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话第一编年史-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幕兀僭辈凰悖鲎龉ふ呔陀惺耍磕昀朔押沃骨颍烤侵惺乘谥砭陀型蚱ィ涞凼保侄嗳『门潦耍蕴詈蠊<捌淦煜拢嗖亟鹎莆锬袷抻愎辏蠓灿幸话倬攀嘀治锛纸蠖嗍蠊仓迷谠傲曛小V敝列⑿实凼保参醇菹掠兴涎浴H撼家簿屠值盟婀适拢馐巧跷赏吹氖隆R虼巳粝胧固煜鲁谢∨戮痛蟠蟮墓斯湃死裰频慕缦蓿詈钇捩蛑潦偃恕:栏焕裘裥蟾枵撸潦恕R虼四诙嘣古舛嗫醴颉A硗庵谑崧瘢蠖嗄鲜沟厣现思抑锌招椋惨媚乖嶂谐涫担涫嫡飧龉ё陨隙6际且蛭蟪挤滦Щ适遥闲邢滦隆OM菹履芄簧畈旃诺溃悠浼笫≈啤<跛鸪党朔纹骶撸谷秩ザ≡窈蠊突菡吡舳耍溆嗟亩挤潘枪榧遥褂惺鼗ぴ傲甑呐樱灰挥凶优模Ω枚记仓榧摇H马可留不过数十匹。安置在长安城南苑里,可将那里作为田猎的园囿。方今天下,饥馑遍野,应当自觉减损以救苍生。如此才能称天意,收人心。天生圣人,是为了让他普救天下苍生,不是为了让他独自娱乐。

    元帝纳善其言,下诏令诸宫馆,不常去的地方,就不要再修缮整治了。另外下令缩减其他一些过于奢靡的项目。

    司马光说:忠臣事君,如果能够责其所难,则其易行的事就可以不劳而正了。补其所短,则它所擅长的就会不劝而遂。孝元帝践位之处,虚心向贡禹请教。贡禹应该先其所急,后其所缓。然而却优柔寡断,馋佞用权,乃是当时的心腹大患,而贡禹并不提及,恭谨节俭,是孝元帝平素之志,而贡禹却孜孜而言。这是为什么?假使贡禹的智能想不到这一点,又怎么能称为贤人?假如他是知而不言,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匈奴呼韩邪单于复上书言民众困乏,诏令云中,五原郡,转谷二万斛以补给他。是岁,初置戊巳校尉。使他领兵于车师故地屯田。
………………………………

卷二十八    汉纪二十(1)

    二年春正月,皇上行幸甘泉宫,举办郊祭泰畤之礼。乐陵侯史高,以外属身份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周堪,为之副,望之是名儒,与周堪都因为师父旧恩,天子信任他们,数次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上言选取宗室中明经有行的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共同拾遗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劝导皇上仿以古制,多所欲匡正,皇上很是看重他们,信纳其言。史高只是充位而已。因此与望之之间有了嫌隙。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自宣帝时久典枢机,明习文法。皇上即位后身体多病,因为石显久典枢机,又中人少骨肉而无外党,因此可以信任,遂将政事专委于他,事无大小,都由石显决断。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石显。而石显为人又巧慧习事,能够看透人主的内心,心机又重,往往持诡辩以中伤人。别人小小的一点违忤,就会被他以重法报复。而且亦与车骑将军史高相表里。议论政事常常依据故事,不从望之等人的意见。萧望之等以许嘉,史高等人的放纵为患苦,又深疾弘恭石显等人的专权,于是建言以为中枢政事本是国家枢机,应该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因此才用宦者。并不是古制。应该罢除中书由宦者主政的制度,以应古人不近刑人的说法。于是与史高石显等人产生尖锐的矛盾。

    皇上初即位,重谦让而难于改作。因此望之之议久不定。出刘更生为宗正。

    望之,周堪等多次推荐名儒茂才,以备谏官。会稽郑朋私下里准备依附望之,就上书言车骑将军史高,遣门客在郡国大为奸利。并言及许史子弟的罪过。奏章交给周堪阅过,周堪令郑鹏待诏金马门。郑朋又致书萧望之说:今将军的打算,到底是要行管晏之业,还是要成周召之功?若将军仅仅是为了管晏之业,则在下将离开京师,寻找季札隐居之地终身农耕,不问世事。若将军将兴周召之遗业,则在下愿竭区区之力,奉备于鞍前马后。

    望之开始见郑朋,也曾经推心置腹,但后来发现郑朋是一个奸诈小人,就和他断绝了来往。郑朋于是就对萧望之充满了怨恨。于是更求入见许史之家。推问他先前所说的许史家的事,他说:都是周堪刘更生教的我,我是关东人,怎么知道这些事?

    于是侍中许章奏请皇上见郑朋。郑朋出宫扬言说:我见了皇上,说了前将军五条小过,还有大罪一宗。又有待诏华龙,行为污秽不堪,曾经也想入周堪之门,周堪等不纳。至此与郑朋狼狈为奸。弘恭石显令二人告望之等,谋欲罢车骑将军,疏退许史的情状。侯望之出休的日子,令二人上其事,然后下弘恭按问。望之回答说:外戚在位,大多奢侈淫靡,为此事就是要匡正国家,并不是邪谋。

    弘恭,石显等奏望之周堪,刘更生等结为朋党,多次谮诉大臣,离间亲戚。以达到专权擅位的目的。如此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求谒者召致廷尉。当时皇上初即位,不知召致廷尉就是下狱。于是就准其奏。后来皇上召周堪更生,左右说:这两人已经关在狱中了。皇上大惊说:难道当时不是仅仅让廷尉问话吗?于是责备弘恭石显,二人皆叩头谢罪。皇上说:令他们出狱视事。恭显因使史高上言,说是皇上新即位,未以德化闻天下,而先按验师傅,既已经下九卿大夫狱。就应该因此决免。于是制诏丞相御史,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没有其他罪过,但今事久远,识忘难明,其赦望之罪过,收前将军光禄勋印绶。及周堪更生都免为庶人。

    二月丁巳,立弟刘竞为清河王。戊午陇西地震。败城郭室屋。压杀许多人。

    三月,立广陵厉王子刘霸为王。下诏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等,假贷给贫民耕种。又下诏赦天下。举茂才异等直言极谏之士。

    夏四月,立子刘骜为皇太子。待诏郑朋荐太原太守张敞,是先帝名臣,宜傅辅皇太子。皇上问萧望之。望之以为张敞是能吏,任治繁乱才能轻浅。非师傅之器。天子使使者征召张敞,准备用为左冯翊。但不巧张敞正好病卒。只好作罢。

    下诏赐萧望之爵关内侯。给事中。朝朔探望存问。

    关东饥荒。齐地人相食。秋七月巳酉,地复震。皇上复欲征周堪刘更生,欲以他们为谏大夫。弘恭石显白令他们皆为中郎。皇上器重萧望之不己,欲依重他使他为相。恭显及许史兄弟侍中诸曹,都对望之侧目以望。更生于是使其外亲上变事,言今日地震,都是由于弘恭等人而起。臣愚以为应该贬退恭显等,以彰显其等蔽言之罚。进望之等人,以通贤者之路。如此则太平之门开,灾异之原就会壅塞了。

    书奏,恭显怀疑这是更生所为。白请拷问奸诈。果然服辞。遂逮致更生系狱。免为庶人。正好望之子散骑中郎萧己也上书讼望之前事。事下有司,复奏望之前所坐明白,并没有谮诉他的人。如今却叫他的儿子上书,称引无辜之诗,有失大臣体面,不敬,请求逮捕。弘恭石显知道望之素来高节,不肯受屈辱。就上言望之前幸得不坐,复赐爵邑。不悔过服罪,还深怀怨望,教子上书,归过于上。自以为身为师傅,终将不会坐事。如果不委屈望之牢狱里走一遭,塞其怏怏之心,则圣朝无以施恩厚。皇上说:萧太傅素来刚直,怎么肯接受审问?石显等说: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语言罪轻,他不会因此而死的。

    皇上就答应了他们的奏请。冬十二月,石显等封诏书交给谒者。敕令亲手交给望之。密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将萧望之宅邸围住。使者至门,召望之。望之问门下生鲁国朱云。朱云好守节之士,劝望之自裁。于是望之仰天长叹说:我曾经备位宰相,如今已年逾六十了。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也太过鄙恶了吗?于是喊着朱云的字说:游,赶快和药来。不要让我久留不死。遂饮鸠自杀。
………………………………

卷二十八      汉纪二十(2)

    天子闻萧望之自杀,大惊说:我就怀疑他不肯前去牢狱,如今果然杀我贤傅。当时太官刚刚献上昼食,皇上于是推开饭食,为之涕泣。哀动左右。于是召石显等,责问他们议不详审的过失。显等都免冠谢罪。过了良久,然后也就放过了他们。皇上追念望之不忘,岁时遣使者祀祭望之的坟冢。终元帝之世。

    司马光评论说:孝元皇帝作为君主,实在也是过分了。怎么会如此易欺而难悟呢?石显弘恭谮诉望之,诚然是有所不能分辨的地方,但当开始怀疑望之不肯就狱时,而恭显以为必无忧,最后望之果然自杀。到这里恭显之欺已经很明显了,若在中智之君,谁会不感动奋发,以致邪臣之罚?而孝元则不然。虽然涕泣不食,以感伤望之,但终不能诛显恭,仅得其免冠谢罪而已。如此则奸臣如何可以得到惩戒?只是助长奸臣的邪心气焰。以后再无所忌惮了。

    是岁,弘恭病死。石显为中书令。

    当初,武帝灭南越,开置珠崖,儋耳郡。在海中的岛上。吏卒都是中国人,多侵凌当地原住民。当地原住民亦暴恶。自以与陆地隔绝,数犯吏禁,大抵每隔数年就会有一次小小的暴动。杀死守吏,这时汉室就得发兵击定之。二十余年间,大小反了六次。至宣帝时又再反。皇上即位第二年,珠崖山南县反。发兵平叛。这时诸县更叛。连年不定。皇上博谋于群臣。准备征发大军,待诏贾捐之说:臣闻尧舜禹有圣德,地方不过数千里,西被流沙,东渐于海。四方同事接受他的教化。假如想要接受中国的教化,则接受他,治理他。若不肯接受中国的教化,也不强求,由他自由生息。因此君臣歌颂功德,天下生灵,各得其所。武丁,成王,殷周大仁之君,然其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但却颂声并作,万物生灵都其乐融融。越裳氏经过重重翻译,也要前来进贡。这并不是兵革所能做到的。后来到了秦朝,兴兵远攻,贪外虚内,而天下因之溃叛。孝文皇帝偃武兴文,当此之时,断狱数百,赋役轻简,孝武皇帝历兵马以攘四夷,天下断狱数万,赋烦役重,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望夫之归,孤儿失父母号哭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这都是因为扩地太大,征伐不休的原因啊。如今关东民众困苦已久,以至于流离道路。人情莫亲于父母,莫乐于夫妇。如今竟至于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这可是社稷之忧啊。如今陛下不忍悁悁之愤,将要驱赶士众,使他们堕入茫茫大海之中。为了在幽冥之地一快私心,不是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万民的良策。诗经说,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说他们当有圣人起于中国时,就会归顺。中国一旦衰弱,就会背叛。从古到今都是如此,何况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蛮夷呢。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流传下来的习俗是以鼻饮水,与禽兽无异。本不足以设置郡县。而且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还未见到敌人,战士就先自死,又不是只有珠崖有珠樨玳瑁,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军威。其民譬如龟鳖,何足贪得呢?臣借以往平定羌反的事说一下,暴师未曾一年,兵出不踰千里,已耗费四十余万万,大司农钱尽,只好用少府禁钱来续。一个小小的角落出现叛乱,就会花费如此巨大。何况劳师远攻,只会搭上士兵的性命而无所收获。臣愚以为,既非冠带之国,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以无所为,愿因此放弃珠崖,专以体恤关东为忧。

    皇上问丞相御史如何,御史大夫陈万年以为当击珠崖。丞相于定国以为前日兴兵击之连年,护军都尉校尉及丞,凡十一人,还者二人,卒士及转输死者万余人,费用三万万余,尚未能尽降。今关东困乏,民众之心难以撼动,贾捐之的提议很对。皇上从之,息兵。贾捐之,是贾谊的曾孙。

    三年春,下诏说:珠崖掳杀吏民,背叛为逆,如今廷议,有人以为可击,有人以为可守,还有人干脆以为可以放弃。所言各有道理。朕日夜苦思大家的言论,羞于国威不行,则想要诛之。狐疑辟难,则想要坚守屯田。通达时变者,则忧万民。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哪个重要呢?当然是万民之饥。就连宗庙之祭礼,都因为凶年而不能准备,何况仅仅为了一点脸面而兴师动众讨伐远夷?如今关东大饥,仓库空虚,本无以相赡,又要动兵,此举不仅劳民,而且凶年继至。因决定废除珠崖郡,其民有慕义欲内属的,可就便安置。不同意的,也不要勉强。

    夏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鹤观受灾。赦天下。

    夏,旱。

    立长沙炀王弟刘宗为王。长信少府贡禹上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大半,以宽徭役。六月,下诏说:朕时刻记挂黎民百姓的饥寒。离宫守卫,远离父母妻子,做一些不急之务,守卫一些无人居住的宫室,恐怕无助于阴阳之道的调和。因此决定撤去甘泉建章诸宫卫,令这些卫士归家就农,百官务必各自减少公费。条奏不得有所隐讳。

    是岁,皇上再次提拔周堪为光禄勋。周堪弟子张猛为光禄大夫。给事中。大见信任。

    四年春正月,皇上行幸甘泉宫,郊祭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赦汾阴囚徒。

    五年春正月,以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皇上行幸雍,祠五畤,

    夏四月有星孛于参。皇上用诸儒贡禹等的言论,下诏太官不要每日宰杀所用食具各减半。乘舆秣马,不要耽误正事就可以了。并罢去闲散官员,减省刑罚七十余事。

    陈万年卒。六月辛酉,长信少府贡禹为御史大夫。禹前后言得失,书数十上,皇上嘉其质直,对他的言论多所采纳。

    匈奴郅支单于,自以道远,又怨汉拥护呼韩邪单于而不助己,困辱汉使者江乃始等,遣使奉献,因求侍子。汉议遣卫司马谷吉送侍子归国。御史大夫贡禹,博士东海匡衡以为郅支单于向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

    谷吉上书言,中国与夷狄,有羁縻不绝之义,今既养全其子十年,德泽甚厚,空绝而不送,近从塞还,是向他们表示弃捐不顾的意思,会使他们再无向从之心。如此弃前恩立后怨,臣以为不便。议者见前江乃始无应敌之数,智勇俱困,以致耻辱。即预先为臣忧虑,臣幸得建强汉之节,承明圣之诏,宣谕厚恩。单于应该不敢放肆。若其怀禽兽之心,加无道于臣,则单于戴此大罪,必遁逃远舍,不敢近边,没一使而安百姓,是国之计臣之愿,愿送至单于庭。

    皇上答应了谷吉。既至单于庭,郅支单于怒,竟杀了谷吉等人。自知负汉,又闻呼韩邪益强,恐见袭击,欲远去。会康居王数为乌孙所困,与诸翕侯计议,以为匈奴是大国,乌孙素来附属之。如今郅支单于困厄在外,可以迎置东边,使他合兵取乌孙而立之。如此常无匈奴之忧了。即使使者至坚昆,与郅支联络。郅支素恐,又怨乌孙,闻康居计大喜。遂与之相结。引兵而西。郅支人众中寒道死,才余三千余人。到康居,康居王以女妻之。郅支亦将女儿送给康居王。康居甚尊敬郅支。希望能依靠他的威名胁迫诸国。郅支多次借兵击乌孙,深入至赤谷城。杀掠人民,抢夺畜产而去。乌孙不敢追。西边空虚,无人居住之地有五千里。

    冬十二月,丁未。贡禹卒。丁巳,长信少府薛广德为御史大夫。
………………………………

卷二十八   汉纪二十(3)

    永光元年春正月,皇上行幸甘泉宫。郊祭泰畤。礼毕,因留下射猎。薛广德上书说: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陛下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诚为陛下悼惜。如今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愿陛下赶快还宫,思考与百姓同忧乐的事。天下幸甚。

    皇上得书,立即于当日回宫。

    二月,诏令丞相御史举荐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之人。光禄每年从这些人里面选取郎从官。

    三月,赦天下。

    雨雪陨霜杀桑。

    秋,皇上准备祭祀宗庙。出便门,想在这里乘坐楼船进入宗庙。薛广德拦住乘舆车,免冠顿首说:按礼节,陛下应该从桥上过。有诏说,大夫戴上帽子起来吧。广德说:陛下不听臣的劝告,臣将自刎,以血染车轮。陛下终是不得入庙了。

    皇上不高兴了。这时先驱光禄大夫张猛近前说:臣听说主圣臣直,乘船危险,从桥上过才是平安之道。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的话可听。皇上说:明晓事理的人不应该这样吗?于是改从桥上经过。

    九月,陨霜杀坏庄稼。天下大饥。丞相于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御史大夫薛广德,都因为灾异请求退位,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免。太子太傅韦玄成为御史大夫。

    广德归家,悬挂其安车,以传示子孙为荣。

    皇上为太子时,从太中大夫孔霸受尚书,及即位,赐孔霸爵关内侯号为褒成君,给事中。皇上想要使孔霸居于相位,但孔霸为人谦退,不好权执,常称爵位太过,何德以堪之。御史大夫屡缺,皇上想用孔霸,孔霸让位,至于再三,皇上深知其至诚,就不再用他,因此更加敬重他,赏赐甚厚。

    戊子,侍中卫尉王接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石显忌惮周堪张猛等,多次毁短他们。刘更生害怕他们倾危,就上书说: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达到了群臣和合的极致。众臣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故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至周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则日月薄食,水泉沸腾,山谷异处,霜降失节,由此看来,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国家安,异众者国家危。这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今陛下开三代之业,召文学之士,悠游宽容,使得贤邪并进,如今贤不屑混肴,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馋并进。致使朝臣不和,更相馋毁。转相是非。所以荧惑耳目,感移心意之事不可胜载。他们分曹为党,往往群朋。将会同心以陷正臣。正臣得进,是国家大治之表,正臣遭陷是造成国家变乱的根源。不知当用谁,而灾异数见,这是令臣寒心的原因,自初元以来六年了,按春秋的记载,六年之中灾异出现的次数,没有超过当下的。追朔其原因,是因为馋邪并进的缘故。馋邪之所以并进,是因为皇上多疑心,既已用贤人而行善政,一旦有人进谗言,则贤人退而善政也就不再实行。执狐疑之心的人,偏偏就会招来馋人之口。持不断之意的人,往往最容易开群枉之门。馋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士消。故易有否泰,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则国政日乱。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则国政日治。当年鲧共工驩兠与舜禹共处尧朝,周公与管蔡并居周位,当时他们之间迭相毁短,流言相谤,不可胜记,帝尧成王能贤舜禹周公,而消共工管蔡,故得以大治。荣华至今。孔子与季孟一道在鲁国入仕。李斯与叔孙都在秦国因宦者得进,定公始皇贤季孟李斯而消孔子叔孙,因此国家大乱,汙辱至今。因此治乱荣辱的开端,在乎所信任的人。信任既贤,在于坚固而不移,诗经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说的是人要守善笃。易经说,涣汗其大号,说的是号令如汗,汗既出了就不会返回去。如今出善令,转眼又反悔,就如同返汗,用贤不足三旬而退,是转动顽石。论语说见不善如探汤,今二府上奏佞馋不当在位,历年而不去。因此出令则如返汗,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如此希望阴阳调和,不也是太难了吗?因此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譁于民间。故诗经说,忧心悄悄,愠干群小。小人成群,诚足愠也。昔日孔子与颜渊子贡互相称誉。但不为朋党。禹稷与皋陶传相吸引,不为比周。为什么?忠于为国,没有邪心。今佞邪与贤臣都在宫内宿卫,奸佞合党共谋,违善依恶,私下聚谋,数设危险之言,想要倾移主上,如果忽然就用了他们的谗言,可就应验了多次发生灾异的原因。自古明圣,就没有无有诛杀而国家得治的先例。因此舜有四放之罚,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今以陛下之明智,诚能深思天地之心,览否泰之卦。将周唐所进以为法,秦鲁所消以为戒。思考祥应之福,灾异之祸。以处置当世之变,放远佞邪之党,散坏险詖之聚。杜闭群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这可是太平之基,万世之利的事。

    石显见其书,就更加与许史比肩而怨刘更生等人了。是岁,夏寒。日青无光。石显及许史子弟都说是周堪张猛用事的过失,皇上心里倚重周堪,但又怕众口难平,无所取信,这时有长安令杨兴,因为才能得幸。经常称誉周堪。皇上欲以他为助,于是就召问杨兴,朝臣传言'(切齿,争讼之意)不可光禄勋是什么意思?

    杨兴是倾巧之士,见皇上这样问,以为皇上是在怀疑周堪,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