畏”了,反倒有些畏手畏脚,不敢施展。
  随后刘备又给他的继任者刘禅下了一道遗诏,遗诏不长,但是情真意切,让人泪下。他说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即使死也“不恨”了,但是放心不下刘禅等几个孩子,“但以卿兄弟为念”,他还为诸葛亮提到刘禅的进步感到欣慰,甚至还推荐了一些书让刘禅看。刘备将死之时流露出的父子之情着实让人感动。遗诏中还给刘禅提出了做人、做帝王的道德准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这两句话在后世广为流传,尤其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句,还被很多人挂在墙上,藏于心中时刻以此来提醒自己,甚至成为高洁之士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刘备的大限到了,临终前他叫来儿子鲁王刘永嘱咐道:“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就是要求包括刘禅在内的刘永等兄弟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诸葛亮,这是刘备最后一次使诸葛亮“尊”,也是最高级别的“尊”,这也验证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无限信任。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殂”于永安宫,享年63岁,随后被追谥为“昭烈皇帝”。陈寿在曹操死的时候用的是“崩”,孙权死的时候还用了个“薨”,而刘备只给了个“殂”。
  刘备的一生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生。他没有曹操那样富有的家族背景,也没有孙权那样勇猛善战,开疆拓土的父兄,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打拼来的。从“织席贩屡”的无名之辈到雄霸一方的开国之君,虽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也堪称人中极品,真应了那句话“英雄莫问出处”!他几次创业几次被打垮,撇妻舍子,狼狈逃窜,寄人篱下,郁郁不得志。但他百折不挠,奋发图强,最后终于“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他的经历很有意义,尤其对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来说更值得学习。
  陈寿说他“机权干略”比曹操差一点,所以他的“基宇亦狭”,而且他几次叛离寄主不是因为他有野心,而是因为不容于寄主,他这样做“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不知道这是晋朝统治者的结论,还是陈寿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刘备太普通了,不是那个因“髀肉复生”而黯然神伤的刘备,不是那个让吏民心甘情愿跟他逃难的刘备,也不是那个位登九五的刘备。
  刘备称帝就是想延续甚至复兴大汉正统,但是他没做到,他的继任者也没做到,就连他所建立的“汉”也被后人称为“蜀汉”,有别于“西汉”“东汉”,也就是没承认他的“汉”是正统。这是因为“蜀汉”太小,而且存在时间太短,这不是刘备的错。
  我们知道历史没有假设,但项飞写到这里还是忍不住掩卷沉思:如果刘备不死,最后他打败曹魏和东吴,那时刘备会请出汉献帝或者献帝的后人做皇帝吗?还是自己做?谁知道呢?留给各位书友讨论吧!欢迎发帖讨论!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四章 孙权 第一节
(更新时间:2006…12…31 12:06:00  本章字数:3962)


  项飞认为要介绍孙权必须要先介绍孙坚和孙策,这既是与《三国志》的顺序相同,更是为了叙事方便。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三国志》说他是孙武子的后人。《吴书》(看名字就知道是为吴人写的书)上说,孙坚未出生前,他家的祖坟突然冒出“光怪云气”,“五色”,直上青天,蔓延数里。当地人都赶去看,奔走相告,认为“孙氏当兴”。孙坚的母亲怀他的时候做了个梦,梦到自己的肠子“绕吴昌门”。可把她吓坏了,就跟邻居大妈说了。邻居大妈就安慰她,“安知非吉征也”?
  孙坚小的时候“容貌不凡”,而且“性阔达,好奇节”,小小年纪就做了县吏。孙坚十七岁的时候,坐船和父亲一起到钱唐,正赶上一伙海贼刚抢完财物在岸边分赃,过往的船只都停下来不敢靠近。孙坚见状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请讨之。”他父亲不同意,让他少管闲事。孙坚没不听,“操刀上岸”,用手比比划划,好像在布置人马准备袭击海贼。海贼见状以为官军来了,立刻扔掉财物,四散奔逃。孙坚“追斩得一级”。从此孙坚出名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虽然席卷全国的黄巾起义现在还没有爆发,但一些小规模的骚乱却时有发生。汉灵帝熹平元年(公元192年),会稽人许昌(人名,不是地名)在句章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联合了数万人反叛(《后汉书》把他们的名字分别记为许生和许昭)。汉政府立即派扬州刺史藏旻前去镇压,孙坚也带了千余人参战,结果大获全胜,孙坚因战功被授予盐渎丞,后来又调任盱眙丞和下邳丞。《江表传》说孙坚在这三个县表现很好,深得吏民之心。最重要的是,这期间有“好事少年”“数百人”投靠孙坚,孙坚对他们也非常好,“有若子弟”,这些人就是日后孙坚势力集团的雏形和骨干。
  此时的东汉政府宦官专权,腐朽昏庸到了极点,地方豪强乘机发展势力,不遵朝廷。一系列的民间起义不但没让他们清醒,反倒更加变本加厉了。终于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巨鹿人(今天的河北平乡)张角,他以传授“太平道”为名进行了十几年的准备,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传教为掩护、以宗教为组织手段的农民起义。《后汉书》说张角部三十六万人“皆著黄巾,同日反叛”。《三国志》记载“三月甲子,三十六万一旦俱发,天下响应”。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对腐朽的东汉政权已经痛恨到了极点。
  汉政府立即采取镇压,同时为了防止被削职的“党人”加入到起义队伍中,也为了调集人手并削弱起义军的社会基础,大赦天下,“唯张角不赦”。以车骑将军黄甫嵩和中郎将朱俊为首的政府军随即开赴到前线,朱俊一直很欣赏孙坚,这次出征也带上了他。孙坚手下除了那些“好事少年”还“募商旅”共千余人,项飞觉得这些“募”来的“商旅”颇有些抓壮丁的意思。这种事不只发生在“国军”时期,在古代也屡见不鲜,唐代大诗人杜甫先生的名篇“三吏三别”中就提了到这种事。而且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哪有那么多“商旅”可“募”?
  孙坚作战勇敢,“所向无前”。《吴书》记载,孙坚有一次乘胜深入,结果“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丛中。当时都杀乱套了,谁也没注意到他。等回到大营中,大家才发现孙坚不见了。正在焦急万分时,他骑的马跑了回来,“刨地呜呼”。众人觉得奇怪,就跟着马走,最后在草丛中找到了孙坚。孙坚被救回大营,养了十几天才“创少愈”。还有一次在攻打宛城时,孙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然后他的士卒才逐渐跟上,最后破城。
  “身当一面”是说孙坚当时是个头目,负责攻打宛城的某一个方向。一个负责人,一个将领在作战时奋勇向前当然是好事,可以激励士卒,激发斗志。但反过来说,将领毕竟不同于普通士兵,他除了冲锋陷阵外,还有指挥调度的责任,一旦阵亡或负伤不能履行这个责任,部队就会陷入被动,这就是“千金之子,做不垂堂”的含意。可是孙坚没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一直身先士卒,为他最后战死疆场埋下了伏笔。若不是其子孙策明略过人,只怕孙氏一族在他死后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此战之后孙坚凭战功被拜为别部司马。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朝廷派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假节”,西讨金城。金城的边章、韩遂一直不服朝廷,“作乱”,时任凉州中郎将的董卓征讨了多年也无结果,这次朝廷派张温西征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张温临行前“表请”孙坚“与参军事”,看来孙坚的军事才能这是不同凡响,连位居三公的张温都注意到他了。
  张温带着孙坚一路西行,最后大军驻扎在长安,随即张温“以诏书召”董卓(张温当时是“假节”出征,所以可以“下诏”)。董卓与边章、韩遂打了好几年,彼此都很熟悉,张温找他来了解一下情况也很正常。可是董卓很不给张温面子,“良久”才到。要知道张温是用“诏书”召他的,董卓的行为不只是不给张温面子,更是不给朝廷面子。事关朝廷威仪,张温脾气再好也不得不批评董卓几句,没想到董卓根本没看得起堂堂司空,甚是不敬,“应对不顺”。
  当时孙坚就坐在张温旁边,他见董卓如此嚣张终于忍无可忍,立刻上前对张温耳语说:“董卓不怕您治罪,还在这里口出狂言。就按照军法中‘召不时至阵’这一条杀了他!”张温有些犹豫,他说董卓在这一带很有威名,我们还要依赖他,如果杀了他,我们大军就会失去依靠。孙坚说,您率“天兵”出征,威震天下,您代表朝廷,用不着依赖谁。随即又列举了董卓的三条罪状:一、轻上无礼;二、阻挠征讨,“沮军疑众”;三、多年征讨无功。可是张温是厚道人,不肯就这样杀了董卓,终于没采纳孙坚的建议。
  后来董卓知道了这件事,对孙坚不由得产生了恨意和惧意,可能还有一丝敬意,这一点可以从后来他曾经主动提出与孙坚和亲一事上得到印证。《江表传》记载,董卓专权后,引起诸侯讨伐,孙坚“拊膺”叹息:“张公昔从吾言,朝廷今无此难也!”张温没杀董卓,可董卓非但不感激他,反倒怀恨在心。后来董卓掌权,就让人诬陷张温谋反,“笞温于市,杀之”。不知道张温临刑时会不会像孙坚一样后悔当年没杀董卓,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此战之后,孙坚被拜为议郎。这时长沙有个叫区星的人自称将军,聚众数万人叛乱。朝廷于是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镇压,结果“旬月之间”孙坚就消灭了这股势力。长沙的叛乱虽然被镇压了,但在零陵和桂阳还有人造反响应区星。于是孙坚作了个大胆的决定:“越境寻讨”。《吴录》记载,当时孙坚的主簿劝谏,说这样做朝廷会怪罪。孙坚没理他,说即使因此被治罪也“无愧海内”。于是进兵,大获全胜,“三郡肃然”。此时的汉政府已经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越境击贼”这样的小事,反倒因为孙坚战功卓著封他为“乌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