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话第一编年史-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志在为母报仇,就没有治他的罪。当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都忌惮淮南王。淮南王因此归国后更加骄恣。出入用皇上的仪仗。称制比于天子。袁盈进谏说:诸侯太骄就会生出祸患,皇上不听。

    五月,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侵盗上郡保边的蛮夷,杀掠人民。皇上就进幸甘泉。遣丞相灌嬰发车骑八万五千,至高奴击右贤王。发中尉。材官军士归属卫将军,军于长安。

    右贤王走出塞。皇上自甘泉至高奴的路上,顺便到了太原。会见过去的群臣,都赏赐甚多。免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的租税。留在太原游玩了十余日。

    起初,大臣诛灭诸吕的时候,朱虚侯功劳尤其大。大臣许诺尽以赵地王朱虚侯。尽以梁地王东牟侯。及皇上立,听说朱虚侯东牟后当初本欲立齐王,就故意贬其功,及立诸子为王时,就割齐国的两个郡使他们为王。兴居自以失职夺功,心下怏怏。及听说皇上临幸太原,以为天子将要亲自进攻胡人。遂发兵反。皇上听说后,罢丞相及行兵。皆归长安。以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将四将军十万之众攻打兴居。祁侯缯贺为将军,驻军荥阳。

    秋七月,皇上自太原至长安。诏济北吏民,兵未至而自定,及以军城邑来降者,都赦其罪,复其官爵。从兴居身边来降者,全部赦免其罪。

    八月,济北王兴居兵败。自杀。

    起初,南阳张释之为骑郎。十年不能升迁。将要免官归家。袁盈知道他的贤能,向皇上推荐他。使他为偈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皇上问上林尉禽兽簿册,一连十余问,上林尉左右而视,都不能答出来。虎圈啬夫在一边代替上林尉回答,皇上详细的询问禽兽册簿上的数目种类等,想要以此观察他的才能,而虎圈啬夫对答如流。皇上说:‘为官不应当如此吗?上林尉不学无术,与无赖无异。“

    于是下诏令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迟疑了很久,上前说:”陛下以为绛侯周勃是怎样一个人?“

    皇上说:”是忠厚长者啊。“

    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皇上说:”也是忠厚长者啊。“

    张释之说:”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然而这两个人言事,都是口不能言。哪像这个啬夫喋喋利口呢?秦以任刀笔之吏,人都以亟疾苛察相高。弊端是徒有文采而不实。结果是不闻其过,凌迟至于土崩。今陛下因为啬夫口辩而升迁他,臣恐天下随风而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下之化上,疾于影响。皇上的举措不可不详察啊。“

    皇上说:”说得对。“于是不拜啬夫。皇上上车,召释之参乘。缓慢而行,询问秦朝的弊端。释之从容以实对。回到皇宫,皇上拜释之为公车令。过了不久,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使他们不得入殿门。以不下公门,不敬劾奏。

    皇上免冠谢教儿子不谨。薄太后听说了,就派使者承诏赦免太子梁王。然后才得入殿。皇上于是奇释之之志,拜为中大夫。过了不久,又迁为中郎将。
………………………………

卷十四  汉纪六(2)

    释之从皇上至霸陵,皇上说:“嗨,如果用北山之石为棺椁,再缠以蓖麻之丝,以漆封固,将永远不会被人打开。”

    左右都称善。张释之说:“假使其中有可动人欲的东西,虽禁锢于南山,犹然有隙。若其中无可欲之物,虽无石椁,又何必担心有人会动呢?”

    皇上称善。是岁,迁释之为廷尉。皇上出门经过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皇上的马惊了。于是使卫兵把他抓来。交给廷尉审断。释之上奏说此人犯跸,当罚金。皇上大怒说:“此人亲惊我的马匹,幸亏此马和柔,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会让我受伤?而廷尉只判他罚金。这怎么行?”

    释之说:“法律,是天下人共用的法律。如今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如果架空法律,加重惩罚的话,会使法律不能取信于民。如果当时陛下直接使人将他诛杀,臣无话可说。既然将他交给廷尉裁断,就该按*断。廷尉是主持天下公断的机构,如果用法不公,则天下用法将没有一个标准,老百姓将无所措手足,希望陛下明察。“

    皇上沉思良久说:”廷尉应当如此。“

    其后又有人盗高庙坐前的玉环,捕得盗者。皇上大怒,下廷尉案治。释之按盗窃宗庙服御之物论罪,当弃市。皇上大怒说:”这人太无道,竟然盗先帝的遗物,我之所以将他交给廷尉,就是为了将他族灭,而廷尉竟然依*罪,这可不是我们共承宗庙的本意。“

    释之免冠顿首谢罪说:”按法如此也就可以了,何况按罪的等级就该如此,只是逆顺不同而已。今日人盗宗庙之器而族灭,万一有一天有人取长陵一抔土,陛下将如何给他论法呢?“

    皇上于是说服太后,同意按法执行。

    四年冬十二月,颖阴懿侯灌婴薨。春正月甲午,以御史大夫阳武张苍为丞相。张苍好书博闻,尤其深通律历。

    皇上召河东守季布。将要以他为御史大夫。有人说他好勇嗜酒难近。季布到了京师,留在官邸中月余,又使他归郡。季布因此觐见说:”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这一定是有人妄言臣贤而欺陛下。而今臣至而无所受事,使臣归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毁短臣。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又以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怕天下有识之士听说了,会议论陛下想法的浅薄。“

    皇上默然惭愧,良久说:”河东是我的股肱之郡,我特地召你来存问,没有别的事。“

    皇上将使贾谊为公卿之位,大臣都毁短他说:”他是洛阳之人,年少初学,只想要擅权用事,纷乱朝纲。“于是天子以后也就疏远了他,不用其议。用他为长沙王的太傅。

    绛侯周勃既就国,每当河东守尉巡行至绛,他自畏恐怕被诛,经常背甲,令家人持兵与之相见。其后有人上书告周勃欲反,下廷尉案治。廷尉逮捕周勃按治,周勃大恐,无所置词。廷吏稍稍侵辱他,他就以千金贿狱吏,狱吏就指点他以公主为证。公主,是皇上的女儿,周勃的世子周胜娶为妻。

    薄太后也以为周勃无反意。皇上朝见太后,太后说:”绛侯诛灭诸吕的时候,手持皇帝玉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反而会反吗?“

    皇上既见绛侯的狱词,就对太后说:”狱吏刚验问完了,没事,这就把他放了。“

    于是派人将绛侯赦出。并复其爵邑。

    绛侯既出狱,感慨地说:”我曾经将百万之军,然而哪里知道一个狱吏就如此贵幸啊。“

    五年春二月,地震。

    起初,秦用半两钱。高祖嫌其重难用,更铸荚钱。于是物价腾踊。一担米贵至万钱。夏四月,改造四铢钱。除去盗铸钱令。使百姓得以自铸。贾谊进谏说:”法律本来公正,铸铜锡为钱,有敢杂以杂铁者罪当黥面。然而铸钱的实情是,如果不肴杂取巧,则无利可盈。但稍加掺杂,就可以盈利多多。事有招祸,而法有起奸。如今令细民操造币之权,各人在家隐蔽制钱,想要禁其厚利微奸,即使黥罪日多,也只会越禁越多。向来民人抵罪,多者一县数百,还有为官吏所疑,榜笞奔走的许多人。悬法以诱民,使他们进入陷阱,没有比这事更多的。再者民用钱各郡县有所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许多。或用重钱,平称不接受。法钱不立,怎能使之统一?如此大为繁苛,而力不能胜。纵之不管吗?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如此该怎么办呢?今日许多百姓都捐弃农事,专为采铜。奸钱日多,而粮谷反而减少,善人怵而为奸邪,谨民陷而被刑戮。国家知道此为祸患,官吏议论禁止。但禁止不得其法,伤民必大。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钱重则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就是弃市的重罪,也无法阻止。如此奸数不胜数,而法禁多所崩溃,都是铜在作怪。铜遍布于天下,他为祸可是太大了。因此不如收归国有。“

    贾山也上疏进谏,以为钱是无用之物,但可以换来富贵。富贵,是人主手中所操的权柄。令百姓自铸,就是将手中的权柄与百姓共同操持,此风不可长。

    皇上不听。

    当时太中大夫方被宠幸,皇上要他富贵,就赐给他蜀严道的铜山,使他铸钱。吴王刘濞有豫章铜山,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又东煮海水为盐,因此无赋而国用充足。

    于是吴邓钱遍布天下。

    起初,皇上分代为二国。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是岁,迁代王刘武为淮阳王。以太原王刘参为代王,尽得故地。
………………………………

卷十四  汉纪六(3)

    六年冬十月。桃李秋华。淮南厉王刘长自作法令,在淮南国实行。并逐去大汉为他所安置的官吏。并请求自己安置二千担的国相。皇上屈从他的意愿,。他又擅自刑杀无辜,以及自己擅自设置关内侯。、多次上书有不逊的言论。皇上深深的责备了他。同时令薄昭带书信讽喻他,引管蔡,及代顷王。济北王兴居的事警戒他。淮南王不高兴了,令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合谋,以辇车四十乘反于谷口。令人出使闽越匈奴,事情被发觉,有司使人按治。派使者召淮南王。

    淮南王至长安,丞相张苍,典客冯敬,行御史大夫事。与宗正廷尉上奏刘长罪当弃市。皇上下制说:“赦刘长死罪,废掉他使他不再为王,使他迁居蜀郡严道邛邮。诛灭所有参与谋反的人。“将刘长载于槛车,由地方县令第相传送。

    袁盈进谏说:”皇上素来娇宠淮南王,不为他安置贤能严正之相,才得以至此。淮南王为人刚愎。如今突然受到催折,臣恐他受不了旅途劳顿而死。使陛下有杀弟之名。这该怎么办?“

    皇上说:”我特意让他吃点苦头,如今就让他回来吧。“

    但淮南王已经在路上因为恚愤不食而死。县令以情上闻。皇上哀哭甚悲,对袁盈说:”我不听先生的话,果然失去了淮南王。如今该怎么办?“

    袁盈说:”如今只有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皇上就令丞相御史,逮问地方传送者,有不为淮南王开封就食的,一律弃市。以列侯礼葬淮南王于雍。为他安置守冢者三十户。

    匈奴单于给汉皇带信说:”前时皇上说和亲,正合我意。汉国的边吏侵侮右贤王,右贤王不请于我,听后义卢侯离支等的计策,与汉吏相距。绝二主之约。离兄弟之亲。故我罚右贤王西击月氏,以天之福,士卒之良,夷灭月氏,尽斩杀降定他们。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都已为匈奴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如今北州已定,愿寝兵偃武,休士卒,养肥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皇帝即使不希望匈奴近塞,就下诏令边民远离边舍。“

    皇上报书说:”单于希望涤除前事,恢复旧约,朕甚是欣慰。这是古圣王的志向。汉与匈奴约为兄弟,因此对单于贿遗甚厚。背约离亲戚之亲者常在匈奴,右贤王事已在赦前,单于就不要深自责,单于如果真的能严守书信之约,就请明后告手下吏使,不要负约。言而有信,敬如单于书。“

    后来不久,冒顿死,子稽粥立。号称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初立,皇上复以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说为翁主的师傅。中行说不想去,朝廷强迫他去。就说:”我一定要为汉制造边患。“

    中行说既至匈奴,就降于单于。单于非常亲幸他。起初,匈奴喜欢汉人的缯絮食物,中行说说:”匈奴的人口,赶不上汉人的一个郡。然而所以能强大就是因为与汉人的衣食有异。不用仰仗于汉。如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所得不多,匈奴却将尽归于汉了。“他得到了汉人的缯絮,在草棘中奔驰,衣绔很快就会裂坏变旧。以说明汉服不如旃裘完善。得到了汉朝的食物,他就扔掉,以证明汉食不如奶酪美。于是说教单于左右学会记录,以统计人畜数目。他们送给汉朝的书信,都故意使信封加大,并且倨傲其词。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曾有汉使说起匈奴风俗不讲礼仪,中行说就反驳说:”匈奴的约束简单明了,易行。君臣之间的礼仪简单,易于持久。一国之政就如一个人的身体,因此匈奴虽乱,必立宗种。今中国虽自称有礼仪,论及亲属则日益疏远,以至互相残杀。最后导致国家易姓。还不都是这些原因?“
………………………………

卷十四  汉纪六(4)

    梁太傅贾谊上书说:“臣以为如今的世道,实在是令人失望叹息。悖理伤道之事,难以一一述说。而进言的人却都说,天下已经安定,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说这话的人不是愚痴就是谀言。都不是能真正知道治国之道的人。将火放在积薪之下,自己却在上面睡觉,火还没有燃起来的时候,应该说是平安的。如今的情形就如这个是一样的道理。陛下何不令臣得以陈治安之策,然后试着选择有用的实行呢?使参与治国的人苦志劳心,少闻钟鼓之乐。使诸侯遵守法制,兵革不动,匈奴宾服。百姓素朴,生为明帝,没为明神。名誉之美,处于后世无穷。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上配太祖。自古无及。立经陈纪,为万世之法。虽有愚幼不屑之嗣,犹得蒙业而安。以陛下之明达,如果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想要达到这地步是很简单的。树立诸侯之国,就必有相疑之事。下者数被其殃,而使为上者多所疑虑。这可不是安上而全下的万全之策。今日或者亲弟谋为东帝。或者亲兄之子西乡而攻击。今日吴地又见告急。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犹至如此。何况诸侯权利十倍于这些人的呢?然而天下犹能稍安,这是为什么呢?只因大国之主,幼弱未壮。汉为他所置的傅相都还在位谋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都已长成此时血气方刚,汉为他安置的傅相,大都告老致仕。他自丞尉以上,都换上了自己的心腹。如此此时若为淮南济北之事,想要治安,虽有尧舜之智,也不可为了。黄帝说,日中必然灸热,操刀者必然欲割。如今令他们顺而全安很容易,若不肯早为,就会坠骨肉至亲,与亡秦之世又有什么不同?如今异姓王负强而动者,已经被侥幸战胜了。同姓沿袭他们的举动已经有了征兆。像陛下这么英明的人尚且无可奈何,后世子孙将如何对待呢?臣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断,大抵都是强者先反,长沙王只有二万五千户,功少而立国又晚,性最终直。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性体异于他人,也是形势使然。想要诸王都衷心归附,不如令他们都如长沙王,使其地小而势力单薄,想要天下治安,就要多建诸侯,而使其力小。力少,则容易使他们遵守礼仪。国小,则不会生出奸邪之心。使海内之国,就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如此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一切归命于天子。然后再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孙都得到祖上的封地。地尽而止。其分地多而子孙少者,建为国,且将他空置。待其再生了子孙,再立以为君。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只是定制而已。如此则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当时大治,天下后世,称颂功德。陛下如果失去今日的机会不治,日后必将成为尾大不掉的痼疾。”

    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二千担吏,不得擅自征捕犯人。夏四月,赦天下。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灾。

    百姓有人为淮南王作歌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皇上听说后深以为病。

    八年夏,封淮南厉王子刘安等四人为侯。贾谊知道皇上必定复使他们为王。就上书说:“淮南王悖逆无道,天下谁不知道?陛下幸而赦还他,自病而死,天下谁人会以为他不是死得其所。今日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这些人少壮后,岂能忘了他们的父亲?白公胜为父报仇,对手是大父与叔父。白公为乱,不是为了要取国代主,而是发奋快志,为父报仇。淮南虽小,英布曾因之反叛。汉所以能幸存完全是天意。擅用仇人足以危害大汉的根基,这在策略上是不足取的。请皇上留意。”

    皇上不听。

    有长星出于东方。

    九年春大旱。

    十年冬。皇上行幸甘泉宫。

    将军薄昭杀汉使者。皇上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他自己引决。薄昭不肯,就使群臣身穿丧服,前去他家哭吊。薄昭才自杀。

    司马光说,李德裕以为汉文帝诛薄昭,的确是够明断,但于义未免不安。秦康送晋文,兴如存之感。况且太后尚存,只有一弟薄昭。断之不疑,不是可以用来安慰慈母之心的作为。臣愚以为,律法,是治理天下的公器。只有善于持法的人,才可以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因为有所仰仗而犯法。薄昭虽素来称为长者,但文帝不为他设置贤师父,而用他典兵。骄而犯上,以至于杀汉使者,不是因为有所仰仗是什么?如果又赦免他,这与成哀之世有什么区别?魏文帝曾称汉文帝之美,而不取其杀薄昭。说:“舅氏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讥讽文帝早不防闲薄昭。这话说的对。然而想要安慰慈母之心,就应该从一开始就谨慎处置。
………………………………

卷十五  汉纪七(1)

    太宗孝文皇帝下

    前十一年冬十一月。皇上行幸代国。春正月,自代还都。

    夏六月,梁怀王刘揖薨。无子。贾谊复上疏说:“陛下既然不能定制,如今的情形,不过是一传再传,诸侯犹且人人恣而不制,豪置而大强,使汉法不能得行。陛下能够用为籓壁的,只有淮阳与代二国而已。代北边匈奴。与强敌为邻。能自我保护就已经是万幸。 而淮阳虽比诸侯大,但正足以成为诸侯垂涎的饵料。而不足以助陛下有所禁御。方今制在陛下,以臣的愚计,将淮南地交换淮阳。并为梁王立后。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增加梁的实力,如果陛下感觉不可行,可使代王迁都雎阳,梁起于新郪北去,至河而止。淮阳包陈南向。与大江相接。则大诸侯即使有异心,借个胆给他也不敢有异谋。梁足以扞庇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陛下可以高枕,终无山东之忧了。这是二世之利。当今可以恬然,因为此时诸侯都还年少。若干年后,陛下就会见到了。当初秦日夜苦心劳力,就是为了除去六国。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却高拱以成六国之形,难以说是明智。即令及陛下之身无事,但蓄乱宿仇,熟视而不定,万年之后,将国家传给老母弱子,将使国家不宁。不可称作仁义。”

    皇上于是从贾谊之计,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得大县四十余城。过了岁余,贾谊也死了,死时年才三十三岁。

    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匈奴寇狄道。

    时匈奴数为边患。太子家令晁错上言兵事。说:“兵法上说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由此看来,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慎重选择。臣又听说,用兵临战,合兵交战的先决条件有三个,一是得地形,二是使士卒习服。三是必须器用锐利。兵法说,步兵车骑弓弩长矛箭矢,必须各得其宜。不得其宜者,十不当一。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不及,则前击后解,与金鼓之指相失。这是不习勒士卒之过,百不当十,兵不完利,这与空手相同。甲不坚密,这与肉袒相同。弩不可及远,与短兵相接相同。射不能中,与无矢相同。中不能入,与无簇同。这都是将不省兵之故。五不当一。因此兵法说,器械不利,以其卒与敌人对阵,卒不可用。以其将对敌,将不知兵。这些都是兵家之要,一定要慎重而为。

    臣又听说小大异形,强弱异执,险易异备,卑身以事强,这是小国的形势使然。合小以攻大,这是敌国征战的形势所迫。以蛮夷攻蛮夷,这又是根据中国的形势而作出的决定。今匈奴的地形技艺,都与中国不同。上下山坡,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做不到。险道倾侧,且驰且射,中国的骑兵做不到。风雨疲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做不到。这是匈奴的长技。若在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容易挠乱。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不能格挡。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士伍俱前,则匈奴之兵不能当。下马地斗,短兵相接,匈奴之兵亦不能当。这是中国的长技。由此看来,匈奴的长技比不过中国的长技,陛下又兴十万之众,以诛匈奴数万之众。这是以众击寡。虽然如此,但兵是凶器。战是危事。因此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只在俛仰之间,以人之死事争胜,一旦挫跌不振,后悔也就晚了。帝王之道,处事都以万全为原则,如今降胡义渠蛮夷来归者其众数千,他们的饮食长技与匈奴同。若赐给他们坚甲絮衣,劲弓利矢,并送给他们边郡的良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