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话第一编年史-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埽墙塘钏械牡浞叮谑橇跣憔蜕饷饬怂运碳榻6灾罱担河Φ毙⌒姆辣讣雷瘢疑肀呱岫阜ǎ急凰钡袅耍欢ú换崴狡蠹抑械哪囊桓觥
起初,王莽既杀鲍宣,上党都尉路平欲杀其子鲍永,因太守苟谏保护得全。更始徵鲍永为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将兵安辑河东并州。得以自置偏裨将领,鲍永至河东,击青犊,大破之。以冯衍为立汉将军。屯太原。与上党太守田邑等缮甲养士,以捍卫并土。
有人在大司马刘秀面前进言,守柏人不如定巨鹿。刘秀于是引兵东北,拔广阿。刘秀披舆地图,指示邓禹说:天下郡国如是,如今方始得到其一小部分,先生从前说以吾虑天下不足定,请解释一下我听。邓禹说:方今海内扰乱,人思明君,就如同赤子思念慈母,古时兴起之人,兴起的原因,不在于军事实力的大小,而在于德泽之厚薄。
蓟中之乱,耿弇与刘秀走失,北走昌平。前去依附其父耿况。因说耿况进攻邯郸。当时王朗遣将徇渔阳上谷,急发其兵。北州疑惑,大多都要服从他。上谷功曹寇恂,门下掾闵业对耿况说:邯郸猝然而起,难以使人信服。大司马是刘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可以归附他。
耿况说:如今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该如何?寇恂回答说:如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可以详择去就。寇恂请求东约渔阳,齐心合众,则取邯郸不在话下。耿况以为他说得对,就遣寇恂东去与彭宠定约,欲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投奔大司马刘秀。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刘秀。彭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朗,彭宠不能夺其志。
吴汉出城,在城外凉亭休息时,遇一儒生,同他闲谈时问他在外面的见闻,儒生说大司马刘公所过之处,为郡县所称许,邯郸称尊号者,实非刘氏。吴汉大喜,于是诈为刘秀书信,移檄渔阳,使儒生带着去见彭宠。并令他将所见所闻说与大家听。正好寇恂赶到,于是彭宠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县。杀王朗大将赵闳。寇恂还上谷,遂与上谷长史景丹,及耿弇,将兵一道南进。与渔阳军合。所过,击斩王朗大将,九卿校尉多人,共斩首三万级。平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共二十二县。前及广阿,闻城中车骑甚众,景丹等勒兵问道:城中是谁的兵马?城中回答:是大司马刘公。诸将大喜,即进至城下。开始传言二郡兵是为邯郸而来,城中皆恐。刘秀亲自登上西城楼,勒兵盘问。耿弇等拜于城下。刘秀即召入。耿弇详细的向刘秀说明了发兵的情状,刘秀于是将众将都召入府内,笑着说:邯郸将帅数次传说我发渔阳上谷之兵,我权且应言我亦发了,想不到二郡真的是为我而来。正希望与诸位及士大夫共同图此功名呢。于是以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他们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耿况彭宠师丹盖延皆为列侯。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急切不能用言语表达本意,然而沈厚有智略。邓禹数次向刘秀举荐,刘秀也就渐渐地亲重他了。更始遣尚书令谢躬率六将军讨王朗。不能下。刘秀至,与之合军。东围巨鹿,月余未下。王朗遣将攻信都。大姓马宠等开门引入。更始遣兵攻破信都。刘秀使李忠回信都行太守事。王朗遣将倪宏,刘奉率数万人救巨鹿,刘秀逆战于南栾,不利。景丹等纵突骑进击,倪宏等大败。刘秀说:我听说突骑是天下精兵,今见其战,实在是佩服了。耿纯对刘秀说:久守巨鹿,士众疲敝,不如趁大兵精锐,进攻邯郸。若王朗已诛,巨鹿就会不战自服了。刘秀从之。夏四月,留将军邓满守巨鹿,进军邯郸。连续作战大破敌军。王朗乃使其谏大夫杜威请降。杜威雅称王朗真的是成帝遗腹之子。刘秀说:假使成帝复生,天下也不可得,何况是诈称子舆的人呢。杜威请求万户侯,刘秀说:考虑得个全身也就可以了。杜威大怒而去。刘秀急使兵攻城,二十余日,五月甲辰,王朗少傅李立开门引汉兵入内,遂拔邯郸。王朗乘夜亡走,王霸追斩之。刘秀收王朗文书,得吏民与王朗交关谤毁的书信数千章,刘秀并不翻看,召会诸将军将其烧掉,并说:希望使那些观望反侧的人能够心安。
刘秀部分吏卒,各分隶诸军。士卒皆言愿归属大树将军。大树将军,是偏将军冯异,为人谦退不伐,敕令吏士,非交战受敌,常行于诸营之后。每当停止行军,诸将并坐论功,冯异常独自一人坐在远处的大树下,因此军中称之为大树将军。
护军宛人朱祐对刘秀说: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言帝王相),这是天命。刘秀说:召刺奸将军,收押护军。朱祐才不敢再说下去。
更始遣使立刘秀为萧王。令罢兵,与诸将有功者,诣行在所。遣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并北上就任。
刘秀居于邯郸宫中,昼卧温明殿。耿弇入造床下,请求单独说几句话。因对刘秀说:吏士死伤者众多,请求归上谷增益兵马。刘秀说:如今王朗已破,河北略平,还用兵干什么?耿弇说:王朗虽破,天下兵革才刚刚开始呢。今使者从西方来,欲罢兵,是不可听的。铜马,赤眉,之属数十辈,每辈数十百万人,所向无前。圣公不能成,败必不久。刘秀翻身坐起说:卿失言,我斩你。耿弇说:大王哀厚耿弇如父子,故敢披赤心直言。刘秀说:我和你开玩笑呢,你为什么这样说?耿弇说:百姓患苦王莽,复思刘氏。闻汉兵起,莫不欢喜。如去虎口。得归慈母。今更始为天子,而诸将军擅命于山东,贵戚纵横于都内,掳掠自恣,元元叩心,更思王莽之朝。因此知其必败。明公功名已著,以义征伐,天下可传檄而定。天下至重,明公可自取,不要让他姓抢去。刘秀于是辞以河北未平,不就徵。开始离异于更始。
是时诸贼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枪,尤来,上江,青犊,五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略。萧王刘秀欲击之,于是拜吴汉耿弇俱为大将军。持节北发幽州十郡突骑。苗曾闻讯,阴敕诸郡不得应调。吴汉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苗曾出迎于路,吴汉即将苗曾收斩。耿弇到上谷,亦将韦顺蔡充收斩。北州震骇。于是悉发其兵。
秋,萧王击铜马于鄡(qiao)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士马甚盛。吴汉将兵簿悉数上交莫府,纤毫不敢自私,萧王更加器重他。萧王刘秀以偏将军沛国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使他治理蓟城。
铜马食尽夜遁,萧王追击于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众合,再次大战于蒲阳,悉数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诸将未能信,降者亦不自安。萧王知其意,敕令降者各归营勒兵,自乘轻骑按行部阵。降者这才互相议论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怎么能不以死相投呢?于是皆服。将降人分别分配给诸将,兵众遂有数十万。
赤眉别帅,与青犊,上江,大彤,铁胫,五幡十余万众在射犬(地名),萧王引兵进击,大破之。南徇河内,河内太守韩歆降。
初,谢躬与萧王攻灭王朗,数与萧王违戾,常欲袭萧王。畏其兵强而止。虽俱在邯郸,遂分城而处。然而萧王有以慰安之,谢躬勤于吏职。萧王常称赞他说:谢尚书是真正的官吏啊。因此谢躬并不自疑。他的妻子知道了,常警告他说: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早晚受其所制。谢躬不纳。继而谢躬率其兵数万,还屯于邺。及萧王南击青犊,使谢躬邀击尤来于隆虑山。谢躬兵大败,萧王因谢躬在外,使吴汉与刺奸大将军岑彭袭居邺城。谢躬不知,轻骑还邺,武汉等收斩之,其兵众悉降。
………………………………
卷四十 汉纪三十二(1)
更始遣枉功侯李宝,益州刺史李忠,将兵万余人徇蜀汉,公孙述遣其弟公孙恢迎击李宝李忠于绵竹。大破汉军,李宝李忠狼狈逃走。公孙述遂自立为蜀王。民夷皆归附他。
冬,更始遣中郎将归德侯飒,大司马护军陈遵,出使匈奴。授单于汉旧制玺绶。因送云当所余亲属贵人从者还匈奴。单于舆骄纵,对飒,陈遵说:匈奴本与汉为兄弟,匈奴中乱,孝宣皇帝辅立呼韩邪单于,故称臣以尊汉。今汉亦大乱,为王莽所篡,匈奴亦出兵击王莽,空其边境,令天下骚动思汉,王莽卒以败而汉复兴,也是我的功劳。应当复尊我。陈遵与他争论,而单于始终坚持他的说法。
赤眉樊崇等将兵入颍川,分其众为二部。樊崇与逢安为一部。徐宣,谢禄杨音为一部。赤眉虽数次战胜,但疲敝厌兵。皆日夜愁泣。思欲东归。樊崇等计议,考虑大众东向必散,不如西攻长安。于是,樊崇逢安自武关,徐宣等从陆浑关,两道并入。更始使王匡,成丹与抗威将军刘均等,分据河东,弘农迎拒之。
萧王将北徇燕赵,料到赤眉必破长安。又欲乘机吞并关中,而未知该用谁才行,于是拜邓禹为前将军,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之西入关。令其自选偏裨以下可与他一道带兵的人。当时,朱鲔,李轶陈侨将兵号称三十万,与河南太守武勃共守洛阳。鲍永田邑在并州。萧王以河内险要富实,想要在诸将中选择一个能够守住河内的人,但不知谁能够胜任。于是去问邓禹。邓禹说: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人不可使。于是拜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萧王对寇恂说:昔日高祖留萧何守关中。我今日委公以河内,应当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其他军队。勿令他们北渡。并拜冯异为孟津将军,统领魏郡河内兵于河上。以拒洛阳之兵。萧王亲送邓禹至野王,邓禹既西去,萧王乃复引兵北上,寇恂调干粮,备器械以供军。军队虽然远征,但未尝乏绝。
隗崔隗义谋畔归天水,隗嚣恐怕受连累引火上身,于是就向更始告密。更始诛隗崔隗义,以隗嚣为御史大夫。
梁王永据国起兵,召诸郡豪杰沛人朱建等,并署为将帅。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凡得二十八城。又遣使拜西方贼帅西方贼帅山阳佼强为横行将军,东海贼帅董宪为冀汉大将军。琅琊贼帅张步为辅汉大将军。督青徐二州。与之连兵,遂专据东方。邔(qi)人秦丰起兵于黎丘,攻占邔,宜城等十余县,有众万人,自号楚黎王。汝南田戎攻陷夷陵,自称扫地大将军。转寇郡县,有众数万人。
建武元年春正月,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子婴为天子。聚党数千人,居临泾。更始遣丞相击斩他们。邓禹至箕关,击破河东都尉。进围安邑。
赤眉二部,在弘农会师。更始遣讨难将军苏茂狙击。苏茂大败。赤眉军遂大会合,于是分万人为一营,计三十营。
三月,更始遣丞相李松在蓩乡与赤眉决战。李松等大败。死者三万余人。赤眉遂转北至湖县。
蜀郡功曹李熊说公孙述宜称天子。夏四月,公孙述即帝位,号成家。改元龙兴。李熊为大司徒。公孙述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越嶲任贵据郡降公孙述。
萧王北击尤来大枪五幡于元氏。追至北平,连破其军。又战于顺水北,乘胜轻进反为所败。萧王自投高岸,突骑王丰下马将马让给萧王,萧王仅而得免。散兵归保范阳。军中不见萧王。有传言已见杀。诸将不知所为。吴汉说:大家努力,王兄子在南阳,何忧无主?大众恐惧数日乃定。贼军虽战胜,但忌惮于萧王的威名,遂趁夜引去。大军复进至安次。连战破敌。敌军退入渔阳。所过掳掠。强弩将军陈俊对萧王说:敌军无辎重,宜令轻骑于敌军阵前出战,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以不战而歼之。萧王称是。遣陈俊将轻骑驰出敌阵前,检视百姓堡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就掠取之。贼军至时无所得,遂散败。萧王对陈俊说:之所以能使敌人困疲而败,都是将军的计策好啊。冯异致书李轶,为陈祸福,劝令归附萧王。李轶知长安已危,但因为刘伯升之死,心不自安。于是回书说:李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今李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为机轴之将,千载一会,思成断金。惟愿深达萧王,愿尽愚策以佐国安民。
李轶自通书之后,不再与冯异争锋。因此冯异得以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又南下河南成皋以东十三县。降者十余万。武勃将兵万余人攻打诸畔者,冯异与他在士卿城下决战,大破其军并斩杀武勃。李轶闭门不救。冯异见其信效,将通书之事向萧王汇报,萧王回书说:季文(李轶字)多诈,人不能得其要领。今移其书告诉守尉应该小心提防。众人皆怪萧王为什么要宣露李轶的书信,朱鲔听说了,使人刺杀李轶。于是城中乖离,多有归降者。朱鲔听说萧王北征而河内孤,于是遣其将苏茂贾强将兵三万余人,渡鞏河攻温县。朱鲔自将数万人攻平阴以拖住冯异。檄书至河内,寇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县城下。军吏皆进谏说:今洛阳兵渡河,前后不绝。应该待众兵毕集,才可出城。寇恂说:温,是河内的藩蔽,失去温,则郡不可守。遂驰赴温城。旦日合战。而冯异遣来的救兵及诸县兵及时到达,寇恂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声呼喊: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寇恂因纵兵奔击,大破敌军。冯异亦渡河击朱鲔。朱鲔败走。冯异与寇恂追至洛阳环城一圈而归。自是洛阳震恐,城门昼闭。冯异寇恂移檄上状,诸将入贺。因上尊号。将军南阳马武先进说:大王虽执谦退,奈宗庙社稷何?宜先即尊位,再议征伐。否则的话,对方是谁的贼寇,而令我们驰马奋击呢?萧王惊讶的说:将军何出此言,可推出斩首。于是引军还蓟,复遣吴汉率耿弇景丹等十三将军,追击尤来等,斩首一万三千余级。遂穷追至浚靡而还。贼众散入辽西辽东,为乌桓貊人所抄击略尽。都护将军贾复,与五校战于真定,创伤严重。萧王大惊说:我之所以不让贾复別将众军,是因为知道他这个人容易轻敌。如今果然失我名将。听说其妇有孕,若生女,令我子娶之。若生男,则令我女嫁之。不要令其忧念妻子。贾复的伤病很快痊愈,在蓟追及萧王。相见甚欢。还至中山,诸将再上尊号,萧王又不听。行到南平棘,诸将再次固请。萧王不许。诸将且出。耿纯进言说: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他们的目的固然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志。今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恐怕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不要长久自苦。大众一散,就再难以复合。
耿纯言辞至切,萧王深有感悟,说:我将考虑这事。行至鄗,召冯异问四方动静。冯异说:更始必败。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众议,会儒生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来,见萧王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群臣因此再次奏请。六月乙未,萧王即皇帝位于鄗南。改元大赦。
………………………………
卷四十 汉纪三十二(2)
邓禹围安邑。数月未下。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渡河穿过大阳县,欲攻邓禹。邓禹逆击于解南,斩樊参。王匡成丹刘均合军十余万,共同进攻邓禹,邓禹军不利,明日癸亥,王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邓禹因得到机会重整军阵,甲子,王匡空营出击。邓禹令军中不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更始兵。王匡等皆败走,追斩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遂定河东。王匡等奔还长安。张卬与诸将计议说:赤眉旦日将至,见灭不久。不如掳掠长安,东归南阳。事若不济,还可以再入湖池中为盗。于是相约入说更始。更始怒不应。莫敢复言。
更始使王匡陈牧成丹赵萌屯兵新丰。李松屯军陬,以阻拒赤眉。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与隗嚣合谋,欲以立秋日祭兽王时,共劫更始以成前计。更始知道了,托病不出。召张卬等入内,准备将他们悉数诛杀。只有隗嚣称疾不入。召会客将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更始狐疑不决,张卬廖湛胡殷疑有变,遂突出。独申屠建在。更始斩申屠建。使执金吾将兵围隗嚣第,张卬廖湛胡殷勒兵烧门,入战宫中。更始大败。隗嚣亦溃围出,奔归天水。第二天,更始东奔赵萌于新丰。更始复疑王匡陈牧成丹与张卬等同谋,于是一并召入,陈牧成丹先至,随即斩之。王匡惧,将兵入长安,与张卬等会合。
赤眉进至华阴,军中有一名齐地的巫师,常鼓舞大家祠祭城阳景王。曾狂言景王大怒说:当为县官,何故为贼?有非笑巫师的人,就会得病。军中惊动。方望弟方阳对樊崇说:今将军拥百万之众,西向帝城,而无称号。名为群贼。势不可久。不如立宗室,挟义诛罚,以此号令,谁敢不从?樊崇等以为然。而巫师更加起劲的乱言。前至郑,就聚在一起商量说:现在迫近长安,而鬼神若此,应当求刘氏之后,共尊立之。
先是,赤眉经过式县的时候,抢掠故式侯刘萌之子刘恭,刘茂,刘盆子随军。刘恭少习尚书,随樊崇等降更始于洛阳,复封式侯。为侍中,在长安。刘茂与盆子留在军中。隶属于右校卒吏刘侠卿,主牧牛。及樊崇等欲立帝,求军中景王后,得七十余人,只有刘茂盆子及前西安侯刘孝最为近属,樊崇等说:听说古时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于是书札为符上写上将军。又将两个空札一道放在筐中,在郑北设坛场,祠祭城阳景王。诸三老从事皆大会,令盆子等三人居中并列,根据年龄次序取札。盆子最年小,最后取札,札中有大将军符命。诸将皆称臣参拜。盆子时年十五岁,被发徒跣,弊衣赭汗。见众人参拜,恐畏欲涕。刘茂对他说:将书符藏好。盆子即折而弃之。以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逢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其余皆列卿将军。
盆子虽立,犹朝夕拜刘侠卿。经常想要出去找牧儿一道游戏。侠卿怒而制止,樊崇等也不再候视。秋七月辛未,皇上使使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封酂侯。食邑万户。邓禹时年二十四。又议选大司空皇上以赤伏符上有王梁主卫作玄武,丁丑,以野王令王梁为大司空。又欲以谶文用平狄将军孙咸行大司马众人都不高兴了。壬午,以吴汉为大司马。起初,更始以琅琊伏湛为平原太守。当时天下兵起,伏湛独晏然抚楯百姓,门下督谋为伏湛起兵,伏湛将其收斩。于是吏民信向,平原一境,赖伏湛得全。皇上徵伏湛为尚书。使其典定旧制,又以邓禹西征,拜伏湛为司直,行大司徒事。车驾每出征伐,常留其镇守。
邓禹自汾阴渡河,入夏阳。更始左辅都尉公乘歙引其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在衙县阻击邓禹。邓禹再将他们战败。宗室刘茂,在京密间聚众,自称厌新将军,攻下颍川汝南,众十余万人。皇上使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强弩将军陈俊攻打他们,刘茂来降,封为中山王。
巳亥,皇上临幸怀县。遣耿弇陈俊驻军五社津。备荥阳以东乱军。使吴汉率建议大将军朱祐等十一将军,围朱鲔于洛阳。八月,进幸河阳。李松自掫(zou)引兵;还从更始。与赵萌共攻王匡张卬于长安。连战月余,王匡等败走。更始徙居长信宫。
赤眉至高陵,王匡张卬等迎降之。遂连兵共攻东都门。李松出战,赤眉生得李松。李松弟李况为城门校尉,开门纳赤眉兵。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单骑逃走。从厨城门出。式侯刘恭以赤眉立其弟,自系诏狱。闻更始败走,乃出见定陶王刘祉。刘祉为他除去械具,相与追到渭滨跟从更始。右辅都尉严本恐失更始,自己为赤眉所诛,即将更始带到高陵,自己将兵宿卫,其实围之。更始将相皆降赤眉,独丞相曹竟不降,手刃格斗而死。
辛未,诏封更始为淮阳王。吏民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若能将他送到官府的,可封列侯。
初,宛人卓茂,宽仁恭爱,恬荡乐道。儒雅不喜修饰,行事为人在于清浊之间,自束发至白首,未尝与人有争执。乡党故旧,虽行为才能与其不同,却都对他爱慕欣欣,极为尊重。哀平年间为密令,视民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民亲爱,不忍欺之。曾有人对他说部亭长接受他贿遗的米肉,卓茂说:亭长是因为你有事要他做才接受你的米肉吗?那人说:不是的,是我主动送给他的。你送给他他接受了,又为什么来告诉我?那人说:我听说贤明的君王,使百姓不畏官吏,官吏不取民遗。今天我害怕官吏,因此才会去贿遗他,而他竟然接受了,因此才来告诉大人。卓茂说:你是弊民无疑了。大凡人所以群居不乱,与禽兽不同,是因为有仁爱礼义。知道互相敬事的道理。你独不修此道,难道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吗?官吏固然不应当利用手中的权力强求民物,我知道亭长素来是一名善吏,岁时送点小礼走动,正是礼的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