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元帅贺龙-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到个人政治上无出路,整个军队也无出路。另方面却看到共产党的主张好,有办法,能够救中国。这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三,我本人出身于贫农,家里很苦,穷人的痛苦我知道得很深,所以,在我的部队中,是不准贪污搞钱的,跟我走的都是穷光蛋。我有一个亲三姐夫,本来家里很穷,跟我多年,我一手提拔他当了旅长。后来因为搞钱,就不能再当我的旅长而让他走了。”

  ………………………………………………
 


8、贺龙不愿去苏联留洋,要到农村去建立武装。他
说:“心里憋着一股劲,不相信打不败蒋介石。”

  1927年11月,贺龙从香港到达上海。

  南昌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政府发出了通缉令:“据查,第二十军军长贺龙、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叶挺,受共产党指使,公然叛变,除派兵往剿外,希一体缉拿归案。”现在,到处张贴着悬赏十万大洋捉拿贺龙的布告,因此,他到上海以后,十分小心,一个晚上要换几个地方。中共中央知道他到了上海,但弄不清他的行踪。贺龙回忆说:

  “从香港到上海后,开始党组织不清楚。一个晚上我换八个地方住。党派人找我贺云卿,开始也不认得。他们一个晚上也跑八个地方,一直跟我的线索找。说明共产党真伟大,真了不起,好关心我呀!”

  他同中共中央接上关系以后,安排他与周逸群、廖乾吾住在一起,不久,迁往霞飞路泰辰里七十号,化名王国珍。和他同住在一栋楼里的是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的颜昌颐。周恩来特地派秦光远回武汉,寻找贺龙的家眷。

  7月底,贺龙率军“东征讨蒋”,军情紧急,离开武汉时,家眷来不及疏散,只好留在汉口。南昌起义后,唐生智搜捕共产党,查封了第二十军留守处,查抄了在鲍罗廷公馆里的贺龙私人住房。眷属们闻风而逃,东躲西藏,不知去向。12月间,秦光远终于找到了她们,将贺龙夫人向元姑、女儿贺金莲,还有胡琴仙接到了上海。向元姑化名王向氏,贺金莲化名王金莲,胡琴仙化名王琳在泰辰里住了下来。

  胡琴仙从小就是受苦人,成年后,以卖艺为生,生活艰难,经人介绍,来到澧州镇守使署服务,后来,与贺龙结合。王琳回忆在上海霞飞路这段生活时说:

  “1927年冬、他到上海后,住在霞飞路泰辰里七十号一栋四层楼上。那时,上海反动派到处贴有贺龙的照片,悬赏十万大洋捉拿贺龙。但是,贺龙沉着镇定,若无其事,说:‘他(指反动派)来我走,他走我来’。他还告诉我,嘴巴要紧点,眼睛放尖点,胆子要大点。他叫我不要怕。说上海拉黄包车的、当条房的都有我们的人。他比划着说,好比一个碗,一只手端过来,几双手都过来了。在上海,他叫我去看电影,进馆子吃饭,照相馆照相,装得阔一点,我都不敢去。他笑我象三请樊梨花,都不肯出寨。”

  1928年,贺龙奉命去湘鄂边组织武装,向元姑回了桑植,后在家乡病故。王琳、贺金莲留在上海,生活十分困苦,弄得几乎没有饭吃。泰辰里改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机关,王琳在这个机关里当服务员。不久,机关被国民党特务破坏,王琳、贺金莲被捕入狱,受尽折磨。贺金莲夭折狱中。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经组织营救,王琳被释放出狱,隐名埋姓,流落上海,后来,她也返回了桑植故里。晚年,定居成都。十年动乱中,有人企图利用这位经历坎坷的王琳。对她百般威胁,让其诬陷贺龙。但她坚持说:“在我和贺龙相处的日子里,我认为他是个好人。”她的品德,令人钦佩。

  到上海不久,贺龙便见到了周恩来。

  劫后余生,老友重逢,彼此都无限感慨,贺龙拉着周恩来的手说:

  “部队打散了,只剩我贺龙一个人来见你,真不甘心啊!”

  周恩来微微一笑,说:“贺龙同志啊,现在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捉你,你的头很值钱哟。”

  贺龙说:“我这颗头早交给党峻!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跟党走。”

  周恩来告诉他,中共中央已经对他的工作有了考虑,让他同林伯渠、刘伯承一起到苏联去学习。

  贺龙说:“我是个党员,一切服从中央安排。”

  贺龙是在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入党的。

  前委决定起义军退出南昌之后,8月5日,贺龙率总指挥部离开南昌,19日,到达广昌。22日,贺龙率二十军为右纵队由广昌出发南进。国民党军第11路军总指挥钱大钩指挥两个师各一部到达壬田,阻止起义军。副总指挥兼前敌总指挥黄绍站率领两个师也从赣州兼程赶到,企图围歼起义军。26日,贺龙乘钱大钩立足未稳,集中二十军全部人马,猛攻其新编二十师,迫敌退向会昌。朱德率二十军教导团追至瑞金以南五十公里处,重创敌人。起义军占领瑞金。

  从广昌到瑞金途中,党的前敌委员会慎重地讨论了高级将领的入党问题,他们是贺龙、郭沫若及革命委员会成员彭泽湘。这些人早已多次提出入党请求,经历过长时间的考验,8月末或9月初的一天,在瑞金的一座学校里,由周逸群,谭平山介绍,贺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参加的有周恩来、张国焘、谭平山、李立三、廖乾吾、恽代英。周恩来讲话说:

  “组织上对贺龙同志很了解。贺龙同志由一个贫苦农民经过斗争,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很不容易。多年来,贺龙同志追求真理,是经过考验的,信得过的。”

  李立三、恽代英、谭平山也都讲了话,表示祝贺。

  关于这次入党仪式,张国焘说,是由他主持,他“以中共中央代表的名义,训以应信仰共产主义,执行决议,服从纪律等等,贺龙则誓言愿—一遵守,做一个忠实党员。接着由谭平山、周恩来、李立三、浑代英等先后向他表示欢迎的意见。”

  贺龙自己说:“周总理还讲了话,廖乾香、张国焘也参加了。”

  关于贺龙的入党时间,现存有几种说法:刘伯承在《南昌暴动始末记》一文中说:“贺龙于攻克会昌后在瑞金入党”;《周思来年谱》中记载为9月初;贺龙自传及1938年11月填写的党员登记表中写的是“攻克瑞金后入党”。据查,起义军8月27日攻克瑞金,8月30目占领会昌,9月2日,先头部队离开会昌向长汀进发,因此,笔者认为。贺龙入党时间应在8月28日至9月2日之间。

  在上海泰辰里的谈话中,贺龙表示服从组织分配,周恩来很高兴,嘱咐他好好休息,注意安全,等待党的通知,赴苏学习。

  周恩来走了以后,贺龙却安不下心来了。他想,自己从小没有好好学习文化,现在能够看书、写字都是在戎马倥偬中自学的,水平实在有限,要到苏联去喝洋墨水,困难不会少,何况,他的心里有一股不平之气,耿耿而不能释怀。

  10月3日,汤坑受挫之后,前委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贺龙明确表示:“就这样失败了,我也不甘心,我还要干到底。就让我回湘西去,我要卷土重来。”当时,前委不可能同意他的要求,决定起义部队去潮汕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主要领导人贺龙、叶挺、刘伯承、林伯渠、吴玉章等离开部队去香港。来到上海后,这种想法仍很强烈。然而,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他响往的地方,能到列宁的故乡去学习,亲眼看看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当然是求之不得的,所以,当着周恩来的面,表了个服从组织安排的态度。事后想来,这个态表得太匆忙一点了,心中这股不平之气一时尚难于平复,他还是想回湘西去“卷土重来”,于是,产生了放弃去苏联学习的想法。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周选群,请他转告周恩来。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同刘伯承一起去苏联,他回答说:

  “南昌起义失败后,自己有一股不服输的思想,不相信就打不败蒋介石,所以,就想回湘鄂西建立武装,以为总会搞起来的。”

  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维汉来看望贺龙,他们在泰辰里作了长谈。李维汉告诉贺龙,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把发动工农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的主要任务。会议后,全国各地先后举行了多次暴动。毛泽东他们在湘赣边界地区举行了秋收起义,还有湖北的公安、监利、酒阳和黄安、麻城,广东的海陆丰等地都举行了起义。这些起义虽都遭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但对唤起工农群众、反击白色恐怖、瓦解农村反动政权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初步建立了一些红色根据地,创建了一批工农武装。坚持下去,革命会由低潮转向高潮的。

  在谈到南昌起义情况时,贺龙说,照我看,南昌暴动是正确的,是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但有两个错误:一是用了国民党的旗帜,二是没有没收地主的土地。这是贺龙对南昌起义最早的看法。当时,他并不了解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看法,但他的意见却是直率而有见地的。

  在谈到他想去湘西时,他说:“湘西是有希望的,主要是要把那里的农民发动起来。”

  李维汉将贺龙的谈话向中共中央常委作了汇报。溜秋白听后说:“是不是叫贺龙洞志去湘西于一下呢?”

  李维汉说:“我以为可以,先叫他们去湘西试试,有办法时再派得力同志去。”

  常委会后,李维汉又来到贺龙住处。贺龙再次表示不愿去莫斯科,想回湘西。

  李维汉问道:“你怎么回得了湘西呢?你现在名声很大,是南昌暴动总指挥,敌人正在悬赏通缉你啊!”

  贺龙回答说:“只要过了武汉,走水路、走陆路回湘西,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中共中央还是决定他和刘伯承、林伯渠于11月17日离沪赴苏。

  事有凑巧,11月16日,中共有一处秘密机关被敌人破坏,敌人得悉“贺龙已潜入上海”,于是下令大规模搜捕、贺龙只得停止一切活动,隐藏起来。第二天,刘伯承、林伯渠登船走了,我们这位元帅却未能成行。

  过了一段时间,周恩来再次与贺龙会面,贺龙向他详细叙述了去湘西的想法,并对周恩来说:

  “从武汉到湘西,沿长江一带的车湾、藕他、新堤、调关的驻军,大部分是我过去的旧部属。长江两岸土匪虽多,但大多数是逼上梁山的穷苦农民,是可以加以争取和改造的。湘西是我的家乡,我从民国5年就开始拖队伍,和北洋军阀打了十年仅,人熟地熟,干起暴动来是方便的,也有成功的希望。”

  周恩来点头问道:“一路上的安全,你有几分把握?”

  贺龙说:“问题不大,上了船自己当心点。到了汉口,我就能活动了。沿长江,走水路,我是有把握的。我叫贺龙,龙归水嘛!”

  两人哈哈大笑。

  真是好事多磨。1928年1月6日,在中共中央常委会上,周恩来将贺龙的请求提出来请常委讨论。他还详细地介绍了贺龙的历史,分析了贺龙的情况。然而,共产国际代表却不赞成。这位“太上皇”担心贺龙“回去变成军阀”。周恩来则明确表示,他同意贺龙的请求,认为派他回湘西,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共产国际代表的反对,常委会未作出决定。1月8日,常委会再次开会研究两湖暴动问题。周恩来又提出了贺龙的请求和自己的看法。最后,中共中央常委批准了贺龙回湘西组织武装的请求。

  周恩来为此特地请贺龙、周逸群吃饭。告诉他们,中央已经同意贺龙的请求,并决定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由郭亮任书记,贺龙、周逸群、徐特立、柳克明为委员,负责发展工农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还告诉他们,到了汉口,可与湖北省委书记郭亮取得联系,接头地点是汉口东方旅馆。临走的时候,周恩来突然对他们说:“实在不行,可以直接去找郭亮,地点是谢弄北里十七号。”

  1928年1月中旬,贺龙、周逸群带着卢冬生等十余人,乘坐长江轮船离开上海去武汉。徐特立、柳克明末能同行。

  这年,贺龙32岁,剃掉了蓄了多年的漂亮的短胡须,穿了一件水獭领的皮大衣,头戴海龙帽子,围了一条羊毛宽围巾,还戴上一副茶色水晶眼镜,一副大阔佬的气派。周逸群身着长袍马褂,打扮成一个管帐先生。卢冬生、史庶元、滕树云这些北伐军中当过团长、营长的共产党员也都各自化了装。尽管轮船码头军警密布,他们却大摇大摆地上了船。船上有一个国民党特务,看见贺龙一副大老板模样,便缠着他,请大老板打几圈麻将。此人是想从贺龙身上捞点外快,顺便摸摸这位老板的底细。

  打麻将,就有输赢,就要有钱,可贺龙他们总共只有五十元钱,是中共中央给的旅费,怎么能跟他赌呢?万一输了怎么办?不赌,又怕露了馅。周逸群他们非常紧张,怔怔地望着贺龙。

  只见贺龙把皮袍一撩,在一张方桌前坐了下来,笑着对特务说:“好,好,闲着解闷嘛,来几圈。你老兄手下要留情啊!”他还示意会打麻将的卢冬生坐下来。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贺龙经常周旋于军阀政客之间,与三教九流交往亦多,他什么世面没有见过呢!特务的算盘,他已猜之一二,方城之戏亦属雕虫小技,何足道哉?只见他谈笑风生,应付自如。谁知,麻将却有着一种特殊的功能,保佑他们从上海到武汉一路平安。一场麻将下来,贺龙不仅赢了好几十元钱,使特务知难而退,而且,对这位大老板的身份也深信不疑了,一路上竟少去了许多麻烦。

  到了汉口,他们来到东方旅馆。这里是省委的一个联络点,前几天已被破坏了。他们无法接上关系。几个人在一家小店里吃了一点东西,一筹莫展。

  突然,贺龙眼睛一亮说:“逸群,直接找郭亮去。”

  周逸群想起来了,周恩来是对他们说过的,但地址他却未记住。他说:“云卿,你记得地址吗?”

  贺龙一笑说:“我文化低记性好,谢弄北里十七号呀!”

  周选群高兴地拍了一下贺龙,说:“你是过耳不忘呀!”

  几个人赶忙向谢弄北里奔去。

  有的时候,人太心急了,就会粗心大意,闹出事来。贺龙他们一心想见到郭亮,进了谢弄北里十七号,却忘了交换接头信号,一头闯了进去。郭亮的夫人吓了一跳,以为来了特务,出了一身冷汗。恰好,屋里有一个人闻声而出,看见贺龙,先是一愣,接着便立正敬礼,兴奋地说:“啊呀,总指挥,你怎么来了?”

  贺龙定睛一看,认得啊,叶挺的副官长刘鸣先,老熟人了。走上去同他紧紧握手,说:“你老兄也在这里啊!”

  刘鸣先赶忙给郭亮夫人引见。

  郭亮夫人大笑着说:“总指挥,看你这身打扮,又不说联络暗号,我还以为特务闯进来了。你看,汗都吓出来了。”

  贺龙拱拱手说。“啊呀,夫人,得罪了。中央告诉的那个接头地点被破坏了,只得冒险来闯一闯了。”

  郭亮从后面走出来,笑着说:“中央通知我,你们已经动身了,我正等着你呢!贺龙同志。”

  这样,他们顺利地与中共湖北省委接上了关系,住了下来,应郭亮的邀请,帮助湖北省委组织汉口年关暴动。不料,湖北省委的一个地下印刷所被敌人破获,搞走了省委的暴动计划。谢弄北里这所房子,又是这个印刷所出具的铺保,郭亮、贺龙、周逸群等只好匆匆忙忙转移别处,暴动计划也无法进行了。

  一天,有一个人挑着一副担子来找郭亮。郭亮对贺龙说,这是贺锦帝派来的。他在洪湖藕地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武装,近来抄了一家豪绅的银号,搞到了千把两黄金,派人送到汉口,作为党的活动经费。

  一听说贺锦斋在藕池,贺龙急着马上要去洪湖。郭亮没有阻拦,只交待说,现在我还离不开省委,你们到了湘西北,如果我来不了,特委成立的时候,就由选群负责。他派人给贺龙他们包了一只小汽船,给了他们五支短枪和一些盘缠钱,送他们从水路去藕地。

  这只船的老板是个袍哥。贺龙一上船,就同他交上了朋友。船老板知道贺龙也是哥老会的,辈份又比他高,便十分恭敬。船怎么走法,什么地方停靠,什么时候开船,都由贺龙决定。沿江的敌人几次搜查,都被船老板巧妙地应付过去了。贺龙偷偷地对周逸群说:“想不到,哥老会也能为革命起点子作用,嘿嘿。”

  船过新堤,两岸戒备森严。贺龙问船老板,这里驻扎的是什么队伍?老板说,是李觉的一个师。贺龙让他找个僻静一点的地方靠岸,叫卢冬生派两个人去了解一下附近的情况。派出去的人回来报告说,这一带由李觉一个师驻防,只有观音洲比较松,只驻扎了一个团防队,十来个人。

  贺龙一听,突然问周逸群说:“逸群,把团防队的枪搞来,如何?”

  “我们手里只有几支短家伙,行吗?”周逸群说。”

  贺龙笑了笑,说:“有短枪就可以搞长枪呀!你看,他们是些什么人?”他指指船舱里的十来个人。

  周选群也笑了。他知道,这十来个人,有的是二十军的团长、营长,有的是当年武汉工人武装纠察队队员,还有一个是当年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警卫员,都是些能打仗的好手。

  船靠上观音洲,贺龙、周逸群带着这十来个人大摇大摆地朝团防队走去。

  团防队长看见这伙人气势不凡,以为是来了什么大官,马上吹哨集合。

  贺龙走到团防队长面前,握着他的手说:“认得吗?我就是贺龙,特来向队长借枪。”

  团防队长一听,吓得跪了下来。一个队员企图开枪,卢冬生手枪一甩,那人应声倒下,其他人一拥而上,缴下了六支汉阳造,四支驳壳枪。

  贺龙吩咐卢冬生说:“给他开张借条,就说我贺龙借到队长大人十支枪,二百发子弹。”

  1928年1月19日,这只小船到了岳阳的反嘴(今属监利)。江北岸有几间草屋,江边上站了不少人,在向他们喊叫。

  大家不知怎么回事,不约而同地向贺龙望去。

  贺龙张望了一会,对周选群说:“靠上去嘛,我们手里有枪,还怕什么?不过,不要先开枪。”

  汽船靠岸了。一个身材魁梧,穿灰色棉布短袄的年轻人跳上船来,一把抱住贺龙,激动万分地说:“大哥,云卿呀,总指挥。我晓得你是凭什么敌人也打不死的。”

  他转过身向周逸群敬了个礼,说:“周主任呀,我们是三辈子的缘分,又重逢了。”

  他不管贺龙、周逸群说什么,径直朝岸上挥着手臂大声高喊:“我们的总指挥来了!”

  他,就是北伐军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贺锦斋,贺龙的堂弟。他已经得到了湖北省委的通知,等候多天了。

  贺锦斋在起义军退出南昌后,一直率一师担任二十军的前卫。10月6日,在陆丰,二十军第一、第二师被三股敌人重重围困,弹尽粮绝,伤员无数。国民党军连续八次派人求见贺锦斋,劝其和平缴械,条件是,保证所有官兵返回湖南。为了保证第一、第二师两千多名官兵的生命,在部属请求下,他下令缴了械。但他自己却没有放下武器,突围而出了,后来,辗转来到上海。到沪时,贺锦斋回顾往事,不胜感慨,写了一首《浪淘沙》,以明心迹:

  仰望蔚蓝天,

  与水相连。

  两岸花柳更鲜妍,

  可惜一片好风景,

  被匪摧残。

  蒋匪太凶顽,

  作恶多端。

  屠杀工农血不干。

  我辈应伸医国手,

  重整河山。

  他向中共中央承认了下令缴械的错误,恳请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再度奋起。1927年11月,他奉中共中央之命,重返鄂西。在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以三条驳壳论起家,在荆江两岸点燃了武装斗争之火。11月25日,中共中央在《给亦农并转湘鄂省委信》中指出:“贺锦斋是贺龙的师长,现表现悔悟,要求入党。恩来已答复他说,他是可以允许入党的。叮嘱湖北省委向他作最后答复。”

  意外的会合,使贺龙兴奋异常。他走上岸去,看到贺锦斋的队伍大约有一百七八十人,不少是认识的。有的是他的亲属,象贸干成、贺学定、贺桂如、贺佳生等等;有的是参加了南昌起义的老兵。贺龙挥着手高声说:“我们又见面了!千转万转又转到一起来了。当年,我们有两万人,可惜被敌人打垮了。这算不了什么。你们干得好啊,比我贺龙干得早,有成绩。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干,我加入你们的行列,要不要我啊?”

  “要!”人们欢呼起来,笑声。掌声,弥漫在茫茫的长江之上。

  不久,他们与中共石首中心县委、鄂中特委及鄂中、鄂西的几支暴动武装取得了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