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话第一编年史-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繍说:袁强曹弱,又先与曹氏为仇,如果归顺他会怎样?
贾诩说:我先说一说归顺曹氏的理由,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这是其一。袁绍强盛,我以少量兵众从之,必定不会看重我。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这是其二。有霸王之志的人,自然会释私怨,以向四海之内表明自己的德行,这是第三个理由。希望将军不要再疑虑。
冬十一月,张繍率众降曹操。曹操亲执张繍之手,与其欢宴,并为儿子曹均娶张繍之女。拜张繍为扬武将军,表请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
关中诸将以袁曹方争,皆中立顾望。凉州牧韦端,使从事天水杨阜诣许,杨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在于谁手,杨阜说: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误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用法专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一定是能成大事的人。
曹操使治书侍御史河东卫覬(ji)镇抚关中。当时四方大有还乡之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卫覬给荀彧书信说:关中膏腴之地,因为遭受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有十万余家,今日听说本土安宁,都期望思归。而归乡者无法自营生业,诸将竞相召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他们相争。兵家遂更加强盛。一旦有所变动,必定会有后忧。盐为国家之大宝,因为战乱而归于放散,应当遵照旧制设置使者监卖,以所得盈利交换市买耕牛,若有归乡之民就供给他们使用,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在内地的人听说了,就会日夜争相还乡。再使司隶校尉留下治理关中,以为当地的主官。如此以来,则诸将之势日消,官民日盛。这可是强本弱敌之利。
荀彧将此建议关白曹操,曹操从之。于是始遣谒者仆射监盐官。司隶校尉治弘农。关中由是服从。
………………………………
卷六十三 汉纪五十五(2)
袁绍使人求助于刘表,刘表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最终竟不派兵,同时也不援助曹操。从事中郎南阳韩嵩,别驾零陵刘先对刘表说:如今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若欲有为,乘其弊起兵就可以了。如其不然,就应当选择所应当跟从的一方,岂可拥甲十万,而坐观成败?求援而不能助,见贤而不肯归。如此两怨将集于将军之一身,恐怕不得中立了。曹操善用兵,贤俊多归向于他。其情势一定会战败袁绍,然后移兵以向江汉,恐怕将军不能抵御。如今之胜计,不如举荆州以附曹操。曹操一定会重德将军,将军将因此长享福祚,永传后世。这是万全之策。蒯(kuai)越也劝他如此,刘表狐疑不决。于是遣韩嵩诣许,对他说:如今天下未知所定,而曹操拥天子迁都于许,先生为我前去观察动向。
韩嵩说:圣达节,次守节。韩嵩我是守节之人,既然君臣名分已定,就会以死守之。如今将军既然策名委质,在下唯将军所命是从。虽赴汤蹈火,亦所不辞。以韩嵩来看,曹公必将得志于天下,将军能上顺天子,下归曹公,使韩嵩出使是可以的,假如还在犹豫,等韩嵩到了京师,一旦天子赐给韩嵩一官半职,则韩嵩不获辞命而成天子之臣,将军的故吏。这时在君为君,则韩嵩守天子之命,于义不得复为将军守死了。希望将军详加思考,不要使韩嵩有负使命。
刘表以为韩嵩是惧怕出使,就强令他成行。至许,诏拜韩嵩侍中,零陵太守。及还,盛称朝廷及曹公之德,劝刘表遣子入侍,刘表大怒,以为他已经怀有二心,于是大会僚属,陈兵持节,将要将他斩首,并数说他说:韩嵩你竟然敢怀二心?
众人皆恐,欲令韩嵩致谢。韩嵩不为动容,只是不紧不慢的对刘表说:只是将军辜负了韩嵩,韩嵩并没有辜负将军。然后将临行的话又对刘表复述了一遍,刘表之妻蔡氏进谏说:韩嵩是楚国的人望,而且其言忠直,诛杀他又没有正当的理由,还请三思。
刘表犹发怒,考杀从行者,知道没有其他意图,于是就不诛杀他,但却把他囚禁了起来。
扬州贼帅郑宝,欲劫掠居民以赴江表,知道淮南刘曄是高族名人,欲劫持他使他倡导此谋,刘曄引以为患。会曹操遣使诣州,有所案问,刘曄要约其归家,郑宝来等候使者,刘曄留其宴饮,手刃杀之。斩其首以号令郑宝之军说: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郑宝同罪。其众数千人皆失气降服。推刘曄为主。刘曄将其众交于庐江太守刘勋。刘勋怪其故,刘曄说:郑宝无法治其众,素以钞略为利,在下先无名位为之资本,故无法使之整肃,恐怕怀怨难久,因此才将其交给大人。
刘勋以袁术部曲众多,不能一一赡给,就遣从弟刘偕求米于上缭诸宗帅,不能满数。刘偕召刘勋使他袭击他们,孙策厌恶刘勋兵强,假装卑辞以事刘勋说:上缭宗民数欺鄙郡,欲进击他们,无奈路途不便。上缭甚是富实,希望将军讨伐他们,并请求出兵以为外援。并以珠宝布匹贿赂刘勋,刘勋大喜,内外都来祝贺。刘曄独否定此事,刘勋问其故,刘曄回答说:上缭虽小,城坚池深,难攻易守,不可旬日而定。将军兵疲于外,而国内虚。孙策乘虚袭我,则后不能独守。使将军进屈于敌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则祸事将至了。
刘勋不听,遂伐上缭。至海昏,诸宗帅知道了,皆空壁逃迁。刘勋了无所得。当时孙策引兵西击黄祖,行及石城,闻刘勋在海昏,于是孙策分遣从兄孙贲孙辅将八千人屯兵彭泽,自己与领江夏太守周瑜将二万人袭击皖城。遂攻克皖城,得袁术刘勋妻子及部曲三万余人。表请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城。并将所得民众全数迁往吴地。刘勋还至彭泽,孙贲孙辅邀击,大破之。刘勋走保流沂,求救于黄祖,黄祖遣其子黄射帅水军五千人助刘勋。孙策复就攻刘勋,又大破之。刘勋北归曹操,黄射亦遁走。孙策收得刘勋兵二千余人,战船千艘,遂进击黄祖。
十二月辛亥,孙策军至沙羡。刘表遣其从子刘虎及南阳韩睎,将长矛兵五千来救黄祖。甲寅,孙策与之交战,大破之,斩韩睎。黄祖脱身逃走。获其妻子及船六千艘。士卒杀溺死者数万人。孙策盛兵将征徇豫章,屯兵于椒丘,对功曹虞翻说:华子鱼(华歆字)虽然素有声望,但不是我的对手。若不能开门让城,一旦金鼓一震,就不能无所伤害。希望你能够代我前去宣明孤家的本意。
虞翻于是前去见华歆说:听说名府与鄙郡故王府君(王朗)在中州齐名,都是海内人望所归。在下虽在东垂,却是常怀瞻仰。
华歆说:孤不如王会稽(王朗为会稽太守,为孙策所破)。
虞翻接着说:不知道豫章的资粮器杖,士民的勇敢果决的程度,与鄙郡(会稽)相比,能否胜过鄙郡?
华歆说:那可是差的太远了。
虞翻说:名府说自己不如王会稽,那是谦虚的说法。但说是精兵不如会稽,确实就是如此。孙讨逆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日击走刘扬州(刘繇),是府君所亲见。南定鄙郡,也是府君所耳闻的。如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早日确定去留之计,晚了将会后悔不及。如今孙讨逆大军已至椒丘,我现在先告辞,明日日中不见府君迎接孙讨逆的檄文,我就会辞归了。
华歆说:久在江表,常欲北归。孙会稽既来,我便将要离去了。于是趁夜作檄文,明旦遣吏出迎。孙策便进军,华歆葛巾出迎孙策。
孙策对华歆说:府君年德名望,远近所归。孙策年齿幼稚,应当修子弟之礼。于是便向华歆礼拜,尊为上宾。
孙盛说:华歆既无四皓之气,又失王臣匪躬之节,听信邪儒之说,与征伐陵肆之徒交臂相称,位夺节坠,他的过失可是大了去了。
孙策分豫章为豫章庐陵二郡,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会僮芝病,孙辅遂进取庐陵。留周瑜镇巴丘。
孙策攻克皖城时,抚视善待袁术妻子。及入豫章,收载刘繇之丧,善遇其家,士大夫因此称颂他。会稽功曹魏腾,曾经违忤孙策的旨意,孙策将要杀他。众人忧恐,无计可施。孙策母吴夫人靠在大井边对孙策说:你刚在江南立足,诸事未集,正在用人之际,魏功曹在公尽规,你今日杀了他,明日人们都将背叛你,我不忍心见大祸及己,就先投入这口大井中吧。孙策大惊,于是放过魏腾。
初,吴郡太守会稽盛宪举高岱孝廉,许贡来领郡,高岱带着盛宪避难于营帅许昭家,乌程邹佗,钱铜,及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余或数千人,不附孙策。孙策引兵扑讨,皆攻破之。进攻严白虎,白虎兵败奔余杭。投许昭。程普请击许昭,孙策说:许昭有义于旧君,有诚于故友,这是大丈夫的作为。于是就舍弃了他。
曹操复屯兵官渡。曹操身边的亲兵卫士徐他等人谋杀曹操,入曹操营帐。,见校尉许禇在,因心慌色变,许褚发觉有异,因诛杀他们。
………………………………
卷六十三 汉纪五十五(3)
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皇上衣带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曹操从容对刘备说:今日天下英雄,只有使君与曹操罢了,至于袁本初刘景升之流,根本就不足挂齿。刘备正在吃饭,闻言大惊,以至于筷子都掉到了地上。这时正好外面在下大雨,有雷声滚过,刘备因从容说:圣人说,迅雷风烈必定使人变色,看来真是这样。巧妙地将刚才的失态掩饰过去。遂与董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同谋,会曹操遣刘备与朱灵前去邀请袁术,程昱,郭嘉,董昭,都进谏说:刘备不可遣。曹操后悔,追之不及。袁术既南走,朱灵等还。刘备遂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还小沛。
东海贼昌豨及郡县多叛曹操归刘备。刘备有众数万人。遣使与袁绍连兵。曹操遣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进击之,不克。刘备对刘岱等说:即使你们百人前来,又能奈我何?曹公自来,胜负亦未可知。
五年春正月,董承谋泄。壬子,曹操杀董承及王服种辑。皆夷灭三族。曹操欲自讨刘备,诸将皆说;与主公争天下的人是袁绍,如今袁绍方来,却弃之不顾而要东征,一旦袁绍乘人之后该怎么办?
曹操说:刘备是人杰,如今不击,以后必为后患。
郭嘉说:袁绍性迟而多疑,来的一定不会太快。刘备新起之辈,众心未附。赶快进击,攻之必败。曹操遂挥师东去。冀州别驾田丰对袁绍说:曹操与刘备连兵相击,一时半会不会解决。主公若举兵进袭其后,可一往而定。
袁绍以儿子有病不能成行推辞,田丰举杖击地说:哎呀,逢此难遇之时,却以婴儿之疾痛失其会,实在是可惜啊。大势已去了。
曹操击刘备,大破之。获其妻子。进拔下邳,擒关羽。又击昌豨,再破之。刘备奔青州,通过袁谭归袁绍。袁绍闻刘备至,出邺城二百里迎接他。停了月余,所亡失的士卒稍稍归来。
曹操还军官渡,袁绍才商议进攻许都。田丰说:曹操既破刘备,则许下已经不再空虚,况且曹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但不可轻敌。如今不如与之久持,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乱河南,他救右边,我就击其左边,他救左边,我就击其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业,我未劳而敌已疲困,不出三年,可坐而克敌。今日放弃庙胜之策,而指望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后悔可就晚了。袁绍不从。田丰强谏,以致忤触袁绍。袁绍以为他是沮众,将他械系狱中。于是移檄州郡,历数曹操罪恶。
二月,袁绍进军黎阳。沮授临行,大会其宗族,将家中资财散与大家。说:权执在时则威无不加。一旦权执消亡,则不能保一身。实在是悲哀啊。他的弟弟沮宗说:曹操士马不敌我们,你又何必惧怕呢?沮授说:以曹操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本,我虽克伯珪(公孙瓒),士众其实已经疲敝,却又主骄将侈,我军之破败,就在此举了。**有言,六国蚩蚩,为羸弱姬。是否就预言了今天?
振威将军程昱,以七百兵守鄄城,曹操欲给他增兵二千,程昱不肯,说:袁绍拥十万之众,自以为所向无前,今见程昱兵少,一定会轻视我们不来攻击,若给程昱过多兵马,则袁绍不能不攻。而既然进攻就会攻克,徒然两损其执,愿主公不要疑虑。
袁绍闻程昱兵少,果然不前去攻击。曹操对贾诩说:程昱之胆,超过了贲育了。
袁绍遣其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沮授说:颜良性格促狭,虽然骁勇,但不可独任。袁绍不听。
夏四月,曹操北救刘延。荀攸说:如今兵少不敌,一定要分散敌人的兵力才可以。主公到延津,可假装引兵渡河向其后。袁绍必定引兵向西以应之。然后主公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必定成擒。曹操从其计,袁绍闻曹兵将要渡河,即分兵西向邀击之。曹操乃引兵兼行直奔白马,未至十余里,颜良闻讯,大惊。急忙前来逆战。曹操使张辽关羽先出阵进击,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袁绍军中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迁徙当地民众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击,沮授进谏说:胜负变化,不可不详加思考,如今应当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获,再还迎大军不晚。设其有难,众不可还。袁绍不从。沮授临济叹息说:为上者其志满盈,为下者务夸其功,悠悠之黄河,我们能够成功吗?遂以有疾辞官,袁绍不许而意下已经深恨他,因盘点其所部,使并归属郭图。
袁绍军至延津南,曹操勒兵驻营南阪下。使人登高瞭望敌情,那人看了说:可有五六百骑。过了许久,又说:敌人的骑兵又增加了不少,步兵不可胜数。曹操说:好了,不要再报告了。因令骑兵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已经上路,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帐。荀攸说:这就是为了引诱敌人,为什么要走呢?曹操与荀攸相视而笑。
袁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而至。诸将复请求上马,曹操说:再等等,还不到时候。过了许久,敌骑来的稍多,又有许多人直奔辎重而去。曹操说:可以了。于是皆上马。当时骑兵不满六百,遂纵兵进击,大破之,斩文丑。文丑与颜良,都是袁绍的名将。再战时,袁绍三军夺气。悉数受擒。
起初,曹操敬重关羽的为人,但看其心志终无久留之意,使张辽以真情试探他,关羽叹息说:我知道曹公待我情深义重,但我受刘将军之恩,誓以共死,不可以背叛他,我终于不能留下。但我要立功效以报答曹公之情,然后才可以离去。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曹操,曹操极称其义。及关羽杀颜良,曹操知道他必定会离去,因重加赏赐。关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然后奔刘备于袁绍之军。左右欲追之,曹操说:他也是各为其主,忠心可嘉,就不要追了。
曹操还军官渡,阎柔遣使来见曹操,曹操以阎柔为乌桓校尉,鲜于辅亲自见曹操于官渡,曹操以鲜于辅为右度辽将军还镇幽土。
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孙策西击黄祖,陈登引诱严白虎余党,欲图为后害。孙策还击陈登,军到丹徒,须等待运粮到时再进击。再早的时候,孙策杀吴郡太守许贡,许贡奴客潜藏于民间,欲为许贡报仇。孙策性好田猎,多次出马驱驰,因所乘之马精骏,从骑绝不能至,卒遇许贡的三名宾客,弯弓射孙策正中前额,从骑随后至,尽射杀刺客。
孙策箭伤严重,召张昭等来,对他们说:眼下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希望公等善相我弟,叫过孙权将印绶佩戴在他身上,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你。
丙午,孙策卒。时年二十六,孙权悲号未视事。张昭说:孝廉啊,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于是强使孙权改易服装,扶令上马,使他出外巡军。张昭率僚属上表朝廷,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周瑜自巴丘将兵赴丧。遂留在吴城。以中护军之职与张昭共掌众事。当时孙策虽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然而深险之地,犹未尽从。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而张昭周瑜等以为孙权可以与之共成大业,遂委心而服事之。
………………………………
卷六十三 汉纪五十五(4)
建安四年秋七月,立皇子刘冯为南阳王。壬午,刘冯薨。
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操应袁绍。袁绍遣刘备将兵助刘辟。郡县多响应他们。袁绍遣使拜阳安都尉李通为征南将军。刘表亦背地里招降他,李通皆拒绝了他们。有人劝李通从袁绍,李通按剑叱喝他说:曹公明哲,必定天下。袁绍虽然强盛,终将为之所虏。我以死不有二心。随即斩袁绍使者。带印绶去见曹操。李通急录户调。朗陵长赵俨去见李通说:方今诸郡并叛,独有阳安怀服,却又急切地收其绢帛。小人乐乱,这样做是不是不可以?
李通说:曹公与袁绍相持甚急,左右郡县同声背叛,若帛绢不调送,观听之人一定会以为我是在观望而有所等待。
赵俨说:事情确实像你所担心的那样,但也应当权其轻重,小缓征调。我当为君缓释此患。于是写书信给荀彧说:今阳安郡百姓困穷,临城并叛。容易倾荡。这可是关乎一方安危的大事,况且此郡人执守忠节,再险不有二心。臣以为国家应当加以安抚,像这样急敛绢帛,以后还何以劝善?荀彧随即报告曹操,将所有绢帛返还百姓。于是上下欢喜,郡内遂安。李通进击群贼翟恭等,皆击破之。遂定淮汝之地。当时曹操制定新科,颁布州郡,用法颇增严峻。又征调绢帛方急,长广太守何夔对曹操说:先王辨九服之赋,以表现远近之分。制定三典之刑,以平定治乱。愚以为此郡应当依据远域新邦之典,其民间小事,由长吏临时制宜,上不背正法,下顺应百姓之心,相信不出三年,就会民安其业。这时再用正法求治才行。曹操从其计。
刘备略汝颖之间,自许以南,吏民不安。曹操以为患。曹仁说:南方以大将军方有目前之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又以强兵而来,因此他们背叛也固是应当。刘备新将袁绍之兵,未能得其用。如果攻击他必定可破。
曹操于是使曹仁将骑兵进击刘备,果然将其破走。尽收复诸叛县而还。
刘备还至袁绍军中,背地里想要离开袁绍。于是说服袁绍南向连和刘表。袁绍遣刘备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帅龚都等合兵。众数千人。曹操遣将蔡杨进击,为刘备所杀。
袁绍屯军阳武,沮授对袁绍说:北兵虽众,而劲果不及南方之兵。南军谷少,资储不如北军。南幸于急战,而北利在缓师。应当缓慢持久,旷以日月。袁绍不从。
八月,袁绍进营稍前,依沙墸汀6魇铩2懿僖喾钟胫嗟薄
九月庚午朔,有日食。曹操出兵与袁绍战,不胜。复还军坚壁。袁绍建高台,起土山,向曹营中射箭,营中皆蒙盾而行。曹操于是作霹雳车,发石击袁绍,袁营敌楼皆破。袁绍复挖地道攻曹操,曹操辄在营内挖长堑阻断他。曹操众少粮尽,士卒疲敝。百姓困于征赋,多有叛归袁绍者,曹操患之。与荀彧书,商议欲还许以引袁绍之师。荀彧还书说:袁绍集结全部兵力聚于官渡,欲与主公决胜败。主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可是天下之大机。况且袁绍不过是布衣之雄罢了,能聚人而不能用人,以明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之以大顺,何向而不济?今谷食虽少,但还不像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的情势,当时刘项莫肯先退,以为先退则情势将会不利于己。明公以对方十分之一的兵力,划地而守,阨住其咽喉而不得进,如今已经半年了。情见势竭,必将有变。这正是用奇之时,机不可失啊。曹操从之。于是坚壁自持。曹操见了运输粮草的官兵,安抚他们说:往后十五日,我将为你们攻破袁绍,不再令你们如此辛劳了。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官渡,荀攸对曹操说:袁绍运粮车旦暮将至,其将韩猛,锐而轻敌,进击可破。曹操说:可以使谁出战?荀攸说:徐晃可以。于是遣偏将军河东徐晃与史涣邀击韩猛。破走之,烧其辎重。
冬十月,袁绍复遣车运谷,使其将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护送。宿于袁绍营北四十里。沮授说袁绍可遣蒋奇将兵于后为后援,以绝曹操之钞略。袁绍不从。许攸说:曹操兵少,而举众拒我,许下余守,势必空弱。若分遣轻军,星行掩袭,许都可拔。许都拔,则可以奉迎天子以讨曹操。如此曹操就可以成擒了。如果他未曾溃败,可令其首尾奔命,一定会击破他的。、
袁绍不从。说:我要当先取曹操。会许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许攸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