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话第一编年史-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檬槲葱拧;氐胶η肭笤霰0氲郎嫌黾酝醯慕憬愠雒乓谱砉椤@盍纪晕钦酝酰头诘琅园葙省U酝醯慕憬阕砹耍荒芟鲁担植恢谴蠼褪谷饲袄葱凰@盍妓乩醋怨螅鹄春蟾械皆谄浯庸倜媲疤Р黄鹜防础4庸僦杏幸蝗怂担骸疤煜屡亚兀苷呦攘ⅰ6艺酝醣境鲎越拢缃窳於疾豢衔鲁担虢铝钭飞彼!
李良已得秦书,本就有反赵之心。只是犹豫未决。因为这事大怒,遣人追杀赵王之姐。因挥兵袭击邯郸。邯郸不知,竟杀赵王邵骚。赵国有很多人都是张耳陈余的耳目,二人因此得脱祸。
陈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起兵,在郯围困东海太守。陈王听说了,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诸军。秦嘉不受命,自立为大司马,不愿归属武平君。告诉军吏说:“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不要听他的。”因假传王命杀武平君。
………………………………
卷八 秦纪三(2)
二世派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
章邯已破吴逢,又击杀陈柱国房君。又进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
张贺战死。
腊月,陈王过汝阴,还至下城父,驾车人庄贾杀陈王出降。
起初,陈涉初为王,其故人都前去依靠他。他妻子的父亲也去了,陈王只是以对待平常宾客的礼节来对待他,长揖不拜。其妻父大怒说:“作乱而妄称帝号,还慢待长者,肯定不能长久。”不辞而去。陈王跪谢,决然不再回顾。
日子久了,这些前来投奔的客人经常聚在一起,谈论过去的一些事情,将陈王没发迹时的旧事常常提起,有人对陈王说:“大王的客人愚妄无知,常谈论大王的旧事,这样就会使大王失去威严。”于是陈王将聚在一起议论的人斩首。其他人见了,纷纷找借口离开。于是没有和陈王亲近的人。陈王以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管伺察群臣诸将徇地回来的人,寻找他们的不是,一旦抓住一点把柄,轻则投入监狱,重则立即斩首。以苛察为忠。对于他不喜欢的人,并不交给官吏处分,而是自己亲自审断。诸将因为这个缘故都不亲附他。这也是他致败的一个原因。
陈王过去的涓人将军吕臣为苍头军,在新阳起兵。攻下陈,杀庄贾。复以陈为楚。葬陈王于砀。谥为隐王。
起初,陈王令郅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宋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有,宋留以军降秦。二世车裂宋留以徇。魏周市将兵略丰沛。使人召雍齿。雍齿不愿归属沛公,就以丰降魏。沛公攻丰,不克。
赵国张耳陈余,收拾散兵,得数万人。击李良,李良败走,归章邯。
有客对张耳陈余说:“两君羁旅之臣,想要附赵,难能独立,立赵后,两君为辅,可以成功。。”
于是求得赵歇。三年春正月,张耳陈余立赵歇为赵王,定居在信都。
东阳宁君秦嘉,闻陈王兵败,遂立景驹为楚王。引兵至方於,欲在定陶城下击秦军。使公孙庆出使齐国,想要与他并力齐进。齐王说:“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国怎么能不请于齐而立王?”公孙庆说:“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况且楚国首先起事,当令于天下。”
田儋杀公孙庆。
秦国的左右校再次攻下陈。呂将军檄兵复聚,与番盗黥布相遇,联合攻破秦左右校。复以陈为楚。
黥布,是六县人。姓英氏。坐法黥面,以刑徒论输骊山。骊山的刑徒数十万人,英布与这些人的徒长豪杰相交通,于是就率领他的一帮朋友逃到江中为群盗。番阳令吴芮深得江湖民心,号称番君。英布前去见他。其众已有数千人。番君遂将女儿嫁给他,使他带兵进击秦军。
楚王景驹在留。沛公前去跟从他。张良也聚集了百余少年,将要去从景驹。在路上遇见沛公,遂将部队加入沛公部,成为他的从属。沛公拜张良为厩将。张良多次与沛公谈论太公兵法,沛公欣赏他的才干。常用他出的策略。张良在别人面前谈论,别人都不能理解他的意思。张良说:“沛公似乎是老天给我安排的明主。”因此就留下来不再他去。沛公与张良一道去见景驹。想要请兵攻丰。
当时,章邯将兵北定楚地。屠相地,到了砀山。东阳宁君。沛公引兵西向,与他们在萧西交战。不利。还兵,收兵聚集在留。二月,进攻砀山,连攻三天城破,收集砀兵得六千人,与过去的三千人合起来有九千人。
三月,又攻拔下邑。还军击丰,不下。
广陵人召平,为陈王徇广陵,未下。闻陈王败走,章邯将至,就渡江,假陈王令,拜项梁为楚国上柱国。说:“江东已定。赶快引兵西去攻击秦军。”
项梁遂以八千人渡江西去。听说陈婴已下东阳,遣使欲与其联合,一道西进。
………………………………
卷八 秦纪三(3)
陈婴,是故东阳令史。在县中的时候,素来谨信,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县令,相聚得二万人,欲立陈婴为王,陈婴的母亲对他说:“自从我做了你家的媳妇以来,就没有听说你的先世出过贵人。如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让给别人,事成之后犹得封侯。事败,也容易逃脱。”
陈婴于是不敢称王。对其军吏说:“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如今想举大事,非以此人为将不可。我们依靠名族,才能够灭亡秦国。众人都愿意听从他的安排,于是将兵卒归属项梁。
英布既破秦军,引兵东向。听说项梁渡淮西去,英布与蒲将军都带领军队前去归属了他。项梁的军队一下发展到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
景驹。秦嘉的军队则驻扎在彭城东,将要阻止项梁。项梁对军吏说:“陈王首先举事,出战不利,如今不知所在,现在秦嘉竟然背叛陈王,另立景驹,这是大逆无道。”于是率军击秦嘉。秦嘉军败走,项梁追到胡陵,秦嘉回军交战,激战一日,秦嘉战死,军队归降。景驹单身走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在胡陵驻扎,准备休整一下再引军西下。
章邯军至栗地。项梁使别将朱鸡石,余樊君与章邯交战,余樊君死,朱鸡石兵败。亡走胡陵。项梁乃引兵入薛,诛杀朱鸡石。沛公率百余骑前去见项梁。项梁拨给沛公士卒五千,五大夫将十人,沛公引兵还,攻拔丰。雍齿奔魏。
项梁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激战许久终于攻陷,将全城百姓,士卒全部坑杀。然后还报。
项梁得到了陈王战死的确信,召集诸别将在薛会盟议事。沛公也在来会诸将之列。居巢人范增,时年已七十,平素居家,好为奇计。前来对项梁说:“陈胜战败是必然的。秦灭六国,楚国最无罪。自从怀王入秦不反,楚国人都哀怜他,直到今天,还有人为怀王叫屈。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陈胜首倡义举,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肯定不长。今日君起江东,楚地起兵的将领都争着归附,是因为将军先人世世都是楚将的缘故。为的是能够立楚国的后人。”
项梁很赞同他的说法,就在民间求得楚怀王的孙子名心的,此时,他正在山中为人牧羊。夏六月,立其为楚怀王,为的是从民望。
使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与楚怀王定都盱眙。
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张良对项梁说:“将军已立楚后。而韩国的诸公子横阳君韩成最贤。将军可立他为韩王。为自己树党。项梁就使张良寻找到韩成。立他为韩王。以张良为司徒。使他与韩王一道,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继而又被秦军攻取。就这样往来为游军,在颍川一带与秦军周旋。
章邯已破陈王,就进兵临济攻打魏王。魏王使周市出使齐楚求救。齐王田儋与楚将项它将兵救魏。章邯趁夜衔枚进击,在临济城下大破齐楚联军。杀齐王田儋及周市魏王为了百姓不被屠戮,派使与秦军约降。约定,自己投火自杀。其弟魏豹逃到楚国,楚怀王给他数千士卒,使他征徇魏地。齐国的田荣,收集其兄长田儋的残兵,东走东阿。章邯进击,将他围困。
齐国人闻田儋已死,复立故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王。田角为相。田角的弟弟田间为将。与诸侯抗拒。秋七月,大雨。武信君引兵攻亢父、闻田荣之急,遂引兵来救。在东阿城下击破章邯军。章邯败走西去,田荣引兵东归齐。武信君独自追北。使项羽,沛公从另一路直攻城阳。战胜屠城。
楚军驻军僕阳东。复与章邯交战,又击破章邯军。
章邯军士气复振。守濮阳。环水。
………………………………
卷八 秦纪三(4)
沛公项羽去攻定陶。
八月。田荣击逐齐王田假。田假逃亡到楚国。田间本来领兵前去救赵,因留在赵国不敢归。田荣随后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田荣为相。田横为将。徇平齐地。
章邯的军队更加强盛。项梁多次派使者约会齐赵发兵共击章邯,田荣说:”楚国只要诛杀田假,赵国杀田角田间,我就出兵。“
楚赵两国都不愿答应他的要求,田荣怒,始终不肯出兵。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因为私怨诛杀了很多人。恐怕大臣入朝奏事说出来,就对二世说:”天子之所以比别人高贵,是因为群臣只闻其声,却难以见面的缘故。陛下如今富于春秋,并不需要诸事精通。如今圣上坐朝,一旦举措有什么不当的地方,就会将圣上的短处暴露在大臣面前,这样怎能让天下人认识到圣上的英明?陛下不如深居禁中,由臣及侍中习法者在外面待事,有事则向圣上禀报。事有得失,却与陛下无关。如此一来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人都会拱手称圣主了。“
二世用其计,就不再坐朝廷见大臣。自己常居禁中,赵高与侍中用事。朝事都由赵高裁决。赵高听说李斯有不平的言论,就去见丞相李斯说:”关东群盗增多,如今皇上不知救急,反而急于征发徭役,修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想要进谏,但职位低贱,这可是君侯的事。君侯为何不去进谏?“
李斯说:”这是当然。我早就想说了,但现在圣上不坐朝,常居深宫。我想要说的话,不可使人传语。但想要见他却苦无机会。“
赵高说:”君侯真能进谏,我找机会告诉主上。”
于是赵高故意在二世正在取乐,还有妇女在面前的时候,使人告诉丞相李斯,说此时皇上正好有空,可以入宫奏事。李斯至宫门上偈。如此三次,二世大怒说:“我平常空闲的时候,丞相不来,我刚开始寻欢取乐,就来上门奏事,丞相这岂不是在轻视我么?”
赵高因此趁机说:“当初沙丘之谋,丞相也参与了,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的富贵没有改变。他的意思是希望也可以裂地而王。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的长子李由为三川守,楚国的盗贼陈胜等都是丞相旁县的人,因此楚盗公然过三川,城守却不肯攻击他们。赵高听说他们互相之间书信往来,因为未得其实,臣也未敢告诉陛下。况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陛下应该提早防备。”
二世以为有道理,将要案验丞相。恐其不能坐实,就先使人案验三川太守与盗贼交通的情状。李斯听说了,就上书言赵高之短。说:“赵高擅利擅害,权利等同于陛下。当初田常为齐简公之相,窃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最后终于弑齐简公而窃齐国。这是天下人都明白的事。如今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私家之富,超过当初田氏在齐国。他又贪欲无厌,求利不止。权势仅次于人主。而欲求无穷。陛下不图,日后恐将为变。”
二世说:“怎么能这么说?赵高不过一个宦者,然而不因为安逸而肆呈其志。不因为危难就改变初心。洁行修善,自始至终,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只是觉着他这人很贤能。而相君为什么怀疑他?况且朕不信任赵高,该信任谁?赵君这个人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体朕心。相君不要怀疑他。“
二世雅爱赵高,恐李斯杀他,就将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赵高说:”丞相所忌的就是赵高。赵高已死,丞相就将做当初田常所做的事了。“
当时,天下大乱,盗贼益多。而关中发往中原剿贼的士卒络绎不绝。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说:”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击诛,杀亡甚重而盗贼愈多,这都是因为戍漕运作事苦。赋税过重所致。请且停下阿房宫的建造,减省四边的转戍。“
二世说:”贵有天下的人之所以为贵,就是可以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使为下者不敢为非。以制御四海。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这样怎能体现法的尊严?先帝起诸侯并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彰显得意。如今先帝功业有绪,朕即位二年,天下群盗并起。诸君不能禁,却又劝朕罢先帝之政,这是上无以报先帝,下不肯为朕尽忠力。既如此,怎么还有脸面窃据高位?“因将去疾,李斯,冯劫下狱。责以他罪,去疾与冯劫自杀。只有李斯就狱。
………………………………
卷八 秦纪三(5)
二世将李斯交给赵高鞫治。按责李斯与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他们的宗族宾客全部收监。
赵高案治李斯,榜掠千余,李斯受不住严刑,自诬服罪。李斯之所以不死,是自负才辩有功,自己又确实无反心。想要上书自陈。侥幸二世醒悟而赦免他。于是就从狱中上书说:”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当初秦地狭隘,地不过千里。士卒不过数十万。是臣尽薄材,阴行谋臣,资之以金玉,使他们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饬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终于挟韩弱魏,破燕赵,夷灭齐楚,最终兼并六国,虏其君王。立秦为天子。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这都体现了秦国的强大。又统一度量衡,使天下为一,以树立秦人的名头,这些都是臣的罪过。臣早就该死了。幸亏圣上使我能够尽其能力,才得以到了今天。愿陛下明察。“
书信呈上去了,赵高令书吏将书信丢弃,并不上奏。并说:”囚犯没有资格上奏。“
赵高使他的门客十余人,假装为御史,偈者,侍中,轮番复审李斯。李斯就以实话相对。赵高就使人再次对他施以重刑。后来二世使人来按验李斯反狀的真伪,李斯以为还是赵高使人来套问他的,就不敢更改供词。他的供状呈上二世,二世大喜说:”没有赵君,几乎为丞相所卖。”
二世派去按问三川太守李由的人到了三川,项梁已经在攻打三川的时候将他杀掉了。
使者归来。正赶上李斯被下吏按治。赵高就编造反词,以牵强附会的所谓证据,将他们父子论为大逆不道。应当族灭。将李斯腰斩于咸阳市。临刑,李斯出狱,与其中子俱被执。李斯回头对中子说:‘从此后我再不能够和你一道牵黄犬,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了。“于是父子相拥而哭。
李斯父子腰斩,赵高又夷灭其三族。
二世就以赵高为丞相,朝中事无大小,都有他决断。
项梁已在东阿击破章邯大军,引兵西北至定陶。再破秦军。
项羽沛公又在雍丘与秦军交战。大破秦军,斩李由。项梁开始渐渐轻视秦军。面有骄色。宋义进谏说:”战胜而将娇卒惰者败。如今将卒稍有惰志,而秦兵益强。臣为君感到有些畏惧。“项梁不听。使宋义出使齐国,在道上遇见齐国的使者高陵君,宋义说:”先生要去见武信君吗?“
高陵君说:”是的。“
宋义说:”我以为武信军必败。先生慢点走或许可以免祸。走快了就会赶上祸端。“
二世尽起国内之兵,交给章邯。章邯挥军击楚军。在定陶大破楚军。项梁死。
当时天气状况不好,自七月至九月,连阴雨一直下。
项羽沛公攻外黄许久未下。就舍弃外黄,去攻陈留。听到武信君的凶信,士卒震恐。于是便与将军吕臣一道,引军东去。前去依从楚怀王。此时楚怀王定都彭城。吕臣驻军彭城东,项羽驻军彭城西,沛公驻军在砀。
魏豹连下魏地二十余城。楚怀王立魏豹为魏王。
后九月。
楚怀王将项羽与吕臣的部队合并,自为大将。以沛公为砀郡长。封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
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就渡河向北,进攻赵国。大破赵军。进军至邯郸。将城中民众,尽数迁到河内。毁掉城廓。
张耳陈余与赵王走入钜鹿城。王离引军围住巨鹿。陈余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驻军在巨鹿北。章邯大军驻扎在巨鹿南边的棘原。赵国多次向楚怀王求救。高陵君在楚,去见楚王说:”:宋义论武信君必败,过了几日,武信君果然兵败。未战而先见败征,宋义可谓知兵之人。“
楚王找宋义议事,大为欣赏他,因使他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将兵救赵。诸别将都受宋义节度。号宋义为卿子冠军。
………………………………
卷八 秦纪三(6)
起初,楚怀王与诸将相约,先入定关中者为王。当时秦兵强盛,常常乘胜逐北,诸将都不以先入关为利。只有项羽怨恨秦人杀项梁,发奋请缨,愿与沛公一道西入关。怀王身边的诸老将都说:”项羽为人彪悍猾贼,当初攻打襄城,襄城无遗类尽坑杀之。所过无不残灭。况且楚军多次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这次应该遣一位忠厚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国父兄,他们苦于其主的苛政已经很久了,如果能使一位忠厚长者前去,秋毫无犯,秦国不愁不下。项羽不可遣。只有沛公素来是宽大长者,可遣他前去。“
怀王就不许项羽所请,只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的散卒以伐秦。沛公取道砀,至阳城与杠里,进攻秦军的壁垒,破秦军的两支小股部队。
三年冬十月。齐将田都叛变。田荣助楚救赵。
沛公在成武攻破东郡尉。宋义行至安阳,逗留四十余日不进。项羽说:“现在秦围赵很久了,已到了紧急关头。我们应该赶快引兵渡过大河,楚国在外围攻击,赵国在城内反击,一定能击败秦军。”
宋义说:“不然。今日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可以承其疲敝。不胜,则我举兵鼓行而西,一定会一举而胜秦。因此不如先坐观秦赵之斗。披坚执锐,宋义不如将军,坐运筹策,将军不如宋义。”因下令军中:“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一律斩首。”
于是遣其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行到无盐,并置酒高会。此时天寒大冻,士卒冻饥。项羽说:“将士们并力攻秦,却在这里逗留不行。如今岁饥民贫,士卒只能每日半饱,军无现粮。不引兵渡河,就赵食,与赵国并力抗秦,却在这里饮酒高会,说什么承秦之弊,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不日就会攻陷。赵国被攻陷了,还有什么弊可乘?况且国兵新破,怀王坐不安席,扫境内之兵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如今不恤士卒,却徇私自重,非社稷之臣。”
十一月,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宋义头,出帐下令军中说:“宋义与齐国结谋反楚,楚王暗地命令项籍除掉他。今已斩其首。”
当时诸将都惊惧服命,没有谁敢支吾。都说:“首立楚国的,本是将军家。今将军诛乱,正合天道。”于是相约共立项羽为徦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宋襄,一直追到齐国,将他诛杀。使桓楚还报楚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十二月。沛公引兵至栗,遇到刚武侯。夺其军四千余人,与自己的军队合并。与魏将皇欣武满军合攻秦军,大破秦军。
故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下济北。从项羽救赵。
章邯筑甬道沿河为王离军运粮饷。王离军因此军粮充足,急攻巨鹿。巨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多次使人召陈余前来救援,陈余考虑秦兵强自己兵少,不敢前行。过了数月,陈余不至。张耳大怒,怨恨陈余。使张厌。陈泽前去责让陈余说:“当初我与先生为刎颈之交。如今张耳与赵王旦暮将死,而先生拥兵数万,不肯相救。过去同生共死的誓言哪里去了?如果你能守信,为什么不能同赴秦军共死?这样也可以保全我们当日的誓言。”
陈余说:“我考虑即使前去也不能救赵,徒亡其军。陈余今日之所以不与君俱死,实在是为了保存实力,将来为赵王和张君报仇,如今一定要同赴死难,就如同以肉饲饿虎,有什么益处?”
张厌陈泽发誓与赵国同死,陈余就使张厌陈泽领五千人先犯秦军,全军战没。当时,齐师,燕师都来救赵。张敖也北收代兵,得万余人赶来。都驻扎在陈余的壁垒傍边,但无人敢出面击秦。
………………………………
卷八 秦纪三(7)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于是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与秦军交战,小胜。阻绝章邯的甬道。王离的军队就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