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话第一编年史-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J艿桨芜捎玫模蚱鹩谇敉剑ノ荷凶孪涤牡塾懈杏诜胩频难月郏彩钩纸谏馄渥铮菸浦刑亍P倥傻N涞圻补谕街校菸耗谑罚侨庖虼说玫桨材U懦ㄎ┱滓凶锏泵猓绪锢糁篮竺胺刚懦ǎ懦ń罩沃锷保浼易运咴┣拐吒窗矗雷嗾懦ㄔ羯比耍献嗲肭蟠叮熳硬幌缕渥啵雒眨仙仙饷饬钕拢坩缯懦ò菸街荽淌罚浠衿溆谩G笆啦⒉皇撬桨馊鋈耍皇翘坝谄洳牌饔幸嬗诠叶选P⑽氖保倮艟庸僬撸枷M铀锵嗉蹋质希馐希蚨际遣挚饫糁蟆F涠だ簦捕及补倮种啊H缓笊舷孪嗤泄肚抑狻F浜笊陨员湟祝湟韵拢啻偌保质恼拢玖ヒ蟠淌肪氽揽料福⒀镆跛健9倮艋蚓庸偈露耍凸视拢淮碛诘缆贰V胁殴度萸笕虏呕澄D诠恕R磺杏秸叨唷6找媲峒裘穸夹】此牵虺制湮⒐黾映勺铮嫠咚玖ゴ淌罚蛑苯由鲜楦嬷V谑湟孜#杂惺б饧从欣肱现摹G叭丈窖敉鐾剿樟畹茸莺幔羰苛倌眩戏谒酪濉U庵饕且蛭叵嗤ㄔ缫焉ナУ脑倒省P⒊苫实塾谢谝猓纶槎薰首葜铮彩拐叽徒鹞亢衿湟狻J翟谑且蛭矣屑保磺卸既“煊诙6鹬啬盐#拍芤凼瓜率簟P⑿实郯渖浦蚊裰簦姓论乐拢3A糁胁环ⅰ5鹊缴饬钜怀觯簿涂梢越獬涔А9适律惺楹苌傧抡拢褪俏瞬环橙虐傩眨蛭坏┱孪拢突嶂ぱ橄抵危蚴狗刚咚烙小U挛谋赜懈腋嬷郑獠畔抡隆OM菹铝羯裼谠裣图巧仆H萑坛甲樱灰鹨郧笕6芾泶淌啡ㄏ亓睿胁湃沃罢撸饲椴荒懿挥泄睿梢钥硭∑湫∽铮罹×φ哂兴啊U獠攀堑苯窦蔽瘛G八樟罘⒛眩泊蠓蛑鸬廖首矗笔奔蠓蛎挥锌捎弥耍驼斜T厔令尹逢,拜为谏大夫遣之。今诸大夫有才能者甚少,应该预先畜养可以有所成就者,则吏士赴难不爱其死。若临事仓促才去求才,非朝廷之所明断。
书奏,王嘉因引荐儒者公孙光满昌,及能吏萧咸,薛修,皆故二千石有名望者。天子纳而用之。
………………………………
卷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2)
六月,立鲁顷王子部乡侯刘闵为王。皇上因为寝疾未定,冬十一月壬子,令太皇太后下诏,恢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罢南北郊庙。皇上也不能亲至甘泉河东,只是遣有司行事,前去礼祀而已。
无盐危山上自起覆草成路,如人力开辟的驰道一般。又有瓠山上的石头自动翻转。东平王刘云及王后亲自石所拜祭,并整理石头,在石头上束上厚厚的山草,并为之设祠祭祀。河内息夫躬,长安孙宠相谋共同告他。说,这可是争取封侯的好机会。于是与中郎右师谭一道通过中常侍宋弘上变事密告。当时皇上因为常年病重特别厌恶这样的事。事下有司,逮王后下狱验治,服辞是祠祭咀祝皇上,为刘云求为天子。以为山石起立,是宣帝兴起的标志。有司请诛东平王刘云,有诏废徙房陵。刘云自杀。王后及舅伍宏,及成帝舅安成共侯夫人皆弃市。事连御史大夫王崇,左迁大司农。擢孙宠为南阳太守。右师谭为颍川都尉。宋弘,息夫躬皆为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
四年春正月,大旱。关东民众无故惊走。各持麻杆一枚,转相付与说,行西王母筹策。道路相见,多至千数,或赤足被发,或暗夜冲关,或逾墙而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驿传行。经过二十六个郡国至京师,不可禁止。民众又聚会里巷阡陌,设置博具。歌舞祠西王母。直至秋天方才逐渐散去。
皇上欲封傅太后从父弟侍中光禄大夫傅商,尚书仆射平陵郑崇进谏说,孝成皇帝封亲舅五侯,天为之赤黄昼昏,日中有黑气。孔乡侯是皇后之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且有些因缘。如今无故欲封傅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臣愿以身命当国咎。郑崇因持诏书奋起。
傅太后大怒。说:哪有身为天子,却反为一臣所制约的。
二月癸卯,皇上遂下诏封傅商为汝昌侯。
驸马都尉侍中云阳董贤得幸于皇上。出则参乘,入则御侍左右。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皇上同卧起。曾有一次昼寝,身子压住了皇上的衣袖。皇上欲起而董贤未觉,皇上为了不惊动董贤,竟然断袖而起。又下诏董贤之妻可以通过引籍,直达殿中,在董贤所住的地方留宿。又招董贤的女弟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昭仪及董贤与其妻,旦夕上下,并侍于皇上左右。以董贤之父董恭为少府,赐爵关内侯。诏令将作大匠为董贤在北阙下起建宅第,重殿洞门,土木之功,穷极技巧。赐武库禁兵上方珍宝。其选物上等,尽在董氏,而乘舆所服,都在其下。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匣,都预先赐给董贤,无不备具。又令将作为董贤在义陵旁起冢茔,内设便房,外为徼道,周垣数里。
郑崇因为董贤贵宠过度向皇上进谏,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病颈间长疮,想要乞骸骨不敢。尚书令赵昌佞谄,素害郑崇。知道郑崇见疏,因奏郑崇与宗族互通,疑有奸情,请按治。皇上责让郑崇说,先生门庭若市,为什么却要禁止主上与人来往?郑崇回答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皇上怒,下郑崇狱。司隶孙宝上书说,尚书令赵昌奏仆射郑崇狱,经过覆治,榜掠将死,卒无一辞。道路称冤。怀疑是赵昌与郑崇内有夙嫌,浸润相陷。禁门枢机近臣,蒙受冤馋,亏损国家,为谤不小。臣请求按治赵昌以解众心。
书奏,皇上下诏说,司隶孙宝,附下罔上,竟然在春月做出欺上之事,以遂其奸心,是国家之贼。免孙宝为庶人。郑崇竟死狱中。
三月,诸吏散骑光禄勋贾延为御史大夫。
皇上欲封董贤为侯而没有找到时机,侍中傅嘉劝皇上定息夫躬孙宠告东平王本章,去宋弘,改为是通过董贤而上闻。想要以此功而封侯,应该皆先赐爵关内侯。
过了不久,皇上想要封董贤等,但又心忌王嘉。于是先使孔乡侯傅晏持诏书向丞相御史明示。于是王嘉与御史大夫贾延上封事,言窃见董贤等三人始赐爵,众庶匈匈,大家都说,董贤贵幸,其余人一并蒙恩。至今流言未解。陛下既然施仁恩于董贤等,应该将董贤等人的本奏语言向朝臣公开。然后延问公卿大夫,博士议郎,考合古今,明正其义,然后加赐爵土。不然,恐将大失众心。海内引领而议,暴评其事,一定会有人以为当封,所以陛下才从其所请,天下虽不悦,但咎有所分,错不独在陛下。前定陵侯淳于长初封,其事也经过众议,大司农谷永以为淳于长当封,众人归咎于谷永。先帝不独蒙其讥。臣王嘉,臣贾延才驽不称,死有余责,知道若顺指不忤,可得须臾容身。所以不敢者,是为了思报厚恩。
皇上不得已,只好暂且将这事放下。
夏六月,尊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
秋八月辛卯,皇上下诏切责公卿说:昔日楚有子玉得臣,晋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近事有汲黯折淮南之谋。今东平王刘云等至有图弑天子逆乱之谋,是由于公卿股肱不能悉心专务聪明以销厭未萌之故。赖宗庙之灵,侍中驸马都尉董贤等发觉上闻,才得伏诛。书经不是说吗,用美好的德行来表彰善事。封董贤为高安侯。南阳太守孙宠为方阳侯。左曹光禄大夫息夫躬为宜陵侯。赐右师谭爵关内侯。又封傅太后同母弟郑恽之子郑业为阳信侯。
息夫躬既亲近,数进见言事。议论无所避,上疏历诋公卿。众畏其口,见之侧目。
皇上使中黄门发武库兵器前后十余次送董贤及皇上乳母王阿舍。执金吾母将隆奏言,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用大司农钱,大司农钱,包括乘舆供养,都不从这里出。供养劳赐,一律出于少府。这是为了不以本藏给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费。别公私,示正路。古时诸侯方伯专征伐,才赐给斧钺。汉家边吏职任拒寇,亦赐府库兵器,都是因为职任所在,然后可以蒙用。春秋之谊,家不藏甲,是为了抑臣威,损私力。今董贤等只是便辟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给其私门,取国家威器,供其家私备,使民力分于弄臣,武兵设于微妾。建立非宜,只会增加骄奢。非是可以明示四方的事。孔子说,天子之礼,为什么出现在三家之庙堂?臣请收还武库。
皇上揽奏不悦。不久,傅太后使谒者贱买执金吾官婢八人,母将隆奏言贱买请更评值。皇上于是制诏丞相御史,母将隆位在九卿,既无以匡正朝廷之不足,而反奏请与永信宫争贵贱之价,伤化失俗,以母将隆前有安国之言,左迁为沛郡都尉。起初,成帝末年,母将隆为谏大夫,尚奏封事,言古人选诸侯入为公卿,以褒功德。宜徵定陶王。使他在国邸以镇万方。因此皇上思其言而饶恕了他。
………………………………
卷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3)
谏大夫渤海鲍宣上书说,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贤人之路,浊乱天下,奢泰无度。穷困百姓。因此日食将有十次,彗星四起。危亡之徵,是陛下所亲见。如今为什么反复超过从前呢?今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是一亡。县官重责更赋租税,是二亡。贪吏并公受取不已,是三亡。豪强大姓,蠡食无厌,是四亡。苛吏徭役,失农桑时,是五亡。部落鼓鸣,以为盗贼,男女遮列而追,是六亡。盗贼劫掠,取民财物,是七亡。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是一死。治狱深刻,是二死。冤陷无辜,是三死。盗贼横发,是四死。冤仇相残,是五死。岁恶饥饿,是六死。时气疾疫,是七死。民有七亡而无一得,希望国家安宁实在太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希望刑措不用,实在太难。这难道不是公卿守相贪残成化所致吗?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将恻隐之心加于细民,从而帮助陛下教化天下的?他们的志向在于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他们以为如臣之类为愚。陛下提拔臣处高位,实在是希望能够对国家有毫毛之益。岂是徒使臣美食大官,独处高位而无作为的呢?天下,乃是皇天之天下,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之民。应该平等对待天下子民。与尸鸠之诗相符。今贫民菜食不厌,衣服破弊,父子夫妇,不能相保。实在令人鼻酸。陛下若不相救,将让他们何处安身立命呢?为什么独养外亲及幸臣董贤,多赏赐及大万数,使奴从宾客,浆酒弃肉。苍头庐儿,皆因之致富。这一切可并非天意。及汝昌侯傅商无功而封的事都是一样。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是天下之官爵。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却希望天悦民服,岂不是太难了?方阳侯孙宠,宜陵侯息夫躬,诡辩足以服众,其强横可以独立,是奸人之中的雄长。他们惑乱世人尤为厉害。应该寻找机会罢退他们。外亲幼童未通经术者,应该令他们选择师傅,学习经术。赶快召徵故大司马傅喜总领外亲。故大司空何武,师丹,故丞相孔光,故左将军彭宣,他们的经学皆超过博士,而且他们的职位都经历过三公。龚胜为司直,郡国因为他守正不阿,都谨慎选举,因此对他可大加委用。陛下以前因为小不忍黜退何武等人,海内失望。陛下能够容忍那么多没有功德的人,难道就不能容忍何武等人的忠直吗?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能够自专快意而已。
鲍宣言语虽然刻切,但皇上因为鲍宣是名儒优容之。并不怪罪。
匈奴单于上书,愿意朝会五年。当时皇上身被重疾,有人说匈奴从上游来,是为了厌胜人主,自黄龙竟宁时,只要单于朝会中国,就会有大的变故发生。皇上因此感到为难。于是就向公卿询问。大多数人也都以为虚费府帑,可以暂且不要答应。匈奴使者辞去未发,黄门郎*上书进谏说:臣听说六经谈论治国,贵于未乱,兵家制胜之道,贵于未战。两者都很精妙。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推辞,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就会有嫌隙了。匈奴本是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的蛮夷之邦。不能和他产生嫌隙那是必须的。臣不敢说远的,就说说自秦以来的事实。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他虽然不敢窥西河,秦也只好筑长城为界以阻挡他。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时高祖手下能臣济济,最后所以脱困,也是用了见不得人的小计。高后时,匈奴悖慢,大臣也只好为书顺词以答,然后才得以解困。及孝文时,匈奴侵暴北边,候骑竟至雍甘泉,京师大震,发三将军屯棘门,细柳,霸上,以备之。数月才罢军。孝武即位,设马邑之防,欲诱匈奴,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何况单于之面?其后为了江山社稷,规划万载长策,于是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窴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瀚海。虏明王贵人以百数。自此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却未肯称臣。前世之人岂是为了倾无量之费,役使无罪之人,在狼望山之北图一时之快呢?他们以为不一劳者不永逸,不暂费者不永宁。因此才使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口齿。虽如运府库之财,填庐山之壑。并不后悔。至本始之初,匈奴有野心,欲劫略乌孙,侵犯公主。于是发五府之师十五万骑,以攻击他。当时鲜有所获,徒奋扬威武。表明汉兵之威有若雷风而已。虽空行空返,尚诛两将军。因此北狄不服,中国就不能高枕安寝。后至元康神爵年间,大化神明,鸿恩溥洽,而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日逐,呼韩邪携国归死,匍匐称臣。然而尚且以羁縻之计,并不以臣妾待之。自此之后,欲朝者不拒。不欲朝请者也不强求。为什么这样呢?外国人天性忿鸷,形容魁健,负力怙气,难以以善教化,却易习恶行。其强难屈,其和难得。因此未服时劳师远攻,倾国殚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如此之难。既服之后,慰荐抚楯,交接贿遗,威仪俯仰,如此之备。往时大汉也曾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籍荡姐之场(荡姐,羌种的分支),刈绝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就已经犁其庭,扫其闾,并设置郡县,云撤席卷,后无余灾。只有北狄与此不同。真正是中国的最强大的敌人。三垂比之悬绝,前世对此特别重视。不是简单可以轻视的。今单于归义,怀赤诚之心,欲离其王庭,陈见于前,这是上世的遗策,神灵所想望的事,国家虽费,但也是不得已的事。为什么竟以来厌胜的说辞拒绝他,使匈奴疏远到无日之期?消往日之恩,开将来之隙。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怎能不为大忧呢?明者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能先于未然,即使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一有嫌隙之后,虽有智者劳神费力,也不如未出现嫌隙时为好。且往日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岂是为了防止康居,乌孙能够越过白龙堆而入寇西边呢?是为了牵制匈奴。百年之劳,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希望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制边萌之祸。
书奏,天子醒悟,召还匈奴使者,改报单于书而许之朝请。赐*帛五十匹,黄金十斤。单于未出发,染病。复遣使说愿于明年朝会。皇上许之。
董贤贵幸日盛,丁傅子弟害其宠,孔乡侯傅晏与息夫躬密谋,欲求居位辅政。会单于因病未朝,息夫躬以此为缘由上奏,以为单于当以十一月入塞,后来以病为理由,怀疑有他变。乌孙两昆弥弱,卑爱嚏强盛,东结单于,遣子往侍,恐怕他们联合以并乌孙,乌孙被吞并,则匈奴强盛。而西域就危险了。可令降胡诈为卑爱嚏使者来上书,欲因天子之威告诫单于,使他归臣侍子。因下其章,故意令匈奴客知道。这是所谓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书奏,天子引见息夫躬。召公卿将军大议。左将军公孙禄以为中国常以威信怀服夷狄,息夫躬欲以逆诈,造不信之谋,不可许。且匈奴赖先帝之德,保塞称藩,今单于因病不能前来朝贺,遣使自陈,不失臣子之礼,臣禄自保没身不见匈奴为边境之忧。息夫躬从后扯公孙禄衣角,说:臣为国家献计,希望先谋于未然,预图未形。为万世虑。而公孙禄却要以其犬马年齿自保目中所见,臣与公孙禄意见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皇上说:好。于是罢群臣之会,独与息夫躬计议。
………………………………
卷三十五 汉纪二十七(1)
息夫躬因向皇上建议,近日灾异屡现,恐怕一定会有非常之变。可遣大将军行边兵敕武备,斩一郡守以立威。震四夷,并因以厌应灾异。皇上也以为该如此,就问丞相王嘉。王嘉回答说:臣听说动民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下民微细,犹不可诈。何况上天神明怎可欺诈呢?天现异象,是为了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如此民心悦而天意也得以匡正。辩士只见一端,就妄自以自己的意愿附注星历,虚造匈奴西羌之难,谋动干戈。设为权变,非应天之道。守相一旦有辜负国家之罪,则车驰诣阙,交臂就死。其恐惧如此,而谈说者却欲使其离安就危,辩口快耳,其实不可从。参议政事,最忌谄谀倾险辩惠深刻之徒。昔日秦繆公不从百里奚蹇叔之言,以败其师。其悔过自责,痛恨诖误之臣,思黄发之言,名垂于后世。愿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不要以先入之言为主。皇上不听。
元寿元年春正月辛丑朔,诏令将军,中二千石举荐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是日,有日食。皇上诏令公卿大夫悉心陈过失。又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大赦天下。丞相王嘉奏封事说: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尚幸上林,后宫冯贵人从临兽圈,猛兽惊出,贵人在元帝面前挡着,元帝嘉其义,赐钱五万。掖庭见亲,有加赏赐,嘱其人勿当众谢恩。以示公平。赏赐节约,当时外戚家资千万的很少。因此少府,水衡,现钱多多。虽遭初元永光凶年饥馑,以及西羌之变,外奉师旅,内赈贫民,终无倾危之忧。这是因为府藏充实的缘故。孝成皇帝时,谏臣多言微行之害,及女宠专爱,耽于酒色。损德伤年,其言甚切,然而终不怨怒,宠臣淳于长,张放,史育。史育数次贬退,家资不满千万。张放斥逐就国,淳于长榜死于狱。不以私爱害公义。故虽多内讥,朝廷安平。传业陛下,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崇尚节俭,徵来所过道上,称颂美德。天下因此回心望治。初即位,易帷帐去锦繍,忧闵元元,唯恐用度不足。如今开始作治。就连驸马都尉董贤,都在上林中起治官寺,又为董贤修治大宅。开门向北阙。引官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隶卒。甚于治宗庙。董贤母病,长安厨官供给祠具。在道中祈祷,道上行人皆供给饮食。为董贤治器具,器具制成,奏御乃行,自家贡献宗庙三宫,也不至如此烦费。董贤家有喜事,诸官并供。赏赐及苍头奴婢每人就达十万钱,使者护视,发取市物,百贾震动。道路欢哗。群臣惶惑,诏书罢苑,就赐给董贤二千余顷,均田之制,从此坠坏。奢侈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天惑其意,不能自止。陛下素来仁智慎事,而今却有此大讥。孔子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那么要这个国相干什么?臣王嘉幸得备位,窃自心下悲伤,不能通愚忠之信,使身死有益于国。不敢自惜。希望陛下慎己之独,深察众人之所共疑,往日邓通,韩嫣骄贵失度,逸豫无厌,小人不胜情欲,卒陷罪辜,乱国亡躯,不终其禄。这就是所谓的爱之适足以害之。应该深览前世,以减少董贤之宠。全安其命。
皇上览奏,由此不喜王嘉。
前凉州刺史杜邺以方正对策说:臣闻阳尊阴卑,是天地之道。是以男虽贱,各为其家阳,女虽贵,犹为其国阴。故礼明三从之义,虽有文母之德,必系于子。昔日郑伯遂姜氏之欲,终有叔段篡国之祸。周襄王内迫惠后之难,而遭居郑之危。汉兴,吕太后权私亲属,几危社稷。窃见陛下约俭正身,欲与天下同更始,然而嘉端未应,而日食地震,看一下春秋所记灾异,以所指像而言,日食明摆着是由于阳为阴所临,坤像法地,为土为母,以安静为德。而震为不遵*之像,占相如此明白,臣怎敢不直言其事?昔日曾子问从令之义,孔子说:这是什么话?闵子骞守礼可谓善。不苟从于亲,其行为无非理之事,因此他人没有可以离间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