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先生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呢,武州南边就平地起了新州城,给武州屯粮,也是武州一个退路。
  可新州这地方呢比起武州地势更平,也没险可守。
  没险可守也不能退了啊,就这样吧。
  前朝就这样了,到了本朝呢,先帝有眼光,说有了新州也白给,不能让北狄过了新州就畅通无阻了。再往南边,还得设个关卡。
  这一往南,就南到了应天府的北界,东金山。
  守着东金山,又修了蔚州。
  就这样,武州一线才算是踏实了。
  这幽云十六州一起,北狄再想打就没那么容易了,也就消停了好些年。
  去年秋天呐,反正小老儿是不知道怎么的了,北狄忽然就南下攻城了。
  当时呢,武州的守将是杨登旭,杨将军。京城去到武州的监军呢,是叶妙青。
  不知诸位客官可还记得,这叶妙青正是那替陛下向周源老爷子传话的那位御前带刀侍卫。
  按说边疆苦啊,叶妙青她武功再好也是个姑娘家,巡边监军这事儿怎么也轮不上她才对。可人家叶妙青说了,同样的官职,同样的俸禄,别人干得的活计,她怎么就干不得了?这位女郎还落下狠话了,说不让她去就是瞧不起她。
  人家都这么说了,也就只好让人家去了。
  这么着,叶妙青就到了武州监军,等转年再回来。
  杨登旭将军年纪也不算小了,自己儿子比叶妙青都还大点,头年刚有了孙子,瞧着叶妙青语重心长地给她说了,就算是武人,姑娘家年纪太大了迟迟不嫁人也不是个事儿。
  叶妙青哭笑不得地闹了个大红脸,给杨将军说了自己有情郎了,就是暂时还没来得及提亲。
  杨登旭将军就放下心来不纠缠这事儿了。
  只是这么闹了一遭,两人关系倒是亲近不少。
  北狄人来攻城的时候,杨将军和叶妙青一同上了城头。
  武州城先天不足,这京中也都知道,把杨登旭摆在那地方,就是因为杨登旭善守。北狄人又都是骑兵,拿骑兵攻城本来就不是个事儿,何况北狄派来的兵力也不多,估摸着五千人吧。所以这刚开始的时候啊,虽然杨登旭立刻就给新州蔚州传了信了,但是谁也没把这当一回事儿。
  叶妙青站杨登旭身边看了一会,也觉得没什么,就跟杨将军说了,“将军,我不懂行军战略,不过粗通拳脚,您看让我去哪帮得上忙吧。”
  杨登旭说了,“你的武艺要是还算粗通拳脚,我这军中可就无人可用了。你先别忙着出手。”
  叶妙青也没什么功劳可抢,也不会打仗,那就是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呗,就在城墙上看着。
  这头一天,北狄攻了半天也没攻下来,后撤扎营了。
  第二天又打,北狄人死脑筋,也不说找个别的法子,头天怎么打的这第二天还怎么打,又无功而返,接着扎下营来。
  他们这一连扎了两日营,杨登旭就皱起眉来了。北狄人攻城是为了打秋风,一般来说这地方攻不破,他们也不会死盯着打,换个地方试试就行么。打两天不行,估摸着再打两天也就该撤了。
  可杨登旭顺着城墙走了一圈,就觉得不对了。
  他怎么觉得这北狄人的营寨比昨天又大了一圈呢,这该不是真要打吧?
  善守的人大多都稳重,杨登旭将军也不例外,当即就又给新州蔚州传了信,还另外给京中也传了信来了。
  每封信里他都说了,这一仗单靠武州恐怕是悬,叫后方速速准备起来。进京这一封还特意说了,请下令让蔚州发兵援助。
  新州守将是秦文飞,这人没什么名气,也没什么太出众的本事。本来呢,新州这地方也用不着他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反正新州就是武州的大粮仓么,他就是个运粮的。接到杨登旭两封战报,秦文飞也知道这次北狄可能是要玩真的了,但他的反应就是去应天府要粮。
  这时候应天的府尹还是鲁熙尧,虽然应天府比之前好得多了,但是家底儿也不厚,给鲁熙尧为难得够呛。
  秦文飞不知道,他只知道他新州粮草充足,武州绝对守得住。
  那到了蔚州呢?蔚州守军将领叫韩虎,这“虎”字本来挺威风的,那可是百兽之王啊。坏就坏在这位将军姓了韩了,整个一“含糊”。他跟杨登旭也不熟,他蔚州离着武州新州也远呢,他就给鲁熙尧开个门就得了。至于准备?准备什么啊准备,那武州新州离着还远着呢啊,况且这还刚打起来,北狄还能转眼杀到他城下不行?
  到了北狄攻城的第五天一早,这军报才算是到了京里了。
  今上一看,北狄来犯,五千骑兵,直摇头,说了,这都要求援,杨登旭稳当得太过了。
  但这武将在外面打仗,叫了援兵不来,那可是很损士气的士气。圣上想了想,也没从别的地方调兵,就让蔚州的兵去吧。
  命蔚州守将韩虎,率军一万,驻扎新州,听武州守将杨登旭调遣。
  得,韩虎平白无故比杨登旭低了一级。
  这本来也正常么,和北狄短兵相接的那是杨登旭,韩虎不知道情况,贸然用兵容易吃亏么。韩虎呢,心里不痛快,也不能抗命,接了圣旨慢慢悠悠地点齐了一万人,晃晃荡荡地出发了。
  等他出发,杨登旭那边和北狄对峙了也有十来天了。
  这战场上一天一个样啊,北狄的营帐确实是铺开了。
  杨登旭也不敢贸然开城追击,生怕这城门一开反倒成了引狼入室了。可这不开城吧,天天在城头上就只能看着北狄铺阵势啊,这肯定是要干点什么啊。
  杨登旭愁啊,愁得薅胡子啊。
  叶妙青就更使不上劲了,要按她的想法,管他的先出去把北狄的营帐掀了去,大不了退守新州么,从新州打武州还不容易么。可她也知道自己这是气话,武州城里像咱们这样的老百姓少,但那兵将的家眷在城里的也不少啊。
  但和她一样嫌杨登旭憋屈的可不在少数,这时候随便谁忽悠两句,这帮大兵就敢私下开了城门去偷营去。
  他们就指望着叶妙青说话呢。
  可叶妙青也不懂打仗的事儿啊。这个女郎呢,有个好处,不懂的事儿她不说,锯嘴葫芦一样。
  唯独跟杨登旭俩人在帅帐里的时候,叶妙青终于说了,“将军若是发愁,不如我领上几个好手,晚上去偷了他们的帅帐!”                        
作者有话要说:  起名真是一个比写文还坑爹的工程……
我现在起名都是这样的:
打开百家姓字帖,请小伙伴报页数、行、列,然后戳着这个姓去起名网,从里面挑一个→_→|||
ps。心好累再也不会爱了……地形一定程度参考!了真幽云十六州,应天府是南京古称也曾指河南地区,不过文里应天气候参考的是东三省。实际文里的地理从北向南是十六州,东金山,应天,京城。
人家明明是纯架空就别揪着人家考据了嘛T_T

☆、6 战城南2

  
  叶妙青这法子倒是可行,她武艺高强,只要有个军中人给她领路,挑了北狄帅帐也不是不行。
  可这活计九死一生啊。
  这要是个男子呢,杨登旭说不得就让他去了,可这是个女郎,还等着情郎提亲呢。杨登旭不落忍啊。他到底没让叶妙青去,自己从军中挑了五十个好手,夜探去了。
  叶妙青生闷气啊,她在京里能放狠话,那都是她的同僚兄弟。可这杨登旭比她长一辈不说,她也不好在这阵前落将军的面子。
  她生闷气呢,晚上也不睡觉,半夜趴城墙上往北狄营帐那边看,人影绰绰的她也看不出什么来,就是不想回去睡觉。
  结果看的时间久了,还真叫叶妙青看出点东西来。
  她瞧见啊,有一队人从营帐里出来了。
  叶妙青直觉不是杨登旭派出去的那五十个人,这玩意别说人进去了,就是往水里扔块石头咱也得听个响儿吧。这既然不是自己人,那就只能是北狄人了。叶妙青就趴城垛子上眯着眼睛看,看了一会觉得自己看不清,拉着值夜的小兵也一起看。
  这叶妙青的监军虽然监得没什么存在感,但是那也是和将军一个级别的存在。这小兵之前看她一直趴城垛子上也什么话都不敢说,心里想着说这大人物果然都不是咱能揣测的,结果转眼就让这不能揣测的大人物拉了一把,一时间有点发蒙。
  叶妙青可不知道这小兵想什么呢,光让他赶紧看。
  这么一催,这小兵也反应过来了,跟着叶妙青趴城垛子。俩人研究了一会,都觉得这一队北狄人是要进山。
  那小兵要值夜,走不开,叶妙青可没事,急吼吼地一翻身直接从城墙上跳下去了。
  小兵看着直发呆,还嘀咕呢,“天呢,监军会飞!”
  其实飞什么呢,那是轻功,城墙虽然高,但是叶妙青顺着下去,借两次力,落地就伤不着。可这么下去那就要比顺着楼梯跑下去快多了。
  这叶妙青生怕耽误事,一路用着轻功就往帅帐跑啊。
  杨登旭这几天也熬着,这才刚睡下,就听见外面亲兵咋咋呼呼的,一转眼叶妙青就冲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俩没拦住尴尬得不行的亲兵。
  这杨登旭就纳闷了,叶妙青一向知道进退,半夜三更的她这是闹什么呢?
  叶妙青一看杨登旭衣衫不整地坐在床上,也有点尴尬,但也没尴尬多一会儿,毕竟她还有事儿要说呢。她一指城头,说了,“将军,我方才在城上,看见几队北狄人绕道西边山上去了!”
  杨登旭立刻就知道不妙,来不及更衣,直接就对那俩跟进来的亲兵说,“去让斥候营派人探!”俩亲兵二话不说就往出跑。
  叶妙青一看事情说完了,老将军这是要穿衣服了,赶紧也跑了。跑归跑了,她这也不放心呢,就惦记着再去城上转一圈看看。
  她回去的时候,还是之前值夜的那个士兵。估摸着是说了一回话,胆子大了,还跟她打招呼呢,“监军大人,这段时间北狄人的军营可太平了。”
  叶妙青对他点了点头,告诉他,“杨将军已经派斥候去探查了,你安心。”话是这么跟士兵说,叶妙青自己心里可嘀咕,她可没忘了还有自己一队人在北狄营帐里头折腾呢。
  她还没嘀咕完呢,就听见城下有动静。
  开城门呢,风险大了点,叶妙青在这边关也算是艺高人胆大,飞身就下去了。
  城根底下蹲着个人,叶妙青仔细一看,还是自己人。
  那人给她吓了一跳,借着月光看明白了,才松了一口气,抱拳称“监军”。
  叶妙青瞧这人也眼熟,就是派进北狄营地里去的人。她就奇怪了啊,说,“你们不是去偷营么?你怎么就回来了?”
  那人道,“北狄营中多有不对,队长命我等先行回来,与将军禀报。”
  叶妙青听出不对了,“其他人呢?”
  那人苦笑道,“出来时叫人发现了,我等各自一路,也不知诸位兄弟如何了。”他话音落下,北狄营中忽然起了一把火。
  叶妙青抬头看了看北狄那边的火光,伸手把人拎起来,就翻进城去了。
  她带着人进到帅帐时,也赶上守夜的士兵回报,北狄营中起火。
  杨登旭的副将就说了,“机不可失,此时出城强攻,必有奇效。”
  可叶妙青这边还带着一个呢,杨登旭就道,“别忙,为何其余人仍在北狄营中,你却孤身归来?”
  被叶妙青捡回来的这人抱拳跪下,回话道,“禀将军,末将等趁夜摸入北狄营帐,未曾寻得帅帐,却先瞧见了他们的粮草补给。我等未觉不对,队长却说北狄来犯者必定不止五千。我朝国富民强,补给充足;北狄缺衣少粮,五千人带不了这许多粮草。况且这营中竟无帅帐,着实诡异,队长便命我等先行与将军回报,北狄八成可能还有其余兵马,不知陈于何处。”
  杨登旭听了之后,就瞪了他副将一眼,道,“暂且按兵不动,待斥候回报之后再行定夺。”
  叶妙青看了一眼她带回来的那人,只觉得那汉子双眼通红,不由叹气——这偷营去的五十人十有□□是回不来了。
  果然,这汉子又道,“将军,兄弟们还在北狄营中!”
  杨登旭走上前去,戳着这汉子的额头道,“我知道,可我们要守的是武州城,是这边关!你给我记得!”
  那汉子只好应了个“是”。
  叶妙青看不过去,打了个圆场,说,“杨将军,这位兄弟奔波一夜,也是劳累,斥候一时半刻没的回信,不如让这位兄弟回去歇息,近日少不了大战,应当养精蓄锐。”
  杨登旭摆了摆手,放了这汉子去歇息。
  人是放走了,可是这帅帐里的人也没其他情报了,大眼瞪小眼的,只能猜。
  一群人一直猜到后半夜,叶妙青不懂战阵也就罢了,可那其他几人居然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直到天都蒙蒙亮了,他们也没等回来斥候回报,只等到南边炸了个响箭。
  这军中的响箭也分几种,具体怎么弄的小老儿也说不清楚,反正呢,这是个斥候扔上天去的,意思是,这有敌人。
  咱们说到这儿,也知道这位杨登旭将军那是非常沉得住气了,狄人在北面陈兵都快半月了,他还没有迎战的意思。
  可这响箭是打南边起的,这可就不一样了。
  武州的南边是哪?
  是新州。
  新州干嘛的?
  给武州存粮的。
  更何况了,过了新州那可是一大片平原,直到了蔚州才算再有险可守了。
  杨登旭一点办法没有,让副将领了武州一半守军,两万多人,过去瞧瞧怎么回事,一边心里直骂娘。
  新州到武州和蔚州的粮道那理应是新州的守军来看着的,武州从来只管看着北边,什么时候回过头啊。
  可秦文飞压根就不觉得北狄人会下马,这武州两边的山虽然不陡峭吧,但是马也翻不过去的。
  结果这秦文飞根本就没留神,原来这粮道上放了多少人,现在一个没多,反倒少了。
  让北狄人抄了个后手,可不是少了么。
  武州往南路派的这个斥候呢,到底是精锐。
  他一瞧北狄这架势就知道,自己回去再报信铁定是晚了,干脆豁出去一条命,放了个响箭。
  这斥候没想到的是,这帮夜里偷偷摸摸的北狄人见了这响箭居然没人来理他,反而一个个翻身上马,也不藏着掖着了,该吆喝的吆喝,该纵马的纵马,尘土飞扬的,接着往南去了。
  斥候也急啊,他瞧着这一路的北狄人至少有上万。
  武州屯兵近五万,又是守城,自然不惧这些北狄人,可新州只有两万兵卒,还要在外轮值守着粮道。
  就算他只是一个斥候,也知道,新州不好过。
  其实咱们这仗打完了再说,要是杨登旭将军没这么谨慎,早早开城迎战,不等北狄人穿插到身后,以五万对一万五,便是北狄人的马比咱们的强些,也总有的一拼;再不济,蔚州的韩虎若是没这么小肚鸡肠,这一晚就已经率部到了新州,也说不得能和北狄纠缠许久。等武州的副将带了两万多人到了新州,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但这事儿就这么凑巧,杨登旭将军善守,不到迫不得已绝不出城迎战,想来北狄人也是摸着他的门路了,故而只派了些人在关城外迷惑于他;新州守将秦文飞又太过无为,武州把他们护得太好,几年也见不着北狄骑兵一根毫毛,警惕性早抛到了九霄云外;蔚州守将韩虎又是骄傲的性子,好大喜功。
  于是,这一万的北狄骑兵或是翻山越岭,或是伪造了通关文牒早早进关埋伏,趁着武州被拖住,打了新州一个措手不及。
  这所谓措手不及,可不是小老儿随便说说。
  能措手不及到什么程度呢?
  等秦文飞穿好甲胄策马一阵狂奔,刚好赶上城门叫北狄人攻破。                        
作者有话要说:  哦凑,详细解释一下本文设定里的地理。
【纯架空和实际地理没有联系!没有!没有!没有!】【但是因为我用了古地名,所以还是解释一下这些地名实际上都在哪里以免误导】
木先生所代表的是中原汉王朝(我连国号都没取,直接用的□□),本节中的北狄从字面上就看出来了,是中原王朝北面的游牧民族。不要纠结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还是别的什么!因为他们哪个都不是!
好了,北狄人在草原上晃。我们都知道,北边草原上的游牧文明比中原的农耕文明落后,当然,也穷。
这就是为什么北狄人要和中原王朝打。(很大程度上也是历史上为什么北面的游牧民族要打中原)
这个故事里交战的地方武州,以及它后方的新州和蔚州,取的是幽云十六州里的地名。文里的幽云十六州在平行宇宙的星球上应该是比依托太行山和燕山的真·幽云十六州还要偏北的,因为它比应天还冷。但是我之所以借用了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战略意义。它依靠山脉,修建关城,形成了北狄和中原之间的一个缓冲带,这一点是一样的。
这个缓冲带不归州府管辖,是独立的军事区域,里面生活的大多是军户和家属。
十六州往南就是应天府,两者之间以东金山为界,管辖一片不小的地方,而“省会”,作为一个起名废我直接还用“应天”了。历史上的应天府是南京或者河南,但是这里我给它拎得更北了。东金山是外兴安岭(还是哪个兴安岭)的古称。
应天府再往南一点是京城,也就是木先生现在戳的地方。
好了,目前放出来的地名就这么些。
【不过是起名废懒得新起地名借的古称嘛不要再纠结对应了_(:з」∠)_】
以下手绘《先生说》设定中原王朝北部地图,注意,和三次元没有关系!
(详细版里把后面可能用得到的地方也都画出来啦,不过没有写地名=w=当然,十六州的另外十三州我也是没写地名哒……它们未来应该没什么机会出镜……)

☆、7 战城南3

  这情形,虽是危难,但若是有一员猛将,提枪纵马,大喝一声,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冲杀一个来回,估摸着北狄也不会打得太容易。
  奈何秦文飞这个人呢,他虽然做这运粮官做得尽职尽责,但他不是那种在战阵上冲杀的战将。连之前应天府运送来的粮草在图中遭遇了小股的北狄人,他都没想着出兵去查看一下,仅仅是在粮道上加了些守卫。
  所以说呢,这秦文飞不仅没有跃马提缨枪,反倒愣在了城门口。
  他要是个普通的小兵呢,愣一下就愣一下了,对整个战局来说,也没什么大碍。
  可他秦文飞是这新州城的主心骨啊,那整个城都看着他呢。他这一愣,这士气就下去了一截。
  本来都让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了,兵力也不太够,这闹了半天还没士气,打什么呢,打不了了。
  北狄人呢?这帮人纵掠为生啊。
  对他们来说,新州城开了,里面的东西和人就都是他们的,就看他自己能拿多少出来了。肥肉都到嘴边了,有人拦着不让他吃,这士气能一样吗?
  就这么着,不到一个时辰,秦文飞和他的部下就把新州城彻底丢了。
  至于这一仗怎么打的,没人知道。
  因为北狄下令屠城,不留活口。最后活下来和小老儿讲这些的,不是那些最强壮的士兵,也不是那些个会动脑筋的。
  他们就是些跑得快的。
  这人跑得再快也只有两条腿,跑不过马儿四条腿,但北狄人这不光是要屠城,还惦记着抢东西呢,也没全力追,就让些个原本家住在南边的稍微机警点的跑脱了些个。
  这些个跑得快的也不能一直跑着么,跑得差不多了就得歇会么,可是这帮人是又累又怕,又不敢停,一边往南走着一边想找着有没有其他人跑出来。大家都想着赶紧到蔚州去,到了蔚州他们就安全了,要是能让蔚州守将韩虎速度出兵,说不定他们的家人也能有活路。
  韩虎的斥候,就在路上看见这些人了。
  斥候都是机灵的,这些人一看就是惊慌失措的,也都没带行囊,不像是出远门的,肯定是出了事了,赶紧就过去问。
  这帮人一看见蔚州的军队哗啦啦跪下一片,就哭啊,“军爷,狄人打进新州了,烧杀掳掠啊!小的老母还在城里啊!”
  斥候一听这事大了,赶紧快马加鞭到中军报给韩虎。
  韩虎原本寻思着武州不破,新州当然也无碍。
  难道这些狄人把武州也打下来了?
  可这也不对啊,武州驻军和家眷,一个也跑不回来?杨登旭不是那么狠的人啊,他敢让当兵的全都殉城,可他绝对得给老百姓活路啊。
  韩虎也不是个傻的,琢磨了一会,就知道,新州这支北狄军队应该是通过各种途径潜进来的散兵,没有后援的。武州应当也还不知道新州城破。
  到了这个时候了,他也顾不得和杨登旭赌气了,下令全速进攻新州。再令斥候到武州去,请杨登旭发兵相助。
  斥候有最快的马,绝尘而去。
  大军那也是一路疾驰啊。
  新州逃出来的那些人瞅了瞅,自己家当都在城里呢,好歹跟着大军瞧瞧啊。
  结果,等韩虎到了新州城下,只看见大火冲天。
  新州城里早就没了北狄人的踪影,供给武州的粮草能带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在这一把火里了。
  北狄人烧的时候是想烧粮草,但这房舍也不是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